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课下限时集训(十四)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课下限时集训(十四)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2015·南昌模拟)读图,完成1~2题。1.图中各地理要素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大气环流B.太阳辐射C.人类活动D.下垫面状况2.图示各要素及地理环境的演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差异性B.复杂性C.整体性D.稳定性读南美洲部分地区图,完成第3题。3.图中能体现出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A.纬度低→热带雨林气候→河流水量大B.纬度低→地形类型多样→植被类型多样C.山地海拔高→水热充足→自然带类型多D.东部为平原→河水流速慢→含沙量大(2015·四川调研)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可能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地理环境面貌的变化。读北美地区的某河流水文站1990年和2012年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曲线图,完成4~5题。4.近十几年来,有关该地区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年降水量增加B.河流流量增加C.植被覆盖率上升D.河流含沙量增加5.近几十年来,导致该地区河流水文特征发生变化的可能是()①耕地面积不断增加②水库面积增加③经济林面积增大④灌溉面积增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下图所示均为我国著名林木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甲大漠胡杨乙兴安林海丙海南椰树丁黄山迎客松6.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B.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C.丙——土壤贫瘠,水源充足D.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7.图中各地林木主要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根系发达——常年太阳辐射强B.乙地叶成针状——常年降水丰富C.丙地四季常青——常年温度较高D.丁地生长较快——常年高温多雨(2015·江南十校摸底)读图,完成8~9题。8.使得雅鲁藏布江和黑龙江水文特征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图中箭头()A.①B.③C.⑤D.⑦9.能反映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A.②B.④C.⑥D.⑧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气、生相互作用图,完成10~11题。10.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B.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C.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变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11.该示意图体现了()A.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地理环境的相对稳定性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12.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CO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该作用可能()A.缓解全球变暖B.缩小臭氧层空洞C.减轻酸雨污染D.加快洋流流速二、综合题(共40分)13.(2015·临沂检测)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分)材料一公元3世纪以前,位于我国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的楼兰及其周围地区河湖众多,胡杨林茂盛,土地肥美,楼兰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但到了公元4世纪,楼兰的名字突然从中外文献中销声匿迹了。如今人们看到距塔里木河尾闾不远处,楼兰古城的遗址默然静卧,残垣断壁向人们诉说着昔日的辉煌和沧桑。材料二据《汉书》记载,罗布泊“为西域巨泽……东西二百余里,南北宽百余里,冬夏不盈不缩”。后来,罗布泊北移,胡杨树枯死;同时人们为增加田地烧荒、砍伐林木,罗布泊不断萎缩、干涸……接着,狂风肆虐,流动沙丘逼近。楼兰城水源枯竭,居民弃城而走,楼兰城被沙丘掩埋。今天的罗布泊炎热、干燥、风沙四起。材料三近百年来全球年平均气温的变化图。(1)说明材料体现的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12分)(2)楼兰消失、罗布泊完全干涸与全球气候的变化关系如何?人类在其中的作用是什么?(8分)14.下图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600m。R河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mm。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发展。(1)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小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12分)(2)R河大峡谷呈现出谷底荒漠、北壁林木苍翠、南壁植物稀少的景观,分别说明其成因。(8分)参考答案与详解1.A2.C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各地理要素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由季风气候(季风环流)降水多导致的。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地理环境。3.A由图可知,该区域地处赤道附近,纬度低,形成常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降水量大,河流含沙量小,水量大,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4.C5.B第4题,与1990年相比,该河雨后流量曲线和含沙量曲线波峰降低,说明植被覆盖率提高,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能力提高。第5题,除植被增加因素外,水库也有明显的调节径流量和拦截泥沙的作用。6.D7.C第6题,丁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流水侵蚀作用强烈;乙地处我国东北地区,以“山环水绕,沃野千里”为其主要地形特征;丙地主要自然环境特征为高温多雨;甲地处我国西北内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光照充足。第7题,海南植被生长较快,与其常年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关系密切。8.A9.C本题组考查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不同河流的水文特征与河流区域内的气候、地形、植被等各要素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黑龙江和雅鲁藏布江水文特征的差异主要是气候不同造成的;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主要是流水化学溶蚀作用形成的,表示水文对地貌影响的是⑥。10.B11.B第10题,土壤湿度影响地面蒸发,地面蒸发又影响空气湿度;土壤湿度增大,土壤热容量增大,气温变幅减小;土壤湿度增大,地面植被覆盖增加,蒸腾作用加强,大气降水增加。第11题,在干旱地区由于灌溉、水分条件的变化引起了一系列地理环境的变化,该图示反映了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是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2.A大量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可以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降低二氧化碳的浓度,从而缓解全球变暖。酸雨的形成是由大量酸性气体造成的,与二氧化碳无关;氟氯烃的排放与臭氧层空洞有关;“生物泵”作用与洋流流速关系不大。13.解析:第(1)题,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含义的角度结合材料分析即可。第(2)题,全球气温升高、蒸发增强,楼兰地区更加干旱、罗布泊干涸、楼兰消失与全球气候的变化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加剧了气候的变化。答案:(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各要素在特征上保持协调一致,并与总体特征相统一;二是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环境状态的变化,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2)近百年来全球年平均气温升高,蒸发增强,使干旱地区更干旱,因此,楼兰的消失、罗布泊完全干涸与全球气候的变化有一定的关联,说明自然环境总是在不断变化之中,全球气候变化是客观存在的。人类活动起加剧作用。14.解析:第(1)题,河流径流量的减少,会影响地下水的水位、水质,影响沿岸地区的土壤肥力,影响河口地区的渔业生产,影响河口地区的外力作用等。第(2)题,根据R河大峡谷所处的位置,可判断出影响大峡谷不同部位的气流状况,从而得出不同部位降水量的差异,进而分析不同部位植被差异的原因。答案:(1)径流量减小,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剧,水质变差;来水、来沙减少,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减少;海水入侵,海岸线侵蚀加剧;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蒸发旺盛,气候更加干旱,大陆性增强;荒漠化加剧,下游生态环境趋向恶化。(2)大峡谷深居内陆,谷底受下沉气流控制,降水稀少,形成荒漠景观;北壁为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林木苍翠;南壁为背风坡,降水少,植物稀少。
本文标题:课下限时集训(十四)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313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