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高二历史试题共3页(第1页)高二(下)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说明: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B.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D.协约同集团的成立2.有的学者将春秋与战国时期的各种思想流派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这些流派按顺序应是()A.儒、道、墨、法B.道、法、儒、墨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3.“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其上联的“朱子高于孔子”的本义是人的眼珠子在位置上比鼻孔高,其喻意的最佳解释是()A.朱熹对儒家学说的贡献比孔子大B.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C.朱熹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D.与孔子相比朱熹的学说更科学4.“‘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罗盘针可以导航也可以看风水;火药可以开矿筑路也可以制造杀人的武器。”就此观点,甲乙同学展开争论,甲:“四大发明一方面代表了辉煌的成就,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乙:“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对甲、乙同学的看法,你认为()A.甲正确,乙错误B.甲错误,乙正确C.甲、乙都正确D.甲乙都错误5.唐朝出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的诗歌繁荣局面,主要是因为()①魏晋以来,诗歌创作渐趋成熟②民族屈辱和民族危机的影响③科举考试的推动作用④繁荣的政治、经济条件⑤实行的开放和多元政策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③④6.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与柳永如何?”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苏东坡赞成幕士的形象说法,是因为他()A.善于恭维B.准确理解了两人词的不同风格C.扬苏贬柳D.知道两人词都流传民间7.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忠、孝、节、义”。中国古代文化现象中有一奇特现象——魏王曹操在传说和文学作品中逐渐变成丑角,而关羽在民间逐渐由人而变成神和圣,这种历史演变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物评价的影响。影响人们评价曹、关二人的因素分别是()A.忠、孝B.孝、义C.节、义D.忠、义8.我国某地发现一座古墓,出土了距今5000年的玉面人和一尊扁足青铜方鼎,鼎内壁铸有小篆铭文。如按迄今为止的考古常识,据此推测其最早当属什么时期的墓葬,其中最有证据意义的是()A.玉面人的年代B.玉面人的特征C.扁足青铜方鼎D.鼎内壁的小篆9.下列主张与“中体西用”相符的是()A.“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B.“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C.“变法之本,在育人才……。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职”D.“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的一切黑暗”10.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开眼看世界”的实质是()A.振兴清王朝B.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C.“自强”、“求富”,发展资本主义D.启迪人们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11.导致中国人由学习西方“器物”转向学习“制度”的决定性因素是()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断加深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C.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断走向科学D.中国无产阶级独立登上历史舞台12.陈独秀在辛亥革命后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政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其结果也,不过党派之胜负,于国民根本之进步,必无与焉。”为此,他主张()A.动员民众关心国家大事B.首先在思想上进行启蒙C.批判孔孟的愚民政策D.自由自治的国民政治13.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A.抗争B.探索C.屈辱D.复兴14.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有()①希腊城邦的兴起②奴隶制民主政治的繁荣③公民地位的提高④寡头政治的盛行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5.“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这段材料阐述的哲学观点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B.知识即美德C.认识你自己D.人人生而平等16.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是因为()A.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天圆地方”学说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C.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天主教会的地位D.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创立17.马丁•路德反对“赎罪券”,认为“信仰上帝,灵魂便可得救。”其积极意义是()高二历史试题共3页(第2页)班级:姓名:考场:考号: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密……………○……………○……………封……………○……………○……………线…………○………………A.否定了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作用B.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C.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的势力D.维护了德意志各阶级的利益18.文艺复兴时期一位作家说:“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这反映了()A.人文主义蔑视宗教作用的思想B.提倡追求物质生活幸福的思想C.肯定人的价值及其创造性的思想D.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思想特征19.19世纪中期以后,“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最终被驱逐出去,主要是因为()A.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进一步发展B.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的进一步推广C.人猿同祖学说普遍得到了人们的认可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观点的提出20.从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带来的后果看,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①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②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因此改变③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出现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21.“没有一个人富得能够购买他人,没有一个人穷得被迫出卖自己”。卢梭的上述经济思想表明他()A.强烈反对财产私有制B.主张废除资产阶级私有制C.向往小农经济社会D.反对贫富悬殊而不反对私有制22.生物进化论的历史意义不包括()A.对欧洲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B.进化论开创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C.促使知识经济很快出现D.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产生了巨大的震动23.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源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有()①打电话拜年②乘公共汽车上班③坐飞机旅行④网上聊天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24.互联网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些挑战主要来自()①信息泛滥②网络犯罪③沉迷虚拟社会④网络安全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5.下列关于知识经济的理解,正确的是()A.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B.它是一种低能源、低消耗的新型工业经济C.它是以知识为基础,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型经济D.它的产生,促进了互联网的问世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26、(14分)阅读下面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言论:材料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材料二: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自愚且贱者为政乎贵且智者则乱,是以尚贤之为政本也。材料三:不尚贤,使民不争,……大道废,存仁义;……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夫欲而民自朴。”材料四: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楚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请回答:(1)以上言论都围绕着什么中心问题?各材料所提出的主张的核心是什么?(6分)(2)为什么在同一问题上,当时社会出现各种不同的主张?(2分)(3)上面的主张哪种对当时统治者的影响最大?原因是什么?(3分)上面的主张哪种对后世影响最大?原因是什么?(3分)27、(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题后问题:材料一:李鸿章认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中国文武制度,事事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摘自《筹办夷务始末》卷25材料二: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法诚良、意诚美矣。……故欲借公法以维大局,必先设议院以固民心。——郑观应《盛世危言》材料三:康有为第五次上书光绪帝,提出应付时局的三策:“第一曰‘采法、俄、日以定国是,愿皇上以俄国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第二策曰‘大集群贤以政变!’;第三策曰‘听任疆臣各自变法’。”——摘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材料四: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摘自陈独秀《警告青年》(1)材料一与材料三分别代表哪一个派别?(2分)他们的主张有何共同之处?(2分)(2)材料二属于哪一个派别?(1分),它和材料三的主张有何相似之处?(3分)高二历史试题共3页(第3页)………………………………………………………………………………………………………………………………………………………………密封线内不要答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材料四中的“两位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2分)请根据以上材料,指出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2分)28、(13分)阅读图片回答问题。请回答:(1)四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怎样的进步社会运动?(4分)(2)图二的人物最主要贡献是什么?(1分)他对近代中国产生的最直接的影响是什么?(2分)(3)图三和图四反映的进步思潮之间有什么联系?举例说明。(2分)(4)分别指出图三、图四两股进步思潮产生的经济基础。(2分)(5)上述四股进步社会思潮的共同作用是什么?(2分)29(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7世纪时,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理论后,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材料二:20世纪爱因斯坦提出时间与物质分布、运动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新的宇宙观,同时使得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如此结合而产生了天体物理学,为人类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更广泛的途径。——以上材料均摘自《宇宙探险》材料三:观察图片,回答问题。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经典力学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2分)(2)指出材料二中科学理论有什么新发展?(1分)简要分析其发展的主要原因。(2分)(3)材料三中四幅图片所反映的成就是哪次科技革命中哪些研究领域的成果(3分)?对人类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4)以上三段材料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什么规律?(2分)高二历史试题共3页(第4页)参考答案1-5.CDBCB:6-10.BDDBB:11-15.BBBAA:16-20.BACDB:21-25.DCBDC26.(1)围绕的中心问题:如何治理国家才能巩固统治。(2分)材料一主张用“德”和“礼”,材料二主张尚贤,材料三主张无为,材料四主张重罚。(4分)(2)答案要点:社会大变革时期;代表不同阶层的士人提出不同主张。(1分)(3)材料四严刑重罚的主张,(1分)因为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有利于封建制度的形成。(2分)材料一的主张,(1分)因为儒家学说经过西汉董仲舒的发挥,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2分)27
本文标题: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279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