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一年级品德教学计划上册_一年级品德教学计划(精选5篇)
1/16一年级品德教学计划上册_一年级品德教学计划(精选5篇)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请一起努力,写一份计划吧。怎样写计划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计划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分享的“一年级品德教学计划上册_一年级品德教学计划(精选5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一年级品德教学计划上册一年级品德教学计划【第一篇】一年级小朋友刚刚上学,对学校、老师、同学以及学习都很陌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学校这些陌生的事物对于他们都有一种新鲜感,能引起他们强烈的探索欲。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学习,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1、使学生知道自己是小学生了,喜欢上学;初步熟悉学校的环境,学习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遵守学校生活常规;知道要讲礼貌,守秩序。2、了解学校的环境、设施及其作用,知道校园环境中一些标志性的建筑,了解学校的美,能够主动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能爱护学校以及城市周围的优美环境。初步培养学生环境素养。3、形成初步的时间概念;按时上学,不迟到;放学后,2/16不在路上逗留,按时回家;上学和放学途中注意安全;学习自己照顾自己。4、让学生主动把自己介绍给同学和老师,相互认识好朋友,然后分别从不同的方面来让学生体验与同学在一起玩耍、学习、活动的快乐以及感受老师的关心和朋友般的情谊,从而让学生体验到学校生活无处不充满快乐与爱,激发他们喜爱学校生活的情感。5、使学生学会自己穿衣、系鞋带、整理书包等自理劳动,学着帮助家人做择菜、洗菜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学会关爱家人,能够以优异成绩、良好表现等形式向爸爸妈妈表达自己的爱意,尝试自己制作心意卡向家人表达心意。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和切身体验,引导学生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促进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智力品质的提高。6、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并初步培养探究自然的.兴趣和爱护自然的情感。1.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2.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帮助学生理解。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4.结合大队部的各项活动进行教育。5.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6.领略大自然的美,了解社会的繁荣,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3/16四、各单元教学内容与措施:第一单元:我上学了共6课时主题:《我上学了》《看看我们的学校》《在学校的一天》第二单元:上学路上共7课时主题:《看看时间》《好好走路》《平安回家》第三单元:我的同学和老师共7课时主题:《认识好朋友》《我喜欢和同学在一起》《我们的老师真好》第四单元:家里的我共6课时主题:《我的家》《我是家里的开心果》《这是我的心意》第五单元:大自然真美丽共7课时主题:《亲亲大自然》《美丽的小问号》《想个好办法,留住大自然的美》一年级品德教学计划上册一年级品德教学计划【第二篇】教学计划本册课本共四个单元。根据小学低段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从适应小学生活的基本需要出发,按主题单元设计内容。在单元的编排和组织上,教材不强求体系的结构性和完备性,而是遵循儿童生活自身的逻辑,从儿童生活出发,以时间推进过程中儿童自己感知的生活“逻辑”为线索,选择指导的重心,设计主题单元。同时,本册教材还试图以社会技能的指导作为编写的暗线。4/16课本第一单元三课,其主题是感受春天的美好,热爱春天。第二单元四课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走进社会。课本第三单元共四课,其主题是鼓励学生在班级中积极与人交往,通过同学与同学这一最基本的人际交往辅导,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与同学,自己与班级的亲密、互动的关系,积极主动地创造班级的良好氛围。课本最后一个单元有四课,本单元的教学主题是热爱学习,从而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并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激励自己不断进步。这四个单元覆盖了学校、家庭、社区等儿童主要生活的空间,在教学主题上分别侧重新课标所确立的生活的四个维度:健康安全、愉快积极、负责任有爱心和动脑筋有创意,并同时进行其他生活主题教育。1、以直接学习为主,并逐渐向间接学习过渡的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2、在生活背景和情感体验支撑下渗透规范教育。3、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学习。4、支持随机进入教学5、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态度和情感:感受新学校环境的美好,对老师充满信任、敬仰,充满兴趣地参与学校一天的生活,为自己是小学生感到快乐。喜欢和老师、同学交往,体验与人交往的快乐,感受学习的愉快,有初步的规则意识,在尝试自己解决麻烦的过程中,体验克服困难的喜悦。培养学生对父母的自豪感,引导学生对5/16父母表达自己的谢意与敬重,体会家庭带给人的快乐感受。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春天的气候特征,感受春天的美好。行为和习惯:鼓励学生在班级中积极与人交往,通过同学与同学这一最基本的人际交往辅导,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与同学,自己与班级的亲密、互动的关系,积极主动地创造班级的良好氛围。能够向父母表达自己的尊敬与爱,并注意文明用语。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并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激励自己不断进步。过程和方法:通过自身观察比较、归纳及操作练习,能感受新学校的美好。积极参与行为练习,从而完全适应学校生活。积极地参与并体验学习过程,学会邀请同学和接受邀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了解父母,关注家庭,并能以自己的行为为家庭带来欢乐。知识和技能:能与同学分享家庭故事,并初步了解如何处理班级中不顺心的`事,了解春天的气候特征和各种保健方法,能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1、教学资源的开发。2、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活动和体悟学习。一年级学生的社会知识相对较为单薄,社会实践能力相对薄弱。自身的素质不高,相对来讲,实践性强、整合性高、社会性强的浙教版的《品德与生活》学起来就比较吃力,需要教师多加引导。第一单元:8课时6/16第二单元:10课时第三单元:8课时第四单元:8课时周次单元主题单元教学内容课时安排1-4春天的歌春天说了什么2和小树一起长大3快乐的春游34-7今天我当家上超市3进厨房3有人生病时2当好小主人28-12我在班级中我们分享我们快乐2我帮你你帮我2我们的教室,我们的家2我们共度六一节212-15快乐的学习生活我爱学习2我会学习2兴趣与坚持2多彩的课余学习2一年级品德教学计划上册一年级品德教学计划【第三篇】一年级共有学生39人,其中女生11人,男生28人。入学不久,我发现学生活动力特别强,活泼好动,特别是男孩子,7/16又跑又叫的,注意力难以集中。他们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习惯还处于自由散漫型状态。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根据《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品德与生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4.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1.使学生知道自己是小学生了,喜欢上学;初步熟悉学校的环境,学习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遵守学校生活常规;知道要讲礼貌,守秩序。2.了解学校的环境、设施及其作用,知道校园环境中一些标志性的建筑,了解学校的美,能够主动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能爱护学校以及城市周围的优美环境。初步培养学生环境素养。8/163.形成初步的时间概念;按时上学,不迟到;放学后,不在路上逗留,按时回家;上学和放学途中注意安全;学习自己照顾自己。4.让学生主动把自己介绍给同学和老师,相互认识好朋友,然后分别从不同的方面来让学生体验与同学在一起玩耍、学习、活动的快乐以及感受老师的关心和朋友般的情谊,从而让学生体验到学校生活无处不充满快乐与爱,激发他们喜爱学校生活的情感。5.使学生学会自己穿衣、系鞋带、整理书包等自理劳动,学着帮助家人做择菜、洗菜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学会关爱家人,能够以优异成绩、良好表现等形式向爸爸妈妈表达自己的爱意,尝试自己制作心意卡向家人表达心意。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和切身体验,引导学生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促进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智力品质的提高。6.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并初步培养探究自然的兴趣和爱护自然的情感。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9/16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4.充实教学内容。教科书是一种“活性因子”,它应激活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5.拓展教学空间。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为此,鼓励教师积极地10/16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6.加强道德行为的教育。品德课进行改革其初衷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改进和加强品德教育,要增强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课标也以“培养品德良好的儿童”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目标。《品德与生活》课的品德教育不是有关道德的知识或道德方面的观念,而是要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引导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7.提倡生活化的评价。《品德与生活》课标明确提出了“人性化、生活化的评价”。评价应是人与人互动交流的过程,可以成为教师、学生甚至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评价本身也应具有教育意义,发挥教育功能,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可以是评价的一部分,利用评价对学生的成就进行鼓励,对不足提出改进的建议,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一年级品德教学计划上册一年级品德教学计划【第四篇】根据教学大纲对低年级的最基本要求和初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着重对学生进行最基础的社会公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深入浅出地寓道德概念和行为习惯要求与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1、三条轴线11/16*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2、四个方面*健康、安全地生活(儿童生活的前期和基础)*愉快、积极地生活(儿童生活的主调)*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时代的进步对儿童提出的要求)1、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2、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帮助学生理解。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
本文标题:一年级品德教学计划上册_一年级品德教学计划(精选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7243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