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宏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_打印版_
第十二章1国内生产总值GDP——经济社会(即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或劳务)的市场价值。2国民收入NI——从国内生产净值中扣除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加政府补助金,就得到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性服务所得报酬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意义上的国民收入。(NI=NDP-企业转移支付-间接税+政府对企业补贴)3国内生产净值NDP——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净值,即新增加的产值。(NDP=GDP-折旧)4总投资——一定时期内的全部投资。5重置投资(折旧)——资本物品由于损耗造成的价值减少6GDP的平减(折算)指数——名义GDP和实际GDP的比率。反映价值指标增减过程中与物量变动同时存在的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价格指数7名义(货币)GDP——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8实际GDP——用从前某一年作为机器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第十三章9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产出。10边际消费倾向MPC——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比率,也就是增加的1单位收入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MPC=dc/dy11边际储蓄倾向MPS——每增加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的储蓄部分的比率,即储蓄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该点上的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MPS=ds/dy11.5棘轮效应:消费者易于随收入的提高增加消费,但不易随收入之降低而减少消费,以致产生有正截距的短期消费函数。12消费函数——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增加不及收入增加多,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称作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C=c(y)13储蓄函数——储蓄随收入增加而增加的比率递增的这种关系就是储蓄函数。S=s(y)14投资乘数——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K=1/(1-边际消费倾向)15政府购买乘数——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Kg=1/(1-边际消费倾向)16税收乘数——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的比率。Kt=—β/(1-β)β为边际消费倾向17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Kr=β/(1-β)18平衡预算乘数——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是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Kb=1第十四章19资本的边际效率MEC——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是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箱子本品的供给价格或重置资本。(贴现率—未来收益折现成现值的一种固定利率。现值—在现期利率下产生这一未来货币量所需要的现在货币量。)20IS曲线——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21流动偏好(灵活偏好)——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22货币需求函数——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决定于收入,而货币的投机需求决定于利率。L=L1+L2=L1(y)+L2(r)=ky-hr23流动偏好陷阱(凯恩斯陷阱)——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在手中。(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24LM曲线——当m给定时,m=ky-hr的公式可表示为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的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这一关系的图形被称为LM曲线。25交易动机——指个人和企业需要货币是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26谨慎动机或称预防性动机,指为了预防意外发生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如个人或企业为应付事故、失业、疾病等意外事件而需要实现持有一定数量货币。27投机动机——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第十五章28财政政策——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29货币政策——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30挤出效应——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31货币幻觉:人们不是对实际价值作出反应,而是对用货币来表示的价值作出反应。第十六章32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它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对经济活动有意识的干预。33充分就业——广泛的意义上是指一切生产要素(包含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34失业率:指失业者人数对劳动力人数的比率。35劳动力参加率:劳动力与人口的比率。36摩擦失业:志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如劳动力流动性不足、工种转换的困难等所引致的失业。37非自愿失业:指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人找不到工作的失业。38自愿失业:指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39结构性失业:指经济结构变化等原因造成的失业。(可看作是摩擦性失业的较极端的形式)。40周期性失业: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41自然失业率: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作用时,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下的失业率。42奥肯定律——描述GDP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间存在的一种相当稳定的关系。这一定律认为,GD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1个百分点。43财政政策——一般定义: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44自动稳定器(内在稳定器)——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谁退时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45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为确保经济稳定,ZF审时度势而主动采取的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的一些财政措施。46补偿性财政政策:交替使用的膨胀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47功能财政——以财政预算能否实现物价稳定,充分就业为目标,而不论预算是否盈余或赤字的积极经济政策。是凯恩斯主义者的财政思想,他们认为不能机械地用财政预算收支平衡的观点来对待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而应从反经济周期的需要来利用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这种思想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的指导思想。49预算盈余——政府收入超过支出的余额。50周期平衡预算——政府收支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平衡。51货币政策——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或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52货币创造乘数——中央银行新增一笔原始货币供给将使活期存款总和(亦即货币供给量)将扩大为这笔新增原始供给量的1/rd倍。这1/rd称为货币创造乘数。53法定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准备金与存款的最低比例,超过部分称为超额准备金率,该最低限额则称为法定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规定一个最低限度的准备金为法定准备金,法定准备金占银行全部存款的比率)54法定准备金——按法定准备金率提留的准备金。55再贴现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56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57道义劝告——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自己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对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劝告,影响其贷款和投资方向,以达到控制信用的目的。第十七章总需求函数——以产量(国民收入)所表示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表示在某个特定的价格水平下,经济社会需要所高水平的产量。)总供给曲线——经济社会的总产量(或总产出),它描述了经济社会的基本资源用于生产时可能有的产量。潜在产量——现有资本和技术条件下,潜在就业所能实现的生产的产量。第十八章自然失业率——经济社会在自然情况下的失业率,他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这里的稳定状态是: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导致通货紧缩的状态。摩擦性失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的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奥肯定律——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通货膨胀——当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宏观经济学就成这个经历着通货膨胀。价格指数——表示在给定的时段里,一组商品的平均价格如何变化的一种指数。主要有GDP折算指数,消费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菲利普斯曲线——(第一个为主)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第十九章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国民待遇——是指一国给予所有缔约国的人民和企业与本国公民和企业在经济上同样的待遇,这种待遇主要包括税收、知识产权的保护、市场的开放等,以保证缔约国产品与本国产品以同样的条件竞争。第二十一章经济增长——通常定义为产量的增加,产量可表示为经济的总产量,也可表示为人均产量。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新古典增长模型表明,一个经济社会在单位时期内(如1年)按人口平均的储蓄量被用于两个部分:一部分为人均资本的增加k,即为每一个人配备更多的资本设备;另一部分是为新增加的人口配备按原有的人均资本配备设备nk。第一部分被称为资本的深化,而后一部分则被称为资本的广化。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超过(n+δ)k的部分则导致了人均资本k的上升,即Δk0,这被称为资本的深化。资本广化——总计为(n+δ)k的人均储蓄被称为资本的广化。黄金分割率(资本积累的黄金律)——若使稳态人均消费达到最大,稳态人均资本量的选择应使资本的边际产量等于劳动的增长率。f’(k*)=n经济周期(商业周期或商业循环)——指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
本文标题:宏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_打印版_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980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