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宏微观经济学第二次直播课堂讲稿
1宏微观经济学第二次直播课堂讲稿(宏观部分)同学们:大家好!根据整个教学进度的安排,今天,我们对《西方经济学》中宏观部分的重难点进行集中辅导。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即以国民收入决定为核心的总量分析。所以,宏观经济学也称为宏观经济分析。为了考察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周期,常常把国民收入和就业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宏观经济学又可称为收入和就业分析。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在教材中有一个图示,可以看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即:出发点是国民收入核算理论,核心内容是国民收入决定,包括三个主要模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LM模型和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基础上研究最重要的四个宏观经济政策,即失业和通货膨胀、财政理论和政策、货币理论和政策和对外经济理论和政策。而宏观经济政策的最重要目标是减缓经济波动保持经济增长。所以最后一章研究经济增长和波动问题。下面我们就宏观经济学各章重点掌握的内容做简要的讲解,供大家学习时参考。第九章国民收入核算重点掌握以下内容:1.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及其经济特征。2.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的异同。3.国民收入核算五个总量指标的特点及其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4.用三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第一个问题“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及其经济特征”。国内生产总值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的基础概念,要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基本含义有深刻的理解。尤其要注意教材中强调的四点:注意以下四个问题:(1)GDP只包括最终产品价值,而不包括中间产品价值。(2)计入GDP的最终产品中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非生产性劳务。(3)国内生产总值中包含折旧费。(4)计入一定时期的GDP的最终产品和劳务,必须是该期所生产的。第二个问题“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的异同”。名义GDP是指按当年市场价格计算的一年所生产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实际GDP是指按不变价格计算的GDP。联系:二者都是2计算GDP的方法,商品和劳务实际产出量的变化是引起二者变化的一个因素。区别:名义GDP的计算因素之一是价格变化;实际GDP则不然;名义GDP值大于实际GDP值。第三个问题“国民收入核算五个总量指标的特点及其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这里实际是问两个问题:一是要掌握五个总量之间的关系。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折旧;国民收入=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政府对企业的补贴)-企业转移支付;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所得税-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税+政府转移支付和利息支出;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纳税。二是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国民生产总值简称GNP,是和国内生产总值相同,但又有区别的经济范畴。国民生产总值是指本国公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的总和,它以人口为统计标准,即只要是本国公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其价值都应计入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定时期内在本国领土范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它以领土即地理上的国境为统计标准,即只要是在本国领土上所生产的最终产品都应计入本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本国公民在国外的资本和劳务所创造的价值或收入—外国公民在本国的资本和劳务所创造的价值或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本国公民在国外的资本和劳务所创造的价值或收入+外国公民在本国的资本和劳务所创造的价值或收入第四个问题“用三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有三种方法可以计算GDP,也就是支出法、收入法和生产法。用支出法计算可以运用公式:国内生产总值=C+I+G+(X-M),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用收入法计算可以运用公式:国内生产总值=工资+利息+地租+利润+折旧+(间接税-政府补贴);用收入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就是计算各部门增值的总和。国内生产总值计算出之后,再利用第二题中给出的个总量之间的关系求出其它总量来。第十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重点掌握以下内容:1.短期消费曲线与长期消费曲线的异同。2.佛里德曼的相对收入理论及其评述。3.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及其评述。4.影响三部门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的因素。5.投资乘数形成的原因、作用及其计算公式。6.计算均衡收入、消费、投资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第一个问题“短期消费曲线与长期消费曲线的异同”。短期消费曲线和长期消费曲线的区别在于短期消费曲线不经过原点,即收入为零时,仍然有消费。相同点是消费和收入的变化规律相同,即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将增加。第二个问题“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及其评述”。他认为居民消费不取决于现期收入的绝对水平,也不取决于现期收入和以前最高收入的关系,而是取决于居民的持久收入。持久收入理论将居民收入分为持久收入和暂时收入,持久收入是指在相当长时间里可以得到的收入,是一种长期平3均的预期内得到的收入,一般用过去几年的平均收入来表示。暂时收入是指在短期内得到的收入,是一种暂时性偶然的收入,可能是正值(如意外获得的奖金),也可能是负值(如被盗等)。弗里德曼认为只有持久收入才能影响人们的消费,即消费是持久收入的稳定函数,第三个问题“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及其评述”。生命周期理论又称消费和储蓄的生命周期理论,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F·莫迪利安尼(F·Modigliani)等人提出的。他提出消费不取决于现期收入,而取决于一生的收入和财产收入。第四个问题是“影响三部门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的因素”。这里一定要注意掌握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公式;总供给:Y=C+S+T+M,总需求:Y=C+I+G+X三部门经济或封闭经济条件下影响国民收入的因素是:储蓄、投资、税收和政府支出。公式:S+T=I+G第五个问题是“投资乘数形成的原因、作用及其计算公式”。投资乘数形成的原因可以用课本上的一个图示来说明:投资乘数是从两个方面发生作用的。一方面,当投资增加时,它所引起收入增加要大于所增加的投资;另一方面,当投资减少时,它所引起的收入的减少也要大于所减少的投资。因此,经济学家常常将乘数称作一把“双刃的剑”。乘数的作用,在经济萧条时增加投资可以使国民经济迅速走向繁荣和高涨,在经济繁荣时减少投资也可以使国民经济避免发展过热。投资乘数的计算公式是:K=bIIbIY11)]1/(1[(1减边际消费倾向分之一即边际储蓄倾向分之一)。第六个问题是“计算均衡收入、消费、投资和居民可支配收入”。这里的关键是根据简单的经济模型来计算。以导学上的计算题第2题为例“设有如下简单经济模型:Y=C+I+G,C=80+0.75Yd,Yd=Y-T,T=-20+0.2Y,I=50+0.1Y,G=200。试求:收入、消费、投资与税收的均衡值及投资乘数。”解题思路:3.3)1.00875.0(112102.0201651.05078575.08011502001.050)]2.020([75.080KYYYIYCYYYYGICYddYd=Y-T=1150-210=940第十一章IS—LM模型T4重点掌握以下内容:1.投资与利率的关系。2.资本边际效率与投资边际效率的异同。3.产品市场均衡及影响IS曲线移动的因素。4.货币市场均衡及影响LM曲线移动的因素。5.计算投资需求量。第一个问题“投资与利率的关系”。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利率是决定投资成本的主要因素。如果投资使用的是借贷资本,则支付的贷款利息是投资成本;如果投资使用的是自有资本,则损失的利息收入是投资成本。因而,利率越高,投资成本就越高,投资需求相应减少;利率越低,投资成本越低,投资需求相应增加,即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这种,投资与利率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I=l-Dr。第二个问题“资本边效率与投资边际效率的异同”。资本边际效率和投资边际效率都是一种贴现率,都是一项资本品在使用期内预期收益的现值等于这项资本品重置成本或供给价格。资本边际效率不考虑资本品价格变化,而投资边际效率考虑资本品价格变化。资本边际效率大于投资边际效率。一般认为,投资边际效率能较为准确地反映投资和利率的关系。第三个问题“产品市场均衡及影响IS曲线移动的因素”。产品市场均衡是指I=S时,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关系。这里大家都知道是反方向变动的关系。影响IS曲线移动的因素有:投资、政府购买、储蓄(消费)、税收。如果投资增加、政府购买增加、储蓄减少(从而消费增加)、税收减少,则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若LM曲线位置不变,均衡国民收入量增加,均衡利息率提高。相反,如果投资减少、政府购买减少、储蓄增加(从而消费减少)、税收增加,则IS曲线向左下上方移动,若LM曲线位置不变,均衡国民收入量减少,均衡利息率升高。第四个问题“货币市场均衡及影响LM曲线移动的因素”。货币市场均衡是指L=M时,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关系。这里大家都知道是同反方向变动的关系。影响LM曲线移动的因素主要是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1)货币供给不变,货币需求增加,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货币供给不变,货币需求减少,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2)货币需求不变,货币供给减少,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货币需求不变,货币供给增加,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第五个问题“计算投资需求量”。根据投资寒暑,即投资和利率的关系进行计算即可。第十二章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重点掌握以下内容:1.总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2.影响总需求曲线的因素。3.总供给曲线的种类及其特点。4.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对均衡点的影响。5.计算均衡收入与均衡价格。第一个问题“总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在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是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随着价格总水平上升而减少。5在既定的收入条件下,价格总水平提高使得个人持有的财富可以购买到的消费品数量下降,从而消费减少。反之,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人们所持有财富的实际价值升高,人们会变得较为富有,从而增加消费。价格总水平与经济中的消费支出成反方向变动关系。此外,随着价格总水平的提高,利息率上升,投资减少,即价格总水平提高使得投资支出减少。相反,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从而利息率下降,引起厂商的投资增加,即价格总水平下降使得经济中的投资支出增加。因此,价格总水平与投资支出成反方向变动关系。以上两个方面的影响,当价格总水平提高时,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同时减少,从而社会总支出水平下降;反之,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消费和投资支出同时增加,从而社会总支出水平提高。也就是说,总支出水平随着价格总水平的上升而下降,即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第二个问题“影响总需求曲线的因素”。在一个特定的价格总水平下,任何引起总支出变动的因素都将导致总需求曲线的移动。总支出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总支出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具体地说,在三部门经济中引起总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是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政府支出。同时,货币总供给的变动也影响总需求,从而导致总需求曲线的移动。第三个问题“总供给曲线的种类及其特点”。由于在不同时期内价格水平对总供给影响不同,所以总供给曲线可以分为未充分就业时的供给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未充分就业时的总供给曲线在图形上平行于横轴,这条水平的总供给曲线表明价格水平不变,总供给不断增加,这是因为没有充分就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所以,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增加供给。“短期总供给曲线”,或叫“正常的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示总供给和价格水平成同向变化。这是在充分就业前或资源接近充分利用情况下,产量增加使生产要素价格上升、成本增加,最终使价格水平上升。这种情况是短期的,同时又是经常出现的。“长期总供给曲线”垂直于横轴或平行于纵轴。表明价格水平变化,总供给量不变。这是因为已充分就业或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总供给量已无法增加,这是一种长期趋势。第四个问题“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对均衡点的影响”。由于总供给曲线可分为三种情况,可分别研究需求曲线的变动对应三种不同供给曲线时,均衡点的变化。对于
本文标题:宏微观经济学第二次直播课堂讲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285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