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文言文相关常识1.什么是文言文?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是现代汉语的源头。2.文言文常见文体(1)说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从内容上看,此文体可以叙述事情,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说”大多是一事一议,要求说出作者对某个问题的深刻见解。它是属于议论性的文体,与现代的杂文或杂感小品相似。(2)表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动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此外,这种文体还有自己的特殊格式,如开头要说“臣某言”,结尾常有“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之类的话。(3)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或正文之前的文章。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做“赠序”,内容多是对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还有一种“序”写在诗歌前面,叫“诗序”,多交代所咏故事的有关内容或作诗的缘起。(4)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铭”一般都用韵,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内容多含颂扬、鉴戒之意。(5)记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相当于现代文“记……”的形式。这类文章大多数是游记,即用来记叙旅途见闻和某地政治生活、社会面貌、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及名胜古迹等的散文体裁,也包括一些普通的叙事性散文或者“杂记”等。(6)传记述个人生平事迹的文章。一般来说,“传”多记述那些在历史上较有影响而事迹突出的人物的生平事迹,多采用叙述、描写等手法,展示人物的生平风貌。这种文体,惯用于史书,一般为他人所写。(7)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书”文学功能多种多样,可以抒情,也可以写景,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也可以进谒显贵、勉励后学,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书牍文传统。“书”讲究谋篇布局,文质俱佳。3.实词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一词多义,二是词义的古今变化,三是词性的活用。4.虚词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常用的虚词:之、其、于、以、而、则、乃、若、且、者、为、然、是、此、斯、彼、何、安、孰、胡、曷、虽、虽然、然而、然则、也、矣、乎、哉、焉、耳等。5.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是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的用字现象。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别字)。6.文言常用句式文言常用句式和现代汉语的常用句式基本是相对应的,主要要求同学们掌握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等五种句式。(1)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文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①用“者”“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②用副词“乃”“则”“即”“皆”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③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④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2)疑问句文言文中的疑问句,一般要用疑问代词(谁、何、曷、安、孰)或疑问语气词(乎、邪)提出问题。(3)被动句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文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①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②用“为”“为……所……”表被动(“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③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④动词本身表被动含义,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4)省略句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很多省略现象,古汉语中更为多见。常见的有以下几种。①省略主语。如:(曹刿)问:“(您)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我)弗敢专也,必以分人。”②省略谓语。文言中谓语的省略较多见。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③省略宾语。如:屠惧,投(狼)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屠)。(5)倒装句所谓倒装句,是比照现代汉语说的。文言中句子的语序多有变化,常见的有以下几种。①谓语前置。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②宾语前置。宾语前置情况相当多见,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A.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如: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弗怠之)。B.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提前。如:微斯人,吾谁与归?(与谁归)C.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如:唯利是图(图利)③定语后置。文言中,一些修饰性的定语常常置于中心词之后。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④介宾短语后置。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则往往置后作补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7.断句停顿文言文断句,古人称之为“句读”。其中的“句”是指语意完整的一小段,“读”是句中语气可停的更小的段落。句读节奏划分五个规律:A、主谓之间要停顿;B、动宾(动补)之间要停顿;C、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要停顿;D、发语词和关联词语之间要停顿;E、古今异义祠之间要停顿8、文言语句的翻译,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逐字对应翻译,同时做好留、补、删、换、调。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一般有:①留。即保留人名、地名、官名或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词语。②补。即补充单音词为双音词,或补出省略成分等。③删。即删除不需要译出的虚词等。④换。即用意思相同的现代汉语词替换古汉语词。⑤调。即调整词序或语序,使之合乎现代汉语习惯。
本文标题:文言文相关常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475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