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ch1-1信息及其特征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一节信息及其特征【教材、学生分析】本节为教材的第一单元第一节,内容相对其它章节有相对独立的地位。由于是第一节课,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间不熟悉,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及对本课程的学习方法也不了解,因此这一节课的教学方式与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对整个课程学习有开启的含义。与以往的信息技术课程相比,新课程更注重的是能力培养,注重团队合作,注重讨论学习,改变原有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因此这节课的主要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讨论为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发挥学生的想象,自我构建信息的基本特征。【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理解信息的一般特征包括普遍性、载体依附性、价值的相对性、时效性、共享性、真伪性,并能举例说明;培养学生通过直接观察法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掌握信息的特征。2、难点:信息的概念;正确分析信息的特征。【教学策略】1、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通过熟悉的事例来感悟人类生活离不开信息;让学生理解信息的涵义。2、用自主探究、组织竞赛的方法,让学生掌握信息的基本特征并能用信息基本特征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学环境】硬件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过程】情景模拟,激情导入用屏幕发送并显示“某海军陆战队在原始森林进行为时一个月左右的生存实验,具体要求如下:第一:每个队员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随身只能带三件物品,每件物品不能超过二公斤;第二:队员都是由飞机空降到半径为1000公里原始森林的中心地带,要求在一个月时间内从森林里走出来。问题:队员带哪三件物品合适?请同学们自由组合成探究小组,在2分钟内给出一个可能的答案。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抽选三个小组中的成员进行课堂提问。(学生可能的答案有:笔记本电脑、钢枪、水;水、饼干、指南针;打火机、水、刀。)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分析,给出一个较为理想的答案:钢刀、火石、指南针。经过讨论分析后,得出人类要在世界上生存与发展除了要获取物质、能量之外,还要有信息。也可以说物质、能量与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这个案例充分说明人类生活离不开信息,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引出课题《无所不在的信息》)让学生观察图片,体会里面所包含的信息。表层信息:很多洋葱、汽车、卖洋葱的人等浅层信息:天气有些冷、批发市场、有些洋葱烂了、卖洋葱的人不开心……通过一系列的提问组织学生结合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与了解,对已获得的表、浅层信息进一步分析照片中隐含信息。为什么卖洋葱的人不开心?为什么洋葱卖不出去?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洋葱?为什么会有很多人种洋葱?学生的回答与自身的生活经验有关,也与对社会现象的思考有关,根据学生的答案随机生成问题引导学生做深层分析得出结论:农民从媒体(口头或其它媒体)得到信息洋葱的销路好、价格高,引起大量农民种,结果导致洋葱积压。激发学生思考问题:1、什么是信息?2、信息有哪些作用?3、信息有哪些特征?实践新知一、信息的概念列举身边的信息,利用表格的形式从信息的含义、表现形式及信息的载体三方面来分析、理解身边的信息。(教师引导学生回答)教师提醒:信息的含义:你获取了什么信息?信息的表现形式:你是通过什么获取这些信息的?信息的载体:这些信息本质上说是通过什么传递给你的?事件信息的含义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的载体听到闹钟的铃声时间到了,该起床了闹钟的铃声声音收看天气预报知道了天气情况,决定穿多少衣服,是否带雨具天气预报声音、图像路上看交通信号灯是否能通行交通信号灯图像在教室、图书馆学习获取了信息,掌握了知识书本上的知识文字看电视欣赏到电视节目电视节目多媒体二、信息的作用通过理解信息的概念,还是从身边的信息入手,分析身边的信息,理解信息的作用,体会信息在我们的学习和活动中发挥的重大作用。闹钟的铃声:信息有使动的作用。天气预报:信息有告知的作用,信息有为决策提供依据的作用。交通信号灯:信息可被用于控制。在教室、图书馆学习:信息有认知、学习的作用。看电视:信息有欣赏的作用。三、信息的特征阅读材料“马陵之战”,通过这个故事,你能发现信息有什么样的特征吗?传递性、真伪性同样的在古代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战争例子,也说明了信息具有“真伪性”及“传递性”,你能想到吗?“空城计”除了这“传递性”、“真伪性”外信息还有很多特征,下面我们通过几个实例来分析。投影显示:李欧•李奥尼(LeoLionni)在《鱼就是鱼》(fishisfish)中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池塘中的小鱼和小蝌蚪是一对好朋友,它们一起聊天,一起觅食,也一起游戏,当蝌蚪变成了青蛙离开了池塘,鱼想知道它在做什么。当青蛙返回池塘时,青蛙向鱼描述了陆地上的各种东西:鸟、牛和人。根据青蛙的描述,在鱼的头脑中形成了一幅这样的图片:我们可以看出,针对青蛙描述的信息,鱼根据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产生不同的理解,形成“认知伪信息”。由此得出信息具有“不完全性”用投影显示“盲人摸象”的例子(静态图片),学生可以很轻松地说出这个故事具有“不完全性”,除了“不完全性”同学们想想这个故事还说明了信息具有什么特征?引导学生得出信息具有“共享性”。教师活动: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人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说明信息的共享性。教师活动:用投影显示“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1950年,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销一份秘密报告,其主题词只有7个字,要价500万美元(相当于一架最先进的战斗机价钱)。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睬,结果“在错误的时间,在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后来,从朝鲜战场回来的麦克阿瑟将军感慨地说:我们最大的失误,是舍得几百亿美元和数十万美国军人生命,去吝啬一架战斗机的代价。事后,美国政府花了200万美元,买回了那份过时的报告。问题:那7个字是什么?”学生活动:学生上网查找答案。教师活动:给出答案:中国将出兵朝鲜。由此故事引出信息的价值性、时效性。金融信息、气象信息(不测寒流之灾)、战争情报等等,都是有时效性的。信息虽然具有价值性,然而信息日新月异,甚至是稍纵即逝的,所以同学们必须要具备快速获取和判断信息的能力。信息要借助某种方式(如文本、图像和声音等)表现出来。由此得出信息具有“依附性”,此外,信息还有无限性、传递性、转化性、可压缩性等特征。课堂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发现:我们生活离不开信息,信息时时处处存在,古今中外的事例告诉我们要善加利用信息的特性。所以我们要养成善于关注身边的信息、善于利用信息的习惯,以便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上把握最好的时机。拓展练习:1、现代社会中,人们把(B)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A.物质、能量、知识B.信息、物质、能量C.财富、能量、知识D.精神、物质、知识2、盲人摸象体现了信息交流的重要性,信息可以交流说明了信息具有(D)A.价值性B.时效性C.载体依附性D.共享性3、下列叙述中,其中(D)是错误的A.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收者接收并且多次使用B.信息具有时效性特征C.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D.获取了一个信息后,它的价值将永远存在。4、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这正说明信息具有(A)A.价值性B.时效性C.载体依附性D.可转换性5、(B)不属于信息的主要特征A.时效性B.不可能增值C.可传递、共享D.依附性6、下面哪一个不属于信息的一般特征?(D)A.载体依附性B.价值性C.时效性D.独享性7、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C)A.载体依附性B.共享性C.时效性D.必要性8、交通信号灯能同时被行人接收,说明信息具有(B)。A.依附性B.共享性C.价值性D.时效性9、关于信息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信息能够独立存在B:信息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C:信息不能分享D:信息反映的是时间永久状态10、下面对信息特征的理解,错误的(B)A.天气预报、情报等引出信息有时效性B.信息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C.刻在甲骨文上的文字说明信息的依附性D.盲人摸象引出信息具有不完全性教学后记总体情况:以情境为导入,充分发挥了导入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致很高;以学生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展开,学生主动参与性高,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从课堂练习看,学生的掌握情况较好。有待改进的地方:在讲“信息的特征”这一知识点时,对各个特征的讲解顺序还没有作深层考虑,例如:讲“共享性”时,上完课后想到为什么没有把“共享性”放到“盲人摸象的故事”(不完全性、共享性)后面呢,放到后面可以起到知识点延伸与思维延伸的作用。异常情况:在高一(7)班上课时,老师演播时,教师机突然重启(此时正好上到“朝鲜战争与兰德公司”的故事,在让学生猜是哪7个字)。解决方法:我适时地断开对学生机的控制,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查找答案,学生没有被突然的事故打断学习的惯性。让学生利用初中里学习过的搜索引擎查找答案,一方面不影响教学内容的展开,另一方面也考察了学生对于搜索引擎这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本文标题:ch1-1信息及其特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047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