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山东党校研究生《金融理论与实践》作业
1金融学第一专题货币与现代信用活动1、货币制度及其构成是怎么样的?从有文字的历史以来,可以发现,各个国家在货币问题方面都制定了种种法令,。这些法令反映了国家在不同的角度对货币所进行的控制,其意图总是在于建立能够符合自己政策目标,并可能由自己操纵的货币制度,一般说来,有秩序、稳定的,从而能为发展商品经济提供有利客观条件的货币制度,是各个政府共同追求的目标。货币制度大致涉及这样一些方面:货币材料的确定,货币单位的确定,流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对不同种类货币的铸造和发行的管理,对不同种类货币的支付能力的规定,等等。2.货币的职能有哪些?答:货币的职能就是货币本身所具有的功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马克思认为货币具有五个职能,它们分别是:①价值尺度。③流通手段。③贮藏手段。④支付手段。⑤世界货币。3、货币有哪些具体形式?答:1、币材2、实物货币3、金属货币4、纸币5、信用货币,其形式主要有:商业票据、银行券、存款货币。6、存款货币7、电子货币4、信用是怎样产生的?其发展状况如何?答:信用是在私有制的基础上产生的。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产品有了剩余。私有制的出现,造成社会财富占有的不均,从而出现贫富的差别和分化。一部分人因家庭贫穷而缺少生活资料,为了维持生活和继续从事生产,2他们被迫向富裕家庭告借,于是,信用就产生了。信用的发展:最早的信用活动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主要是公有制瓦解和私有制产生,出现财富贫富占有不均,穷人向富人的告借,由此产生信用。最早的信用形式是高利贷信用。高利贷信用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得到了广泛发展。高利贷信用发展的基础是自给自足的小生产方式。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需要,资本主义信用产生了,高利贷信用的垄断地位被资本主义借贷资本所取代。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同样离不开信用。商品货币关系的的不断扩大是社会主义信用存在和发展的基础。5.现代信用形式主要有哪些?答:⑴商业信用。⑵银行信用。⑶国家信用。国家信用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形式;①发行国家公债。②发行国库券。③专项债券。④向银行透支或者借款。⑷消费信用。其形式主要有:①赊销。②分期付款。③消费信贷。⑸其他信用形式。如金融租赁、补偿贸易、出口信贷等。第二专题金融机构体系1、我国金融机构体系是怎样的?答: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现已基本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领导,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格局。其具体结构如下:中央银行,也称货币当局;政策性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其他商业银行;农村和城市信用合作社;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财务公司、邮政储蓄机构、保险公司、在华外资金融机构)。2、中央银行的性质是什么?答:中央银行是金融管理机构,它代表国家管理金融,制定和执行金融方3针政策。但它不同于一般的国家行政管理机构,除赋予它的特定的金融行政管理职责,采取通常的行政管理方式外,其主要管理职责,都是寓于金融业务的经营过程之中。即从其性质来说,中央银行既是政府干预经济的重要金融工具,又是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简言之,中央银行包含两个层面,一是特殊国家机关,二是特殊金融机构。3.中央银行的职能是有哪些?答:中央银行的职能是由其性质所决定的,其职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⑴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对调节货币供应量,稳定币值有重要作用。⑵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它集中保管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并对它们发放贷款,充当最后贷款者。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既有扶助各家金融机构健康发展义务,又负有对其监管的责任。⑶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它是国家货币政策的执行者和干预经济的工具。4.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有哪些?答:①负债业务。②资产业务。③其它业务。5、商业银行的管理是怎样的?答:商业银行的管理经历了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两个阶段。资产管理是商业银行的传统管理办法。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银行资金来源大多是吸收活期存款。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银行经营业务的发展,其理论历经了如下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商业贷款理论(真实票据论)。第二阶段:可转换性理论。第三阶段:预期收入理论。负债管理理论是在金融创新中发展起来的理论。负债管理的核心思想就是主张以借入资金的办法来保持银行流动性,从而增加资产业务,增加银行收益。负债管理认为,银行的流动性不仅可以通过加强资产管理获得,向外借款也可提供流动性,只要借款领域广大,流动性就有保证。而且,负债业务管理有效,则无须经常保有大量高流动性资产,并可将资金投入到更有利可图的资产上,银行收益则将提高。46、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有哪些?非银行金融机构是由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各种基金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邮政储蓄机构和保险公司、养老或退休基金会等组成的。第三专题金融市场1.金融市场的基本要素是什么?答:(1)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是货币资金。(2)金融市场的交易主体,包括资金供给者、资金需求者和中介者。(3)金融市场的交易工具是各种金融工具。(4)金融市场的交易价格是利率。2.金融市场的类型是如何划分的?答:金融市场根据不同标准有不同的划分。①按金融交易期限不同可以分为短期资金市场和长期资金市场,关键点是1年为界限。②按照标的物性质划分为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票据贴现市场、证券市场、黄金市场和外汇市场。③按交割时间不同可以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④按照融资方式划分为直接金融市场和间接金融市场。⑤按交易程序不同可以分为初级市场和二级市场。⑥按交易内容不同可以分为贴现市场、短期债券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股票市场。⑦按组织方式不同可以分为集中交易、柜台交易和无形市场。⑧按交易区域不同可以分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3.金融工具主要有哪些?答:基本金融工具包括:①商业票据:分为本票和汇票两种。②银行票据,包括:银行本票、银行汇票、银行承兑汇票、支票、信用证、信用卡,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③债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金融债券。④股票,包括普通股票和优先股票。4.货币市场是怎样构成的?5答:货币市场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①同业拆借市场。②商业票据市场。③国库券市场。④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市场。5、资本市场是怎样构成的?资本市场包括长期借贷市场和长期证券市场。在长期借贷市场中,包括银行对企业提供的长期贷款和对个人提供的消费信贷;在长期证券市场中,主要是股票市场和长期证券市场。第四专题货币供求及其均衡1.怎样理解货币需求的含义?答: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理解货币需求应把握:①货币需求是一个存量概念,它主要考察在特定的时点和空间范围内,社会各部门在其拥有的全部资产中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或份额。③货币需求是有条件限制的,是一种能力与原意的统一。它以收人或财富的存在为前提,在具备获得或持有货币的能力范围之内愿意持有的货币量。只有同时满足两个基本条件才能形成货币需求:一是必须有能力获得或持有货币;二是必须愿意以货币形式保有其资产。④现实中的货币需求不仅仅是指对现金的需求,而且包括了对存款货币的需求。⑤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既包括了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也包括了执行价值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2.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有:①收入。②价格。③利率。④货币流通速度。6⑤金融资产的收益率。⑥其他因素。如企业和个人对利润与价格的预期、社会信用的发展状况、金融机构的技术手段的先进程度和服务质量以及国家的政治形势对货币需求的影响。3、货币供给过程是怎样的?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供给的主体是银行,货币供应量是通过中央银行创造基础货币和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注入流通界的。货币供给过程有三个特点。(1)货币供给形成的主体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一般不包括非银行金融机构;(2)两个主体各自创造相应的货币。中央银行创造现金通货,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3)银行系统供给货币的过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实行由银行系统提供的完备的信用货币流通;二是实行比例存款准备金制度;三是广泛采用非现金结算方式。中央银行货币供给的两条渠道:一是公开市场上购买有价证券或外汇;二是对商业银行办理再贴现或发放再贷款。4、货币均衡包括哪些内容?答:货币均衡与货币失衡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若以Md表示货币需求量,MS表示货币供给量,货币均衡则可表示为Md=Ms。如果在货币流通过程中,Md≠Ms,则为货币失衡。5.通货膨胀产生的成因是什么?答: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第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第二,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第三,混合型通货膨胀。第四,结构型通货膨胀。第五,预期型通货膨胀。6、通货紧缩是怎样形成的?通货紧缩的直接原因是由于货币供应不足,而深层原因极其复杂。一般可以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需求方面看,通货紧缩是由于经济增长快于货币的增长,致使市场需求不足造成价格的下跌;从供给方面看,主要是7由于成本的下降,形成价格下跌的压力。根据这两大原因,相应地,通货紧缩也可分为“需求不足”和“成本下跌”两种基本类型,并交织在一起:需求不足致使价格下跌,价格下跌促使成本下降;成本下降刺激产出增加,反过来又加剧供大于求的矛盾。7、如何治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通货膨胀的治理措施:由于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治理通货膨胀必须对症下药,从其直接原因和深层次原因、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治理。(1)控制货币供应量。使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通过稳定币值来稳定物价。(2)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主要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3)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以支持短缺商品的生产。(4)医治通货膨胀的其他政策,如限价、减税、指数化等政策。通货紧缩的一般治理措施:作为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通货紧缩的治理措施与通货膨胀的治理措施一般也是相反的。大致说来,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扩大政府需求;扩大信用规模,增加货币供应量;适当降低利率,促进投资和消费;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增加各阶层特别是低收入阶层的货币收入;建立和完善各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主动调整产品、产业等经济结构。第五专题货币政策1、什么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宏观经济部门所有与货币相关的各种规定及措施的总和。而狭义的货币政策则专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狭义的货币政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政策目8标、中介指标、操作指标和政策工具。2.货币政策目标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答:当代各国的货币政策目标一般可概括为五项①物价稳定目标。③充分就业目标。③经济增长目标。④平衡国际收支目标。⑤金融稳定目标。货币政策诸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有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如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二者呈正相关系;有的则相对独立,如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但更多地表现为目标间的冲突性。货币政策诸目标的矛盾主要表现为:(1)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的矛盾。两者之间通常存在着一种此高彼低的交替关系,如货币政策要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就需要扩大信用和增加货币供给量,以刺激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然而伴随而来的是一般物价水平上涨,若超过一定限度就会造成通货膨胀。因此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间是相互矛盾的,很难做到同时兼顾。(2)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物价稳定是经济增长的前提,经济增长则是物价稳定的物质基础,二者既统一,又有矛盾。因为其中一个目标的实现,往往要以牺牲另一个目标为条件。如要刺激经济增长,就应促进信贷和货币发行的扩张,结果会带来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3)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苦其他国家发生通货膨胀,本国物价稳定,则会造成本国商品输出增加,输入减少,国际收支发生顺差;吉本国发生通货膨胀,其他国家的物价稳定,表明本国货币对内贬值,在~定时期内购买外国商品便宜,会导致本国输出减少,输入增加,使国际收支恶化。(4)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随着经济增长,
本文标题:山东党校研究生《金融理论与实践》作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217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