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课件.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美)罗森塔尔这里是一座平静的小镇,也曾经是最恐怖的死亡工厂;这里见证着人性的堕落,也凝结着一个民族的苦难;这里是人类历史无法跳过的一页,这里是奥斯维辛。奥斯维辛(Auschwitz)集中营:奥斯维辛位于波兰南部小波兰省境内,1940年4月27日,德国法西斯头子希特勒下令在此修建最大的灭绝人性的杀人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集中营壁垒森严,四周电网密布,内设有哨所看台、绞刑架、毒气杀人室和焚尸炉,用于消灭欧洲的犹太人,是纳粹德国最大的灭绝营。每天,成千上百的犹太人,被运送牲畜的火车拉到这里,身强力壮的被留下来,年老体弱的和儿童,则直接被送进毒气室。在营中关押的囚犯,过着非人的生活,他们每日要做繁重的劳动,却得不到充足的粮食,饥饿和病痛折磨着他们,谁要是在劳动中偷懒或者病倒,将会直接被拉进焚尸炉。集中营里的人都不会待得很长久,1940年到1944年,奥斯维辛集中营,大约有400万人在这里惨遭杀害。大批的犹太人被送向死亡照片显示的是奥斯维辛集中营密布的电网苏联红军解放这里时,发现了7000公斤头发、35万件女装、4万双男鞋和不计其数的尸骨。面对法西斯的累累罪行。最引人深思的集中营大门的字——“劳动获得自由”,这简直是莫大的生命谎言。劳动创造了人,人又在劳动中创造幸福,享受自由,然而在这里,人类躯体被囚禁,甚至没有生存的希望,何谈自由?就像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纳粹军官对犹太人所说:“进了集中营,就不要再有其他想法,你能获得自由的唯一出路就是焚尸炉的烟囱”。毒气室中等死的囚犯遇难者的鞋子遇难者的遗物奥斯维辛集中营里拥挤的囚犯宿舍部分遇难者照片被处死的囚犯的尸体.照片上显示的仅为死难者的一半不到,他们大多数是饿死或被枪杀的。集中营堆积如山的尸骨被害者处绞刑时站的木块被用来做医学实验的犹太儿童巨大的焚尸炉集中营幸存者妇女与孩子走向毒气室纳粹警察射杀犹太妇女德国妇女在走过800多具囚犯的尸体时生字注音毛骨悚然和煦废墟不寒而栗踉跄祈祷呆滞sǒngxùxūlìliàngqiàngdǎozhì访问了哪些地方?参观者表情如何变化?毒气室焚尸炉牢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人们表情的变化,从侧面证明了集中营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纳粹法西斯的暴行惨绝人寰,灭绝人性,令人发指!找出文中的景物描写,并思考有什么作用?(1)“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第1段)(2)“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第8段)(3)“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1、什么与什么构成了对比、反差?2、哪些词句强化了反差效果?3、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考和情感?“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曾经的灰暗沉闷如今的温暖明媚反差居然:面对美景,吃惊,觉得不可思议景色固然美好,却与这里的历史不相配。这个曾经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发现,这个该被历史永远诅咒的地方,竟有这样和平美好的景色,他一时无法接受,所以感到可怕。作者无一字控诉,可是由此所体现出的强烈愤懑的感情,让读者感到无比压抑。61年前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毒气室和焚尸炉”代表了什么?“雏菊花在怒放”表明了什么?对比中揭示了什么?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暗示生命是不会被彻底摧毁的,正义必定战胜邪恶,自由与光明之花,人性“他们表情木然。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作者为什么要为我们展示这样美丽的画面?这篇新闻报道的题目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那么为什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但这位记者还要去报道?自由分组讨论:奥斯维辛早就因它的那段沉重、血腥的历史而出名。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对于追求新闻时效性的记者来说,的确是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可供报道了。①没有什么新闻但作者还是要写,因为他此时已经不只是一个记者,更是一个被深深震撼的参观者,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感情驱使作者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以祭奠亡灵,揭露罪恶。②为什么又报道了这篇新闻?思考:《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报道与我们在报纸上看到的一般报道有什么不同之处?一般报道《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时效性报道内容情感倾向比较的方面比较的项目最新发生的事件时效性不强客观事件个人感受客观个人情感浓厚这篇报道突破了新闻“零度写作”原则(全面、客观、实在地向受众提供生活与人生定位的新闻),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觉,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的感受当作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的情感。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主题归纳本文在作者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抒发了对德国纳粹残酷暴行的沉重控诉,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平与祥和的向往。同时,也是为了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小结:余秋雨说:“人类是需要废墟的,没有皱纹的老祖母是可怕的。”同样,人类也是需要奥斯维辛的,没有伤疤的历史只会催生新的罪恶,产生新的苦难。让我们谨以这样的思考纪念400万在奥斯维辛被无情摧残的生命吧!课后思考奥斯维辛纪念墙上照片中的那个姑娘,她在想什么呢?
本文标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8434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