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投融资/租赁 > 财政学第五讲投资性支出
第五讲:财政投资性支出投资与经济发展马克思:货币资本的投入是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凯恩斯:投资增长不仅对经济增长具有推动力,并且投资对经济的增长具有乘数作用。现实中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消费社会需求投资投资直接增加社出口会总需求投资生产设备和钢材等建筑材料投资中的一部分(40%)将转化为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所以增加投资又可以刺激消费品生产的增长。社会需求凯恩斯乘数理论马克思投资理论投资可以增加和改善供给(?)投资过程首先是刺激需求,投资完成后才刺激供给。理论基础乘数加速数原理投资乘数原理乘数作用--乘数是指每增加一定数额投资所引起的收入(需求)增长的倍数乘数作用是一把“双刃剑”当投资增加时,它引起的收入(需求)增加数倍于所注入的投资。当投资减少时,它引起的收入(需求)减少也会数倍于减少的投资。乘数的扩张作用只有在经济衰退,大量存在闲置资源时才能表现出来。乘数原理:投资刺激需求具有乘数效果投资增量△I收入(需求)增量△Y消费增量△C储蓄增量△S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第五轮…10001000800640512409.6…800640512409.6327.68…200160128102.481.92…500040001000收入对投资的加速原理(效应)如果说乘数是表示投资增加会引起收入增加到什么程度的系数,那么加速数正好预支相反,它表示的是收入或消费增加会引起投资增加到什么程度的系数。因为增加投资要有资金来源,而当前的国民收入是储蓄加消费,所以投资来源收国民收入增长限制,即受储蓄的限制。储蓄与投资恒等是总量平衡的公式,储蓄增长就会加速投资,而投资超过储蓄则会导致通货膨胀。凯恩斯的乘数理论:马克思对投资规模的论述社会必须预先计算好,能把多少劳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用在这样一些产业部门而不致受到损害,这些部门,如铁路建设,在一年或一年以上的较长时间内不提供任何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不提供任何有用效果,但会从全年总生产中取走劳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的理智总是事后才起作用。因此可能并且必然会不断发生巨大的紊乱。一方面,货币市场受到压力是因为在这里不断需要大规模第长期预付货币资本。另一方面,社会的可供支配的生产资本受到压力。因为生产资本的要去不断地从市场上被取走,而投入市场来代替他们的只是货币的等价物,所以有这幅能力的需求将会增加,而这种需求本身不会提供任何攻击要素,因此,生活资料和生产材料的价格都会上涨。所以,研究与安排投资规模时必须要考虑三个问题:投资规模要适度;投资结构要合理;要注重投资效益。我国投资对产出增长的贡献度1978年——1989年间,我国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与技术进步对产出增长的贡献份额分别为52%,23%和25%。发达国家后者(也就是技术进步)占到60%~80%。生产性投资预算内投资非生产性政府投资(财政投资)投资预算外投资投资非政府投资政府投资与非政府投资的对比政府投资非政府投资生产目标可以微利或者不盈利(提高整体效益)追求盈利(微观效益和成本)资金来源财力雄厚,无偿的(投资大型项目,长期项目)个人积累(周转快、见效快)投资效益投资社会效益好经济效益一般的行业结构很难优化,追求经济效益影响政府与非政府投资的比重?经济体制的不同(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我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政府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有所下降,是符合一般发展趋势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构成年份预算内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及其他198128.112.73.855.4198516.020.13.660.319908.719.66.365.419953.020.511.265.320006.420.35.168.220016.719.14.669.620027.019.74.668.720034.620.54.470.520045.718.55.370.520054.618.24.572.7政府投资的决策标准私人投资(利润最大化)政府投资?1、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单位资本投入产出最大的项目)2、资本——劳动力最大化标准(边际人均投资额最大化的投资项目,投资资本密集型行业)3、就业创造标准基础设施投资基础设施是支撑一国经济运行的基础部门,它决定着工业、农业、商业等直接生产活动的发展水平。Socialoverheadcapital“社会先行资本”狭义:经济社会活动的公共设施广义:包括提供的无形的产品和服务马克思特殊的生产条件生产条件共同的生产条件以机器形式投入生产过程固定资本具有铁路、建筑物、农业改良、排水设备等形式可以被不同的资本当作它们共同的生产条件和流通条件来使用作为共同生产条件的固定资产,它不能被某单个生产者独家使用,它不是独占性地处在某个特殊的生产过程中,不能被卖者当做商品一次性地将整体出售给使用者。(公用性、非独占性、不可分性)公共物品除具有一般弥补“市场失灵”的作用外,还部分地充当看社会资本原始积累的角色。基础设施投资与一般设施投资的关系欧美发达国家从增加一般产业投资开始,增长的大体路径是:Q1CQ2DQ3日本、韩国的情况则有所不同,增长的大体路径是:Q1AQ2BQ3OKL2KL1KG2KG3D产出线CBQ3Q1AQ2KL3一般产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I1I2I3KG1欧美发达国家:Q1→C→Q2→D→Q3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1.政府筹资建设,或免费提供,或收取使用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反垄断的需要)2.私人出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并适当盈利,或地方主管部门筹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3.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的提供方式。4.政府投资,法人团体经营运作。5.BOT投资方式(建设-经营-转让投资方式)。三农支出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什么是三农?农业、农民、农村什么时候提出的三农?“三农”作为一个概念则由经济学家温铁军博士于1996年正式提出2000年初,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给朱镕基总理写信提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中国共产党于2003年正式将“三农问题”引入正式工作报告,并随之迅速成为中国政府需要解决的头号问题。提出之后采取的措施2004年3月5日,温家宝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增产,五年内取消农业税。2005年10月11日,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06年1月1日,取消农业税。告别了2600年的“皇粮国税”。2006年1月18日,提出了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建议。我国现在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明显。为什么要解决三农问题?我国有16亿的人口,粮食是民生之本,“无粮不稳”。我国有16亿人口,其中60%多是农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财政对“三农”投入的一般特点财政还是去履行政府弥补“市场失灵”的功能,提供那些市场不能满足的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政府主要提供以农田水利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和农民急需的生活设施建设、农业科研和推广、环境保护、义务教育、技能培训、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农业发展相当重要农业生产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的生存条件,为生产活动提供了基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工业化的起点和基础。从历史上来看,18世纪的工业革命首先是从农业生产率最高的英国开始的。稳定农业是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财政对“三农”投入的特殊性农业本身的特殊性农业资金来源的特殊性资金来自农业部门和农民自身积累的两个条件:1、农产品的销售收入必须高于农业生产的投入成本。2、农业投资的收益率必须高于、至少不低于全社会平均的投资收益率。我国?1、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农村人口增长太快)2、加入WTO以后农产品市场遭遇国际竞争的挑战,农产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制约,同时又面临生产资料上涨的压力,农业很难形成有实际意义的利润规模。、需要钱找银行(利息)“十五”以来,财政加大对“三农”投入的主要措施1.深化以税费改革为中心的农村综合改革。2.从2004年起,调整粮食风险基金使用结构,实行“三补贴”政策。3.大力支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增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科技进步、综合开发等方面的投入。4.着力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5.加大农村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投入,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6.大力推进农村综合开发投资参股经营试点,带动社会资金柔如农业和农村综合开发。国家财政用于农业各项支出及其比例年份合计占总财政支出的比重(%)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亿元)农业基本建设支出(亿元)农业科技三项费用(亿元)农村救济费(亿元)其他(亿元)“五五”693.5513.13345.87238.035.6042.8261.23“六五”658.488.80437.19158.578.2549.514.96“七五”1167.779.08836.08247.7012.9671.03/“八五”2271.959.321665.93472.4914.93118.60/“九五”4938.8822.583141.211533.4938.47225.75/“十五”9579.8837.436641.712486.9668.1383.11/2012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2975亿元)的构成22.30%27.30%3.30%6.40%17.90%4.40%14.50%3.90%农村税费转移支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村教育卫生科技支出农业、林业、水利和气象支出扶贫支出农产品政策性补贴支出其他财政投融资来源:日本时间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什么内容:1、以特定的财政资金,对指定的特别会计、政府关系机关和各种特殊法人进行投资和借贷,以促进社会资本的形成。2、财政投融资是以国家的制度、信用为基础,以邮政、年金等各种公共资金为来源,为实现国家的政策目标,并从国家整体的角度,对应由受益者负担的领域,有偿、统一、有效地分配资金的政府投融资活动。财政投融资的意义1.财政投融资是我国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需要。2.财政投融资的特点(特点在于既体现政府政策取向,又按照信用原则运营,投资的主要领域是先行资本或公共物品。)3.财政投融资可以形成对企业和商业银行投资的诱导机制。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1.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府投入资本金的政策性融资。2.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范围有严格限制。3.计划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4.财政投融资的管理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负责统筹管理和经营。5.财政投融资的预算管理比较灵活。我国投融资体制的建立三大政策性银行(1994年)1、中国国家开发银行2、中国农业发展银行3、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的职责国家开发银行是中国最大的政策性银行,100%由政府拥有,直属国务院领导。国开行的主要职能:支持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项目建设;支持国家区域发展政策;承担国际金融组织转贷款业务等。(作政府和企业的咨询顾问;对大型企业的债券承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主要职能:承担国家粮棉油储备和农副产品合同收购、农业开发等业务中的政策性贷款,代理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及监督使用。中国进出口银行主要职能:为大型机电设备进出口提供买方信贷和卖方信贷,为成套机电产品的出口提供信贷贴息及信用担保。中国进出口银行的信贷业务由中国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代理,但可在个别大城市设派出机构,负责调查统计、监督代理业务等事宜。我国政策性银行的特点业务职能的政策性资金来源的政府性(财政借款;财政贴息;税收减免)与市场性相结合国外政策性银行的五个特点以国家信用为背景国家财政提供有力支持自主决策、自主经营、自担风险保持合理盈利水平运用新的金融手段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的对比相同点:银行性金融机构;接受人行、银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
本文标题:财政学第五讲投资性支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925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