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4000字]高校思政工作交流材料
1/7[4000字]高校思政工作交流材料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并全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着重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认同、行为等环节,在认知环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果,帮助大学生形成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认知;在认同环节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导向,引导大学生自觉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行为环节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转化,鼓励大学生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而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一、认知环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果所谓认知,从宏观上看是指人脑反映事物的特性与联系,并揭示事物对人的意义与作用的心理活动;从微观上看是指外部刺激进入大脑之后的内部信息加工过程。帮助大学生形成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科学认知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环节。在这一环节,要着重在传播内容、传播者、传播方式、接收者等方面下功夫,力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果。1.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灌输。在传播内容方面,要根据大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与知识储备状况讲清讲透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基础理论,帮助学生学深悟透基础理论的深刻内涵。列宁在《怎么办?(我们运动中的迫切问题)》一书中,针对当时俄国社会民主党内存在的崇拜自发论的工联主义倾向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不可能不学而知、不教而会的。要注重对大学生的启发与引导,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思政课教师要用好思政课教学这个主渠道,学好讲好用好思政课教材,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理论体系向实践体系的转变、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变,将抽象的概念、范畴和原理融入具象化的生活实践场景与典型案例中,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例如,在阐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过程中,要结合具体生活案例,通过情景创设、系统讨论等,让大学生从现实的、具体的社会环境中理解人的本质。2.采用多种方式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在传播方式上,智能化时代变革了传统的图文传播方式和单一的课堂传播方式,实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方式的更新与优化。要想充分发挥好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高校就必须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建设的融合发展,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方式。高校要挖掘中国共产党百余年伟大实践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巧用经典故事把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讲清楚、讲生动。在运用案例故事讲道理的时候,要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精神需求,运用丰富3/7的视觉图像、智能影音等技术手段,展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形象生动、具体可感地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果。3.巧用话语表达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魅力。在接收者方面,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内容的接收者,具有多元利益诉求和多样价值观念,这要求高校运用正确的、恰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方式将大学生的认知导向与信仰建构相结合,将主渠道灌输与全方位渗透相结合,帮助大学生建构起积极健康、科学合理、丰富充盈的精神世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方式,要以理服人,用科学的理论说服人,用幽默有趣的话语感染人。例如,可采用辩论式、分析式、体验式、沉浸式的方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进行创新。此外,高校还要运用好隐性教育方式,将社会、时代、人民所要求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道德准则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具体的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纪念庆典、参观游览和社会服务等载体之中,创设和营造大学生易于接受的生活化情景,实现寓教于乐的教育效果,为大学生营造自在轻松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环境。二、认同环节: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导向所谓认同,是指接受主体对接受客体表示赞成、认可和同意,具体表现为接受主体对接受客体进行感受、分析、选择的过程。只有经历这个过程,接受客体内含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道德准则才能在接受主体的意识中扎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要着重在认同环节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导向,在满足大学生情感需求的基础上,引导大学生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升华为情感认同、价值认同、信仰认同。1.满足大学生的情感需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而“‘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要从了解、分析、满足大学生的合理需要出发,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把握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规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大学生真实的情感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合理期待,及时回应大学生合理、正当的利益诉求,保障大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进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者要以情感体验为先导,精心设计富有情感色彩的体验式教育活动。要在教学设计中融入更多情感元素,使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自由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在心理上真心认同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把对理论的认知转化为对情感的认同。同时,要通过各种实践教学活动强化大学生对自身社会角色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使之正确认知并自觉承担自身所肩负的职责使命,将自己的命运与社会、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增强情感认同。2.把大学生的情感需求与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将大学生的生活需求、政治参与、职业生涯规划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之中,为大学生搭建良好的情感交流平台。要5/7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大学生普遍关心的教育、就业、住房、医疗、社保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解释,阐明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使大学生坚决拥护党的政策措施。此外,要在大学生学习、生活、就业等过程中对大学生给予情感关怀和帮扶指导,及时解决大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使大学生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并非空洞的,而是与他们的生活紧密相关的,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针对性。3.遵循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引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青年时期是大学生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同一性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和实现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高校要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心理规律,着力解决大学生思想观念和精神世界中的深层次问题,加强对大学生的“四史”教育,使他们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增进信仰认同。三、行为环节: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转化所谓行为,是指接受主体将自身内化形成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道德准则自主地转化为品德行为表现和行为习惯的过程,行为环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环节。理论的彻底不能仅体现在观念和价值的层面上,更应落实到行为实践之中。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行为环节,要通过校内实践、校外研学等多种形式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自觉践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高校要充分挖掘统筹校内外教学资源,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等互融共通,在建设好第一课堂主阵地的同时,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深度融合。1.创新实践形式,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自信。高校要创新实践形式,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认识与理解,坚定他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引导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从理论术语向实践话语的转换,从“基本原理”向“生活道理”的转换,使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要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创新、社团活动、校园管理等,使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化为自身的思想观念,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稳定、持久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进而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工作的基本遵循。2.选树榜样模范,激发朋辈正向影响力。高校要注重挖掘大学生身边的榜样模范,发挥榜样的力量调动大学生社会参与的积极性。一方面,要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是广大学生的表率,也是党员队伍中最年轻、最活跃的群体。”高校既要引导大学生7/7向优秀的党员学习,也要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与引导,让大学生党员政治站位更高、服务同学更积极。另一方面,要发挥朋辈群体的正向影响力。朋辈群体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甚至超过教师和家长。由于朋辈群体具有某些重要的共同特征,如年龄相仿、心理相容、教育程度相同等,因而他们相互之间更容易沟通和理解。要营造良好的朋辈群体环境,充分发挥朋辈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效果。3.多方合作,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高校要加强与企业、社区和乡镇的合作,运用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依托地方企业、社区、乡镇的具体项目让大学生参与社会治理与服务,培养他们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思考现实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拓展大学生校外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充分整合社区、企业、乡镇等有效资源,使大学生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形成正向教育合力,从而促进大学生的智力开发、激发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在多种教育实践中,可通过激发他们的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正如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给习近平总书记的信中所言,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才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
本文标题:[4000字]高校思政工作交流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7665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