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 3小儿神经心理行为发育
小儿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评估(一)神经系统发育在胚胎时期神经系统首先形成。(二)感知觉发育1.视觉发育新生儿视觉不敏锐,在15~20cm范围内视觉最清晰;2.听觉发育出生时鼓室无空气,听力差;生后3~7天听力较好;3.嗅觉和味觉发育出生时嗅觉和味觉已基本发育成熟。4.皮肤感觉发育皮肤感觉可分为触觉、痛觉、温度觉和深感觉。触觉是引起小儿某些反射的基础,新生儿的触觉已很敏感,尤其以嘴唇、面颊、手掌、脚掌、前额和眼睑等部位最敏感。出生时痛觉已存在,但较迟钝,疼痛出现时易泛化,2个月后逐渐改善。温度觉很灵敏,尤其对冷的反应,如出生时遇冷则啼哭。5.知觉发育小儿1岁末开始有空间和时间知觉;2岁能辨上、下;4岁辨前、后;4~5岁开始有时间概念,如早晚、昨天、今天和明天等;5岁能辨自身的左右等。、(三)运动功能发育运动功能的发育分为大运动和细动作两大类。1.平衡与大运动大运动发育过程可归纳为:“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2.细动作3~4个月时握持反射消失;6~7个月时出现换手与捏、敲等探索动作;9~|10个月时可用拇指、示指拾物,喜欢撕纸;12~15个月时学会用勺,乱涂画;18个月时能叠2~3块方积木;2岁时可叠6~7块方积木,会翻书。(四)语言发育1.发音阶段(初生~1岁)新生儿已会哭叫;1~2个月开始发喉音;2个月发“啊”、“伊”、“呜”等元音;6个月时出现辅音;7-8个月能发出“爸爸”、“妈妈”等语音;8~9个月喜欢学亲人口唇发音;10个月有意识叫“爸爸”、“妈妈”。2.理解语言阶段(1~l岁半)理解语言在发音阶段已开始。小儿通过视觉、触觉、体位觉等与听觉的联系,逐步理解一些日常用品,如“奶瓶”、“电灯”等名称,亲人对婴儿自发的“爸爸”、“妈妈”等语言的及时应答,也使其逐渐理解这些音的特定含义。3.表达语言阶段(1岁半~3岁)在理解的基础上。小儿学会表达语言。如“再见”、“没了”等。先说单词,后组成句子;从讲简单句到复杂句。护理时要学会评估小儿语言发展的状况,以确定可能存在的发育异常或迟缓。注重为小儿提供适于语言发展的环境,鼓励家长耐心地与小儿进行交流,向小儿提供多听、多说的机会。要注意1~2岁小儿暂时可有乱语的情况;3~4岁小儿发音不准,易着急形成口吃。(五)小儿心理发展过程和特征1.注意的发展注意可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婴儿以无意注意为主。随着年龄增长,小儿逐渐出现了有意注意,但稳定性差。5~6岁后才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但集中时间短,约15分钟;7~10岁约20分钟,11~12岁后小儿注意力的集中性和稳定性提高,约30分钟,注意的范围也不断扩大。注意是一切认知过程的开始。护理中要加强注意的目的性,去除外界干扰,引起小儿兴趣。2.记忆的发展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回忆。回忆又可分为再认和重现。5~6个月的婴儿虽能再认母亲和其他亲近的人,但不能重现,1岁以后才有重现。婴幼儿时期的记忆特点是时间短,内容少,对带有欢乐、愤怒、恐惧等情绪的事物容易记忆,且以机械记忆为主,持久性与精确性差。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维、理解、分析能力的发展,有意记忆能力增强,记忆的内容拓宽,复杂性增加。‘3.认知能力的发展认知是指获得和使用知识。瑞士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皮亚杰,最先系统地提出小儿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把认知发展过程分为4个阶段,即感觉运动期(o~2岁)、前运思期(2~7岁)、具体运思期(7~11岁)和形式运思期(11、12~15、16岁)。4.想象的发展新生儿没有想象能力;1~2岁仅有想象萌芽,局限于模仿成人生活中的某些个别的动作,如抱小儿喂饭等;3岁后想象内容逐渐增多;学龄前期小儿想象力有所发展,但想象的主题易变;学龄期小儿有意想象和创造性想象迅速发展。5.情绪、情感的发展从新生儿起,小儿情绪、情感就很丰富,如对饥饿、不舒适、寒冷等表现出不安、啼哭等消极情绪,而哺乳、抚摸、抱起等使其情绪愉快6.性格的发展7.意志的发展(六)神经心理发育的评估三、小儿发展中的常见问题(一)体格生长偏移1.低体重小儿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小虬体重平均数减2个标准差(或第3百分位)。常见原因有喂养不当、偏食挑食、神经心理压抑等。2.矮身材小儿身高(长)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小儿身高平均数减2个标准差(或第3百分位)。原因有遗传、喂养不当、疾病等。3,消瘦小儿体重低于同性别、同身高正常小儿体重平均数减2个标准差(或第3百分位)。原因与低体重大致相同。4.体重过重小儿体重超过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小儿体重平均数加2个标准差(或第97百分位)。原因有营养物摄人过多、活动量减少等。(二)心理行为异常1.屏气发作屏气发作为呼吸运动暂停的一种异常行为,多见于6~18月的婴幼儿,常在发怒、恐惧、悲伤、剧痛、剧烈叫喊等情绪急剧变化时出现。表现为过度换气,哭喊时屏气;因脑血管扩张、缺氧,出现昏厥、意识丧失、口唇发绀、躯干、及四肢挺直,甚至四肢抽动,持续0.5~1分钟后呼吸恢复,症状缓解,口唇返红,全身肌肉松弛而入睡。一日可发作数次。这种婴幼儿性格多暴躁、任性、好发脾气。因此,尽量不让孩子有哭闹、发脾气的机会,耐心说服解释,避免粗暴打骂。2.吮拇指、咬指甲癖3~4个月后的婴儿生理上有吸吮要求,尤其是吸吮拇指,以安定自己。这种行为多在寂寞、饥饿,疲乏和睡前出现,多随年龄增长而消失。有时在小儿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如精神紧张、恐惧、焦虑,或未获得父母充分的爱,又缺少玩具、音乐、图片等视听觉刺激时,便吮指或咬指甲自娱,渐成习惯,直到年长时尚不能戒除。长期吮手指可影响牙齿、牙龈及下颌发育,致下颌前突、齿列不齐,妨碍咀嚼。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小儿还有咬指甲癖。因此,要多关心和爱护这类孩子,消除其抑郁、孤单心理,鼓励小儿建立改正坏习惯的信心,大多数小儿入学后受同学的影响会自然放弃此不良习惯。3.小儿擦腿综合征(亦称习惯性会阴部摩擦动作)这是小儿通过摩擦动作引起兴奋的一种运动行为障碍。发作时小儿两腿伸直交叉夹紧,手握拳或抓住东西使劲,有时依床角、墙角或骑跨栏杆进行,多在入睡前、睡醒后或在独自玩耍时发生,大多因外阴局部受刺激反复发作渐成习惯。因此,要注意会阴部的清洁卫生;尽早穿封裆裤,衣裤、被褥不可太厚、太紧;合理安排小儿睡前与醒后的活动。鼓励小儿参加各种游戏,使其生活轻松愉快,随年龄增长此习惯动作逐渐自行缓解。4.遗尿症正常小儿在2~3岁时已能控制排尿,若5岁后仍发生不随意排尿即为遗尿症。大多数遗尿发生在夜间熟睡时称夜间遗尿症。遗尿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5.学习困难学习困难亦称学习障碍,是指在获得和运用听、说、读、写、计算、推理l等特殊技能上有明显困难,并表现出相应的多种障碍综合征。小学2~3年级为发病高峰,男孩多于女孩。可表现为学习能力的偏异,如操作、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差;听觉辨别能力弱,分不清近似音,交流困难。眼手协调运动障碍;知觉转换和视觉一空间知觉障碍,辨别形状能力不够。其原因有先天遗传因素、产伤、窒息、大脑发育不全和周围环境缺乏有利刺激或心理问题等造成。但小儿不一定智力低下。因此,应仔细了解情况,分析其原因,加强教育训练,进行重点矫治,同时须取得家长的理解和密切配合。6.攻击性行为有些小儿在游戏时会表现出攻击性行为,他们屡次咬、抓或打伤别人。出现攻击性行为的原因较复杂,可受成人行为的影响;或遭受挫折如生病住院,通过伤害兄弟姊妹或其他小朋友以获得父母或老师的关注。因此,应引导并教育孩子学会控制自己,要尊重、理解孩子,帮助孩子使用适当的社会能接受的方式发泄情绪,同时帮助他们获得团体的认同。7.破坏性行为小儿因好奇、取乐、显示自己的能力或精力旺盛,无意中破坏东西;有的小儿由于无法控制自己的愤怒、嫉妒或无助的情绪而采取破坏行动。对此类孩子应仔细分析原因,给予正确引导,避免斥责和体罚。四、游戏在生长发育中的作用(一)各年龄阶段游戏的发展特点1.婴儿期婴儿早期的游戏需要大人的陪伴和参与,后期逐渐变为单独性的游戏。2.幼儿期游戏的形式转变为平行性游戏,3.学龄前期小儿的游戏方式转变为联合性的游戏,但游戏缺乏组织性和目标性。每个小儿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愿去表现。4.学龄期学龄期小儿喜欢运动和戏剧性游戏,游戏中体现合作性。5.青春期青少年的兴趣因性别的不同而产生极大差异。(二)游戏的功能1.促进感觉运动发展2.促进智力发展3.增强小儿体格4.增强社会化意识5.创造性的培养6.增加自我认同感7.促进道德价值观的发展8.治疗性价值各年龄小儿的健康指导一、各年龄期小儿的护理(一)新生儿期的护理新生儿尤其是生后1周内的保健更加重要。新生儿期保健应与围生期护理紧密衔接,建立家庭访视制度。家庭访视:医护人员要在新生儿出院后2~3天访视。在新生儿期,需要进行3~4次家访。对生活能力和吸吮能力强的婴儿每周访视1次,至2个月为止;对高危儿要增加访视次数,需求时随时访视。给新生儿建立健康管理卡和预防接种卡。访视内容包括:了解新生儿出生情况;观察新生儿面色、呼吸、哭声、吸吮力和大小便等情况;测量身长、体重和体温;检查皮肤、粘膜,尤其脐部、臀部及皮肤皱褶处;检查有无先天畸形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早诊断、早治疗,并进行保健指导。1.日常护理保温、喂养等2.预防疾病和意外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婴儿的用具要专用,食具用后要消毒。保持衣被清洁干燥。注意哺乳卫生。特别对低体重儿,尽量减少亲友探视,家人患感冒时必须戴口罩才能接触新生儿,避免交叉感染。新生儿包被不可蒙头过严,母亲哺乳姿势要正确,以防乳房堵塞小儿口、鼻导致小儿窒息。3.刺激感知觉(二)婴儿期的护理婴儿期生长发育非常迅速。此期小儿从母体获得的免疫球蛋白逐渐消失,而后天的免疫力产生不足,发病率和死亡率仍高。婴儿该期保健应提倡母乳喂养,合理添加辅食,指导断奶;定期做健康检查和体格测量;预防疾病和意外的发生;完成基础计划免疫,促进小儿生长发育。1.喂养6个月以内婴儿宜采用母乳喂养。对于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者应选择配方奶粉。自4个月始逐渐添加辅食为断奶做准备。(1)卫生:(2)衣物:(3)睡眠:养成让小儿自动、单独人睡的习惯。、(4)牙齿:、(5)活动:家长应每日带婴儿进行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和晒太阳,以增强体质和预防佝偻病的发生。(6)大小便训练:指导家长对婴儿进行大小便训练。3.防止意外意外事故是婴儿最常见的死因之一,包括异物吸入、窒息、中毒、烧伤和烫伤、溺水等。婴儿窒息的原因可包括包被过严、各种绳子或带子绕颈,因此绝不可将婴儿单独留在家中,让婴儿远离火源、热源和电源,应把婴儿放在安全的地方,防止跌倒或坠床。妥善放置药品或有毒物品,防止婴儿中毒。4.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三)幼儿期的护理1.营养幼儿生长发育速度仍相当快,应注意供给足够的能量和优质蛋白。食物以软、烂、碎为主。2.日常护理(1)衣着:(2)睡眠:幼儿的睡眠时间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保证每日睡眠12~14小时。(3)口腔保健:乳牙在幼儿期出齐,应注意口腔保健。(4)大小便训练:大小便训练是幼儿期的主要工作之一在3.预防疾病和意外继续加强预防接种和防病工作,定期为幼儿做健康检查,进行生长发育系统监测。4.教养指导家长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5.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包括违拗、发脾气和破坏性行为等,家长应针对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四)学龄前期的护理1.营养学龄前小儿饮食接近成人,食品制作要多样化,粗、细、荤、素要搭配合理。2.日常活动(1)自理行为:3.预防疾病和意外每年进行1~2次健康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加强预防接种。4.教养学龄前小儿独立意识很强。、5、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包括吮拇指和咬指甲、遗尿、攻击性行为、破坏性行为等,家长应针对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五)学龄期的护理1.营养学龄期小儿膳食要营养充分而均衡,以满足小儿体格生长、心理和智力发展,以及紧张学习和体力活动等需求。重视早餐和课间加餐。2.日常活动学龄期小儿基本已能生活自理。学龄期小儿每天需要有户外活动及体格锻炼的机会。同时保证每天9~10小时的睡眠时间。3.预防疾病和意外继续按时进行预防接种和健康检查,预防传染性疾病。4.教养加强品德教育,培养良
本文标题:3小儿神经心理行为发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215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