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第二章第一节知能过关演练
1.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内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和多样性B.细胞学说认为所有生物都是由一个细胞或多个细胞组成的C.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已存在的活细胞产生的D.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德国科学家施莱登、施万和菲尔肖解析:选A。细胞学说的建立是很多科学家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主要是德国科学家施莱登、施万和菲尔肖;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没有揭示生物体结构的多样性。学说内容是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所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已存在的活细胞产生的。2.①②③④⑤是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如图所示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何图形,要将图1转化成图2,所列A、B、C、D四种操作顺序中,正确的应是()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装片A.①③④⑤B.④③②⑤C.⑤④③②D.①④⑤③解析:选C。由题目获得的信息有:①图2所示图形在图1中位于视野右上方;②要将图2所示图形移至视野中央并放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高倍镜的使用方法。3.(2011年德清高二检测)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A.2个B.4个C.8个D.16个解析:选B。在物镜为10×、目镜为10×时,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如果按近似正方形处理,每行约为8个细胞;物镜转换成40×时,则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为每行2个,共2行,共计4个细胞。4.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将物镜对准通光孔B.先用高倍镜,后用低倍镜观察C.移动装片可确定污染物在物镜上D.使用高倍镜时,用粗准焦螺旋调节解析:选A。显微镜的使用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先用低倍镜观察,后用高倍镜观察;使用高倍镜时只能使用细准焦螺旋;移动装片时若污物移动,说明污物在装片上,若转动目镜时污物移动,说明污物在目镜上,两者都不是时,说明在物镜上。5.如图分别表示形态、功能都不相同的两种细胞,但它们都有相似的结构,其统一性表现在()A.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B.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C.都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D.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拟核答案:A6.(2011年海盐高级中学高二检测)某生物兴趣小组观察几种细胞的结构。然后小组同学进行了总结。请对实验中遇到的4种现象进行原因分析并补充排除方法。现象可能原因排除方法视野太亮①________②光圈太大③反射太强①改用较弱光线②________③________只见视野不见图像①材料未放在通光孔中央②________①________②________图像结构不完整用光不均匀________有气泡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出现的问题,结合实际操作进行分析。(1)视野太亮可能由于光线大强或选用光圈太大,也可能是反光镜调节不当,应换用小光圈或改用平面镜。(2)只见视野不见图像可能是观察目标未放在视野范围内(即通光孔中央)或者焦距未调好。(3)图像结构不完整,可能是观察目标未放置于视野中央,可移动玻片,还可能是未根据材料的折光性用光,应调节光圈使透明度一致。(4)出现气泡是放置盖玻片时操作不当,应用镊子先将盖玻片一侧接触载玻片,然后慢慢放下。答案:现象可能原因排除方法①光线太强②缩小光圈③改用平面镜②焦距未调好①移动装片,使材料处于通光孔中央②重新调焦距调节光圈使透明度一致放置盖玻片方法不当先让盖玻片一侧接触载玻片,再轻轻放平1.下列关于植物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罗伯特·胡克在显微镜下看到的软木塞薄片中的蜂窝状小室是真正的细胞B.施莱登最先提出植物是由细胞组成的C.施万最先提出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D.菲尔肖提出所有的细胞都必定来自已存在的活细胞解析:选A。在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中,有多位科学家作出了重大的贡献。B、C、D三项说法都是正确的,但A项中胡克在自制显微镜下看到的软木塞薄片中的蜂窝状小室并不是真正意义的细胞,而是已死亡的细胞壁。但他由这个发现提出了细胞的概念,为细胞学说的建立奠定了最原始的基础。2.下列关于细胞统一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构成动植物的细胞结构不完全相同B.人和细菌的细胞也存在相似性C.不同细胞的相似性在于它们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答案:C3.用高倍镜观察洋葱根尖的细胞,与用低倍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大小和视野的明暗情况相比,依次为()A.多、大、亮B.少、小、暗C.多、小、暗D.少、大、暗答案:D4.若在载玻片上有一个字母“b”,则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应该是()A.bB.dC.pD.q答案:D5.(2009年高考上海卷)用测微尺测量某个洋葱表皮细胞的长度时,下列目镜和物镜的组合中,视野内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最小的是()①目镜10×②物镜10×③目镜16×④物镜40×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D。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内目镜测微尺每小格代表的实际长度越小。6.(2011年富阳高二检测)某学生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见视野中有甲、乙、丙三异物。为判断异物的位置,他先转动目镜,只见甲异物动,然后转换物镜,乙异物仍存在,丙异物消失。据此可判断甲、乙、丙三异物的位置分别在()A.目镜、装片、物镜B.目镜、物镜、装片C.目镜、反光镜、物镜D.物镜、装片、反光镜解析:选A。转动目镜甲异物动,说明甲异物在目镜上;转动物镜乙异物仍存在,而丙异物消失,则丙异物在物镜上,乙异物在装片上。反光镜上的异物可以降低光线的强度,但不会出现在视野中。7.观察植物细胞装片时,在低倍镜下视野明亮,物像清晰,但换成高倍镜后,物像不见了。导致该现象的可能原因是()A.没有调节反光镜B.没有移动装片使物像在视野的中央C.没有调节粗准焦螺旋D.没有调节细准焦螺旋解析:选B。利用低倍镜观察时,若物像不在视野中央,则换上高倍镜后,由于视野变小,很可能观察不到物像。A项,若没有调节反光镜,只会影响视野的亮度;C项,换上高倍镜后,不需要调节粗准焦螺旋;D项,若没有调节细准焦螺旋,则会影响物像的清晰度,不至于使物像消失。8.(2011年慈溪高二检测)多细胞生物个体表现为生长的主要原因是组成生物体的细胞的()A.体积的增大B.数目的增多C.物质积累的增多D.细胞间隙增大解析:选B。本题考查生物个体长大的原因。生物个体长大的主要原因是细胞数目的增多。本题容易误选为细胞体积增大或物质积累的增多。9.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真核生物的是()①噬菌体②蓝藻③酵母菌④水绵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选A。噬菌体属于病毒,无细胞结构。蓝藻属于原核生物。10.关于细胞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细胞都必须借助显微镜方可观察到B.所有细胞形态、功能都类似C.新生婴儿与成年人相比,主要差异表现在细胞体积大小不同D.大象细胞的体积不一定比蚂蚁细胞的大解析:选D。多数细胞体积很小,需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但也有些细胞可用放大镜观察(如西红柿果肉细胞)甚至有些细胞可用肉眼观察(如驼鸟的卵细胞);不同细胞其形态、功能各不相同;新生婴儿与成年人相比,主要差异不在于细胞体积而在于细胞数量;大象与蚂蚁相比,其细胞体积差异不大,主要差异在于细胞数量。11.(2011年桐乡高级中学高二检测)如图表示显微镜下看到的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是______________细胞,图乙是____________细胞。判断的理由是洋葱表皮细胞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人的细胞则没有。(2)这两种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存在差异,但在结构上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3)由于这两种细胞都具有[]________,因而都属于真核细胞,由这类细胞构成的生物称为________生物。解析:图中甲有细胞壁和液泡,可判断为洋葱表皮细胞,乙则为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二者共同的结构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体现了二者的统一性。甲、乙两图所示细胞均为真核细胞。答案:(1)洋葱表皮人的口腔上皮4细胞壁5液泡(2)1细胞质2细胞核3细胞膜(3)2细胞核真核12.若用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下图。(1)已知一组镜头如图,目镜标有5×和10×,物镜标有10×和40×。请从以上镜头中找出与图像c、d对应的组合:c:________;d:________。(2)视野中最暗的图像是________(填序号),图像太暗则应调节________和________。(3)选择组合②④,则所观察到的物像是实际物体的______倍,这个放大倍数是指________(填“长度”、“面积”、“体积”)。若视野中细胞为160个,则换上②③组合后,视野中细胞为________个。(4)某同学依次进行了下列观察操作:a放置好装片;b用左眼注视目镜视野;c转动粗准焦螺旋调至看到物像;d转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清晰。请指出上述操作的不当之处,并补充说明。答案:(1)②③①④(2)c光圈反光镜(3)100长度10(4)在a以前应首先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选一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通过目镜可以看到明亮的视野;在b以前,应当首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注视物镜镜头和装片之间的距离,以免物镜和标本相撞,直至物镜接近标本为止。
本文标题:第二章第一节知能过关演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870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