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浅谈如何强化对一把手监督范例【精选4篇】
1/15浅谈如何强化对一把手监督范例【精选4篇】浅谈如何强化对一把手监督【第一篇】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是党内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的重要举措。“一把手”在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领导班子和全局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关键作用,负有全面责任,可以说发展好不好责任在“一把手”,局面稳不稳重点在“一把手”,风气正不正首先看“一把手”。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对“一把手”的监督总体上是有效的,也是逐步加强的,但客观来看,少数地方和单位“一把手”腐败发案率相对偏高,对“一把手”的监督仍然失之于松、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如何加强和完善对“一把手”的监督,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探讨:一、怎样防止“一把手”决策失误领导的职责一是出主意,二是用干部。所谓出主意,就是作决策。防止“一把手”决策失误,要把握四个环节:一是在决策前,要充分调查研究,提供比选方案,确保决策方案最优化。决策事项要提前书面通知班子成员酝酿,防止临时动议。二是在决策中,要坚持集体决策,不是集体决策的事项不实施。特别是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事项,如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民生实事等,必须上会研究,集体决策,防止由“一把手”采取指示、批示等形式个人决策代替集体决策。三是在决策时,要2/15实施重大决策票决制度。尤其是集体讨论分歧严重时,应暂缓决策,会后进行补充调研,待形成思想共识后再上会研究、集体票决。四是在决策后,要有一个听证、公示的过程,对决策进行风险评估和跟踪问效,广泛征求社会意见,以便进一步修正决策、完善决策。二、怎样防止“一把手”用权失当防止“一把手”用权失当,关键是要把“一把手”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一要依法定权。“一把手”行使职权必须严格遵循权限法定的原则,只能在法律法规限定的范围、程序、程度上行使权力,同时做到有什么样的权力,就有什么样对等的义务,保证“一把手”在行使职权时不能滥用权力,不越权办事。二要合理分权。对权力过于集中的岗位和存在廉政风险的环节,要合理分权,科学配置权重。特别是要认真落实“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人事、财政和工程的“三个不直接分管”制度,从源头上防止和克服“一把手”花钱“一支笔”、决策“一言堂”的问题。三要公正用权。按照“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要求,除依照法律法规需要保密的事项外,要将“一把手”用权的内容、范围和程序全部进行公开,特别是要把领导班子建设、重大问题决策、干部选拔任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情况作为公开的重要内容,确保“一把手”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三、怎样防止“一把手”用人失察“一把手”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拥有很大的发言权,负3/15有重要职责,必须加强对“一把手”选人用人的制约和监督。一是要实行首推责任制。谁最先推荐的干部,谁就对该干部负责,用人失察必须由首推领导负连带责任。同时,要坚持干部提拔任用提名主体多元化、提名渠道多样化,让班子成员都拥有推荐权,确保提名人选更广泛、更全面。二是要深化选任改革。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全面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方式。特别是关键职位和重要岗位,应明确规定由多人参与竞争,通过差额竞争常态化,确保选准、用好干部。三是要推行干部选任票决制。实行“一把手”末位表态制,不能由“一把手”先发言,先定调,先入为主,要让所有班子成员都有声音,使“一把手”在用人上不再是个人说了算,确保人选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四、怎样防止“一把手”为政失廉廉洁是为官从政的“通行证”,是“一把手”的从政底线。防止“一把手”为政失廉,可以从三个层面探索:一是要完善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这个制度现在已经全面推行,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些流于形式。对“一把手”报告的重大事项,要由上级相关部门进行核查或抽查,看其报告的事项是否真实,有没有挂一漏万,以此督促“一把手”重大事项报告的真实性、全面性、完整性,必要时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二是要试行财产公示制度。随着民主化进程的加快,财产公示势在必行。要坚持自上而下逐步公开,先在个别地方试点,待时机成熟后,再全面推开。当务之急可在新提拔的“一把手”当中带头实行,4/15凡新提拔的“一把手”必须无条件公示财产,接受社会监督。三是要健全述廉制度。“一把手”述廉不应只在单位内部进行,要进一步扩大范围,面向纪检监察部门、服务对象代表甚至面向全社会进行述廉,述廉现场要接受评议与质询。五、怎样防止“一把手”搞特权所谓特权,是指超出法律和制度规定的特殊权利(力)。公民权利是人人平等的,党员权利在党内也是平等的,但职务权力属于国家公权力,因职务不同而有高低大小之分和内容范围之别,是不平等的,当职务权力运用到党员组织生活和公民个人生活领域时,就产生了特权。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一是要强化制度建设。特权现象的产生,很大程度源于现行的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到位。要按照“既于法周全,又于事简便”的原则,及时完善、修订、废止有关制度,逐步建立起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的制度体系,同时提高制度的约束力,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二是要强化民主监督。广泛的监督可以让特权现象无处遁形。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党内监督、群众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网络监督等作用,使“一把手”时时事事处处置身于全方位的监督之中,众目睽睽之下才能确保洁身自好。如今年两会期间,“特权军车”成为媒体热点,都是网络舆论监督的结果。三是要强化思想教育。特权现象产生的根源在于特权思想,特权思想也就是“官本位”思想。为此要加强领导干部党性教育,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权力观,真正把权力当做为人5/15民服务的工具,增强秉公用权、公正办事的自觉性,筑牢反对特权现象的思想防线。浅谈如何强化对一把手监督【第二篇】随着领导干部队伍的加强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管理也在逐步加强。从“一把手”违法违纪案件的情况分析,党政“一把手”在监督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特征是“财务一支笔”、“用人一言堂”、“大权一把抓”。表现在:自我监督意识不强,群众监督力度有待加大,监督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等。针对这些问题,应与时俱进,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管理。一、加强思想教育,增强党政“一把手”自觉接受监督意识思想认识态度决定接受监督的态度。思想理论素质是领导素质的灵魂,理论上的清醒坚定是政治上清醒坚定的基础。新形势新任务对领导干部的思想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进一步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思想教育,从提高思想素质入手,强化监督管理工作。一是加强党的基本理论教育。党政“一把手”要全面、深入、细致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定政治立场,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坚决遵守和维护党的政治纪律。二是加强党的宗旨和优良传统的教育。党政“一把手”要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党的意识,牢记全心全意为6/15人民服务的宗旨,加强主观世界改造,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像王怀忠之流的腐败分子就是没有解决好这“六观”问题,致使思想空虚,意志衰退,抵御不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1的诱惑,而一步步走向腐败犯罪的深渊,不能自拔。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法规教育。党政“一把手”要认真学习《监督条例》和《纪律处分条例》等党纪政纪法规,接受警示教育,明确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有什么严重后果。进一步增强他们的组织性、纪律性,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警钟常鸣,防微杜渐,增强自我约束意识,自觉置身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二、加强制度创新,规范党政“一把手”的从政行为加强制度建设是监督工作有章可循、有效运行的重要保证,除了坚持和完善党内监督的集体领导,分工负责,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谈话诫勉、信访处理、巡视等制度外,还应从三方面推进创新:一是制定加强党政“一把手”监督管理的意见。进一步明确监督内容、办法和措施,规范“一把手”从政行为和工作程序。二是对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制定标准,实行待岗、降职等多种形式推动“一把手”能上能下,保证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三完善民主评议制度。坚持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结合领导干部述职述廉、领导班子年终考核等组织工会、团委、员工代表对党政“一把手”进行7/15评议。对群众意见大、存在问题多的“一把手”给予帮助教育或必要的处理等。三、完善监督体系,形成对党政“一把手”监督的整体合力法国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曾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这些身居要害部门的“一把手”,其单位、部门都有一整套规章制度,但只是“贴在墙上、挂在嘴上、流于形式”,导致其游离监督之外,从而走向腐败。一是强化组织监督。要强化监督管理意识,纠正重选拨任用、轻任后监督的做法。要加强、纪检、组织和人事等部门的联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共同参与对“一把手”的监督管理。同时要改革现有的纪检体制,将双重领导由以同级党委领导为主改为以上级纪检机关领导为主,保证纪检监督权的独立性、权威性。二是加强党内监督,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完善党委议事制度、人事任免制度、公开办事制度,不断完善民主决策程序。三是加强群众监督。继续推行企务公开,凡涉及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重要人事任免和大额资金使用等都要集体研究、会议决定。凡能公开的都要公开,不仅在班子成员中公开,而且要在员工群众中公开。要进一步发挥纪检、工会、团委、员工代表的作用,形成党内监督、组织监督、群众监督等各方面互动的有效的监督网络和监督压力。此外,要8/15加强“一把手”生活圈、社会圈的监督。近年来从许多腐败大案中不难发现“一把手”腐败中发生的行贿受贿、权钱交易,绝大多数是从生活圈、社交圈开始的,必须将它们纳入监督视野中,拓宽民主监督的渠道。“一把手”的犯罪案件再次警示人们,在我们党内没有特殊的党员,每个领导干部都要主动接受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绝不允许个人凌架在组织之上。浅谈如何强化对一把手监督【第三篇】当前,党政“一把手”违纪违法现象比较突出,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从反腐败斗争的实践看,有不少腐败行为,特别是一些触目惊心的腐败行为,都是在“一把手”的岗位上发生的。可见,对“一把手”监督难的问题仍然是今后一段时期要花大气力解决的瓶颈性问题。一、当前对“一把手”的监督面临的主要问题1、上级无力监督。越是往上,领导干部管的事越多、面更广、线更宽,精力越是有限,就不可能有更多的精力对下一级“一把手”直接进行监督。同时,上级纪检监察机关也由于空间距离的原因,不能时时处处去“看住”下级“一把手”,无法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工作生活的情况。上级监督缺乏过程控制,难以实施有效监管。2、同级难以监督。从管理体制上看,对纪检监察机关的管理实施的是双重领导体制,上级机关只是在业务上对下级机9/15关进行领导、指导,人权、财权都掌握在同级党委或“一把手”手中,客观上形成一种附属关系,纪委书记、监察局长的“进退去留”,同级党委“一把手”有相当的“说话权”,纪检监察干部的提拔使用、工资福利以及子女上学、就业等一些现实问题都要在本地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同级监督就不可能发挥应有的作用。3、下级不敢监督。从目前的情况看,很多事情一强调重要性,就把“一把手”当成第一责任人,于是权力就越来越向“一把手”集中,某种程度上助长了个别“一把手”跋扈习气,民主意识淡化,搞家长制、个人说了算。班子成员既使看到了问题,也怕意见提多了被当成“闹不团结”而影响自己的前程,怕被排挤、“穿小鞋”,不敢发表意见,明哲保身。下属由于受“一把手”的管理或领导,一般也不敢大胆检举“一把手”。4、群众无法监督。近年来,各级各部门在公开办事上做了一些文章,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从调查的情况看,仍有个别单位、行业公开办事的透明度还不够高,一些老百姓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可以公开、应该公开的还没有做到完全公开,权力捂着、包着,人民群众、新闻媒体难以介入,对“一把手”的腐败行为,不了解,不掌握,无法进行监督。二、
本文标题:浅谈如何强化对一把手监督范例【精选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8757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