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中国文化概论心得体会范文【精编8篇】
1/53中国文化概论心得体会范文【精编8篇】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增加我们的学习和工作的效果和成果。写心得体会前,可以进行一些必要的调研和调查,以便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如果你正在写心得体会,可以先参考下载一些范文,了解一下基本的写作思路。中国文化概论心得体会【第一篇】绪论。(一)“文化”的界定1.识记:1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定义。广义文化的定义是:以人类与非人类的分野作为理论的依据。狭义文化的定义是: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它着重人心态的部分。2文化产品、文化内涵、文化现象、文化事象、文化观念、文化思潮、文化政策的定义。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是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材料等。文化内涵:我们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所具有的人文特征,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文化现象: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2/53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文化观念: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生产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思潮,称作文化思潮。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2.领会:1文化产品与文化观念的辨析。2文化现象与文化事象概念的辨析。3.应用:应用上述概念辨析具体的事物属于文化现象还是文化事象。具体的事物属于文化现象。(二)文化民族、国别文化与两个文化层面1.识记:1民族文化的定义。不同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2国别文化的定义。国别文化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2.领会:2两个文化层面——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3/53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三)文化的历史发展与文化传统1.识记:1传统文化的定义。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2文化传统的定义。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2.领会:文化发展的时代性及其历史阶段。以文化的特质变化为前提,用有关文化的重大事件和典型事象为界限,文化流变的历史阶段划分是可以操作的。第一章。(一)中国地理特征与气候特征1.识记:1中国地势和地形特点。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的东部,东临太平洋。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呈阶梯状分布。2气候变化大势。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气候,广大的东部地区又处在季风气候内,四季分明,降雨量呈明显的季节性;灾害性气候也不少,旱灾特重,其次是洪涝,以及与此相关的蝗灾病虫害等等。2.领会:1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4/53首先是众多的河流犹如血脉一样,将大陆光大的地区联系在一起。其次是地理通道。2关中及晋北地区的地位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二)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1.领会:1广阔地域的人群众多。2“天下”观念。到西周时。“天下”的观念已十分清晰。“天下”观念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追求统一。3地缘特征与文化命运;地理的历史舞台与文化的悠久。2.应用:中国地理环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三)大地域与地域文化的形成1.识记:1中国自然区域的现代地理学划分。用现代地理学的观点观察中国地理的自然特征,看可以将广大的中国领土划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地区、青藏高寒区。2古代的“九州”。《尚书》中的《禹贡》,以北山川为标志,将天下划分为冀、、青、徐、扬、豫、梁、雍九州。2.领会:形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地域文化形成的第一个因素就是自然环境。第二个因素是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第三个因素是特定地区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第四个因素是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3.应用:西部开发与文化建设。(四)古代区域文化概况1.识记:5/531先秦时期几个重要文化区域。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把“天下”划分为四大基本经济区:山西(即关中)地区、山东(大致包括先秦时期秦国以东的六国)地区、龙门—碣石(从山陕交界南端到河北东北部一线)以北农牧交错地带、江南地区。2秦汉时期农业与农牧交错区的大致界限。龙门—碣石(从山陕交界南端到河北东北部一线)以北农牧交错地带。2.领会:唐初南方文化状况的概观。(五)地域文化的作用。领会:地域文化几方面的作用。p28。(六)古代保护利用自然的得失1.识记:1古代起到保护环境作用的措施。p292古代利用自然的成就。一是土地的开垦,二是水利的兴修,三是运河的开凿。2.领会:黄河、淮河由利变害的原因。p323.应用:谈谈环境保护对文化发展的重要硬影响。第二章。1新石器时代。距今大约1万年左右,人类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特征是原始农业的出现、陶器的制造、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以及村落的出现、氏族制度的形成等。仰韶文化以前时期、仰韶文化时期、龙山文化时期。6/53农业、制陶、石器的磨制与钻孔是新石器时代三大文明成就。3三皇五帝的传说。神农氏发明农业、有巢氏发明居室。五帝:黄帝、颛顼、高辛、尧、舜。(二)夏商周时代的文化历程1.识记:1敬授民时。虔诚的宗教心态下,包括的是把握农时的努力,这是敬授民时的本质。2夏、商、周的年代。夏: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7世纪。商:公元前17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周:公元前11世纪中叶到公元前771年。2.领会:1夏、商文化特点。遵命、近人、远鬼神即所谓的夏上(尚)忠。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出土商朝。2分封制的历史作用。第一:作为一种制度,分封实际承认了包括商人在内的异族人生存的权力。第二:旨在维护王室的统治分封,实际形成的是周王与诸侯共治天下的局面。第三:分封制是一个激发历史创造力的制度。3农耕文化方向的选择。(三)春秋时代的文化创造1.识记:7/531百家争鸣的特点。九流十家2重要极佳的代表人物。儒家:孔子。道家:老子、庄子。法家:管仲、吴起、商鞅、韩非子。墨家:墨子。阴阳家:邹衍。名家:邓析,公孙龙、惠施。2.领会:各家思想的特征。儒家:思想核心是仁。道家:老子“无为而无不为”。庄子在个体精神解放。法家:以杀去杀,以刑去刑。墨家:核心是兼爱、尚同、尚贤、节用、非乐。阴阳家:五德终始,董仲舒天人感应说。(四)秦汉时期的开拓边土1.识记:1汉武帝时打击匈奴的几次战争。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收复河套地区的河南战役,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争夺河西走廊的河西战役,规模最大的漠北战役(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2西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班超出使西域。3丝绸之路。2.领会:打击匈奴的后果。打击匈奴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对西汉北部地区的威胁,还引发了西域的打通。(五)新王朝政治格局下的政治与文化1.识记:1文景之治。汉文帝汉景帝。2独尊儒术。公元134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三策》的建议,罢黜黄老百家之言,独尊儒术。3察举制。就是选举,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官员人才的制8/53度。2.领会:1分封制向郡县制度的转变。七国之乱的爆发及其平定,标志着分封诸侯的做法的彻底过去时。经过汉武帝一番切实的消弱政权的实施,郡县制作为王朝唯一的政治制度,最终得到确立。2汉武帝中央集权措施。弱干强枝政策。3官员选拔的文化标准。察举、征辟、考试。4经学的作用及变化5士大夫阶层的养成。(六)魏晋南北朝的文化发展1.识记:1永嘉之乱永嘉五年(311年),刘渊的军队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事成“永嘉之乱”。2十六国。初期进入内地的民族纷纷建立政权并且互相征伐,先后替代,共有十余个政权,史称“十六国”时期。3玄学。玄学之风的一个重要现象是“清淡”,清淡是士流交际中的风雅。在文化方面一个重要结果是山水诗、山水画的兴起。4般若学和涅槃学。魏晋南北朝佛家交易的流行可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以般若学为主,道安;后期以涅槃学为主。5《神灭论》范缜2.领会:1西晋灭亡的文化原因和后果。9/53西晋灭亡的直接原因是八王之乱,深层原因是东汉以来世家大族的势力膨胀,根本妨碍着统一王朝的稳固。士人的不恤国事,奢侈腐败。2南朝士族政治及士族文化3开发江南的过程。4佛教的传播及南北特点5南北民族融合。(七)唐朝开放精神及其影响1.识记:1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2科举制大致分制科和常科两项。2.领会:1唐朝的北方文化背景及其作用。2在民族关系上开放精神的体现给北宋带来的影响。(八)唐宋间的社会文化变革1.识记:1中唐时期2古文运动3新乐府运动4理学。5王安石变法2.领会:1两税法的作用。两税法的意义绝不止仅限于使唐王朝摆脱了经济困难这一点,它标志着一种王朝观念的变革,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变化影响至深。2南方经济的高涨3市井文化的兴起4新党旧党的分歧。(九)元朝时期政治文化及民族融合1.识记:1色目人。二等人,主要是西北人、西域人乃至欧洲人。2南人。10/53四等人,南方最后被征服的汉族和其他民族。3回回。4孟德高维诺。1291年,意大利方济各会士乘船到达泉州,数年后又被教皇任命为汗八里大主教、是基督教在中国传教的先驱人物。5八思巴。喇嘛,忽必烈奉西藏僧人八思巴为国师,又设宣政院。6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窦娥冤》、《西厢记》、《汉宫秋》。7儒户。可以免除赋税2.领会:1元朝民族融合的新特点。2基督教与穆斯林的传入3元朝政治及经济政策4元朝时期的文人戏剧。(十)东西方的相遇与明清时期的政治1.识记:1利玛窦。明朝西方教士。3一条鞭法。即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银额为准,将丁银摊到人家所占的第目中去征收赋税,实际是取消了人头税。5锦衣卫6税监2.领会:1朱元璋出身与明初政局的关系。3西方对中国的介绍和对中国的学习4明清社会经济迟滞11/53的原因。重农抑商。5明清利用民间宗族关系加强统治表现6明清的闭关锁国政策。(十一)明清时期的文化政策与士大夫的文化活动1.识记:1王阳明。开创王学。2文字狱3乾嘉学派2.领会:1明清士大夫群体的分野及学术活动2清初三先生的思想与著作。3明清之际学风变化的原因。第三章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2中国农业经济的多元文化要素2.领会:中国生产经济文化的核心特征。(二)农耕灌溉文化的内容1.识记:1农耕灌溉文化的含义2农耕灌溉文化的主要部分2.领会:1农业岁时历法的文化价值2农事信仰的文化阐述3农耕仪式的类型与功能。4农书对农耕文化思想的概括。(三)农政思想的内涵1.识记:1农政2勤农观。2.领会:农政思想的历史地位。(四)市商贸易的以文促商模式1.识记:1市的概念2商的概念。12/533市商贸易的商业活动模式2.领会:1传统市商贸易的文化特征2市商贸易以文促销的模式。(五)手工业的行业管理规范1.识记:(六)衣、食、住、行的文化含义1.识记:1家庭2家族。3地缘关系2.领会:1中国家庭文化管理的要素与含义2社区文化活动的特征。(八)传统科技的文化特征1.识记:1传统科技的概念2阴阳合历3本草之学。2.领会:传统科技的民族文化基础。3.应用:分析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九)四大发明的历史启示1.识记:1四大发明的内容、发明者与发明时间2四大发明的对外交流。2.领会:四大发明的民族成就感与历史局限。第四章。(一)宗法制1.识记:1宗法制的定义。2宗法制产生的历史背景3宗法制的特点。2.领会:宗法制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文化影响。(二)君主专制及其特点1.识记:1君主专制制度的定义。2君主专制体制:三公九卿、三省六部、郡县制3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2.领会:13/531家天下的含义。2宗法制与王朝统治之间的内在联系。3.应用:分析君主专制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三)科举制的地位与作用1.识记:1科举制的概念。2科举制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察举制、九品中正制、明经、诗赋取士、行卷、策论。3科举制的特点2.领会:科举制在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3.应用:科举制对今天文化教育发展的正负面影响。(四)古
本文标题:中国文化概论心得体会范文【精编8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8296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