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地理教学论--全部课件
第一章现代地理教学论导论学习目的要求:学习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明确地理教学论的对象与任务、学科性质第一节现代地理教学论的思想基础一、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1、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2、系统的构成任何一个系统都要有输入、输出和处理三个基本要素所组成,同时需要有反馈机制,就成为一个完备的系统。系统输入输出目标反馈干扰3、系统的分类(1)按系统组成的根本内容可以分物质系统:①无机系统(物理—化学系统);②有机系统(地球上的生物系统);③社会系统(地球上人类系统)。(2)按系统的形式区分,可分为小型系统(如,原子、分子,单个有机体,人,家庭,小组等等);中型系统(如,含有活泼元素催化的化合物,生物群落,社会工厂中的车间,小型企业,社会基层组织等);大型系统(如天体系统,动植物区系,地理环境中的陆地、海洋,社会中的经济部门、知识领域、国家等等);巨大系统(银河系,整个生物界及人类社会等等)。(3)按系统的构成或与环境关系上看,可分为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4.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1)整体性原理:“整体>部分之和”(2)相关性原理:客观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3)有序性原理:表现在系统内部的、系统和系统之间的以及系统在不同时间序列中的各种联系。(4)动态性原理:动态是指状态和时间的相关性。(5)分解综合原理:系统的分解,就是将系统内各元素按其相互结合的关系归纳出相对独立、层次不同的子系统;系统的综合,则是选择具有性能好、适用的以至标准化了的子系统,设计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形成具有更广泛价值的新系统。(6)反馈原理:是输入经过处理后,再将其结果(即输出)送回输入,并对输入发生影响的过程。5.系统方法: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始终着重从整体与部分之间;整体与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地、精确地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优处理问题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特点:整体性、综合性和最优化。二、地理教学常用的几种系统科学方法(一)图解模型化方法用图形表示要素,用箭头表示关系的抽象、模仿系统特征和规律的模型图。基本步骤:1、建立系统模型2、根据模型,认识系统1)相似性原则2)简化原则3)可控性原则二、系统最优化方法先准确定位出整体和部分的最佳目标,在系统动态中协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使部分功能和目标服从整体最佳目标,以达到系统最优化的方法。基本步骤:1、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2、确定要素的最优目标3、确定系统最优化标准4、根据最优化目标,协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形成整合结构5、以反馈机制调整教学结构、教学因子目标,以达到最优化目标第二节现代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与内容、学科性质一、地理教学论研究的对象(一)研究对象的历史发展1、以研究地理教学方法与技巧为主要对象(新中国成立前)2、以研究地理教学过程为主要对象(新中国成立后)3、开始以中学地理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地理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4、以中学地理教育系统为研究对象(现代中学地理教学)二、地理教学论的目的、任务地理教学论的目的:研究中学地理教育的历史与发展趋势;研究中学地理教育的目的、任务;研究进行各种中学地理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原则及具体方法;研究改进中学地理教育的途径。任务:1、进行中学地理教学论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工作:包括中学地理教学论方法论基础,中学地理教育的地位、作用与价值,中学地理的知识、技能体系,中学地理能力的结构,中学地理思想品德教育体系,中学地理教育的发展趋势等理论问题的研究工作。2、总结中学地理教育实践及教学改革的经验,充实与丰富中学地理教学论理论。3、用中学地理教学论的理论指导中学地理教育实践及教学改革工作。三、地理教学论的科学属性及体系(一)地理教学论的科学属性地理教学论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与地理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属于教育科学范畴,又具有明显的边缘学科与应用科学的性质。(二)地理教学论的学科体系1、地理教学论通论2、部门地理教学论区域地理教学法地理专题教学法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法四、地理教学论的研究(一)地理教师与地理教学论研究工作地理教师从事教学法研究工作,不仅促进教学法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教师自身的提高,是保证实现地理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二)中学地理教学论的研究方法1、学习中学地理教学论(初学者)2、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高一层次的研究活动)3、地理教育理论的研究(最高层次的研究活动)(三)地理教学论的具体工作研究地理课程研究地理教学的目标研究地理教材的开发与分析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与教授教学设计策略、实施的关系研究地理教学方法研究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策略与实施地理教学的发展性、结果性评价地理实践活动地理教学科研第二章地理教学设计第一节地理教学设计一、地理教学设计的含义地理教学设计是依据现代科学理论,确定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和需要,提出解决问题和满足需求的方法和步骤,并作出系统安排的过程,是一种解决地理教学问题的系统方法。目的:用最优化的思想和观点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意义:给地理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活动实施方案二、地理教学设计的特点1、着重设计的是学与教的系统2、以学习者为出发点3、以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其理论基础4、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三、地理教学设计的功能1、有助于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2、有助于增强学习兴趣3、有助于增强教学工作的科学性4、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5、有助于科学的评价教学6、有助于教师角色的自我认识四、地理教学设计的原则1、整体性原则2、可操作性原则3、科学性原则4、开放性原则5、发展性原则第二节地理教学设计的模式与流程一、教学设计的模式学习理论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理论基础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ID1、ID2)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ID3)(一)第一代教学设计的代表性模型---“肯普模型”ID11、四个基本要素: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2、三个主要问题:①学生必须学习到什么(确定教学目标);②为达到预期的目标应如何进行教学(即根据教学目标的分析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根据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教学起点,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策略、教学方法);③检查和评定预期的教学效果(进行教学评价)。3、十个教学环节:①确定学习需要和学习目的,为此应先了解教学条件(包括优先条件和限制条件);②选择课题与任务;③分析学习者特征;④分析学科内容;⑤阐明教学目标;⑥实施教学活动;⑦利用教学资源;⑧提供辅助性服务;⑨进行教学评价;⑩预测学生的准备情况。修改分析学习者特征选择课题与任务预测学生准备情况确定学习需要与目的(了解优先及限制条件)进行教学评价分析学科内容提供辅助性服务利用教学资源阐明教学目标实施教学活动修改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肯普模型(ID1的代表性模型)(二)史密斯-雷根模式教学设计模式ID2该教学设计模式划分为三个阶段:教学分析、策略设计和教学评价。第一阶段,分析学习环境、学习者、学习任务,制定初步的设计栏目;第二阶段,确定组织策略、传递策略、设计出教学过程;第三阶段进行形成性评价,对设想的教学过程予以修正。分析●学习环境●学习对象●学习任务(包括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分析)进行形成性评价设计●组织策略(教学组织策略)●传递策略(教学媒体和交互方式选择策略)●管理策略(教学资源管理策略)编写测验项目编写制作教学资料修改教学史密斯-雷根模型(ID2的代表模型)(三)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模式ID3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教学设计重点应该放到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环境又分为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确立了ID3以“学”为中心*赋予教师的“教”以新的内容——帮助、指导*使意义建构成为学习的最终目标*根据学习者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是双向的,使ID3重视学习者认知建构过程的设计*根据建构的多元化的观点,ID3注意设计各种合作学习的方法。对个别化学习及远距离学习教学设计尤为重要。*根据学习应处于真实情境中的观点,ID3中强调学习活动的设计应与学习任务挂钩,与真实物理环境相似、复杂程度相近的有援学习环境。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认知发展水平动机学习风格结构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结构设计建构过程设计教学媒信体息设计教学处方设计教学系统结构设计教学系统的需求分析一种可行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型(ID3的代表模型)二、地理教学设计的一般流程完整的地理教学设计过程包括分析、设计、评价三大环节。分析:课标、教科书、学生(是课堂教学设计的起点)设计: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策略设计、课堂教学过程设计评价:对教学设计过程、成果和教学实际效果的综合评价第三章地理教学目标及设计第一节地理教学目标的内涵与功能一、教学目标的含义1、教学目的:是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为完成教学任务所提出的概括性要求。2、地理教学目的(地理课程目标):是地理教学领域为实现教育目的而提出的一种概括性的总体要求,它所把握的是地理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总方向。在我国,地理教学目的通常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教育部)组织部分地理教学专家来研制,并以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形式颁布。3、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明确的表述,包括外显的行为和内部心理的变化。4、教学目标的层次课程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最具体二、地理教学目标的内容1、“知识与技能”目标2、“过程与方法”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知识:地理表象、地理概念、原理、规律等。技能:地理图表阅读与绘制技能、地理观察与调查技能、地理统计与计算技能、地理信息技术运用技能等。“知识与技能”包括三个层级:识记、理解、应用“知识与技能”目标: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根据给出的一些已知条件,能够判断该地区是否能够产生酸雨在我国地形填充图上标出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位置画出冷锋、暖锋形成示意图利用互联网搜集长江开发治理的资料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学习,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等。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思维过程、探究过程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探究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包括连个层级:经历(体验)、尝试“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不同的角色模拟,讨论本地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问题根据材料,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归纳出亚洲不同地区主要的气候差异及影响气候差异的因素;分组收集、整理其他大洲的景观资料,并与亚洲进行对比。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描述学生学习后在情感与态度方面应达到的水准。包括三个层级:接受(或感受)、反应(认同)、领悟(感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大气环境问题的主要形成原因,说明人与环境的密切关系。通过学习陆地水体的有关知识,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三、地理课堂教学目标的内涵1、提供分析教材和设计教学活动的依据2、帮助教师修正教学的过程3、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4、为教学评价提供科学依据第二节地理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一、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要求1、全面而重点突出2、要注意层次性和联系性3、体现科学性和适应性4、目标可操作性二、地理教学目标设计的特殊要求1、突出情感教育功能强的特点2、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3、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4、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第三节地理课堂教学目标编制与表述一、制定教学目标的前期分析教学目标设计应包括:教学对象分析、课程标准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制定教学目标等内容。(一)教学对象分析1、学生的学习态度分析2、起点能力分析3、心理状态分析4、学生背景知识的分析(二)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分析1、明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揭示教学内容、技能和相互关系,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智力因素、情意因素、价值观因素,确定教学目标的类型、内容和相应的学习水平。2、分析教学内容的特点,内在逻辑关系,以及它们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重点目标和难点目标,把握它们的隶属关系。3
本文标题:地理教学论--全部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978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