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42T 1987-2023 雷电易发区等级划分
ICS07.060CCSA47DB42湖北省地方标准DB42/T1987—2023雷电易发区等级划分Cloud-to-groundlightning-proneregiondivision2023-03-28发布2023-05-28实施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42/T1987—2023I目次前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雷电资料收集和处理.................................................................15雷电易发区等级划分规则.............................................................26分布图绘制.........................................................................2附录A(资料性)自然断点法...........................................................4附录B(资料性)湖北省雷电易发区分布图...............................................5参考文献..............................................................................6DB42/T1987—2023I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武汉中心气象台提出。本文件由湖北省气象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武汉中心气象台、武汉区域气候中心、湖北省防雷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苟阿宁、吴翠红、明绍慧、朱传林、余田野、雷彦森、余蓉、陈仁君、高正旭、周悦、管振宇、韦惠红。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省气象局,联系电话:027-67847819,邮箱:hubeiqixiangfgc@163.com;对本文件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武汉中心气象台,联系电话:027-67847928,邮箱:429566465@qq.com。DB42/T1987—20231雷电易发区等级划分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雷电易发区等级划分的术语和定义、资料收集处理及划分方法等。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雷电易发区域的等级划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QX/T405—2017雷电灾害风险区划技术指南QX/T459气象视频节目中国地图地理要素的选取与表达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地闪(CG)cloud-to-groundlightning雷暴云与大地之间的放电现象。[来源:GB/T38121—2019,3.1]雷击点密度groundflashdensity;NSG单位面积、单位时间的平均雷击点个数[个/(km2•a)]。[来源:GB/T37047—2022,3.1.2]闪电定位系统(LLS)lightninglocationsystem通过探测雷电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电磁辐射信号,采用多种雷电定位技术和方法,来确定雷电发生的时间、位置、极性等多项雷电参数的系统。注:由多个设在不同地理位置的雷电传感器(又称子站)、数据处理和系统监控中心(又称中心站)、产品输出和显示系统以及配套的通信设施等组成。[来源:GB/T37047—2022,3.1.4]4雷电资料收集和处理资料收集应收集湖北省近10年以上的LLS资料,且应从最近年份开始提取,包含每次地闪发生的时间、经纬度、雷电流幅值等参数,LLS平均探测效率应至少达到80%,地闪回击的中值定位精度应优于500m。资料处理DB42/T1987—20232根据QX/T405—2017第5.2.2.1条剔除雷电流幅值为0kA~2kA和200kA以上的LLS资料。将区域划分为3km×3km的网格,计算各网格内的雷击点密度NSG。5雷电易发区等级划分规则雷电易发区域等级宜将雷电易发区域划分为三级,见表1:高易发区(Ⅰ级)、中易发区(Ⅱ)、一般易发区(Ⅲ)。各级行政区域可根据防雷减灾需要进一步细分雷电易发区。表1雷电易发区等级级别含义易发区等级级别含义Ⅰ级雷电活动非常频繁,雷击特别多的区域Ⅱ级雷击活动频繁,雷击多的区域Ⅲ级雷电活动较为频繁,雷击较多的区域雷电易发区域的分级方法5.2.1分级方法采用年平均雷击点密度NSG作为划分雷电易发区的指标,也可根据防雷减灾需要对年平均雷击点密度NSG采取自然断点法进行划分,自然断点法见附录A。5.2.2定值分级法根据LLS统计数据的正态分布,确定各级易发区的NSG。5.2.2.1高易发区(Ⅰ级)该区域年平均雷击点雷密度NSG>9.0个/(km2•a)。5.2.2.2中易发区(Ⅱ级)该区域年平均雷击点密度NSG>3.0个/(km2•a),≤9.0个/(km2•a)。5.2.2.3一般易发区(Ⅲ级)该区域年平均雷击点密度NSG>0.1个/(km2•a),≤3.0个/(km2•a)。5.2.3自然断点法按照附录A的方法对年平均雷击点密度值进行自然断点法聚类划分,得到各区域的雷电易发等级。6分布图绘制底图地图底图为湖北省各行政区,以县(市)行政区为单元。用于制作雷电易发区域的地图底图应符合QX/T459的要求。图面DB42/T1987—20233电子版雷电易发区分布图宜采用pdf格式,分辨率应不低于480dpi。绘制等级颜色标识雷电易发区分布用不同颜色标识,对网格雷电等级进行分级分色渲染,高易发区(Ⅰ级)采用红色,中易发区(Ⅱ)采用黄色,一般易发区(Ⅲ)采用蓝色,平滑后得到湖北省雷电易发区分布图,详见附录B。DB42/T1987—20234AA附录A(资料性)自然断点法自然断点法(Jenksnaturalbreaksmethod)是一种地图分级算法。该算法认为数据本身有断点,可利用数据这一特点进行分级。算法原理是一个小聚类,聚类结束条件是组间方差最大、组内方差最小。具体方法按式(A.1)计算:SSDi−j=∑A[k]2−∑A[k]2jk=1j−i+1(1≤i≤j≤N)jk=1········································(A.1)式中:SSDi-j——方差;i、j——第i、j个元素;A——长度为N的数组;k——i、j中间的数,表示A组中的第k个元素。DB42/T1987—20235BB附录B(资料性)湖北省雷电易发区分布图图B.1给出了湖北省雷电易发区分布情况。注:LLS资料时长:2007-2021;分级方法采用自然断点法。图B.1湖北省雷电易发区分布图DB42/T1987—20236参考文献[1]GB/T21714.1—2015雷电防护第1部分:总则[2]GB/T37047—2022基于雷电定位系统(LLS)的地闪密度总则[3]GB/T38121—2019雷电防护雷暴预警系统[4]QX/T79—2007闪电监测定位系统第1部分:技术条件[5]QX/T79.2—2013闪电监测定位系统第2部分:观测方法[6]MZ/T027—2011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基本术语[7]张义军,陶善昌,马明,等.雷电灾害[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8]马明,吕伟涛,张义军,等.1997—2006年我国雷电灾情特征[J].应用气象学报,2008,19(4):393-400.[9]马明,吕伟涛,张义军,等.我国雷电灾害及相关因素分析[J].地球科学进展,2008,23(8):856-865.
本文标题:DB42T 1987-2023 雷电易发区等级划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2194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