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语言的得体课堂教学设计
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案例评选教案设计高中语文《语言表达得体》一、教学背景1、面对学生:高中√2、学科:语文3、课时:1课时4、课前准备:创设情境合作探究;多媒体,板书二、教学课题教养方面:培养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兴趣。教学方面:1、了解“语言得体”高考命题的基本要求及体型,掌握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些文明用语。2、探究语言表达题的解题规律,总结解题方法及注意事项;能根据题干要求恰切地组织语句,进行合理表达。3、在写作中,注意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注重生活积累,学会有序、有礼的表达。三、教材分析:语言表达得体是指能够恰当的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要求。“得体”考查的内容一般包括正确使用谦敬词语、口语、书面语,同时要注意外部语言环境,考虑说话人的身份等。语言的得体考查一般放在大的语言环境中、结合语言的简明、连贯等做综合考查。1内容分析:据考点要求,结合高考样题,通过相应训练和学生合作探究,教师加以引导,学会紧扣题干提供的情境组织语言,进行合理表达。课堂学习1课时,课后安排巩固练习。2学情分析:“能够根据表现方法、场合、对象、目的的差异,做到语言基本得体。”(《考试说明》)这是高考的语言能力考查项目之一。得体,就是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运用恰当的语言,以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它要求学生将已掌握的语言知识向能力方面转化。说话要得体,学生是懂得的,但怎样才算得体,如何做到得体,就不太明确了,操作起来,错误较多。3教情分析:本人参加工作15年,连续6年上高三语文,对教材知识点的整体把握全面、深入,注重搜集学生对知识理解掌握的程度,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注重分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4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因语境条件变化而引起语言表达的变化的基本类型和规律。(2)学会根据不同语境采用不同表达形式,掌握语言得体的基本方法过程与方法:(1)学生分析生活中的现象,总结规律(2)学生模拟情境,体会并运用语言表达得体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力争做一个尊重他人,谈吐文雅,能得体的表达自己观点的人5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语言得体的基本类型和规律。难点:语言表达得体在具体情境中的运用。6教学准备:(1)搜索“语言表达得体”的相关知识及课例设计,以供参考。(2)搜索制作课件所需要的图片和文字内容,并对其进行选择、整理,制作成课件用于课堂教学。如:百度网页等教学时间:1课时7教法与学法:(1)教法: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采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合作探究;多媒体,板书(2)学法:在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素质教育中,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遵循赞科夫“使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我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通过情境的设置,分组讨论,课件展示等形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观察、操作、交流、分析、比较,开展学习,从而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并学以致用。四、教学方法教师设计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学生讨论,深入分析文章内涵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假若有外地学校领导及老师到我们学校参观,要求你在门口显要位置写一句欢迎词,你怎样写?注意:用语得体,亲切自然。(或:今天,有很多老师来我们班听课,如果让大家在黑板上写一句欢迎词,你觉得该怎样写?(图片展示=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C%D9%C8%F4%D3%D0%CD%E2%B5%D8%D1%A7%D0%A3%C1%EC%B5%BC%BC%B0%C0%CF%CA%A6%B5%BD%CE%D2%C3%C7%D1%A7%D0%A3%B2%CE%B9%DB%2C&in=15892&cl=2&lm=-1&pn=6&rn=1&di=17739715605&ln=583&fr=&fmq=&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教师准备材料】参考答案:热烈欢迎各位老师莅临指导!(二)探究新知这句欢迎词很得体,因为它适合今天的场合,“老师”点明欢迎词针对的对象,采用了庄重文雅而热情洋溢的语言,表达出“欢迎”和“希望老师加以指导”的目的。看来,一句得体的话,应该()【课件展示】1、指点迷津2、链接高考: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对语言“得体”的考查一般有四种题型()首先,掌握传统文明用语1、(05年黑、吉、桂卷第19题)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谦语。(6分)示例: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来看您”,更文雅一点,也可以说“特意登门拜访”。①想托人办事,可以说“请您帮帮忙”,也可以说“___您了”。适合特定的场合针对特定的对象得体“四特定”采用特定的语体表达特定的目的②请人原谅,可以说“请原谅”、“请谅解”,也可以说“请您__”。③询问长者年龄,可以说“您多大岁数”,也可说“您老人家___”。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传统礼貌称谓使用正确的一句是(1994年高考题)A.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老人家就行了。B.令嫒..这次在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C.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维妙维肖、栩栩如生。★拓展空间:想一想还有哪些在生活中我们使用频率较高的传统文明用语。其次,适合特定语言环境3、下列标语与所张贴的场所协调一致的几组是()A、考场门口:失败乃成功之母B、卷烟场车间:严禁吸烟C、澡堂门口:谢绝参观D、火葬场门口:把经济搞上去,人口降下来E、医院门口:宾到如归F、婚姻介绍所门口:与人作对G、某市交叉路口标语牌:多拉快跑,争分夺秒4、把下面句子的内容放在A、B两种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转述。要求:(1)不变更原意;(2)人物、人称表达准确;(3)时间、地点交代清楚合理。小李对小王说:“我明天上午不去语文组找郭老师了,请告诉老师一声。再帮我问问,后天晚上去她家里找她行不行。”A、当天下午,小王在校门口对郭老师的女儿珊珊说到这件事。B、第二天一大早,小王跑到语文组把这件事告诉郭老师本人。A、小王说:B、小王说:再次,能组织切合某种情境的语段1、根据语言环境,用口语方式转述下面书面材料的内容。材料:①徐凡,男,江苏南京人,东方大学文学院教授。②系我国红学界后起之秀,③尤以考证作者身世见长。④专著《曹雪芹家世考》、《大观园人物论》、《红楼梦导读》(获优秀教育图书奖)在海内外享有盛誉。要求:①内容适当。②表达得体。③符合口语特点。④将转述的话写在相应的横线上。学校邀请徐凡与学生座谈时,你以文学社成员的身份向同学们介绍说: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要求:语意连贯,表达得体。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杨澜,在一次重要的节目主持活动中,走向观众时,不慎踩空最后一级台阶,当众摔了一跤。虽然不是很重,但场面极为尴尬,观众们也顿时目瞪口呆。这时杨澜站起后,轻捋秀发,微微一笑:“_____________________”观众们顿时掌声四起。(三)课堂探究:1、谁来给大家展示你做的第一、二小题的成果:【教师准备材料】“惊悉”和“阁下”“馈赠”不适合特定的场合,“造访”不合乎语体要求。“家父”、“小有名气”“犬子”“有幸”均用错了对象。2、请各小组派代表将三、四题答案板书到黑板【教师准备材料】注意格式的“得体”和语言的得体。3、第五题:这道题主要考查语体的得体。【教师准备材料】①“徐凡”后应加称呼,不用介绍性别。和我们阅读过的史传文第一句话很相似,还要补充完整。这也告诉我们,书面语和口语首先句式上存在不同,其实也提出书面语非常简洁,而口语相对来说要语句烦琐。②“系”“后起之秀”必须转换,可以分别转换为“是”“研究专家”等。口语书面语区别还表现在词语上。③“作者身世”应转换为“曹雪芹身世”或“《红楼梦》作者身世”。“尤……”用“尤其在……方面有专长”一类句子来转换。④括号中的文字必须转换到句中表达。括号、破折号等符号,在书面语中是为了加强逻辑关系,但口头表达的时候,就要把相应的内容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如这里的括号属于补充说明,那么口语交际中不可能有这样的符号,只能用语言来强调。【课件展示】徐凡老师是江苏南京人,东方大学文学院教授。是我国红学界的研究专家,一、能正确使用传统文明用语二、能辨析并修改文句中不得体的词句得体考查“四能力”三、能拟写生活中常见的应用文四、能组织符合某种情境的语段尤其在考证曹雪芹身世方面有专长。他的著作有《曹雪芹家世考》、《大观园人物论》、《红楼梦导读》等,其中《红楼梦导读》获优秀教育图书奖,这些著作在海内外享有盛誉。(://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D0%EC%B7%B2%C0%CF%CA%A6%CA%C7%BD%AD%CB%D5%C4%CF%BE%A9%C8%CB&in=9293&cl=2&lm=-1&pn=1&rn=1&di=16817130645&ln=93&fr=&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4、第六题:这是一道很新颖的题目,它既考查语言的得体,又考查语言的连贯,还考查我们生活的积累和应变能力。所写句子既要符合特定的语境(场合、对象),又要富有表现力和艺术性。我们看当时杨澜的机智而风趣的回答【课件展示】5、牛刀小试:我们来试一道题【教师准备材料】我的字臣中最好,您的字帝中最好!我们再看一道题【课件展示】,(=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D%F5%C9%AE%F2%AF%C4%CF%B3%AF%C6%EB%B9%FA%D6%F8%C3%FB%CA%E9%B7%A8%BC%D2&in=2135&cl=2&lm=-1&pn=1&rn=1&di=17962366155&ln=479&fr=&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教师准备材料】这件事也提醒我在这里观察谁要举手提问题的时候,同时还要谢谢大家!是你们的热情,让我为之倾倒。王僧虔南朝齐国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四世族孙。南朝时期,齐高帝萧道成与书法家王僧虔共习书法时,有一次突然问王僧虔道:“你我谁的字最好?”这问似简单,但回答起来却很困难。这是因为王僧虔明知高帝的字不如自己,但又不能直说.于是便机智幽默地说道:“”高帝大悦,并说道:“你很会维护自己啊!”12月16日下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发言人,你对美国总统造访伊拉克遭遇‘鞋袭’一事有何评论?”刘建超答到:“”这一巧妙的回答及巧妙地“回答”了问题,又绕过了问题本身。注意谁在解鞋带(刘建超)(,
本文标题:语言的得体课堂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734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