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亿利东方学校2012年春季八年级月考试题
仔细审题认真作答共4页第1页共4页第2页亿利东方学校2012年春季第一次月考试题八年级思想品德命题人陈志强一、单项选择题(40分)1.清华大学电机系学生刘海洋先后两次把硫酸泼在北京动物园的5只狗熊的身上和嘴里,狗熊受到了严重伤害。刘海洋被刑事拘留,当警察询问刘海洋为什么要这么做时,他说:“我只是想做个实验,看看狗熊到底笨不笨。”上述案例告诉我们①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应坚决不做②科学研究需要创新实践,可以不受任何限制③青少年要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④公民必须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右边漫画中的司机A.没有认识到接受违章处罚是公民的义务,不应讨价还价B.没有积极去做法律鼓励公民做的行为C.没有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D.实施了法律禁止做的行为,将受到法律制裁3.在我国现阶段,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不包括()A.所有具有中国国籍的人B.社会主义的劳动者C.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D.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4.7岁的小学生廖克力乘坐电车时,因电车脱鞭触电受伤,致使右上肢高位截肢。他在律师和家长的帮助下,状告电车公司和有关供电局,要求赔偿损失。后来,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两被告赔偿廖克力202.88万元。这件事表明:①肇事单位必须承担其应负的法律责任②我国公民的权利有法律保障③在任何情况下公民受伤都会得到巨额赔偿④廖克力依靠法律有效地维护了自己的权利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莎莎是个女孩,出生后父母就将她遗弃。一位好心的老爷爷把她抱回家抚养,日子过得很清苦。莎莎6岁时,因没有正式户口不能就近报名入学。据此回答5-6题。5.莎莎理应享有却未能实现的权利是①被抚养权②姓名权③受教育权④平等权⑤社会经济权A.①②③B.①③C.①③④D.②④6.此事例告诉我们,公民权利得以实现()①需要来自家庭的保障②需要来自学校的保障③需要来自社会的保障④最重要,最有效的保障是法律保障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7.法律是保障我们权利的法宝,有了法律,我们就有了维权的利剑。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于A.社会物质财富的不断增多,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B.人民的文化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社会风气不断加强C.人权能够得到尊重和保障D.民主进程加快,法律、法规深入人心,人们具有高度的民主和法律意识8.某市公交车乘务员李某因提醒乘客注意扒手,遭到四名扒手的殴打致伤。当时公交车上挤满了乘客,却无一人伸手相助。这些乘客的行为①不敢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没有自觉自愿地履行道德义务②是懦弱、自私的表现,应受到道德谴责③没有履行道德义务,应承担法律责任④在客观上纵容和支持了违法行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9.下列行为正确的有①小刘未经同意就拿走小周的运动服②小亮把小刚的笔赠送给生活贫困的小余③小伟制止了小莉采摘某农场牡丹花的行为④小敏发现有人正在偷盗施工现场的水泥,便立刻打“110”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10.个体户王某是一位遵纪守法的公民,正在经商的他总是自觉地纳税。他常说:“作为公民,享有种种权利,就应该自觉履行各种法定义务。”对王某自觉履行义务的行为,下列评价错误的是A.这说明他公民意识强B.这说明他胆小怕事,害怕受到法律制裁C.这是他权利义务观念强的表现D.这是他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表现11.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也有密切的联系,我国许多法定义务同时就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所以①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是相同的②自觉履行道德义务,有助于人们履行法定义务③积极履行法定义务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④履行了道德义务就是履行了法定义务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2.大学毕业生孙志刚因未携带身份证被派出所收容,并转往收容遣送救助站,被故意伤害致死。孙志刚被侵犯的权利是()①人身自由②劳动权③言论自由权④生命健康权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3.懂得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有助于增强我们的国家观念和法律意识.下列对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关系认识正确的是①在某些条件下,权利就是义务,义务就是权利②公民所尽义务越多,享有的权利就越充分③权利和义务是彼此制约的④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4.下列行为符合我国法律关于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规定的是A.未经同意,小明将他人的东西捐给希望工程B.一位同学看到小偷在盗窃电缆,没去报警C.小敏制止同学在街心公园的草坪上踢足球D.家长让八年级学生小刚外出打工,挣钱养活自己15.车尔尼雪夫斯基说:“道德义务、责任不是什么外部强加给人的东西,而是一种要这样行动而不要那样行动的内在需要。”这句话告诉我们A.道德义务靠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B.道德义务靠社会成员自觉自愿来履行C.人人有道德,户户讲文明D.法律和道德都靠风俗习惯确保履行16.中学生有使用计算机网络的权利,同时必须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和其他有关网络的规定。这表明A.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B.公民先履行义务,后享有权利C.公民先享有权利,后履行义务D.权利是科技进步带来的,义务是国家规定的17.2007年,国家公布了“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该条例第一条规定,为了维护职工休息休假的权利,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根据劳动法和公务员法,制定本条例。这说明了A.我们享有的权利需要社会的保障B.所有职工的休息休假权利都能得到保障C.国家通过立法保障公民的权利D.公民的各项权利都得到了保障18.林林在放学路上捡到一个皮包,包内有些文件,还有2000元现金。在下列想法中,正确的是()亿利东方学校年班姓名考号密封线仔细审题认真作答共4页第1页共4页第2页A.包是我捡的,就应该属于我B.失主来要就给他,没人来找自己也没有去寻找失主的义务C.反正别人没看见,偷偷留下吧D.捡到别人遗失的物品不还,是一种违法行为。19.某校九年级三名学生,利用暑假期间对当地赌博活动的特点、规律和危害进行了调研,并将调查报告成交有关部门,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这3名中学生的行为是A.作为学生不好好学习,在多管闲事B.没有认真履行受教育权C.为了出风头D.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正确行使了批评建议权20.我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许多城市曾先后自发地多次出现大规模的反日示威游行。在自发组织的游行示威过程中,人们抒发着自己的爱国情感,但是也出现了冲击日本领事馆、打伤日本留学生、砸毁日本在华企业的过激行为。在与警察对持的过程中,有人打出了“爱国无罪”的标语。中国外长李肇星在与日本外相会谈时指出:“对部分过激的行为我不赞成,也不愿意看到。”对此正确的理解是①权利与义务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关系,我们不能只强调权利而忽视义务②自觉地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未经国家批准的游行示威实际上是忽视义务,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损害了国家利益的违法行为③游行示威中部分人的过激行为是损害了国家的形象和利益,我们不能以所谓“爱国无罪”为由,放纵违法行为,因此其中的暴力活动理应受到法律的制裁④热爱祖国是法律对每个公民的要求,依法办事也是我们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公民游行示威应该依法、有序、理性地进行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21.中学生张某晚上从同学家回来的路上被两个歹徒尾随,这时他可以采取的较好的应对方法有()①勇敢地与歹徒搏斗②设法向司法机关报案,寻求保护③尽快跑到人多的地方去④自己走自己的,装做没看见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2.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尊重他人生命健康权的行为。下列行为中属于尊重他人生命健康权的是()①护送盲人过马路②捐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③死后捐献角膜④路遇伤病者,奋力抢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3.一名妇女在某超市偷化妆品被超市保安抓获,并被挂上“我无耻,我是小偷”的牌子当街示众。超市让小偷挂牌示众的行为()A.正确,是维护超市合法权益的必要手段B.正确,这样才能达到“天下无贼”C.错误,涉嫌侮辱人格D.错误,因为小偷并不是罪犯24.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看重自己名誉的民族,良好名誉首先取决于()A.他人的高度评价B.个人的良好表现C.父母的社会地位D.个人的专业方向25.某中学生写作文时,用邻居的真实姓名,虚构邻居家重男轻女的情节,作文被某晚报选登,造成了较恶劣影响。该学生的行为主要侵犯了邻居的()A.健康权B.隐私权C.名誉权D.肖像权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二、非选择题:(共35分)26.小勇的一天:早晨,八年级学生小勇背起书包上学,到了学校,小勇把吃剩了的早餐随手往教学楼的楼梯边一扔,走进了教室。午饭后,小勇到邮局寄信,回校的路上,看到有两名社会青年在持刀勒索一名低年级的同学,小勇急忙到附近的公用电话亭打“110”报警。放学后,小勇用自己的零花钱给生病的妈妈买了她喜欢吃的蛋糕和水果。晚上,他就前两天社会调查中了解到的“六合彩”赌博泛滥的现象,向有关部门提出了综合治理的书面建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小勇享受了哪些权利?履行了哪些义务?(6分)(2)请你指出小勇的哪些行为不正确?为什么?(5分)27.案例一:小周创作的小说出版后获稿酬3600元,当出版社要为他代缴个人所得税时,他说:“支配稿酬是我的权利,我不想缴税。”案例二:小芳与同桌小玉有矛盾,便造谣说小玉正在谈恋爱。小玉找她理论,她说:“那是我的言论自由,你管得着吗?”案例三:小明因拒绝给社会青年王某“保护费”而遭殴打,便找人把王某打成重伤。小明认为这是在维护自己的人身权利。辨别分析上述案例中小周、小芳、小明是否真正行使了自己的权利。(6分)你认为公民应该怎样行使权利?(8分)28.金姑娘,16岁,靓丽清秀,大方得体,特别是那头乌黑的头发,人见人爱.一天,金姑娘无意在某家洁美公司生产的新型发乳胶的包装盒上发现自己的头像(在一次与朋友聚会时所照),被用作该商品的商标图案,遂与有关人员交涉,未果,不得已诉至人民法院.(1)法院能否以原告不满18岁而拒绝受理此案?为什么?(4分)(2)若受理,法院应该怎样来处理?(4分)(3)若该案例中,某公司将金姑娘的相片用于非营利性的宣传报道,又该如何定案?(2分)仔细审题认真作答共4页第1页共4页第2页参考答案12345678910CDACBDCCBB11121314151617181920DCDCBACDDA21B22D23C24B25C26.(1)小勇享受了受教育权、通信自由权、建议权等权利;履行了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义务、扶助父母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6分)(2)小勇随手乱扔未吃完的早餐是不对的。因为他不爱惜粮食,不爱护环境卫生,既没有履行好道德义务,也没有履行好法定义务。(5分)27.(1)他们都没有正确行使权利。①小周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损害了国家、社会的利益。②小芳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所谓的自由权利超出了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③小明个人人身权益受到侵害后,没有按照法定方式讨还公道,而是采用了非法方式,背离了法律。(6分)(2)公民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要用合法的方式来行使。(8分)28.(1)不可以。未成年人的肖像权同样受法律保护。(4分)(2)法院应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金姑娘的合法权利。(4分)(3)不构成侵犯肖像权案。构成一个肖像权的合理使用。(2分)
本文标题:亿利东方学校2012年春季八年级月考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7385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