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望洞庭》教案精编3篇
好文供参考!1/9《望洞庭》教案精编3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望洞庭》教案精编3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望洞庭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全国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第五册古诗词背诵篇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篇目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六年级第一学期第八单元“山水之间”古诗词背诵篇目教学目的1、掌握常用文言词“徒”,理解诗歌大意,并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洞庭湖景象”。2、反复诵读,感受律诗整齐的节奏美,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3、了解诗人“含蓄、委婉地自我推荐”的精神,鼓励学生“勇敢地亮出自己、勇敢地展示自己的才华”。教学重难点好文供参考!2/9理解诗歌大意,尤其是对“委婉地自我推荐”的四句诗句的理解把握。教学设想1、学生说说他们见过的湖。引出孟浩然对洞庭湖的描写。2、学生自读三次,参照注释理解每句诗歌的意思。板书:“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3、找出对“洞庭湖“具体描写的诗句,并引导学生用一个词概括:八月湖水平——水平如镜、湖水平静涵虚混太清——水天一色、水天相接气蒸云梦泽——水气氤氲、水气迷漫波撼岳阳城——湖水汹涌、波涛汹涌4、以上是“望洞庭湖”的诗句,那么题目中“赠张丞相”表明什么?诗中有没有写到张丞相?分析后四句的意思,能够认识到“垂钓者”暗指进入仕途的人,尤其是张丞相,“舟楫”隐喻仕途引见的途径。突破口:“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到底是“羡鱼”还是“羡钓鱼”(1)有两种意见,分别给自己的观点找出支持的理由。(2)一般情况下两派意见争持不下,理由都不充分。(2)此时教师给出“孟浩然”的作者简介,提示学生思好文供参考!3/9考方向。关于作者:孟浩然(689---740)襄阳人,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代表之一,与王维并称,生活在大唐盛世。早年主要在家闭门苦读,四十岁时,前往长安,渴望出仕,但长安之行,求官失败,除赢得诗坛盛名之外,失意而归,游于吴越。张九龄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被李林甫排挤,由右丞相贬为荆州长史。这首诗是张九龄在荆州任上孟浩然写给张九龄的。(3)得出结论:羡慕钓鱼,此处“垂钓者”指进入仕途的官员,表达了自己想出来做官,苦于无人引荐,希望得到张九龄的帮助。5、反复朗读、尝试背诵。作业:批判性地学习诗人“含蓄地自我推荐的精神”,鼓励学生敢于“自荐”。古人孟浩然推荐自己是含蓄而委婉的,作为现代人的我们推荐自己更应该大胆而勇敢,像古人“毛遂”那样自荐,勇敢地亮出自己的优势,勇敢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勇敢地说:我能行!。现在,我们班班委改选,看着你们,一个个都很能干、聪明,所以请大家以“我选我,我能行……”作为开头,勇敢地亮出你自己的优势,说明你自己的能力何在,夸一夸自己,哪怕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文字都行。好文供参考!4/9《望洞庭》优秀教案2教材阅读这篇课文是描写秋夜景色的七言古诗。《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秋天转任和州,行经洞庭所作。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将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写洞庭湖诗大多气势雄伟、境界壮阔,如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上张丞相》再如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而刘禹锡这首诗却不同,重在表现洞庭湖的柔和秀美。古诗先以秋月与湖光相映照,水月澄洁,一片和谐。湖面无风,如月下铜镜铺展于大地。镜未磨写出了浩阔湖面,涟漪轻起,波光粼粼,呈现出迷蒙之美。放眼远望,水白山青,相依相伴,恰如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如一种工艺珍品,使人爱不忍释。全诗构想新奇,化大为小,色调淡雅。教学理念1、把握好两点:⑴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新课标》)2、诗歌教学从三方面抓:好文供参考!5/9⑴抓字眼:旨在明确诗的意思。⑵抓想象:旨在领悟诗的意境。⑶抓吟诵:旨在进一步升华情感,得到美的熏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2个生字,认识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正确认读1个多音字磨。3、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思路1、以学过的古诗导入。2、组织教学,每一首诗大体步骤:了解诗人,理解诗题;抓住字眼,明白诗意;想象意境,领悟诗情;积累内化,拓展迁移。3、大致分二课时。教学过程预设课前背诵一些古诗,最后背《望洞庭》:1、解题,了解诗人:⑴板书课题:望洞庭。你从题目知道了些关于这首诗的什么信息?(写的是洞庭,从望角度来写的,是远看)⑵介绍诗人:好文供参考!6/9刘禹锡,洛阳人,它的诗通俗清新,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2、初读:自由读诗,想想从诗中体会到了什么。指名读,正音:潭、磨、螺。齐读。3、精读感情(抓住字眼、想象意境):⑴湖光秋月两相和:感受和──和谐、协调。你读出时间了吗?(秋天的夜晚:秋月)你读出当时作者眼前见到的景物了吗?(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天上明月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结合看插图。两相和这两谁与谁?(湖光与秋月)湖光秋月如此和谐,水月澄洁,一片宁静的氛围,一派和谐之美!⑵潭面无风镜未磨:感受镜未磨──风平浪静。(未:没有)这里藏着一个精确的比喻,你读出来了吗?好文供参考!7/9(把潭面比作铜镜)这铜镜还没有打磨呢,有些模糊,有些迷蒙。为什么?(一是月光下不真切;二是浩阔湖面,涟漪轻起,波光粼粼)这湖面浩阔,如月下铜镜铺在大地,涟漪轻起,粼粼细波,一派迷蒙之美!⑶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感受遥望银盘青螺──自然之美精美绝伦。闭上眼睛,边读边想象,感受洞庭山水美景。指名读,想象:白银作的盘子里放上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色田螺,看着它,你有什么感觉?诗中的白银盘指什么?一青螺呢?再看插图。说说感受。月夜遥望,水白山青,相依相伴,恰似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大自然如同精妙绝伦的工艺珍品,让人爱不忍释,好一派秀美柔和之景。4、积累内化,迁移运用:⑴朗读、背诵。(指名有感情读背,因已有基础,重点放在投入情感上)⑵延伸:其实写洞庭湖的诗还有许多,比如如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上张丞相》再如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他们的特点是把洞庭湖写得大多气势雄伟、境界壮阔,而刘禹锡这首诗却不同,重在表现洞庭湖的好文供参考!8/9柔和秀美。有兴趣的同学不妨读读比较一下。⑶课后5:想象,先说一说,再写下来。(课上说课后写)作业设计抄写第3题词语,并抄古诗;写写《望洞庭》这首诗描绘的景色。《望洞庭》教案3一、础性诊断与矫治。1、复习背诵《峨眉山月歌》。2、介绍作者:刘禹锡。3、总结上节课的学习方法:(1)自渎全诗,初步体会全诗意境;(2)图文对照,理解词义;(3)反复诵读,理解诗意:(4)领会作者思想感情;(5)熟读成诵。二、自主性诊断与矫治。1、生根据学习方法自学古诗。2、学后小组交流体会。3、集体交流:(1)抓住“湖光”、“秋月”、“镜未磨”想象夜晚洞好文供参考!9/9庭湖优美的意境;(2)抓住“白银盘”、“青螺”体会作者想象的丰富和描写的形象。(3)朗读,进一步体会诗歌意境及作者思想感情。三、发展性练习。1、师范读,指导学生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高低起伏。2、生采用多种形式诵读直至熟读成诵。3、练习说话:结合插图,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望洞庭》这首诗描绘的景色。4、写字指导,强调“螺”的`结构。四、拓展延伸。1、集体背诵两首古诗。2、课后搜集描写山水景色的古诗进行阅读,开展古诗阅读交流会。
本文标题:《望洞庭》教案精编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8665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