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1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复习单元复习指导:注意理解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分析文化现象的原因。线索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演变【总结】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第一阶段:先秦儒家思想,儒学的形成第二阶段:董仲舒的改造,成为正统思想第三阶段:程朱理学,新的儒学体系第四阶段:对儒学批判继承,构建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从汉到清,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成为主流的原因:①适应了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需要;②统治阶级的倡导;③儒学自身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完善。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掌握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和重要意义。1、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社会大变革是根本原因)①经济上:铁犁牛耕的使用;井田制的崩溃;为学术文化繁荣提供物质条件。②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各诸侯国政治改革。③阶级关系上:士的崛起。④文化上:私学的兴盛【一】儒家思想的形成(先秦时期)1、孔子(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1)孔子思想①政治学说(“仁”、“礼”是其思想核心):A、“仁”:仁者爱人,遵循“忠恕”之道;“为政以德”:体贴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任意刑杀。B、“礼”:“克己复礼”,“正名”,礼指的是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体现保守一面)(2)影响:①当时:不受统治者重视(原因:不适合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的时代)②后世:孔子的学说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成为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2、孟子(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1)思想:①政治上,仁政思想(核心):以德服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②人性问题上,人性本善。2③义利观,先义后利,养浩然正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3)影响:《孟子》在唐后成为儒学经典,南宋位列“四书”之一。3、荀子思想①哲学思想:朴素的唯物思想。“天行有常”(自然界的运行有一定规律)“制天命而用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②人性问题上,他主张性恶论。所以③政治上,主张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4.孔孟荀思想比较:★理解: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根本上不同于近现代的民主政治,它的核心内容是把民众作为君主治国的基础,而绝非让民众当家作主,管理国家大事。【二】诸子各家:墨家墨子“兼爱”(无等差的爱)“非攻”(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尚贤”“尚力”“节用”“节葬”。代表下层劳动群众,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法家韩非子法家集大成者;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主张变法革新。适应了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在西汉以后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道家老子哲学思想:“道”(世界本原)辩证法思想(思想精华)政治思想:“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愚民统治著作:《道德经》(《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对中国文化、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深远的影响。庄子“齐物”(任何事物本质一样)“逍遥”“无所恃”“天与人不相胜”(顺应自然)。在思想史上作出了贡献;另在美学、文学方面很有建树,浪漫主义文风对后世影响深远。孔子孟子荀子同仁的思想爱人仁政仁义民本思想为政以德民贵君轻君舟民水异人性论性相近性善论性恶论3兵家孙子《孙子兵法》完整的军事理论体系,在被尊崇为兵学圣典,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孙膑要懂得战争规律,创造利己形势;重视人的作用。有着深远的影响。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新儒学)(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1、背景:①西汉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稳定,汉武帝即位后加强中央集权;②黄老之学不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③经过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2、董仲舒的新儒学:①思想:a.基础:“天人感应”学说。两层意思:君权神授,承认君权的合理性。天谴论(人君无道,天降灾异),人君必须遵循天道,实行仁政。b.大一统思想(思想上,独尊儒术;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c.封建伦理道德:“三纲五常”评价:a.有利于加强君权和中央集权——汉武帝采取董仲舒主张根本原因b.也有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的目的。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历史意义①政治上: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②思想上: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③消极影响:束缚了人的思想。三、宋明儒学的发展(宋明理学)概念解析:宋代确立的,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儒学新体系,被称为“理学”。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一)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1、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信仰出现危机。2、三教相互渗透,出现“三教合一”的潮流。3、儒家学者的思考和探索,深受佛老思想影响,儒学不断丰富。二、内容1.程朱理学:代表北宋的程颢、程颐,南宋的朱熹为集大成者。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主张:①世界观:世界本源是“理”4②方法论:“格物致知”。③“存天理,灭人欲”。(天理指封建伦理道德)地位:元朝,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明初确立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2.陆王心学:代表南宋的陆九渊,明朝王阳明。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哲学陆九渊①世界观: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心即理也”。②方法论进行内心的反省以求理。王阳明:思想核心是“致良知”,克服私欲,回复良知。★3.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比较项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不同点对理的具体认识不同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理”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心是“理”把握“理”的途径不同“格物致知”发明本心;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共同点内容相同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核心思想都是“理”影响相同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三、宋明理学的影响理学是宋明时期儒学的主流。1、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2、积极: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四、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批判继承)一.明清进步思想产生的背景1、政治——专制统治腐朽,农民起义风起云涌;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缓慢发展(根源);3、社会风尚:发生巨大变化,人们竞相逐利;4、思想——西方科技传入中国,注入活力;八股取士,因循死板,束缚人的思想。二、代表人物1.李贽:思想内容:①否认孔孟之道,抨击程朱理学,反对绝对思想权威。②反对“存天理,灭人欲”,认可追求物质利益,倡导个性自由发展。5③“万物皆生于两”,从根本上否定“理”,动摇“存天理,灭人欲”理论基础.2.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①三人的代表作及思想王夫之:《船山遗书》;学术思想,唯物主义;经济上,振兴工商业。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政治上,猛烈批评君主专制制度;经济上,工商皆本。顾炎武:《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经世致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②三人的进步思想(共同点):a)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限制君主。b)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商业发展。c)思想学术上:经世致用,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建时代特色新思想体系。③对三大思想家思想的评价a)经世致用思潮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为后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提供了思想源泉。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冲击;给后世民众以启迪。b)这些主张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c)局限性:资本主义萌芽力量弱小,早期的民主思想不占统治地位,无法撼动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线索二: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及明清时期发展缓慢的原因。★中国科技明清后落后于世界的原因1、政治上: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2、经济上: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从根本上阻碍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3、思想观念:重政轻技、重人文科学轻自然科学的观念阻碍了科技的发展;4、保守的对外政策:闭关锁国;5、科技结构自身的缺陷制约了中国科技的发展。【真题】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6后中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材料二:19世纪末,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二书,认为汉代以来儒者奉为经典的《周礼》《左传》等书,是汉代学者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影响恶劣,导致“中国之民,遂二千年被(遭受)暴主夷狄之酷政”。他主张回归孔子所编定的《诗经》《礼记》等原典,理解真正的儒学精神。在他看来,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春秋》便是孔子为“改制”而创作的。他甚至用西学来解释《春秋》,认为《春秋公羊传》中的“三世”说为:“始于据乱(世),立君主;中于升平(世),为立宪,君民共主;终于太平(世),为民主”。——摘编自张海鹏等编《中国近代史》(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8分)(3)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7分)
本文标题: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139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