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八年级历史走向战略进攻测试题
第23课走向战略进攻基础知识巩固第2课转入战略反攻课后反馈1.国民党改全面进攻为重点进攻后,目标是(B)①陕甘宁解放区②豫皖苏解放区③山东解放区④豫陕鄂解放区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2.率领西北人民解放军采用“蘑菇战术”同敌人周旋的是()A.刘伯承、邓小平B.陈庚、谢富治C.彭德怀、贺龙D.陈毅、粟裕3.1947年陈毅指挥华东解放军全歼国民党最精锐部队之一整编七十四师的战役是(C)A.青化砭战役B.羊马河战役C.孟良崮战役D.沙家店战役4.“我阅历过多次线争、但却从未见过比共产党这次和以后抢渡黄河更为高明出色的军事行动。说它高明出色主要在于这一军事行动的构想——它的胆识、气魄,特别是它的创造性的想象力。”美国人司徒雷登文中提到的这次战役是()A.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B.孟良崮战役C.青化砭战役D.羊马河战役5.解放战争时期,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军事行动是()A.孟良崮战役B.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C.中共中央转战陕北D.东北解放军迅速攻占锦州6.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的战略目标是()A.夺取中原地区,转入战略进攻B.歼灭一切反动派,解放全国C.歼灭南线国民党军队主力D.配合东北战场发动辽沈战役7.把中原地区作为战略进攻的方向,主要是由于中原地区()A.群众基础好B.战略地位重要C.威胁着南京和武汉D.国民党军队防守力量薄弱8.根据下图推测,这场军事行动应是()A.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孟良崮战役9.从编辑历史小报“我们眼中的解放战争,学习探究中,不能得到的是(D)A.了解掌握人民解放军获胜,国民党军队失败的重大过程B.知道历史资料的丰富性,初步学会了整理历史信息的方法C.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D.历史,只有历史才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唯一途径10.邓小平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大贡献是()A.成立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为建党打下基础B.指挥百团大战,增强7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心C.倡导延安大生产运动,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D.和刘伯承率军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二、融入情境,探究问题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在战争开始的八个月里,解放区军民积极作战,歼灭敌人七十多万,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不久,又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材料二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毛泽东(1)材料一中的“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时解放军主要作战方法是什么?主要作战目标是什么?(2)材料一中提到“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敌人重点进攻哪些地方?解放军的主要战术是什么?其中著名的战役是什么?(3)材料二中的这个转折点是由什么事件开始的?结合毛泽东的话说说这一事件有何历史意义?(1)运动战:主要作战目标是歼灭敌人有生力量。(2)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蘑菇战术”;孟良崮战役。(3)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迫使蒋介石将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部队回援,支援了陕北、山东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向国民党统治区进攻,拉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对这一战略部署,毛泽东做了生动的比喻:蒋介石把他的主要兵力集中于陕北、山东,搞“重点进攻”,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这样的兵力部署很像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两头力量强,还有攻势;中间力量弱,处于防御。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从中央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1)材料中插入敌人胸膛的“尖刀”指的是何时发生的什么历史事件?领导人是谁?(2)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标志着什么?其作用是什么?(1)1947年夏,千里跃进大别山。刘伯承、邓小平。(2)标志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作用是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1.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是()A.井冈山B.瑞金C.延安D.西柏坡2.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是为了()A.声东击西B.诱敌深入C.调虎离山D.迂回战术3.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指挥西北野战部队同国民党军队周旋的主要将领是()A.邓小平B.陈毅C.彭德怀D.朱德4.1947年3月,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西北野战部队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的重点进攻()A.山东解放区B.中原解放区C.陕甘宁解放区D.大别山地区5.指挥部队取得盂良崮战役胜利的将领是()A.刘伯承B.陈毅、谭震林C.陈毅、粟裕D.林彪、罗荣桓6.在孟良崮战役中被歼灭的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是()A.整编七十四师B.第五军C.整编七十六师D.第十军7.挺进大别山的军队是()A.华北野战军8.西北野战军C.东北野战军D.晋冀鲁豫野战军8.指挥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的是()A.彭德怀、贺龙B.陈毅、粟裕,C.刘少奇、邓小平D.刘伯承、邓小平9.揭开人民解放战争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历史事件是()A.孟良崮战役B.挺进大别山C.三大战役D.渡江战役10.阅读下列材料: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朽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彻底破坏国民党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进一步破坏和消耗解放区的人力物力、使我不能持久的反革命战略方针……——《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请回答:(1)“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如何开始执行的?(2)我军第二年为什么要“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梯级能力提升易错题11.在孟良崮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A.国民党军队采取密集靠拢、齐头并进的战术B.整编七十四师孤军深入C.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正确指示以及指挥员的正确指挥D.国民党军队战斗力太弱12.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的战略目标是()A.歼灭国民党军队的主力B.配合其他战场进行战略反攻C.转入战略反攻,威胁国民党的统治中心D.歼灭整编七十四师13.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从根本上改变战局的原因是()A.彻底地打败了国民党反动势力B.大别山是战略要地C.将战争引向了国民党统治区域D.歼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14.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的重大意义是()A.影响了战略决战的主攻方向B.粉碎了蒋介石的重点进攻C.改变了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D.改变了敌我双方的力量创新题15.小明将在寒假参加“红色旅游团”,到“革命圣地”观光旅游。他要到的地方是()A.井冈山B.瑞金C.北京D.延安16.陈毅元帅是我党我军中著名的诗人之一,在革命的过程中留下许多诗篇。在一次战役胜利后,掩饰不住内心喜悦的他将这次战役誉为“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上将”是指()A.华东解放军B.国民党整编七十四师C.西北解放军D.国民革命军第八集团军17.“喜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陈毅这句诗反映的战役应当是()A.台儿庄战役B.百团大战C.孟良崮战役D.蟠龙战役探究题18.毛泽东曾说:延安是我们的,我们在这里开了窑洞。种了小米,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延安是革命的大本营。那么在解放战争时,你知道中共中央为什么撤离延安,但又继续留在陕北吗?开放题19.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当时许多战士想不适,纷纷请战,欲与国民党决一死战。你的看法如何?谈谈你的想法和理由。综合应用拔高20.1945年8月至l949年9月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个时期()A.国民大革命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土地革命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21.下列事件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国民党军队进攻延安②孟良崮战役开始③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A.①③②B.①②③C.②③①D.③①②22.阅读下列材料:下文是毛泽东对一次战略部署的生动比喻:蒋介石把他的主要兵力集中于陕北、山东,搞重点进攻,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这样的兵力部署很像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两头力量强,还有攻势;中间力量弱,处于防御。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从中央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请回答:(1)“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的战略部署指的是什么?(2)这一战略部署有什么意义?中考同步挑战23.(2005年,湖北)毛泽东、周恩来撤离延安后,中国共产党指挥全国各战场作战的中心是在()A.华北B.江南C.陕北D.东北24.(2005年,贵州)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受到严重威胁的国民党统治地区有()①南京②重庆③武汉④上海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25.(2006年。湖南长沙)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是指()A.三大战役B.渡江战役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D.百团大战26.(2005年,江西)阅读下列材料:国民党军队占领延安后,急于寻找解放军主力决战。解放军采用“蘑菇”战术,牵着敌人的鼻子走,忽东忽西,忽南忽北,将敌人拖得精疲力竭,然后,集中兵力围歼敌人。青化砭一仗就全歼敌人近三千人。请回答:(1)延安是党中央所在地,是如何被国民党军队占领的?(2)国民党军队是在什么时间大举进攻陕甘宁解放区的?当时,双方的兵力对比情况如何?(3)西北人民解放军面对强敌采取了什么战术?这种战术属于什么作战方式?(4)是谁在指挥西北解放军作战?他们比其他解放区的指挥员多了一项重要的任务,你知道是什么吗?答案:
本文标题:八年级历史走向战略进攻测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945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