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校园里的号令》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校园铃声,能分辨铃声的不同含义;学会根据铃声、广播等提示开展学校生活。过程与方法:在活动体验中使学生初步掌握几个课间十分钟游戏活动的方法,做到遵守学校作息时间。情感与态度:初步懂得遵守学校生活的规则与纪律的重要性,形成规则意识。行为与习惯:帮助学生适应学习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学重点能分辨校园铃声的不同含义,主动适应学校规则,初步形成规则意识。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教学准备上下课铃声的录音,准备上课和课间活动的有关资料。教学过程一、猜谜语,找铃声1.出示教科书第24页中间的谜语,让学生猜一猜。2.说一说:他们这样猜的理由。3.找一找:铃声藏在校园里的哪些地方?小结:校园里的铃声到处都有,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好伙伴。二、小小铃声作用大1.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校园生活想一想,铃声响起时,其他人都是怎么做的?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不遵守铃声会怎样?2.组织学生表演。一人模拟某种铃声,其他同学听到这个铃声后怎样做。3.其他同学对他们的表演进行评价,哪些地方做得对,哪些地方做得还不够好,要注意哪些问题。4.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要听铃声的话?小结:铃声方便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每天我们都离不开它。三、读儿歌,学规则1.出示“铃声儿歌”,请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这个儿歌提示我们应该怎样做?校园铃声叮铃铃,各种命令能听清。听到上课铃响起,迅速有序课堂等。书本文具放整齐,心神安定把课上。若有伙伴分不清,赶快提示来说明。2.请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总结听到铃声后的正确做法以及铃声的重要作用。小结:小小铃声学问可真大呀!小学生要学会分辨铃声。四、听铃声,守规则1.准备本校上课、下课铃声的录音,准备上课和课间活动的照片、视频等。2.边播放铃声录音边出示学生正在从事活动的照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讨论,听到这个铃声,应该怎么做。3.出示情景,上课了、下课了,上操了……学生表演听到不同铃声的做法,教师实时进行小结提升。(也可以安排学生表演教材四幅小图呈现的场景,请同学辨析正确做法讨论为什么要这样做。第四幅图要特别提示学生撤离的正确姿势)小结:校园铃声代表不同的意思,我们要学会遵守铃声。这样才能有序地进行学校生活。总结:铃声引导学生遵守作息时间,形成规则意识,如果不遵守规则,就会影响到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影响自己和他人的学习和生活。同学们要遵守校园铃声的号令,在校园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懂得升旗是一件庄严的事情,具有中国小公民的自豪感。2.能做到国歌声响起时,迅速起立、立正、站好,行注目礼。3.知道国旗、国徽、国歌是国家的标志和象征。教学重点当国歌声响起时,能迅速立正、站好,行注目礼。教学难点能严肃认真地高唱国歌。教学过程一、当国歌响起的时候1.每天早晨,我们都要参加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听指挥官发布命令了: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2.每日升国旗是我们学校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每个人都应按照要求去做,想一想:升国旗的时候有哪些要求呢?3.全班交流:请做得好的同学来示范一下。教师同时讲解:升国旗时,听到国歌声响起,要停止走动,立正,站直,不说话,向国旗行注目礼。注目礼就是用眼睛看着国旗冉冉升起。无论你在哪个地方遇到升国旗的时候,都要这样做,看在天安门广场上,参加升旗仪式的所有人都是这样做的,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4.全体起立,敬礼。播放视频: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全体起立,练习向国旗行注目礼。5.为什么升国旗的时候,要这样做呢?6.小结:国旗、国徽、国歌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我们要爱自己的国家,所以我们要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对祖国的爱与尊敬。这也是我国的国旗法的相关规定。我们一起来读读国旗法中的规定。出示文字:《国旗法》中对全日制中小学升国旗的规定有:第十三条升挂国旗时,可以举行升旗仪式。举行升旗仪式时,在国旗升起的过程中,参加者应当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并可以奏国歌或者唱国歌。全日制中学小学,除假期外,每周举行一次升旗仪式。二、庄严的升旗仪式1.每周一我们学校都要举行升旗仪式,看这些同学手擎国旗,昂首挺胸走进了会场。我们都立正站好,眼睛看着国旗。在升国旗的过程中,我们都表情肃穆,神态庄重,这是作为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应该做的。接下来,我们立正站好,向国旗行注目礼,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2.现在我们到操场上去参加升旗仪式,大家要注意,在升国旗的过程中要严肃、认真,面向国旗立正站好,我们要眼睛看着国旗冉冉升起。3.听:主持人的声音响起来了:让我们大声唱响国歌。4.小结: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记住:国旗、国徽、国歌代表我们的祖国,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就要尊敬国旗、国徽,并且能大声地唱响国歌。这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也是我们国家的法律规定的,大家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做到。
本文标题:校园里的号令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534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