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关于中韩双向旅游发展的思考
关于中韩双向旅游发展的思考中国与韩国一水之隔。历史上,两国人员往来通畅,文化交流频繁,关系极为密切。后来,由于某些原因,中韩两国陷入了彼此隔绝的状态。直到1992年,中韩建交,两国关系才有了突破。两国在贸易、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交流也日益频繁。两国的旅游交流几乎从零开始,一跃互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国,现已互为第一客源国。但中韩两国的旅游交流仍处于发展初期,历史上长期的隔阂和对立所形成的误解还没有完全消除,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的不同依然会导致各种矛盾,两国人民的了解还不够深入。但国家之间的政治互信必定会拉近两国人民的情感,促进和增强相互交往和交流的愿望,这就大大扩展了两国旅游的发展空间。因此,有必要审视中韩两国旅游发展的过程和现状,总结经验,规划未来,使中韩两国旅游发展再上新台阶。本文根据对中韩两国建交后旅游发展过程的分析和《韩国来华旅游舆情与传播效果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供的信息,对扩大中韩两国互办旅游年的效果提出建议,仅供参考。一、中韩两国旅游发展20年历程1.中国赴韩旅游市场从无到有,一跃成为韩国第一客源国韩国是东亚地区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最晚的国家。建交前,除公务、商务和探亲外,到韩国旅游的中国人微乎其微。1992年,两国建交,韩国接待中国访客8.7万人次,相当于当时日本市场的1/16,美国市场的1/4。随着两国关系不断改善,两国的旅游交流也迅猛发展,很快成为对方重要的旅游客源国和目的地国。两国建交后的第十年(2002年),访韩的中国游客达到54万人次,2012年超过300万人次,仅次于日本,成为韩国入境旅游市场的第二大客源国。20年里,中国访韩市场年增长率接近20%。近些年,中国游客在韩国的人均消费超过了日本和美国,并有持续增长趋势,使得中国旅游市场地位不断上升。2014年,中国到韩国旅游的人数超过了600万人次,成为韩国第一大客源国。2.韩国旅华市场起点低,增速快,保持稳定发展1992年前,韩国人已开始访问中国,但只限于经商、探亲或留学,旅游者非常少。因此,政府旅游部门公布的韩国访华人数统计始于1991年,为80万人次,位列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第九。1992年,超过100万人次,约占当年中国入境旅游市场3%的份额。2002年,韩国访华人数突破200万人次,市场份额提高到15%以上。2012年,人数翻了一番,超过400万人次,成为中国第一大入境旅游市场。在这期间,年增长速度却差异很大,近10年中出现了4次负增长,总体市场份额一直保持在15%以上。3.两国旅游市场的发展空间很大,但在旅游交流中还存在着障碍中韩两国建交后的20多年里,旅游交流增长趋势明显,为中韩两国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目前两国的旅游交流水平并不高,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障碍。从韩国方面来说:其一,韩国公民出境旅游开放于20世纪80年代初,直到1989年汉城奥运会后才完全开放。2000年出境人数超过500万人次,2005年超过1000万人次,2014年超过1500万人次,年均增长率超过8%;其二,韩国总人口约5000万,当前人均出境旅游率已达30%。韩国访华人数却刚达400万人次,约占韩国出境旅游市场的1/4;其三,2000年-2014年,日本入境旅游市场从500万人次增长到1000万人次,韩国访日人数从100万人次增加到250万人次,占日本入境市场的20%-25%。从中日两国的国土面积来看,韩国来华旅游的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远不止400万。从中国方面来看:首先,从2000年算起,到2014年,中国公民出境人次从1047万增加到1.17亿,年递增率将近20%,增长速度非常高,预计还会保持。其次,剔除大约2/3的到港澳台的人次,中国内地年出境人次保持在4000万左右,其中到韩国的约有600万人次,占15%。对半数以上的中国大陆居民来说,到韩国各城市的旅行距离并不比到香港远,相关手续也不比办理港澳通行证复杂,正常情况下,这一数字翻一番是没有问题的。再次,中国是个人口大国,总人口超过13亿,目前出境人次(包括去港澳地区的人次)所占比例不足8%,增长空间巨大。以上比较或许并不科学,但至少可以说明,未来中韩两国跨境旅游交流的增长空间很大。同时,也要看到,无论是在作为目的地的旅游吸引力、旅游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方面,还是在旅游可进入性与便捷性等方面,双方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障碍。二、中韩两国旅游市场不断扩大近些年,中韩两国旅游交流不断扩大,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即“天时、地利、人和”。“天时”——中韩两国旅游发展的良好环境。其一,中韩两国关系不断改善。中韩建交后,历史遗留的误解与隔阂不断减少,相互间的贸易投资不断扩大,政治互信与经济合作的加强提高了双方相互了解的愿望,增强了彼此间的依赖,扩大了共赢,双方人员交流增多是个必然结果;其二,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促进了出境旅游市场的扩大。国民可自由支配收入提高,政府促进和保障国民旅游的政策不断出台,使得国民出境旅游市场规模扩大、消费能力提高。其三,日本政府关于历史、领土等方面的言论与做法引起了中韩两国的不满,严重影响了中日、韩日关系,共同的立场与利益拉近了中韩两国人民的情感,也是最近几年双方旅游交流增多的一个激励因素。“地利”——中韩两国的地缘关系。首先,两国相距不远,仅一水之隔,交通的便利突显了近邻的优势。尤其是对经济发达、人口集中、出境旅游潜力大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来讲,韩国成为其出境旅游的理想目的地;其次,独特的岛国旅游资源是对我国旅游资源的补充。韩国位于朝鲜半岛南部,拥有济州岛和全罗南道的一些离岛,有着独特的岛国风光和异域风情,加上中韩两国长期隔绝造成的神秘感更加突显了岛国旅游的特殊性,对中国北方和内地的游客来说,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另外,由于地缘关系,和西方国家相比,中韩两国的文化共同点更多,国民间的文化冲突少,彼此更容易理解和包容。历史上的生疏有利于双方从相似中发现差距,30多年的隔绝使得两国人民变得陌生,生疏感自然形成了神秘感,促使两国人民重新了解彼此的传统文化,深入认识彼此的现代文化,分享科技成果,相互接触和交流,正是海外旅游者寻求的真实体验。“人和”——两国人民寻求友好关系的愿望和努力。由于历史原因,中韩两国失去了许多合作机会,更感到今天的大好形势来之不易。因此,从国家到地方,从业界到民间,加强交往、改善关系的愿望不断增强,并逐步落实到实际行动中。韩国率先简化了中国游客的签证手续,并对访问济州岛的中国游客实行免签政策,成为亚洲抢占中国旅游市场的先锋。与此同时,为实现共同的目标,双方积极改善国际航空网络和旅游市场营销活动,迅速地拓宽了市场。近些年,双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学术界和业界的密切合作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双方旅游管理部门的定期交流。在2010年和2012年互办“访问年”后,又在2015年和2016年互办“旅游年”。中韩两国的旅游合作已开始从中央政府为主的国家行动扩展到地方间的全方位、多级别合作。三、中韩两国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过去的20多年,中韩双方都积极抓住机会,通过改善市场形象、丰富旅游产品和服务来开拓市场,使得两国的旅游交流取得了明显进步。但也要看到双方在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需要双方共同努力,使两国的旅游发展与合作跃上新台阶。对韩国来说,中国旅韩市场正在高速增长,发展势头良好。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区域发展不平衡,中国游客主要集中在首尔和济州岛两个地区中国游客访问韩国的旅游目的地主要集中在两个区域,一是韩国首都——首尔市,二是韩国南部离岛——济州岛。目前,在中国内地,企业宣传和销售的韩国旅游产品,也是以这两个地区为核心,北部延伸到仁川、京畿,南部增加了釜山,自由行和特殊旅游(如邮轮旅游)也大致如此。韩国的腹地如大田、全州、光州、大邱以及韩国东部与西南部沿海城市和地区如束草、丽水等地,中国游客并不多,对这些地方的了解也很少。2.旅游产品以常规产品为主,缺乏针对中国市场的定制产品,一些城市过于关注旅游购物的推广从产品开发来看,目前主要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满足团队旅游需求的常规产品多年来没有变化,以观光游览为主,着重于满足一般大众旅游者(尤其是首次到韩的访客)的需求。一些城市过于强调旅游购物,欢迎中国游客,实际上是欢迎中国人来购物,甚至出现了主要服务于中国旅游团的专营商店,使得旅游活动成了走马观花式的程序;二是旅游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如各个城市都推广“民俗村”和“影视拍摄地”,前者大同小异、缺乏特色,后者失于浅薄,尤其是在海外放映较少的影片,游客难以认知。除购物外,韩国显然缺乏针对中国市场的定制旅游产品。3.不够关注中国自由行游客的需求,旅游产品以满足西方或日本旅游市场需求为主中国出境旅游市场不断细分,随着韩国对中国游客签证手续的不断简化和越来越便捷的交通,中国赴韩游客中自由行或半包价的比重不断上升,潜力巨大。这些散客与团队游客在旅行模式、信息获取、旅游决策和出游兴趣上大不相同,韩国旅游部门应深入研究中国市场。不少韩国创意旅游产品,是为了满足欧美国家旅游者的兴趣,中国人并不感兴趣。韩国一些非常有特色的自然风光游(如不同季节的国家公园游)、韩国传统民间美食以及发达的乘公交旅游也未努力推销。专门针对中国游客假期的旅游产品也明显不足,如中国人钟爱的春节旅游、学生毕业旅游、冬季旅游等,开发余地很大。一些满足特殊兴趣的旅游产品也值得认真开发和宣传,如全罗南道和光州的泡菜文化与婚庆旅游。对一些能拉近与中国人情感的人物和事件,更要下决心推广,如在中国非常有影响的著名音乐家郑律成(《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作曲者)的故乡(全罗南道)。对能够促进身心健康的特殊旅游产品如济州岛的偶来小路徒步游、促进儿童健康的“森林旅游”缺乏有力的宣传。4.语言不通依然是个障碍,制约着中韩两国旅游的发展在韩国,中文并不陌生,中文的碑文、匾额和人名、地名,处处可见,这与历史有关。而当代,通晓中文的韩国人并不多。尤其是中国大陆汉字的简化给中韩交流带来了新的问题,把中国的汉字与和制(日文中使用的)汉字相混淆,一些中国人不认识汉字的繁体字,一些韩国人不认识中国的简化字,给交流带来了困难。近些年,为发展旅游,公共标识、旅游宣传品以及相关的出版物越来越多,韩国人学习中文的热潮也再度兴起,会用中文的韩国人开始多起来。但对自由行游客来说,语言障碍依然很突出。在首尔、济州岛这些中国游客集中的目的地,尤其是著名的旅游购物场所,情况会好一些。但在中小城市,自由行却非常不便,中文导游缺乏,相关的语言标识也不足,一些旅馆和餐厅能够用汉语交流的服务人员也较少。5.旅游安全事故对中国旅游市场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近些年,出境旅游者对自身的安全越来越关注。国际旅游目的地安全事故频发,使得旅游者对出行目的地的选择更加敏感。在中国游客心中,韩国还是个安全的旅游目的地,尤其是食品和公共安全方面。但近两年,朝鲜半岛南北关系紧张、邮轮事故、美容医疗事故等让中国游客有了警觉,尤其是刚刚兴起的邮轮旅游。济州岛发生的“海娜号”事件以及“岁月号”客轮事件,对中国旅游市场(尤其是邮轮旅游市场)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6.一些领域旅游服务质量出现下降趋势,医疗旅游问题日益显现近些年,中国居民赴韩旅游人数激增,消费水平居高不下,使得韩国商界对中国游客兴趣倍增。不少地方对中国游客的兴趣主要集中在刺激购物、博彩等消费活动中,一些公共服务机构往往会表现出明显的厌倦或反感情绪,使得服务质量下降。在首尔、济州岛等中国游客相对集中的目的地尤为突出,特别是游客集中的机场、免税店等公共服务机构。此外,韩国医疗旅游比较发达,随着以美容、整容和医疗为目的的中国游客增多,韩国相关的虚假广告、非法行医、手术事故等也频发,造成了投诉增加、行业信誉下降。据报道,2014年,中国赴韩做整形手术的人数已达5.6万人。同时,近年来中国赴韩整容事故和纠纷以每年10—15%的比例增长,已引起了中国消费者和相关部门的密切关注。对中国来说,韩国旅华市场已有了一定的规模,并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但近10年来,韩国市场增速减缓,有4个年度出现了负增长,双位
本文标题:关于中韩双向旅游发展的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662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