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核电发展史简介第一代反应堆第一代反应堆是20世纪50~70年代建造的首批原型堆:美国1957年临界的首座用于发电的60MW压水堆;法国1956年临界的天然铀石墨气冷堆和英国的石墨气冷堆。这一代反应堆受到燃料循环的限制,尤其是在20世纪50~60年代,一方面没有工业浓缩铀技术,另一方面某些希望拥有核威慑工具的国家需要生产裂变材料。在此种背景下,反应堆只能使用天然铀作燃料,用石墨或重水作慢化剂。法国建造和运行了3座产钚堆(G1、G2和G3),和6座发电堆。尽管更大规模的反应堆具有令人感兴趣的特点(热效率高、可使燃料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但是,由于受到技术限制,投资费用高,提高安全性困难,因此第一代反应堆的功率通常较低。第二代反应堆第二代反应堆是20世纪70年代到2000年投入运行的商业反应堆,有PWR、BWR、VVER和CANDU几种堆型。在这个阶段,PWR和BWR向着更简单、可靠和经济的方向发展。这两种反应堆目前占世界核电反应堆总数的85%。在法国和世界的工业经验反馈中,第二代反应堆从经济和环境方面验证了核电的性能,核电的价格与化石燃料相比非常有竞争力,废物排放大大低于允许限值。世界上的反应堆累计运行超过1万堆年,表明这些工业技术是成熟的。目前,世界上运行中的反应堆为441座。平均寿期为20年,有50座已超过30年,8座超过40年。第三代反应堆必须向第三代反应堆发展的要求始于1979年美国三里岛核事故。主要目标是要提高现有反应堆的安全性,虽然这些反应堆实际上已被证明具有很高的安全性。第三代反应堆派生于目前运行中的反应堆。设计基于同样的原理,并在技术上汲取了这些反应堆几十年的运行经验。1993年,法国和德国的核安全机构批准了未来压水堆安全的发展方向,并确定了新的安全参考标准。新的安全发展方向规定,假如发生严重事故,放射性及其效应不得影响到电厂以外。因此,在自1992年开始的欧洲压水堆(EPR)的研究和设计工作中,安全被作为首要参考因素。加强安全主要表现在,为了进一步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增加了安全装置的冗余度,而且非能动安全设计可确保机组在发生事故时仍能正常运行。第四代反应堆第四代反应堆是未来的系统,无论是从反应堆还是从燃料循环方面都将有重大的革新和发展。DOE于2001年4月征集到了12个国家的94个第四代核电站反应堆系统,其中水冷堆28个,液态金属冷却堆32个,气冷堆17个,其他堆型17个。2002年9月19日至20日在东京召开的GIF会议上,与会的10个国家在上述94个概念堆的基础上,一致同意开发以下六种第四代核电站概念堆系统。气冷快堆系统气冷快堆(gas-cooledfastreactor,GFR)系统是快中子谱氦冷反应堆,采用闭式燃料循环,燃料可选择复合陶瓷燃料。它采用直接循环氦气轮机发电,或采用其工艺热进行氢的热化学生产。通过综合利用快中子谱与锕系元素的完全再循环,GFR能将长寿命放射性废物的产生量降到最低。此外,其快中子谱还能利用现有的裂变材料和可转换材料(包括贫铀)。参考反应堆是288兆瓦的氦冷系统,出口温度为850℃。铅合金液态金属冷却快堆系统铅合金液态金属冷却快堆系统是快中子谱铅(铅/铋共晶)液态金属冷却堆,采用闭式燃料循环,以实现可转换铀的有效转化,并控制锕系元素。燃料是含有可转换铀和超铀元素的金属或氮化物。LFR系统的特点是可在一系列电厂额定功率中进行选择,例如LFR系统可以是一个1200兆瓦的大型整体电厂,也可以选择额定功率在300~400兆瓦的模块系统与一个换料间隔很长(15~20年)的50~100兆瓦的电池组的组合。LFR电池组是一个小型的工厂制造的交钥匙电厂,可满足市场上对小电网发电的需求。熔盐反应堆系统熔盐反应堆(moltensaltreactor,MSR)系统是超热中子谱堆,燃料是钠、锆和氟化铀的循环液体混合物。熔盐燃料流过堆芯石墨通道,产生超热中子谱。MSR系统的液体燃料不需要制造燃料元件,并允许添加钚这样的锕系元素。锕系元素和大多数裂变产物在液态冷却剂中会形成氟化物。熔融的氟盐具有很好的传热特性,可降低对压力容器和管道的压力。参考电站的功率水平为1000兆瓦,冷却剂出口温度700~800℃,热效率高。液态钠冷却快堆系统液态钠冷却快堆系统是快中子谱钠冷堆,它采用可有效控制锕系元素及可转换铀的转化的闭式燃料循环。SFR系统主要用于管理高放射性废弃物,尤其在管理钚和其他锕系元素方面。该系统有两个主要方案:中等规模核电站,即功率为150~500兆瓦,燃料用铀-钚-次锕系元素-锆合金;中到大规模核电站,即功率为500~1500兆瓦,使用铀-钚氧化物燃料。该系统由于具有热响应时间长、冷却剂沸腾的裕度大、一回路系统在接近大气压下运行,并且该回路的放射性钠与电厂的水和蒸汽之间有中间钠系统等特点,因此安全性能好。超高温气冷堆系统超高温气冷堆系统是一次通过式铀燃料循环的石墨慢化氦冷堆。该反应堆堆芯可以是棱柱块状堆芯(如日本的高温工程试验反应器HTTR),也可以是球床堆芯(如中国的高温气冷试验堆HTR-10)。VHTR系统提供热量,堆芯出口温度为1000℃,可为石油化工或其他行业生产氢或工艺热。该系统中也可加入发电设备,以满足热电联供的需要。此外,该系统在采用铀/钚燃料循环,使废物量最小化方面具有灵活性。参考堆采用600兆瓦堆芯。超临界水冷堆系统超临界水冷堆系统是高温高压水冷堆,在水的热力学临界点(374℃,22.1兆帕)以上运行。超临界水冷却剂能使热效率提高到目前轻水堆的约1.3倍。该系统的特点是,冷却剂在反应堆中不改变状态,直接与能量转换设备相连接,因此可大大简化电厂配套设备。燃料为铀氧化物。堆芯设计有两个方案,即热中子谱和快中子谱。参考系统功率为1700兆瓦,运行压力是25兆帕,反应堆出口温度为510~550℃。中国核电的未来1980年代初,中国核工业部确定了“热中子堆电站—快中子堆电站—聚变堆电站”三步走的核能发展战略。该战略符合核能发展规律,也符合世界核电发展趋势。有专家论证,到2050年,为保证满足发展国民经济对能源的需求,核电的装机容量至少需要达到120吉瓦。只发展热堆核电站,根本无法满足这一需求,因此,必须采用热堆电站与快堆电站“接力”的发展方式,才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为此,快堆电站必须在2025年开始逐步取代热堆电站,才能保证核电发展的燃料供给。2011年3月初,国务院批准山东荣成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项目(石岛湾核电站),我国第一座高温气冷堆商业化示范电站的建设正式启动,这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座高温气冷堆示范电站,是“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重大专项在过去两年所取得的最重大进展之一。Thankyou
本文标题:核电发展史简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950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