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随着我国人事制度改革和当前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形势的变化,毕业生就.
随着我国人事制度改革和当前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形势的变化,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和难度在显著提升和加剧。就业背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我国就业情况越来越恶劣,直接影响有关专业、行业就业。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社会金融海啸导致了金融机构的连锁性破产,引发了金融行业的裁员风潮。就中国而言,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金融危机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行业性的冲击不可避免,与金融领域及国际贸易相关的专业行业就业必会受到明显的冲击。受到最大冲击的将是财经类、管理类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如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财务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政策正在逐步发力,而稳定和扩大就业的课题远未解决。对于我省来说,一方面,稳定现有就业岗位压力较大。由于我省单一的资源型经济结构,去年年底以来规模以上企业停工面达到44%,导致就业岗位锐减;另一方面,经济增长难度加大,新增就业岗位压力更大。因此,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创业是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必须落实。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广开门路,拓宽渠道,多措并举,全力以赴保持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一、我国就业形势及存在的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和安国之策。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就业工作,近几年来,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促进就业的政策,并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到2005年末,全国城乡就业人员达到7.6亿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达2.7亿多人,比1990年末增加1亿多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下;“十五”期间,城镇新增就业4200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4000万人。但是,我们还应当看到,“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就业工作仍然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主要表现为:一是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突出。到2010年,全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8.3亿人,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5000万人,而劳动力就业需求岗位只能新增4000万个,劳动力供求缺口在1000万个左右。二是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突出。一些传统行业出现大批下岗失业人员,而一些新兴的产业、行业和技术职业需要的素质较高的人员又供不应求,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和素质亟待提高。三是人才和劳动力市场不规范。一些非法中介机构提供虚假信息,损害劳动者权益现象突出;一些职业中介机构、用人单位因劳动者性别、年龄、身体残疾等原因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四是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相对滞后。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市场国际化趋势,对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和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进一步建立完善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加强就业前培训、在职职工培训以及对进城就业农村劳动者的技能培训等十分迫切。五是目前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难问题比较普遍,需要对其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建立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以及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制度,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此外,针对目前存在的六是严重侵害劳动者就业合法权益的行为普遍存在。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就业率增长却并不同步。主要有四大因素抑制了高经济增长带动高就业。这四大因素是: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就业总规模的扩大;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使经济增长吸纳劳动力的作用减弱;企业改制、关闭破产使就业岗位减少;一些人找不到工作,有些岗位却没人去做,就业存在结构性矛导致就业格局发生变化。位于金融风暴中心的欧美国家裁员、降薪,引发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人才向二三线城市流动;相应地,研究生与本科生抢饭碗,本科生与专科、高职生抢饭碗,高职、中职生与农民工抢饭碗,就业层次、区域有逐级下移的趋势。由于受人才需求重心层层下移影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当前金融危机对国家就业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金融危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冲击严重因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人数与岗位数量之间的供需比降低,社会对求职者的需求总量在减少,对就业市场冲击严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那些依赖出口的小型非国有企业,高新企业、私企、外企以及制造业、IT行业、房地产行业等冲击较大,相关用人需求明显降低,这将导致相关专业毕业生今年就业异常困难。另外,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仅给低端劳动力市场造成了影响,也在逐渐波及到高端劳动力市场。许多证券公司都进行了裁员,这些被裁掉的人和求职者一样具备专业理论知识,而且他们比求职者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成为一些人强有力的竞争者。一些破产倒闭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也加入到再就业的行列,这无疑又给应届大学毕业生雪上加霜。再者,因金融危机的冲击,一些企业因成本无法负荷大量倒闭,大批失业人员的增加以及由此所带来的民工返乡潮,这加大了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竞争难度和压力。2.金融危机使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更加困难长期以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女生一直是毕业生就业的困难群体。受金融危机影响,这部分群体的就业问题更是困难重重。家庭经济困难造成就业压力加大。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减少,女大学生因此求职困难更大。有些用人单位甚至公开提出只要男生。3.金融危机导致一些人就业思想压力增大就业形势的异常严峻导致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增大,出现就业心理问题倾向的毕业生人数增多。面对就业压力,有些人迷失自我,对提供的就业信息置之不理,不出去找工作;有的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还有少部分由于种种原因,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自卑心理,不愿与别人交往,不知道面对就业该如何去做;另外,还有些对自己期望值过高,理想与现实的较大差距让他们产生心理波动,难以面对现实。总之,金融危机对大学毕业生造成了较大的思想压力,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就业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无疑给求职者就业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4.金融危机使高等学校开展就业工作难度加大现在经济不景气,有些公司为了节省成本,希望引进的人才即刻发挥作用,或者干脆要求应征者要具备工作经验,同时许多用人单位存在性别歧视、“户籍歧视”等限制一些人就业规定。面对没有经验的求职者队伍,用人单位招聘时的挑剔给他们顺利就业带来额外的压力,这也使高等学校开展就业工作难度加大,进展缓慢。同时,由于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岗位减少最为明显,求职人数增加与岗位数量降低之间的矛盾导致在这些地区寻找工作更加困难。但是,仍然有不少人对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期望值仍然很高,再加上一些求职不够积极主动,存在等国家优惠政策、靠学校帮扶、要家长继续供养的“等、靠、要”思想,这些势必给高等学校开展就业工作难度加大。金融危机急速冲击就业市场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行业性的就业冲击同样不可避免。中国金融行业处于全球金融危机的最前沿,所受到的就业冲击最直接也最严重。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就业也会受到巨大的冲击。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导致进口需求降低,从而导致了我国外贸行业的萎缩并引发就业需求大幅下降。国家统计局日前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9%,比上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如果这种局面持续发展,金融危机引发的实体经济动荡会大大影响我国就业的增长空间。大学生就业属于新的增量就业,因此,宏观与微观经济环境变化对其影响很大。从某种程度上说,大学毕业生成为企业应对外部环境的“雇佣调节器”。这场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滑坡导致消费需求下降,投资需求萎缩,从而引起对新增劳动力需求的大幅减少,企业的首要决策是降低增量就业。同时,为有效应对外部快速变化的环境,企业也在不断地计算现有人员工作时间与新增人员替代选择的成本收益关系,这也会降低增量就业。在我国,金融行业、外贸行业、与出口相关的制造业受到巨大冲击而降低对新增人员的需求,因此,大学毕业生将会成为受冲击最大的就业群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已经明确国家将强化下列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和支持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和服务业更好发展,更多吸纳就业;积极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完善支持创业的财税、金融、工商、场地等政策体系,改善创业环境,同时强化创业培训,加强创业服务,提高创业的稳定性,为劳动者创业创造更好的条件。此外,还强调在稳定就业和调控失业上下功夫,帮助生产经营遇到暂时困难的中小企业度过难关,充分发挥失业保险预防失业、促进就业和保障生活的功能,鼓励企业减少裁员,稳定就业岗位;推进对地震灾区的对口就业援助,为灾区劳动者提供和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完善对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大力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落实好政策,帮助他们实现就业。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有两个关键特征:劳动力需求不足与新增劳动力需求萎缩。劳动力需求是引致性需求,它取决于产品需求,而产品需求又因为金融危机引发的消费和投资下降而下降,因此,金融危机下的劳动力需求不足很难由供给条件的改善来调整。而在这个背景下,由于劳动力市场管制以及员工技能上的差异,企业将首先取消新增的劳动力需求。考虑到受金融危机第一波影响的行业的特征,我们将是这个新增部分的主体。因此,如果没有专项的就业政策,将很难有效解决就业的困境。当然,这些政策应该是暂时的、针对性的。促进就业还需专项政策国家的专项政策可从以下三个角度出发。第一,实施全国范围内的自由就业政策,保障人们在全国范围内的“公民与市民待遇”,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就业的政策环境。最具体的政策措施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对大学毕业生的一切户口指标限制和人事指标限制,取消各种各样显性或隐性的行政限制,促进毕业生无障碍就业和自由流动。第二,国家需要考虑在短期内增加对毕业生的需求。能够直接产生效果的措施就是政府机关、军队、武警以及其他社会服务事业单位增加对社会人员的雇用量。由于这些机构更看重的是求职者的综合性素质,而对专业的要求相对宽泛,从而可以缓解这个特定的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上的结构性矛盾。国家还可以进一步增加西部地区和基层单位的需求。第三,国家可考虑在短期内适当增加研究生招生总量,减少大学毕业生的供给,帮助学生度过金融危机的困难时期。如果没有专项的政策投入,在劳动力市场需求层面出现问题的时候,大学生自身努力的效果是相当有限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只能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历着巨大的煎熬,伴随着经济的好转而慢慢好转。在这个关键时刻,政府政策的投入将会产生巨大的积极的放大效应。我觉得我们应该:要推动国民消费,扩大消费性内需,最根本的就是提高国民收入,实行合理普适的社会保障。在当今科技高度发达的经济系统中,要以就业来实现全面的普适分配是越来越不现实了。但在新的分配制度没有有效形成之前,尽可能提高就业率还是政府必须做的功课。这也是扩大基础性、生产型投资的一个初衷吧。但目前来说,还是不够。不充分就业的现状只有越来越明显,我们必须在按劳分配之外,特别是按资分配上动点脑筋。十几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已经逐步发展起来,但还很不完善,应尽快规范起来,学会掌控,才可能配合推动新的分配制度的探索。在推动国民消费上,硬性规范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是很重要的一条,目前我们也只是刚刚提出建议性要求,力度明显不够。除提高国民收入之外,让国民敢于消费更是一个重要方面。这主要是要提高全民合理普适的社会保障,解除国民生存、生活的后顾之忧。这两年关注民生政府做了不少事,花了不少钱,特别是在义务教育上,农民税费负担上有长足进步。但是,制度性的缺陷没有解决,医疗方面,非义务教育方面,就业方面,人们生存、生活的压力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归纳起来说最核心的是推动国民消费,扩大消费性内需。但我们还需推动新的分配制度的探索,在按资分配上动点脑筋。在《让非流通股继续非流通吧——关于全民资本分配的设想的简要概述》、《地方政府官员有权任意处置全民共有的资源和资产吗?——关于共有体制制度规范关键点的一点思考》两篇文章中我提出了十几年来一直在思考的共有制的设想。关于共有经济体制的设想,核心的一块就是国有、集体经济全面确权分配到全民个人名义下,实行县(市)一级集中托管从而实现全民按资分配,保障基本生存生活,实质使经济体制变为共有。在新的分配体制下,逐步取消财政支出方式的发展经济行为、社会保障行为,以高度自组织行为构建未来科技高度发达,人们难以充分就业,按劳分配为主难以保障社会持续发展情况下的新社会的经济体制基础。这是新的经济体制设想。当前形势发展已
本文标题:随着我国人事制度改革和当前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形势的变化,毕业生就.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558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