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粘结剂的粘结机理由胶黏剂与被粘物形成的粘合存在着吸附作用与吸附理论、静电作用与静电理论和扩散作用与扩散理论这三种理论解释。[1]1、吸附作用与吸附理论吸附理论认为粘结力主要产生与胶粘体系的分子作用,存在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液体胶黏剂分子借助于热布朗运动向被粘物表面扩散,使两者所有的极性基团或链接相互接近。第二阶段是吸附力的产生,当胶黏剂和被粘物两种分子间的间距达到1-0.9mm时,两种分子便会产生吸附作用,直至他们之间的距离达到最大稳定的状态,粘结力的大小与胶黏剂的极性有关,但主要是取决于胶粘体系分子在接触区的稠密程度。2、静电作用与静电理论当胶黏剂-被粘物体系是由一种电子给予体-电子接受体的组合形式时,就会在界面区两侧形成双电层,双电层电荷的性质相反,从而产生了静电吸引力。但静电作用仅存在于能够形成双电层的黏合体系,因此不具备普遍性,且绝对不是对黏合起主导作用的因素。3、扩散作用与扩散理论两种聚合物在具有相容性的前提下,当它们相互紧密接触时,由于分子的布朗运动或链段的摆动会产生相互摆动的现象,扩散结果导致界面的消失和过渡区的产生,黏合体系的扩散作用产生了牢固的黏合结构。在黏合体系中适当降低胶黏剂的分子量有助于提高分散系数,改善黏合性能。聚合物分子链排列堆积的紧密程度不同,其扩散行为有显著的不同。大分子内有空穴或分子间有空洞结构者扩散作用就比较强。扩散作用还受到两聚合物的接触时间、黏合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是接触温度越高,时间越长,其扩散作用也越强,由扩散作用产生的粘合力就越高。
本文标题:粘结剂的粘结机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999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