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汇编4篇】
写作好帮手1/15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汇编4篇】【导读】这篇文档“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汇编4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下载吧!金色的鱼钩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掌握字词。2、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3、了解红军过草地时的艰苦情况,指导学生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教学重、难点:练习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鱼钩是什么颜色的?可是,1篇文章的题目却是《金色的鱼钩》,这是怎么回事呢?(板书:金色的鱼钩)二、检查预习1、听课文录音,把自己读错的字标出来,多读几写作好帮手2/15遍。2、联系课文说说词语的意思。3、说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当时的环境。指名说,其他同学可以补充。4、你划下了哪些令你最感动的句子?三、分段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一件是讲老班长煮鲜鱼野菜汤给三个病号吃,他自己没吃一点鱼;一件是讲快走出草地时老班长牺牲了。)2、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全文可分几段?说说段意。(第一段:1---2自然段;第二段:3---22自然段;第三段:23---33自然段;第四段:34自然段。四、通过自学,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1、齐读第一段,说说关于老班长的描写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默读第二段,边读边注意体会人物当时的思想感情,看你从文中体会到什么?(学生发言,教师和其他同学补充或提出异议)可引导讨论:(1)你觉得哪些词句可以看出老班长对我们非常写作好帮手3/15负责?(2)当小梁发现老班长不吃鱼汤却嚼草根,咽着鱼骨头时,老班长的神态有什么变化?划出有关词句。(3)想象一下,老班长的神态变化反映了他当时怎样的内心活动?(4)划出小梁神态变化的句子,想象一下,他当时心情怎样?(5)写老班长的一忧一喜,为什么忧,什么喜?这说明了什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第三段,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2、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总结上节课的学习方法。二、学习第三段1、默读课文第三段。2、抓住有关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写作好帮手4/15(1)老班长始终不肯吃鱼,仅仅是因为鱼太少了吗?(2)为什么说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3)课文最后一句有什么含义?在写法上有什么作用?(4)课文写老班长,为什么用“金色的鱼钩”作题?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的一段话找出来,试着读一读。其他同学讨论交流,可以补充改正。最后,把全文有感情地朗读下来。四、巩固练习金色的鱼钩教案【第二篇】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初读课文1。出示课题:金色的鱼钩。(1)朗读课题,应当强调哪个词?(2)读到金色这个词语,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能够根据自我对语感,说自我想到的,教师能够引导:光明、灿烂、永垂不朽等。写作好帮手5/152。快速默读课文。(1)用自我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语言表达能够多种多样,也不要求过分简练,大致的意思是: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理解党的嘱托,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故事。(2)读了课文你有哪些疑问?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重点出示两个问题:①为什么说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②课文为什么以金色的鱼钩为题?二、再读课文,深入理解1。默读课文,思考: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当我和两个小同志病得实在跟不上队伍时,老班长理解了一个什么任务?当时指导员是怎样嘱咐的?2。出示句子:他们年轻。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上级就是领导,上级怎样会又是保姆和勤务员呢?指导员的意思是什么?老班长既是上级,要在遇到困难时安抚小战士的情绪,要不断鼓励病号战胜困难,走出草地,要在重重困难面前想方设法。又要像保姆和勤务员一样时时处处关写作好帮手6/15心照顾小战士们。3。同学们,要完成这一任务容易吗?再读课文,想想老班长在完成任务时要碰到哪些困难?4。为了完成他既是上级,又是保姆、勤务员的任务,老班长是怎样做的?学生抓住课文句子和资料自由讨论。5。这是一位怎样样的老班长?舍己为人,忠于革命,忠于职守三、品读课文,体会情感1。课文主要是抓住老班长的什么来表现他既是上级,又是保姆、勤务员的呢?(外貌、动作、神态等)小组合作学习,请再读课文,找出描述老班长外貌的句子,划下来,深入体会理解。交流,品读:小组汇报,出示描述老班长外貌的句子,重点讲解:◇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为什么不到四十岁的炊事班长会显得那么苍老?这说明了什么?◇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样写作好帮手7/15老班长吃得多吗?嚼字写出了什么?(食物少,难吃,硬)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说说:读后你有什么感受?3。研读笑意。◇他笑着说:吃吧,就是少了点儿。唉!一条好大的鱼已经上了钩,又跑了!◇老班长看到这情景,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疙瘩。◇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鱼汤这么少,为什么老班长还笑着说?从笑到收敛了笑容,再到露出了一丝笑意,你读懂了什么?4。长时光的辛苦劳累,长时光的饥饿折磨,最终把老班长累跨了,饿跨了。他最终支撑不住昏倒在黑水潭边。同学们,当我好不容易钓到了小鱼,做好了救命的鱼汤送到老班长面前时,老班长又是怎样说,怎样做的?出示句子: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必须要走出草地去!’奄奄一息是什么意思?既然是奄奄一息了,为什么写作好帮手8/15他说的话中还用了两个!?是的,生命垂危的老班长,即使在最终一刻,也没忘记要鼓励三个小战士克服困难走出草地,也没忘记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也没忘记一个共产党员忠于职守的职责。多么可敬的老班长啊!5。把最让你感动的地方用最富深情的朗读来体现。四、前呼后应,解困释疑1。出示最终一段话。思考:我为什么要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细心地包起来?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象征着什么?用自我的话说说。一个小小的鱼钩,象征着老班长那忠于革命,忠于人民,舍己为人的金子般的心,也象征着千百万革命前辈的英雄事迹。所以,这篇课文要以金色的鱼钩为题。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最终一句话。3。总结:同学们,我们今日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辈用他们的青春与热血换来的。我们要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完美。五、作业复述课文金色的鱼钩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写作好帮手9/15一.知识与能力:1.学习重点字词2.训练运用圈划的读书方法,理解在人物刻画中关键词语的作用,体会从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多种角度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3.训练朗读能力4.培养自主合作学习能力二.教学重难点:1.概括故事、分析人物、品读语句、理解主旨2.讨论法、问答法、点拨法教学过程:一.预习探究:1、鱼钩是什么颜色的?可是,1篇文章的题目却是,这是怎么回事呢?(板书:金色的鱼钩)2、文章按什么顺序写的?二、合作交流:(一)、前提测评:1.听写字词:(之后互评)2.正音、(二)简述1、师背景介绍:2、长征路线图展示:(三)快速读文,本文讲了一件什么故事?写作好帮手10/15生: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位红军老班长为了照顾三个伤病员而牺牲的故事。生:这篇课文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接受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的小战士过草地,自己忍饥挨饿,结果倒在草地边上的故事。2.再读课文理清文章顺序。生: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位红军老班长为了照顾三个伤病员而牺牲的故事。生:这篇课文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接受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的小战士过草地,自己忍饥挨饿,结果倒在草地边上的故事。3.再读课文理清文章顺序。三:品读体验:1、划分段落。生: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位红军老班长为了照顾三个伤病员而牺牲的故事。生:这篇课文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接受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的小战士过草地,自己忍饥挨饿,结果倒在草地边上的故事。2.再读课文理清文章顺序。我们可以知道文章的行文思路是“照顾病号”----“班长救病号”----“病号救班长”-----“怀念班长”,文章可以分成四部分。你划分从哪到哪?写作好帮手11/15(一、1—2二、3—23三、24---33四、34)2、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谁呢?(老班长)对他的刻画主要从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完成的,我们来找一下(在书上画出来)并说出其含义。A外貌描写:(第2、8、21、22、23、28段)含义:划出描写班长外貌的词句全文有六处描写班长的外貌,这是课文思路的主线。这六处是:课文第2节,班长一出场就写了他的外貌:个儿挺高,、、、、、、两鬓都斑白了。第二次描写是在第8节,小梁看见班长吃病号吃剩的鱼骨头,他皱紧眉头硬咽下去。课文21节里,写病号们不肯喝鱼汤时,班长皱起眉头。课文22节,写班长看见大家把鱼汤喝完后,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课文23节里,当大家走到草地边上时,又对班长的外貌进行描述: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下去,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课文里最后一次写老班长的外貌,是在28节里,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但他微微地睁开眼写作好帮手12/15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B、动作和语言描写:(找几处不唯一,自由说)C、第5个展示“神态描写”的语句,从文中画出来。3、这篇文章除了通过老班长的外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之外,还通过“我”的神态、动作、语言来衬托老班长的内心。(同学们从课文中画出有关的句子。)4、本文是刻画老班长,为什么写“我“呢?(讨论)(反面衬托)5、分析老班长的性格特征。(板书)舍己为人?忠于党和人民……6、找一学生有感情朗读。(2)师设疑,生分组讨论回答。7、选读你喜欢的语句。(要饱含真情)8、讨论,提高思想认识。A、作者为什么要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的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老班长精神不死,流芳百世。〕四、巩固延伸:1、你能列举老班长式的人物吗?(“马背上的小红军”“草塘中的老同志”“妈妈”“爸爸”……、、)写作好帮手13/152、你认为老班长是个什么样的人,写篇读后感。板书设计金色的鱼钩接受任务——班长救病号——病号救班长——怀念班长舍己为人崇高品质教学反思:在学生自由朗读有了一定基础,胆寒未完全找到感觉是,教师应当贩毒令人感动的自然段。饭读诗,教师要投入感情,一波动学生的心悬,开启学生的心智,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第四篇】目的要求:1、读准字音。2、学习第一,二段,知道红军过草地时的艰苦情况,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3、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重点:练习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难点:练习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写作好帮手14/15一、导语鱼钩是什么颜色的?可是,1篇文章的题目却是,这是怎么回事呢?(板书:金色的鱼钩)二、检查预习1、听课文录音,把自己读错的字标出来。之后,多读几遍。2、联系课文说说词语的意思(单击课前预习中的字词练习)3、说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当时的环境。指名说,其他同学可以补充。4、你划下了哪些令你最感动的句子?三、分段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一件是讲老班长煮鲜鱼野菜汤给三个病号吃,他自己没吃一点鱼;一件是讲快走出草地时老班长牺牲了。)2、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全文可分几段?说说段意。(第一段,1——2自然段;第二段,3——22自然段;第三段。23——33自然段;第四段,34自然段。四、通过自学,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1、齐读第一段。说说关于老班长的描写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
本文标题: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汇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1385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