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取得重要进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取得重要进展早在2000年,国土资源部就组织开展了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十年后,基本摸清了矿山地质环境状况,为国土资源部门加强矿山地质环境管理,制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整治恢复规划提供了基础依据。根据调查,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土地资源破坏,地下水系统破坏,“三废”排放污染环境等是最主要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调查成果有力地推动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的进展。2007年,国土资源部正式启动《全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编制工作,并于2009年完成了《全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09-2015)》。2010年4月,《规划》正式发布实施。与此同时,国土资源部着力推进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责任机制和监督管理制度建设,从制度上保障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得到有效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要求依矿山企业分年预提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并列入成本。按照“企业所有、政府监管、专款专用”的原则,由企业在地方财政部门指定的银行开设保证金账户,并缴存保证金,专项用于该企业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目前,全国除上海、陕西外,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已基本建立。截至2008年年底,全国矿山企业共缴存保证金72.36亿元,因采矿权人未履行治理义务而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动用其缴存的保证金进行治理资金为8774.21万元,采矿权人完成了治理工作而返还的保证金数额约1.78亿元。2009年建立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制度,目的是改变矿产资源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的局面,目前已全部实施。这项制度要求矿山企业在申请办理采矿证之前,必须制定边开采、边治理的综合治理方案,并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方案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为配合该制度实施,国土资源部组织编制了行业标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结合保证金制度的执行,矿山企业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积极性得到提高,恢复治理工作有章可循,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监管有了明确的依据,对遏制矿山地质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起到明显作用。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与统计报表制度施行,则使国土资源部能及时汇总和统计全国矿山地质环境数据,掌握全国矿山地质环境动态变化情况。在开展全面调查、编制专项规划、完善监管制度的基础上,国土资源部积极组织用好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引导地方和企业加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投入,着力抓好重点地区、资源枯竭城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目前,政府出资引导,优惠政策扶持,社会资金投入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机制已基本形成。自2001年开始,中央财政从中央收取的探矿权、采矿权价款和使用费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历史遗留和责任人灭失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治理。从第一批全国10个试点项目、总资金1350万元起步,投入力度逐步加大。截至2011年,中央财政共安排项目1846个,总资金187.6亿元。项目涵盖了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关计划单列市和核工业、黄金等十几个行业部门,涉及能源、金属和非金属三大类矿山、40多个矿种。通过中央财政投入,带动地方和企业投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资金超过400亿元。全国矿山地质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截至2010年,全国矿山地质环境破坏总面积386.6万公顷中,已有约50万公顷影响最严重的区域得到有效治理。辽宁抚顺、湖北大冶、宁夏石嘴山等一批重点矿业城市通过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盘活了采矿废弃地,带动了矿区周边土地开发利用,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优化了规划布局,消除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瓶颈。在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基础上,国土资源部鼓励地方选择基础条件较好、具备旅游发展潜力的地区建设国家矿山公园,保护重要矿业遗迹,弘扬矿业文化,扶持资源枯竭型矿山产业转型。2005年以来,共批准了61个国家矿山公园建设资格,目前已建成开园24个。例如,浙江遂昌金矿通过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耕地113亩,矿区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国家矿山公园建成后,提供了200人的就业岗位,年门票收入达1500万元,带动餐饮、金银制品销售约6000万元。下一步,国土资源部将继续推进重点地区治理,探索研究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改革创新措施。进一步以资源枯竭型城市为重点,推进重点区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以辽宁抚顺等典型地区为试点,探索研究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配套措施;实施“矿山复绿”行动,推进全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
本文标题: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取得重要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780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