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chapt8中国技术贸易
第八章中国技术贸易第一节技术贸易概述一、技术贸易的概念技术:指人类制造某种产品,应用某种工艺或提供某种产品,应用某种工艺或提供某种服务的系统知识。如产品的制造方法、采用的工艺或提供的服务、技术情报、设计、安装、维修、管理工厂的专门知识及服务等。技术转让:关于制造产品、应用生产方法或提供服务的系统知识的转让。国际技术贸易: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一般按商业条件进行的技术跨越国境的转让或技术使用许可行为。二、技术贸易的方式工业产权的转让或者许可(专利权和商标权)专有技术的许可技术服务技术合同计算机软件使用权的许可广义上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发现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狭义上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商标权和专利权。工业产权是专利权和商标权的统称。一、专利专利(Patent)是政府主管机构授予发明人在一定时期内对其发明所享有的一种专有权。取得专利权的人称为专利权人,他在专利有效期内,享有对专利的实施、交换、继承、转让和放弃的权利,并受到法律保护。专利权人的义务是将发明内容公开,按时交纳专利年费。(一)专利的类型发明(Invention)专利指对产品、方法或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Utilitymodel)专利指对物的形状、构造或其组合的发明。外观设计(Design)专利指对产品的外形、图案、色彩或其组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的新设计。(二)专利权的特点独占性。也称专有性,指同一发明只能授予一次专利权,只有专利权人才有权享有或使用该项权利。地域性。指一个国家授予的专利权,只能在该国的领土范围内有效,受到该国法律保护,而不受其他国家法律的保护。时间性。专利权是一种有时间限制的权利,一般专利保护期为10-20年,期限届满,权利即告终止。(三)授予专利权的条件新颖性。是指所申请的专利在此之前,从未公开发表,公开使用,也没有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更没有他人向专利局申请过。创造性。也称先进性,是指该项发明比现有技术先进。实用性。是指该项发明必须能够应用于产业部门,并能取得显著的效果。二、商标商标(trademark)通称为商品的“牌子”,指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在其生产或销售的商品上所加的特定标记,商标可以用文字、图形、字母、线条、数字或颜色等单独组成,也可以是以上几种形式的组合。(一)商标的种类按商标结构划分文字商标图形商标组合商标音响商标气味商标按商标使用者划分商品商标制造商标商业商标服务商标按商标用途划分营业商标证明商标等级商标按商标享誉程度划分普通商标著名商标驰名商标按商标注册与否划分注册商标未注册商标(二)商标权商标权是商标的使用者依法申请并经主管部门核准所授予的专用权利,受《商标法》的保护,经注册核准的商标,是商标所有人的财产。商标权的内容使用权。只有商标注册人才被允许在核定的商品上使用注册的商标,并取得合法利益。禁止权。商标所有人可以依法禁止他人侵犯注册的商标,并有权向主管部门或司法机关,对侵犯注册商标人提起控告,要求停止侵犯行为,并赔偿损失。转让权。商标所有人有权将商标有偿或无偿转让给其他人,自己完全放弃对注册商标所拥有的一切权利。许可使用权。商标所有人有权将其已注册的商标有偿或无偿地许可他人使用,自己仍保留法律所授予的一切权利。继承权。商标权可以通过继承转移,这种转移必须在政府部门登记并通过官方公报才有效。商标权的取得商标权的取得,必须经过商标使用人申请、并经过商标主管部门审查、核准注册,最后得到确认。各国确认商标权的原则主要有三种:先注册原则。即商标权授予商标的最先注册人。先使用原则。即商标权属于商标的最先使用人。无异议注册原则。商标权原则上属于先注册人,在商标注册后的规定期限内,若有首先使用人提出异议,并提出了首先使用商标的证明,则已办理的注册予以撤消,否则如果在此期间无异议,则商标权属于先注册人。三、专有技术专有技术(Know-how)又称技术秘密,技术诀窍,是一种没有公开的生产技术知识、经验以及技能和经营管理的方法,手段。(一)专有技术的特点知识性。专有技术是脑力劳动的产物,是无形的,非物质的。保密性。专有技术是不公开的。实践性。专有技术必须是实用技术。可传授性和可转让性。专有技术必须能以言传身教或以图纸、配方、资料等形式传授给他人。(二)专有技术与专利的区别专有技术专利存在条件保密法律保护实效性无时间限制有时间限制地域性无地域限制有地域限制保密性内容保密内容公开表现形式可以书面,也可以其他方式书面的法律地位法律性质不确定属于工业产权技术要求实用性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范围工业目的,商业和管理目的工业目的技术贸易的形式一、许可贸易许可贸易(Licensing),是指知识产权或专有技术的所有人作为许可方(licensor),通过与被许可方(licensee)(或引进方)签订许可合同,将其所拥有的技术授予被许可方,允许被许可方按照合同约定的条件使用该项技术,制造或销售合同产品,并由被许可方支付一定数额的技术使用费用的技术交易行为。(一)许可贸易的分类按其标的内容的不同划分专利许可商标许可计算机软件许可专有技术转让许可根据其范围和权限划分独占许可排他许可普通许可可转让许可,又称分许可互换许可,又称交叉许可(二)许可合同的内容许可合同,又称为许可协议(LicenseAgreement),是指许可贸易的技术供方为允许(许可)技术的受方有偿使用其知识产权或专有技术而与对方签订的一种授权协议。共同条款合同序文关键词、定义条款项目条款合同价格和支付方式技术资料交付条款技术服务和培训考核和验收保证和索赔其他条款特殊条款专利的特殊条款商标许可合同的特殊条款专有技术许可合同的特殊条款计算机软件许可合同的特殊条款二、特许专营特许专营(Franchising)是指由一家已经取得成功经验的企业,将其商标、商号名称、服务标志、专利、专有技术,计算机软件以及经营管理的方法或经验转让给另一家企业的一项技术转让合同,后者有权使用前者的商标、商号名称、服务标志、专利、专有技术,计算机软件及经营管理经验,但须向前者支付一定金额的特许费(FranchiseFee)。特许专营合同的内容合同序文技术服务和培训条款授权条款经营方式条款特许加盟金、设备条款产品订货、补货及调换条款承诺及保证条款其他条款三、技术服务和咨询技术服务和咨询(TechnicalServiceandConsultingService)是指独立的专家或专家小组或咨询机构作为服务方应委托方的要求,就某一个具体的技术课题向委托方提供技术分析、论证、预测和评价,提供技术报告,并由委托方支付一定数额的技术服务费的活动。技术服务和咨询合同的内容:合同的标的服务的要求及形式双方的责任咨询报告的验收和处理其他条款四、合作生产合作生产(ProductionCooperation)指分属不同国家的企业根据他们签订的合同,由一方提供有关生产技术或各方提供不同的有关生产技术,共同生产某种合同产品,并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国际技术转让的一种经济合作方式。合作生产合同的内容定义条款,合作生产的范围,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技术服务,技术资料的交付,机器设备,配套件和工具的交付,计价和支付,销售合作条款,此外也要订立仲裁,不可抗力,合同生效和终止,联络和其他有关条款。五、国际承包工程国际工程承包(TurnkeyProject)是指一个国家的政府部门、公司、企业或项目所有人(一般称工程业主或发包人)委托国外的工程承包人负责按规定的条件承担完成某项工程任务。国际工程承包既是国际商品贸易的一种方式,又是国际劳务合作的一种方式,还是国际技术贸易的一种方式。三、国际技术贸易的特点(一)技术是没有特定形状的商品在技术进出口行为发生之前,技术的拥有方往往不披露技术的真实内容,其技术的潜在的效益具有不确定性,只有实施技术并生产出产品之后,才能最终判断技术的特性。(二)技术贸易一般为技术使用权的转移,而不是所有权的转移技术进出口通常为技术使用权的转移,以及使用该技术生产产品、销售产品权利的转移,很少发生技术所有权的转移。(三)技术贸易往往使交易双方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技术进出口不是一次性的简单的交易行为,往往伴随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四)技术贸易的双方既是合作伙伴,又是竞争对手技术进出口交易的双方,往往是同一技术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既是合作伙伴,又是竞争对手,潜伏着利益冲突。(五)技术进出口受诸多条件的制约技术拥有方是否愿意提供先进技术,技术拥有方国家的技术贸易政策,以及技术进口方能否消化、掌握该技术,都有可能影响技术的进出口。一、中国引进技术发展回顾(一)第一阶段(1950~1959年)主要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引进技术和成套设备及少量单项技术,成交项目约450项,总金额约37亿美元。其中包括156项大型项目,填补了煤炭、机械、电力、汽车、能源、电讯等部门的技术空白,为中国工业化奠定了基础。同时,我国还进口许多技术资料,培训了技术干部和工人第二节中国的技术引进(二)第二阶段(1960~1969年)由于中苏关系的变化,我国开始转向从日本和西欧国家引进技术设备,主要是石油、化工、冶金、矿山、电子、精密机械、纺织机械等行业的关键性技术和设备,这一时期合同数为84项,合同总金额为14.5亿美元。但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技术引进一度被迫中断。(三)第三阶段(1970~1978年)先后与日、德、英、法、荷、美等国厂商签订了310项新技术和成套设备项目合同,包括大型化肥设备、大型化纤设备、石油化工装置、数据处理、轧钢设备、发电设备、采煤机组等。合同总金额68.2亿美元。这批项目技术比较先进成熟,自动化程度较高。建成投产后,使我国有关领域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对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增加市场有效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四)第四阶段(1979~1995年)背景:对外开放、对内搞活,鼓励以多种灵活方式进口适用的先进技术,特别是生产制造技术。1.经营技术进口的公司和企业不断增加。在技术进口上,从单一指令性经营发展到指导性经营和自行委托经营。与此相伴的是“下放技术进口项目的审批权”2.引进方式由原来成套设备进口为主发展为许可证贸易等多种方式:技术转让、技术许可、合作生产、关键设备、顾问咨询和技术服务等3.引进国家(地区)由少数主要工业发达国家转变为许多国家:50多个国家,主要是日本、加拿大、德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意大利4.技术进口的资金来源不断拓宽。政府、商业、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出口信贷、合作生产、租赁、补偿贸易等。5.技术进口法规的完善《商标法》《专利法》《涉外经济合同法》《著作权法》《技术引进合同管理条例》等(五)第五阶段(1995以来)1.按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加大引进基础工业和高新技术项目的比重:电子、通讯、机械、能源、化工2.软件、硬件技术引进的比例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引进技术含量不断提高,软件技术比重逐渐增加,成套设备、生产线等硬件技术比重逐步下降。3.技术引进的主体更加多元化:国有企业、外资企业、跨国公司内部的技术转移4.自主确定、自筹资金的技术引进项目在不断增加二、引进技术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促进了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缩短了我国科技水平与世界水平的差距促进了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行业的技术进步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了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改善了出口商品结构三、中国技术引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和创新技术引进主体结构不合理知识产权保护的效果不明显没有形成政府、企业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联动体系四、完善技术引进的战略明确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的关系引进主体将从国家为主体向企业为主体转变;并从企业单独引进向科研、制造系统向联合引进转变引进方式将从单纯进口生产线向更加重视引进软技术和必要的关键设备转变第三节中国的技术出口一、中国技术出口概况(一)探索阶段(1981—1985年)
本文标题:chapt8中国技术贸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238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