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明清文学史》教案第一讲明代文学概述明代文学的时间,是从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洪武元年(1368)到思宗朱由检崇祯十七年(1644)自缢,前后共计277年。明代文学,从总体来说,具有以下特点:1、各种文体具备,并达到了成熟。通俗文学——小说、戏曲创作勃兴,形成空前繁荣的局,代表明代文学最高成就。2、整个明代文学的发展轨迹,可以嘉靖元年(1522)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明代中后期兴起的心学,促使人们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上发生变革,开始用批判的精神去对待传统、人生和自我,为明代掀起复苏人性、张扬个性的思潮提供了理论武器。这一思潮对于在文学创作中强化主体意识具有重要作用,使明代文学呈现出一种新气象。明代中期开始,手工作和城市商业不断繁荣,市民阶层不断扩大,表现市民的生活、思想情趣的文学作品越来越多,人们的艺术趣味也趋向世俗化,其基本特点就是题材重日常琐事,表现多率真自然,语言尚俚俗明白。明代是一个通俗文学的繁荣时期。首先是从理论上比明确地肯定了俗文学的价值。章回小说也是在明代发展和定型的。以昆腔为主导的传奇,也是在明代达到繁荣。在明代,人们对文学特性的认识,也进一步得到深化,表现为重视文学的情感性特征;理解文学的虚实关系;开始注意人物的性格刻画。明代文学的另一特色是出现了众多的文学群体和文学论争,如诗文领域的前后七子、唐宋派、公安派、竟陵派等;戏曲领域的临川派和吴江派为主的论争等。明代的文学群体及文学论争既是现实创作的反映,也反过来推动了文学创作的发展。第二讲明代前期、中期的诗文创作明初诗文的代表作家是宋濂、刘基、高启等人,他们都是由元入明的作家,经历过元末明初的大动荡,写出了一些反映社会、表达心声的作品。明前期诗文,从永乐至成化年间,文坛风行的是“台阁体”的创作。内容大多为应制、颂圣或应酬、题赠之作。形式上工丽华贵,缺乏实际内容。成化至弘治年间,以李东阳为领袖的茶陵派,较强调对诗文独立审美精神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台阁体”及其末流浅弱的诗风。明代中叶以后的文坛,流派甚多,著名的有前七子、后七子、唐宋派等。前七子的活动时期,主要是弘治年间至嘉靖初年。前七子的作家,一方面反对台阁体空洞冗沓的文风,强调诗歌的情感特征,反映重大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对古法的学习,来恢复古典诗歌的审美理想和审美特征。-2-嘉靖年间的后七子的文学复古运动,是对前七子文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后七子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特征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在表达真实的思想感情和遵循古典诗歌法度的问题上,他们更加严格地强调法度要求,因此遵法与创新之间的矛盾也表现得更加突出。嘉靖年间,文坛上又有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为代表的唐宋派。唐宋派从学秦汉转为学唐宋,是要借与当时距离不远的唐宋名家比较通顺的文风,写出自己的个性,因此,他们的创作中也较多表现作者真实的生活感受,富有感情色彩的篇章。第三讲晚明的诗文创作晚明是指从万历到明亡(1573-1644)的70余年。这一时期的文坛,出现了反复古主义、提倡文学真实地表现人的个性化情感与欲望的文学潮流。李贽是晚明文学的重要人物。在文学思想上,他提出了“童心说”,“童心”就是真心,就是真情的自然流露。和文学观念相一致,李贽的文学作品也均能直抒胸臆,流畅自然,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公安派是晚明文学的重要派别,其首要人物袁宏道明确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主张。他们的作品也能打破传统诗文的陈规陋习,注重有感而发,清新流畅。继公安派之后,是以钟惺、谭元春为代表的“竟陵派”。他们针对公安派末流粗疏浅率之病,追求一种幽深奇僻的审美情趣。但他们将求幽求深当作文学的全部内容,这就缩小了文学表现的视野,显示出晚明文学思潮中激进活跃精神的衰落。晚明小品文代表了晚明散文所具有的时代特色。代表人物除公安派、竟陵派而外,还有张岱、王思任等人。晚明小品文内容题材上的显著特点是趋于生活化、个人化,在文章中反映自己日常生活状貌及趣味,渗透着晚明文人特有的生活情调。明末文坛上影响比较大的文学团体,是太仓人张溥等发起的带有政治团体性质的复社和松江人陈子龙等创建的几社,他们试图从文化上复兴传统精神,挽救明朝政府的危亡。在创作上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就的则是陈子龙和夏完淳。第四讲《三国演义》的作者及思想倾向《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三国演义》是一部在长期的群众传说与民间艺术创作的基础上,由作家加工整理完成的。罗贯中的生平资料保存得很少,他生活在元末明初。《三国演义》现存最早的版本是嘉靖本。最流行的版本则是毛评本,其正统道德色彩更加浓厚,但在艺术上也有较大提高。《三国演义》描写了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的近百年历史。作者以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着千百年来广大民众的心理,表现了对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对明君良臣的渴慕。-3-《三国演义》这部书,着力宣扬了仁政思想。这在刘备这一仁君形象身上得到了典型的体现。与刘备相对照的是,作者又塑造了一个残暴的奸雄曹操。两人的鲜明对比,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三国演义》还着力描写了人与人之间的义气,描写了主要人物刘备、关羽、张飞之间的异姓兄弟关系。这种忠义虽然是封建性质的,但在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帮助、回报和温情方面,与江湖上流行的道德精神是息息相通的。《三国演义》把蜀国的刘备、诸葛亮、关羽等君臣作为理想中的政治道德观念的化身,把魏国的曹操等作为暴政的代表,形成了全书明显的拥刘反曹的倾向,这表现了当时人们对统治者的伦理要求,符合广大民众的愿望。作品的悲剧结局,则体现了作者对于理想幻灭的困惑与痛苦。第五讲《三国演义》的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三国演义》叙述了前后九十七年的事件,事多人多,头绪纷繁,却组织得脉络清楚、主次分明。使全书成为一个波澜壮阔又严密精巧的艺术整体。《三国演义》塑造人物的显著特点,是突出甚至夸大历史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舍弃性格中的次要方面,使人物具有鲜明的倾向性。《三国演义》一书也成为我国古代塑造特征化艺术典型的范本。《三国演义》刻画的人物中,曹操是最成功的形象。作品虽着重突出了他奸诈的一面,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写出了他的复杂性格。这一形象的出色刻画,使之成为一个不朽的反面典型。《三国演义》以描写战争为主。全书共写了大大小小四十多次战役,都描绘得生动具体、惊心动魄,各有特色,充分表现出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于战争的描写,其着眼点是通过战争反映不同人物的思想、性格、意志。能把人物,特别是双方主帅的思想作风、性格特征,作为决定胜负的重要条件来表现。在具体描写中,又把斗智、斗勇和战斗过程结合起来,着重表现双方战略战术的运用、力量的对比、地位的转化等。第六讲《水浒传》的作者及思想倾向《水浒传》是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从南宋起,宋江的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这些民间传说、话本、戏剧为《水浒传》的成书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关于《水浒传》的作者,历来众说纷纭。近世学者,多断为施耐庵所作。施耐庵的生平,现在尚无确切资料,有待进一步查考。《水浒传》的版本很多,大致可以分为繁本和简本两个系统。简本文字简单粗糙,细节描写少。繁本具体描写多,文字也多润色加工。明末金圣叹将120回本砍为70回本,由于它保存了原书的精华部分,在文字上也作了修饰,且附有精彩评语,遂-4-成为清300间最流行的本子。《水浒传》描写的中心事件,是官逼民反。上自朝廷、下至地方的一批批贪官污吏、恶霸豪绅互相勾结,狼狈为奸,把整个社会弄得暗无天日,民不聊生,老百姓不得不起来造反。《水浒传》着力歌颂了梁山英雄们的“全忠仗义”。接受招安前,他们惩恶除暴、救困扶危;他们在事业最辉煌的时候,争取招安;招安以后,又走上破辽国、征方腊的战场。在作者看来,这些都是梁山英雄们全忠仗义的体现。而梁山英雄最终的悲剧结局,则表现了作者对天下无道的社会现实的极度不平与迷惘。“忠”与“义”本是中国古代儒家伦理观念中的重要范畴,《水浒传》中梁山英雄浓厚的“忠义”色彩,也融合了包括城市居民和江湖游民在内的广大百姓的愿望和意志。宋江作为小说中的第一主角,就是忠义的化身。由于他的仗义,他赢得了广泛的拥戴与信任。同时,他又竭力倡导“忠”,即使上了梁山,仍然不忘“归顺朝廷”,最终导致了悲剧结局。宋江的形象,深刻揭示了“忠”与“义”这一对伦理信条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揭示了“全忠仗义”并不是拯救现实的良方。第七讲《水浒传》的人物形象与艺术特色《水浒传》成功塑造了一系列英雄人物形象。它善于从人物身份、经历去描写人物性格;善于通过一系列故事情节来塑造人物性格,在类似事件的对比中显示出人物性格的显著不同。体现了中国古代长篇小说在塑造人物时,从类型化写法走向初步个性化写法。在语言风格方面,《水浒传》能娴熟地运用白话来写景、叙事、传神,明快简洁,表现力强。人物语言,也多符合各自身份性格。这标志着我国古代运用白话语体创作小说的成熟,对整个白话文学的发展也具有深远意义。《水浒传》对环境的描写也比较成功。它生动描绘了城镇市井的风俗人情。自然环境的描写,简洁洗炼,能合人物的行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推动了情节发展,还有助于表现人物性格。《水浒传》的结构很有特色。前七十回,以聚义梁山为线索将一个个英雄人物串联起来。七十一回之后,就以时间为顺序,写两赢童贯、三败高俅、受招安、征辽国、平方腊,将故事贯串始终。前半部的列记体结构,使一些主要英雄人物的形象得以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第八讲明代戏曲创作概述“传奇”一词,本是唐人小说的概称,后人借用它当作戏曲的名称。它是在宋元南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不同于杂剧的戏剧体制。-5-明初的传奇带有浓厚的伦理教化意味。这与统治集团对程朱理学的大力推行有关。弘治年间的文渊阁大学士邱濬创作了《伍伦全备忠孝记》,剧中情节全系图解伦理概念,毫无生活气息。稍后宜兴生员邵璨作《香囊记》,也是一部宣讲封建礼教之作。明代传奇的演变是在嘉靖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几部比较有影响力的作品。李开先的《宝剑记》取材于小说《水浒传》,但与小说相比,该剧强化了忠奸斗争的力度。《鸣凤记》是古代戏曲中第一部政治时事剧,对后来的传奇创作有较大影响。梁辰鱼的《浣纱记》是第一部用昆腔曲调写作的剧本,对昆曲的发展和传播起了很大作用,剧本借生旦爱情抒发兴亡之感的写法,对后世传奇也有明显影响。明代后期是传奇创作最为繁荣的时期,除了数百种传奇作品的涌现而外,戏曲创作流派的形成和戏曲理论的论争,都促进了传奇的繁荣。这一时期的主要戏曲流派是重视内容词采的临川派和强调格律的吴江派,分别以汤显祖和沈璟为代表。两派分歧物焦点在于:沈璟是从曲乐的角度要求文词服从声律,而汤显祖是从曲文的角度要求声律服从文词。沈汤之争,反映了明代戏曲家对戏曲规律的探索和认识。明后期的传奇作品,最为突出的创作倾向是批评封建专制,张扬个性。如宣扬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剧作,除《牡丹亭》外,还有《娇红记》、《玉簪记》、《红梅记》等优秀作品,具备较高的文学品位。第九讲汤显祖的生平和思想汤显祖出生在读书世家,但在科考上却一再受挫,直到万历十一年才中了进士。又因为不愿结交权贵,一直身居闲职。万历十九年,汤显祖因上《论辅臣科臣疏》,被贬为广东徐闻县典史,两年后,改派浙江遂昌知县,虽然政声极佳,但对时事的失望,使他于万历二十六年毅官,归隐于临川玉茗堂中,专心于戏曲创作。在汤显祖的思想中,最重要的是他的“至情”论。泰州学派弟子罗汝芳是汤显祖的老师,王学左派的代表人物李贽以及禅宗佛学家达观和尚都对汤显祖的思想大有启发。汤显祖认为,世界是有情世界,人生是有情人生;情是戏剧发生的重要因素,只是饱含了情的作品,才能感染读者与听众。在归隐临川期间,汤显祖先后创作了《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连同以前所写的《紫钗记》,合称为“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并在剧作中完整地展示了他的“至情”论。《紫钗记》以唐传奇《霍小玉传》为本事,表达了真情能够战胜外在势力的阻挠。《南柯记》和《邯郸记》两个剧本主要表现了作者对恶情的批判,在主人公淳于棼和卢生梦魇般的生涯中,汤显祖传达了恶情会如何成为一种异己的力量而导致人格的消失和人性的堕落
本文标题:明清文学史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130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