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 第三章循环系统疾病的护理
1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1.循环系统疾病包括心脏病和血管病,故又称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的常见病,成为主要的死因。2.完整的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包括三个方面1)病因诊断:放在首位,是对致病因子及其所引起的疾病的诊断2)病理解剖诊断:是对病变部位、范围、性质以及组织结构改变的诊断3)病理生理诊断:是对疾病引起的功能改变的诊断,如心衰、休克、心绞痛、心律失常等3.循环系统疾病诊断举例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左心房扩大,左心室扩大;心房颤动;左心房衰竭4.心血管疾病的护理运用护理程序对心血管疾病的护理应包括: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理措施;护理评价第二节循环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循环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与体征:心源性呼吸困难心源性水肿心悸心源性晕厥一、心源性呼吸困难:左心衰竭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左心功能不全的典型表现。1.严重程度表现形式:①劳力性呼吸困难②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③端坐呼吸④急性肺水肿2.护理诊断(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淤血、肺水肿或伴肺部感染有关。(2)活动无耐力与氧的供需失调有关。(3)焦虑与呼吸困难影响到病人的日常生活及睡眠,病情呈加重趋势有关。3.护理措施⑴休息与体位:①卧床休息,根据病情需要取半卧位或端坐位。②急性左心衰:两腿下垂坐位⑵给氧:⑶遵医嘱用药:控制输液速度⑷密切观察病情变化⑸确定活动量和持续时间:⑹协助和指导病人生活自理二、心源性水肿:主要见于右心衰竭。其他:大量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1.机制: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继发性醛固酮增多→钠水潴留静脉淤血→毛细血管静水压增高→组织液回吸收减少2.其临床特征:①坠积性水肿,即首先出现在身体下垂部位;②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可减轻或消失;③对称性,凹陷性,上行性,严重可伴有胸水、腹水。3.护理诊断:(1)体液过多与钠水潴留及体循环淤血有关。(2)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水肿部位循环改变、躯体活动受限有关。4.护理措施:⑴休息与体位:卧床休息,下肢抬高;伴胸水或腹水的病人宜采取半卧位。⑵饮食护理:⑶病情监测:水肿部位、范围,测体重、腹围;必要时记录24h液体出入量。⑷用药护理:利尿剂的效果及不良反应⑸保护皮肤:三、心悸:患者自觉心跳或心慌伴心前区不适的感觉。心悸原因:⑴心律失常:最常见的病因⑵心脏搏动增强:①生理性:剧烈活动,精神紧张或情绪激动大量吸烟;饮酒、饮浓茶或咖啡后,应用某些药物如阿托品、肾上腺素、甲状腺片等②病理性: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其他引起心排血量增加的疾病:甲亢、发热、贫血⑶心脏神经官能症⑷更年期综合征2.护理诊断:心输出量减少与各种心律失常有关。23.护理措施1)休息:⑴良性心律失常—适当活动和休息⑵严重心律失常—绝对卧床休息,半卧位,避免左侧卧位2)饮食:少量多餐,避免过饱及摄入剌激性食物、饮浓茶、咖啡,戒烟酒。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心率、心律变化。心律失常的听诊不应少于1分钟。4)消除焦虑情绪。四、晕厥:是由于一时性广泛脑供血不足所引起的突然而短暂的可逆性意识丧失。1、可以毫无预兆性地发生,也可有全身不适、心慌、面色苍白、出冷汗等先兆症状。一般数分钟后可自然苏醒,无后遗症。2、心源性晕厥:⑴由于心排血量突然减少、中断引起一时性脑供血不足所引起的突然而短暂的可逆性意识丧失。⑵伴发房室传导阻滞的心源性晕厥——阿-斯综合征⑶病因:①心律失常:最常见的原因②心脏瓣膜病③心肌梗死④肥厚型心肌病⑤其他3、表现:发作前可有头晕、眩晕、恶心、上腹不适、面色苍白、肢体发软、坐立不安、焦虑。发作时突然意识丧失,病人因肌张力消失不能保持正常姿势而倒地。清醒后较紧张,全身乏力。4、护理诊断:有受伤的危险与晕厥发作有关。5、发作时处理:立即平卧,将头放低,脚略抬高,同时松解衣领、裤带、保持呼吸道通畅。用手指掐人中;给苏醒后的患者饮糖水、热茶等热饮料.给氧气吸入、遵医嘱给药:阿托品、异丙肾等抗心律失常药物,或配合人工心脏起搏治疗。并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律、心率、呼吸情况第二节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瘀血以及组织灌注不足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心力衰竭分类:1.按其发生的急缓:分急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以后者居多。2.按其发生的部位:分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3.按其性质:分收缩性心力衰竭、舒张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又称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一.病因和发病机制(一)病因:1、原发性心肌损害:心肌梗死、病毒性心肌炎2、心脏负荷过重:前负荷过重(心瓣膜反流性疾病等)后负荷过重(高血压等)(二)诱因:1、感染:呼吸道感染最常见;2、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3、生理或心理压力过大:劳累过度、情绪激动;4、妊娠与分娩;5、血容量增加:如输液过快过多;6、其他:治疗不当、合并甲亢或贫血。(三)发病机制发病机理:左心衰竭左心压力增高→肺循环淤血心排量减少;右心衰竭右心压力增高→体循环淤血二.临床表现★P117-118(一)左心衰竭以肺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表现为主1、症状:(1)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早期症状);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典型表现);端坐呼吸(反映心衰程度)(2)咳嗽、咳痰和咯血:常于夜间发生,坐位或半卧位减轻(3)心排量降低:疲倦、头晕、乏力、心悸、尿少2、体征:1)肺部湿啰音:多在两肺底,随体位改2)心率快3)舒张期奔马律(心尖部)4)发绀(二)右心衰竭以体静脉淤血表现为主1、症状:消化道症状、劳力性呼吸困难2、体征:一般体征:水肿、颈静脉征、肝肿大和压痛、发绀心脏体征:心率增快,右心增大,心前区抬举性搏动,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颈静脉征:颈静脉充盈、怒张,搏动增强;肝颈返流征阳性3(三)全心衰竭:左心衰表现+右心衰表现(四)心功能分级I级II级III级IV级体力活动不受限制体力活动轻度受限制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制体力活动重度受限制心功能分级:NYHA心功能不全分级标准分级体力活动心衰症状症状缓解方式休息活动Ⅰ级不受限无日常活动不出现Ⅱ级轻度受限无一般日常活动即出现休息后很快缓解Ⅲ级明显受限无轻于日常休息长时间后缓解Ⅳ级不能从事任何活动有稍活动后明显加重休息后不能完全缓解注:心衰症状指心悸、气短、乏力、呼吸困难、心绞痛等症。三、检查及诊断(一)检查X线检查:心影大小、肺淤血程度KerleyB线;超声心动图:心脏结构、EF值、E/A值放射性核素检查;有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查:CI、PCWP(二)诊断要点:左心衰竭:肺循环瘀血的临床表现;器质性心脏病右心衰竭:器质性心脏病;体循环瘀血的临床表现四、治疗要点治疗目的:(1)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缓解症状。(2)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3)防止心肌进一步损害。(4)降低再入院率和死亡率。病因治疗:基本病因的治疗,消除诱因;左室射血分数降低病人的治疗;药物治疗:1、利尿剂:排钾类(氢氯噻嗪(双克);吲达帕胺;呋塞米(速尿));保钾类(螺内酯(安体舒通);氨苯蝶啶;阿米洛利)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醛固酮拮抗剂3、β受体阻滞剂;4、洋地黄:地高辛、毛花苷丙、毒毛花苷K;5、肼屈嗪和硝酸异山梨酯运动锻炼: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双心腔起搏器室性心律失常与猝死的预防:其他:体内心脏支持装置干细胞移植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病人的治疗;难治性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治疗;静脉应用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米力农)扩血管药心脏移植五、护理诊断/问题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瘀血有关。2.体液过多与水钠潴留、体循环瘀血有关。3.活动无耐力与心排血量降低有关。4.潜在并发症:洋地黄中毒、水电解质紊乱。六、护理措施★1、休息与活动心功能Ⅰ级:病人有心脏病,但体力活动不受限。要避免剧烈活动和重体力劳动。心功能Ⅱ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要限制活动,增加休息时间。心功能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要严格限制活动,增加卧床休息时间。夜间睡眠给予高枕。心功能IV级:病人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病人亦有上述症状绝对卧床休息。2、饮食:(1)限盐限水饮食(盐5g/日水1.5-2L/日)(2)少食多餐、避免过饱(3)饮食清淡、易消化、有营养(4)多食蔬菜、水果(5)戒烟、酒43.避免诱发因素:避免呼吸道感染、控制输液量及速度、保持大便通畅4.病情观察:5.吸氧:流量—2-6L/min湿化6、用药护理(1)洋地黄类用药护理有效:有效的指标为心率减慢,肺部啰音减少或消失,呼吸困难减轻。中毒:①胃肠道表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②心脏表现:HR60次/分,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③神经系统表现:视物模糊、黄视、绿视等。洋地黄类中毒诱因:①心脏本身的因素:心脏极度扩大等。②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尤其是低血钾。③肝、肾功能不全。④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如胺碘酮、维拉帕米等。监测:使用洋地黄前、中、后,问症状、数心率。处理:若HR60次/分,或有洋地黄中毒症状①立即停用洋地黄。②通知医生。③做EKG。④必要时补钾,纠正心律失常,禁电复律。(2)利尿剂类用药护理给药时间:尽量白天观察:记录24小时出入量(尿量);有无低钾(低钾是最主要的副作用);有无高尿酸等;体重是否减轻尿量较多时:补充含钾丰富食物(深色蔬菜、瓜果、红枣、蘑菇等)课堂小结:1、慢性心力衰竭主要是心肌收缩无力,心脏负荷过重所致2、左心衰竭表现为肺循环淤血,右心衰竭表现为体循环淤血,左右心衰表现同时存在是全心衰竭3、心衰都表现为心率快、尿少。治疗为强心、利尿、ACEI应用。护理时要特别警惕洋地黄中毒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脏病变引起心排血量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甚至完全丧失了心排血功能,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瘀血的综合征。一.病因和发病机制一)病因:1.急性弥漫性心肌损害2.急性而严重的心脏负荷增加3.严重心律失常二发病机制:心排血量急剧下降→肺毛细血管压力突然增高→肺毛细血管内液体大量渗出→急性肺水肿二.临床表现★(一)症状:1.表情恐惧2.突发极度呼吸困难常被迫取端坐位3.频繁咳嗽、咳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样痰(二)体征1.两肺布满湿啰音、哮鸣2.心脏体征:心率快,有舒张期奔马律三、检查及诊断(一)检查:1.影像学检查双侧肺门可见蝶形大片云雾阴影2.血流动力学监测肺毛细血管嵌压增高3.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二)护理诊断:1.气体交换受损与急性肺水肿影响气体交换有关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道出现大量泡沫痰有关3.心排血量减少与心肌收缩力减低,心脏负荷过重有关四、抢救与护理:1、体位:立即端坐位,双腿下垂2、酒精吸氧:6~8L/min,20~30%酒精湿化液3、镇静:吗啡皮下或静脉注射(呼吸功能障碍者禁用)4、用药:强心、利尿、扩血管、平喘5、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尿量、痰色课堂小结1、急性左心衰竭是左心排血量突然减少所致。2、以急性肺水肿为主要表现,如突然端坐呼吸、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痰,两肺布满湿啰音,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等。3、抢救护理重点是安置坐位、双腿下垂、30%~50%酒精湿化吸氧,使用吗啡、强心药、利尿剂、扩血管、平喘药等。第三节心律失常5心脏特殊传导系统: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及浦肯野纤维网P波:代表心房的除极T波:代表心室的复极QRS波:代表心室肌的除极P-R间期:代表激动经房室结、希氏束的时间一.概念及分类(一)概念:心脏激动起源、频率、节律、传导速度和传导顺序等异常。(二)分类:1.激动起源异常:(1)窦性心律失常(2)异位心律异常(期前收缩,房颤)2.激动传导异常:(1)生理性传导阻滞(2)病理性传导阻滞(房室阻滞)正常窦性心律(NSR):频率60-100次/分,规则。P波在I、Ⅱ、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P-R间期:0.12-0.20s。二.常见心律失常1、窦性心动过速:当窦性心律的心率超过100次/分时即称为窦性心动过速。原因:正常人(吸烟、饮茶、咖啡、酒、剧烈运动)病理状态:发热
本文标题:第三章循环系统疾病的护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820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