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第二章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第一节概述1、什么是城市?(关于城市的一个最简单的定义)以非生产性人口为主的人群集中定居的地方2、城市历史研究所讨论的问题1)城市作为整体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特点2)古代城市在城市规划和工程技术方面的建设经验和特点。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一、中国古代城市有三个基本要素1、统治机构(宫廷、官署)2、手工业和商业区3、居民区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二、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四个阶段:1.第一阶段:城市初期:代表城市有:夏都---斟鄩;商代城市:郑州商城、湖北盘龙城、安阳殷墟2.第二阶段:里坊制确立期:“里”---居住区;“市”---商业与手工业区代表城市有:春秋淹城、曲阜鲁故都、燕下都故城、西汉长安、东汉洛阳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安阳殷墟大型族邑基址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西汉长安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第三阶段:里坊制极盛期“里”在北魏以后又称“坊”代表城市有:曹魏邺城、隋洛阳、唐长安第四阶段:开放式街市期代表城市有:宋都汴梁、明南京城基本概念:1.里坊:又称闾(lǘ)里,中国古代城市的基本单位(春秋至隋唐),每个里坊有高墙围合,四面或两面开门。2.市坊:城市中作为市场的里坊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宫城皇城西市东市唐长安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宋都汴梁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一、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模式大致有三种:1)新建城市:早期先秦都城2)依靠旧城建设新城:汉长安、隋大兴、元大都3)在旧城基础上扩建:北宋东京、南宋临安、明南京、明北京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都城建设的特点:一切为封建统治服务,一切围绕着皇帝和皇权所在的宫廷而展开。在建设程序上也是先宫城、皇城,然后才是都城和外郭城;在布局上,宫城居于首要位置,其次是各种政权职能机构和王府、大臣府邸以及相应的市政建设,最后才是一般庶民住处及手工业、商业地段。自汉至清,历代都城莫不如此。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城市建造思想一•营邑立城、制里割宅•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曹魏邺城平面图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孟子》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唐长安里坊碑刻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三、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丰富经验:1、对于都城的选址历朝都很重视,往往派遣亲信大臣,勘察地形与水文情况,主持营建。2、古代都城为了保护统治着的安全,有城与郭的设置。3、城市道路系统绝大多数采取以南北向为主的方格网布置。4、城市居民的娱乐场所,从南北朝到唐代多依靠佛教寺院以及郊区的风景区。5、我国古代对都城绿化很重视。6、随着城市建筑密度的不断提高,城市防火问题也突出起来。7、城市排水处理历代均有很好的规划与建设。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臣闻古之徙远方以实广虚也,相其阴阳之和,尝其水泉之味,审其土地之宜,观其草木之饶,然后营邑立城,制里割宅,通田作之道,正阡陌之界,先为筑室,家有一堂二内,门户之闭,置器物焉,民至有所居,作有所用,此民所以轻去故乡而劝之新邑也”。”西汉晁错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夏至致日图》考虑怎么确定建筑的基址的位置和水平。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分成几个阶段:营邑,居住区建造;立城,城墙和城门楼筑造;制里,分划里坊、建立坊墙;割宅,在里坊内切割住宅用地,形成一家一户的住宅范围,大家开始营造。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基本概念:城郭制度:古代都城为了保护统治着的安全,有城与郭的设置。所谓“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城,是保护国君的;郭,是看管人民的。两种形式:一、郭附于城的一边。(赵邯郸)二、郭包于城之外。(吴阖闾城)城又称为子城、内城、阙城郭又称为罗城、外城、国城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一般京城三道城墙:宫城、皇城(内城)、外城(郭)瓮城:为了增强防御,许多城市设有二道以上的城门,形成“瓮城”。马面:城墙每隔一定间距,突出矩形墩台,以利防守者从侧面射击攻城的敌人,称为敌台或马面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金山岭长城敌台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北京宛平城东门翁城及城楼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苏州盘门翁城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北京钟楼(清)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西安钟楼(明)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西安鼓楼(明)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筑城的办法,夏商时期已出现了版筑夯土城墙,但夯土易受雨冲刷,唐以后渐用砖包夯土墙,明朝以后得到普及。北魏洛阳城墙遗址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明南京城墙(鸡鸣寺附近)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管子·乘马第五》城市建造思想二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江苏武进的淹城可能是春秋时期的淹国国都。它有三重城墙,每重城墙外有护城河。只有西北角有桥可以出入。护城河内用独木舟为交通工具。布局反映了当时战乱频繁,国君以深濠高墙自卫的状况。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阆中古城平面图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第三节地方城市建设地方城市都有一套相关的机构与设施。以明代为例,这些设施包括:府县衙署(行政首脑机构)、察院(检察机构)、税课司(税收机构)、巡检司(警察机构)、仓贮(官粮贮备处)、儒学(官办学校)、惠民药局(掌管医药施舍)、养济院(收养鳏寡孤老)、漏泽园(掩埋无主尸殍)、山川坛、社稷坛、城隍庙、先贤庙等。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一、地方城市的基础设施:(一)防御工程:(二)水利工程:(三)道路与下水道:(四)邮驿设施:二、地方城市的代表(一):苏州(水网成街江南古城)(二):扬州(雄富冠世的淮左名都)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山东临淄齐故都城墙下排水设施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苏州河上拱桥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苏州市河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苏州市内支河两旁街道及住宅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苏州水城门
本文标题:2城市建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151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