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现实必要性(一)有利于揭开宗教的神秘面纱,认识宗教的复杂性第一,宗教作为重要的社会力量、精神力量,应引起重视。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并不是某个时代或局部地区的专属物,它在古今中外的各个国家、民族都是普遍存在的。它通过至高无上的超自然力量掌控此岸和彼岸世界,对现实生活也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同政治、经济等许多领域都保持着错综复杂的关系。数万个宗教组织,尤其是世界三大宗教组织作为现实的社会力量活跃在世界舞台上,利用各种手段传播自己的宗教,参与社会的各种活动,发挥自己的作用。国家、民族地域间的冲突或者战争等很多也都打着宗教的旗号,这些都说明了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宗教,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据资料统计,在当今世界60亿总人口中,信奉各种宗教的人占81%,尤其是各种新兴宗教发展迅速,其信仰团体达2万多个,信徒人数亦超过1.3亿。”①随着宗教的世俗化,宗教在如今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不仅没有穷途末路,反而赢得了自己发展的一片天。随着市场经济的激烈进行,汉族的宗教信徒相比以前也有所增加,尤其许多少数民族,宗教信仰俨然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宗教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作用的显现,其实是其作为社会力量发挥作用的反映。比如,在阶级社会,宗教的社会作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是统治阶级进行统①钱振勤.宗教与文化[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现实必要性治的工具,是开在阶级统治的锁链上的花,是为“颠倒的世界”进行理论辩护的“颠倒的世界观”,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宗教在发挥其社会作用的同时,也隐含了其精神方面的作用,即起到麻痹人民的作用。虽然在现代社会主义社会,宗教的阶级性已经不在,但是其社会功能和精神调适功能依然存在,除了我们上面讨论过的和政治、经济的密切联系外,它和世俗道德相融共济功能、同科学的互补功能及精神慰藉功能等都为社会所需。因此,宗教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和精神力量,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需将相关知识和观点传授给大学生。第二,宗教作为复杂的文化现象、意识形态,需全面剖析。人们在考察既往的文明时,都会发现一个久远而又普遍的现象,那就是宗教。宗教除了是重要的社会力量和精神力量之外,还是一种复杂的历史文化现象,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说宗教作为上层建筑对物质文明的影响只是间接的、部分的,那么,它作为社会文化形式对精神文明的影响则是直接的、全面的。”①很多民族的早期文学,都是取材于宗教神话故事的,在漫长的历史年代中,宗教很长时期都控制了社会文化领域,很多社会文化形式都处于宗教文化的支配和影响之下。宗教典籍、宗教音乐、宗教建筑、宗教绘画等作为人类的宝贵财富,都向我们显示了宗教的文化地位。因此,在批判继承人类历史上的精神文明时,如果忽视了对宗教文化艺术的研究和鉴赏,肯定不会全面。①吕大吉.宗教学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4):298.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现实必要性“宗教既给人类带来璀璨的文明成果,又给人类带来许多认识困惑:它时而与科学共同发展,时而又与科学不共戴天;它常常与美德为伍,有时也与残暴同行;最温情的东西能在宗教中找到,最残酷的行为也能在宗教中被发现。”①因此,引导当今大学生辩证、全面的认识宗教这一复杂的文化现象,揭开宗教的神秘面纱,深入认识宗教的复杂性,俨然成为一种必要。(二)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正确认知宗教,提高宗教观的科学性如今,在内外因双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社会上信仰宗教的群体不断增多。但是,大学生群体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其在宗教信仰上与其他群体相比,呈现了自身的独特性。首先,信仰的被动性导致其信仰的随意性。这里的随意性主要表现为信仰的功利性和虔诚度不高,在上文中,我们分析了关于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内外因素,不难发现有很大的被动性,即很多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具有很大的非自主性,因此,这就促使他们的信仰虔诚度同其他信仰群体相比较低,且呈现明显的功利性,如只在需要时进行相应的宗教朝拜行为,甚至是经常更换信仰的宗教类别等。其次,对宗教的认识和了解留于表面。虽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有宗教信仰倾向和对宗教的特殊情结,但是,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其实对宗教不甚了解,甚至一知半解。比如,很少有大学生能够清楚或理解宗教的本质是什么,也不清楚宗教产生和在现代社会发展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胡胡昂.论大学生宗教观.[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5):62.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现实必要性以及宗教未来的命运是什么。总之,很多大学生对宗教的认识仍旧相对比较模糊不清,宗教观的科学性还有待提升。因此,基于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特点的特殊性,很有必要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促进其宗教观的科学性,以便提高其在现实中应对相应宗教事件的能力和清楚自已应该选择的立场。(三)有利于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提高教育实效性目前,虽然许多高校教育中多少也有关于宗教知识的教育,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仍有许多方面需继续完善,其当前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育认识不足,实效性有待完善。许多坐落于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它们的学生很多也是来自于当地少数民族或周边地区,宗教氛围相对较为浓厚,信仰宗教的学生相对较多,因此,这些院校对于本校学生在宗教观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也较为重视。而一些位于非少数民族的高校来说,在相关教育上就显得比较匮乏,这主要源于他们在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在主客观条件及内外因相互作用下,近年来,信仰宗教的大学生在人数和比例上较往年都有攀升之势,一些高校的教育者和管理者虽然也觉察到这一现象,但是并未引起他们的足够重视,在认识上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之所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作用的认识和判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现实必要性断不够深刻。一些教育工作者在思想上对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教育的重要性把握上带有很大的主观色彩,很多情况下采取熟视无睹、任其发展的态度,这和长期的应试教育理念不无关系。其次,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总结工作仍需加强。如,当前大学生宗教观教育的现状如何?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新时期出现了什么样的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等。任何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必须坚持防范和打击相结合的方针,然而许多高校并未深入细致的探讨大学生信教的缘由,因此也不清楚其根源何在,也不知道如何更好的防范和杜绝此类问题的发生。在过去,许多人都把马列思想、共产主义等智慧的结晶作为自己的理想信念和精神信仰,并将其置于崇高的地位,为之而努力奋斗。然而,近年来许多大学生却逐渐淡化了对马列主义思想等政治理论的学习,就连一些身处教育前线的工作者都存在着重分数轻提高思想道德素养的应试教育思想,对基础政治理论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冷漠态度。这些种种因素都促使宗教神学在广大群众尤其青年群体中迅速蔓延开来,加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的曲折和困难,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暂时仍未凸显,使社会上的许多群体包括大学生多共产主义产生质疑,在思想信仰上陷入危机,出现“真空”状态。关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相关理论知识在高校思政课教材中体现的较少,内容过于精简浓缩,且无独立的章节,缺乏独立系统性、可读性和说服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章节里虽然也涉及到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现实必要性宗教,但只是简单提到其本质和社会作用的两面性等,并未论述宗教与民族关系,与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的复杂关系,总共所占篇幅不过半页。这些因素相互作用,都直接和或间接的影响了高校宗教观教育的实际预期效果,大学生对宗教的判断和认识仍比较肤浅,停留于表面感性阶段。第二,教师相应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薄弱,教学方式有待更新。虽然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都对宗教知识有所涉及,但终究是浅尝辄止、蜻蜓点水,而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主要有法律知识背景和学生德育实践经验的老师进行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主要由有哲学专业背景的教师担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教学也主要由有相关党史研究的教师肩负,但是这些老师普遍对宗教领域比较陌生,相关宗教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有所欠缺,不够深入。“不得不提到的是,虽然少数民族学生较多的院校中,确实积累了一些有马克思主义教育实践经验的教师,但其经验更多的体现在我国宗教政策知识和基本宗教概况的教育上,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宗教理论的讲解上,还有所欠缺。”①因此,许多老师自身宗教理论知识的积淀不够深厚,这就决定了他们在宗教知识的教学中,很难取得实际效果,以及在实际处理学生宗教信仰的问题时,往往显得比较茫然,不知如何着手,采取什么措施。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方立江.青海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回顾及其思考.[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由会员购()整理编辑。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现实必要性第一,脱离大学生实际,抽象、逻辑证明偏多。虽然近年来教育部一再强调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革新陈旧的教学方法,但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许多地方仍旧沿用以往的教学模式。而且,许多教师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中,单纯的以理论讲解理论、以理论证明理论,要知道,理论知识作为真理性的存在,是来源于实践的,是在实践中总结并得到检验的,而且我们学习理论知识,是为了更好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如果理论与实际脱离,便会使其价值大打折扣。第二,个性化、层次性教育有待加强。虽然每个教师都熟知因材施教的道理,但真正落实到教学中的却少之又少。虽然教育部颁发了统一的教学要求和教学任务,但并不意味用统一的模具去教育每个学生。每个大学生都有着自身的个性和特点,认知水平和接收能力也大为不同,如果按照一种统一的教学模式进行教育,想必会收效甚微。第三,具体教学方法有待创新。在大学,没了升学的压力,教师们创新教学方法的积极性也逐渐减弱,很多教师虽然也陆续开始使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但是与其教学的契合性不是太高,而且很多仍未摆脱满堂灌、一言堂的弊病,学生仍是被动的客体接受老师的讲解,虽然在考试时可以背得滚瓜烂熟,但是很难在内心认同。由此可见,落后的教学方法、方式是行不通的,要想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革新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必然之路。第三,教育缺乏合力。作为历史性存在的宗教,并非独立存在的,总是同政治、经济等保持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同时在我国是一个比较敏感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现实必要性的话题。因此,相关部门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宗教观教育还是比较慎重和保守的,同宗教研究部门、工作部门就宗教的最新研究成果、各地区的宗教现状等信息的交流和互通也较少,这就为及时更新有关宗教的教学内容,掌握第一手资讯形成阻碍。加之,目前高校普遍缺乏有宗教理论研究和相关素养的教师,其他思政教师的宗教知识建构和沉淀稍有不足,跟不上教学发展的需要。本文由帆布鞋网()整理。另外,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已因科技信息的爆炸式发展而改变,大学生接收外界信息的途径和渠道不断扩展,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并未牢牢抓紧网络这把双刃剑,发挥网络方便快捷的优势,如学校论坛、网站等均未设置有关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板块。鉴于以上关于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现状的论述,我们不难看出加强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现实必要性
本文标题:原发性肝癌的护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130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