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运动生理学教案1授课对象体育教育(本科)教材名称运动生理学编著:邓树勋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授课章节绪论教学目的1.掌握:机能、生理学、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的概念。2.熟悉: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3.了解: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生理学与运动人体科学其它学科的关系。教学重点1.生理与解剖的区别2.生理研究的三个水平3.生命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1.生理研究的三个水平2.生命的基本特征教学方法讲授式+启发式+多媒体教学内容时间(2节课)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对象1.解剖学的研究对象回顾2.机能与结构、形体的区分二、运动生理学的任务三、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1.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2.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3.整体水平的研究25分钟20分钟及时间安排第二节学习运动生理学的观点和方法一、树立整体观念二、服从专业需要三、注重学科渗透四、结构与功能统一五、动态平衡观点第三节生命的基本特征一、新陈代谢二、兴奋性三、适应性四、生殖15分钟25分钟思考题1.体育专业学生为什么必须要学好运动生理学?5分钟2.怎样才能学好运动生理学?3.名词解释:机能、生理学、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运动生理学教案2授课对象体育教育(本科)教材名称运动生理学编著:邓树勋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授课章节第一章: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一节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跨膜物质转运功能教学目的1.掌握:跨膜物质转运的基本功能中的易化扩散;主动转运机制。2.熟悉:单纯扩散。3.了解: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与入胞式物质转运。教学重点跨膜物质转运的基本功能教学难点细胞膜的主动转运功能教学方法讲授式+启发式+多媒体教学内容时间(2节课)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回顾上次课的内容第一节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跨膜物质转运功能一、膜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流体镶嵌模型(一)脂质双分子层:(头部:亲水;尾部:疏水)(二)细胞膜蛋白质:(三)细胞膜糖类:二、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一)单纯扩散1.概念:脂类物质、顺浓度梯度转运2.扩散通量及其影响因素(浓度差;通透性)(二)易化扩散1.概念;非脂类物质、顺浓度梯度转运5分钟10分钟30分钟时间安排2.特点:不耗能、需膜蛋白质的帮助3.类型:(1)载体中介的易化扩散及其特点(2)通道中介的易化扩散及其特点(三)主动转运1.概念;非脂类物质、逆浓度梯度2.特点;消耗能量、需膜蛋白质的帮助3.钠-钾泵的性质、作用及生理意义。4.钙泵的作用及生理意义。(四)出胞与入胞式物质转运1.出胞、入胞的概念;2.过程;2.几种主要的跨膜信号转导方式10分钟30分钟思考题1.试述易化扩散概念及特点。5分钟2.试述钠泵活动的生理意义运动生理学教案3授课对象体育教育(本科)教材名称运动生理学编著:邓树勋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授课章节第一章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二节细胞的兴奋与传导教学目的1.掌握:兴奋性和兴奋的概念;单一细胞的跨膜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它们的产生机制;阈电位的概念;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机制。2.熟悉:局部兴奋及其特性。教学重点1.细胞的跨膜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它们的产生机制2.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机制教学难点1.跨膜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2.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机制教学方法讲授式+启发式+多媒体教学内容时间(2节课)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回顾上次课的内容第三节细胞的跨膜电变化一、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一)单一细胞的跨膜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1.静息电位:(1)概念:(内负外正)(2)测量方法、数值;(3)极化、超极化、去极化(除极化)及复极化的概念2.动作电位:(1)概念:(跨膜出现短暂可逆的电位变化)5分钟25分钟20分钟及时间安排(2)产生时的电变化;(3)波形的特点(锋电位、负后电位、正后电位);(4)产生的意义;(5)特点(二)生物电现象的产生机制1.K+平衡电位(1)产生的条件;(2)产生机制2.锋电位和Na+平衡电位(1)产生的条件;(2)产生机制;(3)Na+通道的特点3.Na+通道的失活和膜电位的复极(1)绝对不应期和相对不应期(2)Na+泵的作用二、动作电位的引起和它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一)阈电位和锋电位的引起1.阈电位的概念2.阈电位现象的原因3.阈强度、阈刺激、阈下刺激(二)局部兴奋及其特性20分钟15分钟思考题1.局部电位与动作电位比较各有何特征?5分钟2.试述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3.什么是“全或无”现象?运动生理学教案4授课对象体育教育(本科)教材名称运动生理学编著:邓树勋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授课章节第二章骨骼肌活动的生理学基础第一节肌细胞的收缩功能教学目的1.掌握: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运动单位的动员2.熟悉:肌细胞的微细结构:运动单位的概念。3.了解:肌电图产生的原理;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教学重点1.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2.运动单位的动员过程3.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教学难点1.终板电位的产生2.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教学方法讲授式+启发式+多媒体教学内容时间(2节课)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回顾上次课的内容第一节肌细胞的收缩功能一、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1.神经-骨骼肌接头结构2.兴奋传递过程3.终板电位的特点4.兴奋传递的特点二、运动单位的组成三、运动单位的动员四、肌电图产生的原理五、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1.肌原纤维5分钟25分钟20分钟及时间安排2.肌小节3.肌管系统1)横小管(胞外)2)纵小管(细胞器)六、骨骼肌收缩的分子组成1.肌球蛋白分子(收缩蛋白)2.肌动蛋白分子(收缩蛋白)3.原肌球蛋白分子(调节蛋白)4.肌钙蛋白分子(调节蛋白)七、骨骼肌收缩的分子机制1.滑行学说及其主要内容2.收缩过程的分子机制(1)粗肌丝的结构及横桥的特性(2)肌丝滑行的机制(3)细肌丝的结构小结: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15分钟20分钟思考题1.兴奋是如何通过神经-骨骼肌接头的?5分钟2.骨骼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与Ca2+有何关系?3.为什么神经冲动强度越高肌肉收缩效果越好?4.什么是“1对1”的关系?运动生理学教案5授课对象体育教育(本科)教材名称运动生理学编著:邓树勋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授课章节第二章骨骼肌活动的生理学基础第二节肌细胞的收缩形式及力学分析教学目的1.掌握:肌肉收缩形式、弹性成分的作用2.熟悉:张力-速度关系、长度张力关系3.了解:单收缩和强直收缩。教学重点1.张力-速度关系2.长度-张力关系3.弹性成分的作用教学难点1.张力-速度关系2.长度-张力关系教学方法讲授式+启发式+多媒体教学内容时间(2节课)教学内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回顾上次课的内容第一节肌细胞的收缩功能一、单收缩和强直收缩二、阐明电现象与机械现象的区分第二节肌细胞的收缩形式及力学分析一、肌肉的弹性成分肌肉弹性成分的作用运动对弹性成分的影响二、肌肉的肌肉收缩形式5分钟25分钟25分钟容及时间安排缩短收缩(举例说明)离心收缩(举例说明)等长收缩(举例说明)三、肌肉收缩的力学分析。(一)长度对肌肉收缩的影响:1.长度-张力曲线(前负荷)2.最适初长度(二)肌肉后负荷对肌肉收缩的影响:1.张力-速度曲线(后负荷)2.等张收缩(三)收缩能力的改变对肌肉收缩的影响:1.肌肉收缩能力的概念2.肌肉收缩能力的影响因素小结:单收缩和强直收缩30分钟思考题1.为什么神经冲动频率越高肌肉收缩效果越好?5分钟2.肌肉弹性成分在肌肉工作起何作用?3.肌肉张力的大小和速度的快慢与谁有关?为什么?运动生理学教案6授课对象体育教育(本科)教材名称运动生理学编著:邓树勋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授课章节第二章骨骼肌活动的生理学基础第三节、肌纤维类型第四节、肌肉中感受器的功能第五节、肌肉中结缔组织及功能教学目的1.掌握:骨骼肌纤维类型与运动的关系2.熟悉:肌肉中感受器的结构和功能3.了解:肌肉中结缔组织及功能。教学重点1。骨骼肌纤维类型与运动的关系2.肌肉中感受器的结构和功能教学难点肌肉中感受器的结构和功能教学方法讲授式+启发式+多媒体教学内容时间(2节课)教学内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回顾上次课的内容第三节肌纤维类型与运动的关系1.骨骼肌纤维的区分2.不同类型骨骼肌纤维的形态、代谢和生理特征3.运动员的肌纤维类型4.运动训练对骨骼肌纤维的影响第四节肌肉中感受器的结构和功能1.肌梭的结构与功能5分钟25分钟25分钟容及时间安排脊髓前角的描述、感受装置结构和功能的描述、γ运动纤维的作用反馈信息的传递2.腱梭的结构与功能感受装置结构反馈信息的传递第五节肌肉中结缔组织及功能1.肌肉结缔组织的组成2.运动对肌肉结缔组织的影响3.解释:快速予蹲比缓慢予蹲起跳效果好的原因分析“振胸带臂”比“停胸带臂”用力效果好的原因分析小结:1。肌纤维类型与运动的关系2.利用肌肉中感受器功能为运动实践服务30分钟思考题1.为什么快肌收缩速度快、力量大?怎样训练可发展?5分钟2.为什么慢肌收缩速度慢、能坚持较长时间的工作?怎样训练可发展?3.怎样利用肌肉中感受器功能为运动实践服务?运动生理学教案7授课对象体育教育(本科)教材名称运动生理学编著:邓树勋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授课章节第三章呼吸教学目的1.掌握:肺通气的动力、憋气和屏息的概念、运动时合理的呼吸。2.熟悉:气体交换的原理,呼吸的调节机制。3.了解:外呼吸的活动规律教学重点肺通气的动力运动时合理的呼吸呼吸的调节机制教学难点呼吸的调节机制胸膜腔内压概念、形成及作用教学方法讲授式+启发式+多媒体教学内容时间(2节课)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回顾上次课的内容第三章呼吸第一节肺通气一、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二、肺的容积和肺容量三、胸膜腔内压概念、形成及作用四、肺通气量五、运动时呼吸的变化和调节第二节气体交换一、交换的动力和过程二、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三、氧扩散容量5分钟25分钟25分钟时间安排第三节呼吸运动的调节一、呼吸中枢二、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三、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四、运动时呼吸的变化和调节第四节运动时合理的呼吸1.减少呼吸道阻力2.提高肺泡通气效率3.与运动技术相适应4.合理运用憋气15分钟15分钟思考题1.为什么深而慢的呼吸比浅而快的呼吸换气效果好?5分钟2.屏息一段时间后,肺通气量大大提高的生理机制。3.什么是憋气?憋气用力有何利弊?运动生理学教案8授课对象体育教育(本科)教材名称运动生理学编著:邓树勋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授课章节第四章血液教学目的掌握:血液的组成及一般功能;红细胞生成调节。熟悉:氧离曲线、缓冲作用。了解:氧和二氧化碳的运输。教学重点血液的组成及一般功能,红细胞生成的调节教学难点氧离曲线;氧和二氧化碳的运输教学方法讲授式+启发式+多媒体教学内容时间(2节课)教学内容及时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回顾上次课的内容第四章血液第一节概述一、体液的概念内环境动态平衡二、血液的基本组成和血量1.血细胞比容2.血量三、血浆的化学成份血浆蛋白功能四、血液的理化特性1.血液的比重2.血液的粘滞度3.血浆渗透压4.血浆pH第二节血细胞生理一、红细胞生理1.红细胞数量和形态2.细胞生理特性、功能5分钟25分钟25分钟间安排3.红细胞生成的调节4.红细胞破坏二、白细胞生理1.白细胞数量与分类2.白细胞生理特性、功能三、血小板血小板数量与功能第三节血液的功能一、运输功能1.氧和二氧化碳的运输2.氧离曲线二、缓冲pH功能三、保护和防御功能小结:1.血液组成及功能2.细胞正常值,功能及生成调30分钟思考题1.血液由那些部分组成的?各自有什么作用?5分钟2.什么是内环境?血液是怎样保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3.简述高原训练的生理学依据。运动生理学教案9授课对象体育教育(本科)教材名称运动生理学编著:邓树勋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授课章节第五章:血液循环第一节:心肌的生理特性第二节:心脏的泵血功能教学目的1.掌握:掌握心动周期的变化
本文标题:运动生理学教案-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180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