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01109)
1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0年11月9日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通过)2010年12月2日01:要闻稿件来源:解放日报“十二五”时期(二○一一年至二○一五年),是上海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的重要时期,是上海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科学制定上海“十二五”规划,对于上海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的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到二○二○年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1)“十一五”时期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一五”时期是上海发展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上海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自身发展转型的挑战,把举办上海世博会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契机,把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作为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主攻方向,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协调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持续改善;举办了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胜利完成国家交给2上海的光荣任务;“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和任务胜利完成,“四个中心”框架基本形成,服务全国能力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谱写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新篇章。五年的奋斗和探索,成绩来之不易,世博理念、世博精神和世博经验是推动未来上海转型发展的宝贵财富。(2)“十二五”时期上海面临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上海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我国国际经济地位快速上升,为上海转型发展带来新机遇。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全球经济出现增速减缓,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对上海经济发展构成严峻挑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加快,特别是国家进一步支持上海加快“四个中心”建设的重大政策,为上海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上海智力资源较丰富、商务环境较规范、城市开放度较高及世博会后续效应释放,为转型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上海发展仍面临不少瓶颈制约和突出问题,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商务成本攀升;传统增长模式不可持续,创新创业活力不足,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有待增强;常住人口总量增长较快,人口老龄化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压力加大,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群体利益诉求日趋多样、协调难度增大,社会矛盾增加;体制机制瓶颈更加凸显,改革攻坚任务更加艰巨。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创新意识,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率先走出一条适合特大城市特点的科学发展新路。(3)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紧紧围绕建3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体目标,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四个率先”,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强大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充分发挥上海世博会的后续效应和浦东新区先行先试的带动作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努力争当全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坚持科学发展,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推进改革开放、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央对上海的明确要求和殷切期望,也是上海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继续保持上海发展良好势头,解决前进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发展这个硬道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四个率先”作为上海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力争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是上海在更高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把创新贯穿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和全过程,着力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使科技进步和创新成为上海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全面贯彻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要求,坚持人力资源优先开发和教育优先发展,壮大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使城市转型发展真正建立在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创新创业活力竞相迸发的基础上;要切实摆脱习惯思维束缚,不背过去成绩包袱,更新发展理念,实现体制机制、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重大转变,坚定不移调结构、促转型,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基本要求是:——必须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把改革开放作为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高举浦东开发开放旗帜,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加快建立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着力提高开放型经济4水平和城市国际化程度,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必须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结构调整作为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积极把握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机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全面促进城市信息化,着力提升现代服务业能级和水平,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基础和传统产业,努力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必须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社会建设和管理。把改善民生作为转型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完善制度安排,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满意度,使发展成果更加广泛、更加均衡地惠及人民群众,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人的全面发展。——必须着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转型发展的重大任务,优化市域空间布局,充分发挥郊区在新一轮发展中的战略作用,积极推进新城、新市镇和新农村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和城市管理体制,进一步提升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构筑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必须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转型发展的着力点,更加注重源头治理和长效机制建设,着力推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5——必须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把依法治市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保障,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与维护司法权威有机统一,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深入开展法制教育,加快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形成全社会依法共融、和谐共进的制度环境。(下转第2版)(上接第1版)(4)“十二五”时期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根据国家对上海的战略定位和要求,到二○二○年上海要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相适应、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基本建成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作出贡献。据此,“十二五”时期上海“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要取得决定性进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取得率先突破,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要得到明显提高。主要目标是: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预期为8%左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5%左右,单位土地产出率和全社会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城市创新活力大幅提升,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鼓励创新氛围日益浓厚,劳动者素质稳步提高,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比例达到3.3%左右。城市服务功能全面增强,“四个中心”核心功能初步形成,城市信息化整体水平迈入国际先进行列,城市交通体系更加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城市文化更加繁荣、更具魅力。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人民群众获得更优质、多样、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居6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就业岗位持续增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民主协商充分发展,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社会管理制度加快完善,诚信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努力使上海成为最安全的大都市之一。生态环境不断优化,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下降,供水水质达到国家新的饮用水标准,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稳步提高。改革开放取得新的突破,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示范作用充分显现,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市场配置资源能力进一步增强,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明显提高,开放型经济和城市国际化程度达到新水平。二、聚焦建设“四个中心”的国家战略,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深化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按照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的方向,着力推进高端化、集约化、服务化发展,促进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面向市场、发挥优势,加快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不断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5)以人民币国际地位提升为契机推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新突破。以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为核心,以先行先试和营造环境为重点,不断提高金融中心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拓展金融市场广度和深度,加快提升股票、债券、外汇、货币、期货、黄金和产权等重要市场的功能和国际化程度,不断丰富市场产品和工具,健全完善市场体系和结构,积极稳步扩大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基本确立上海在全球的人民币资产交易、定价、清算中心地位。大力发展各类金融机构,着力吸引和培育7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的金融机构,积极拓展各类金融和金融中介服务业务,大力鼓励和支持金融创新,不断提高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积极促进形成适应发展需要、切合我国实际又符合国际惯例的金融税收、信用、法律和监管体系,努力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发展环境。加快陆家嘴—外滩金融区建设。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6)显著增强国际航运中心资源配置能力。优化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推进外高桥港区、洋山深水港区建设和功能提升,加快内河航道建设,完善货运道路网络,大力发展水水中转等多式联运,加强航空等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建设,加快建设国际邮轮母港。拓展和完善航运航空服务产业链,大力发展航运经纪、航运金融、船舶交易和海事法律等各类航运服务。推进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促进与航运相关的货物、船舶、企业和人才等各类市场要素集聚。(7)提升国际贸易中心服务功能和国际地位。以提高市场开放程度和贸易便利化水平为着力点,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快将上海建成具有国际国内市场资源配置功能、与我国经济贸易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贸易中心。深化口岸通关模式改革,加强进出口平台功能,建立覆盖口岸和腹地的保税网络系统。推动外高桥国际贸易示范区先行先试,鼓励支持新型国际贸易业态发展。着力完善辐射全国的市场体系,努力成为大宗商品定价中心、交易中心、结算中心。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完善商业业态和购物环境,打造时尚购物之都。(8)大力发展各类服务业。依托城市功能提升、市场需求引导和新技术应用,扩大服务业规模,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增强服务业辐射能力。加快发展信息服务、现代物流、专业服务、服务外8包、研发设计、文化及创意和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集聚发展、集群发展。按照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扩大内需、优化结构的要求,加快发展健身和多层次医疗保健、教育培训、家庭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推动中心城区合理建设布局现代商务楼宇,鼓励郊区发展特色服务业,加快建设服务业集聚区。(9)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加快发展先进制造
本文标题: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01109)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101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