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2选修4第二单元测试
学而思网校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单元检测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一、选择题:(共50分)1、孔子由“仁”进而提出统治者要“德政”,这种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2、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A.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B.通过教育选拔治国贤良C.宏扬优秀民族文化D.协调社会人际关系3、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表明孔子的教学方法是A.启发诱导B.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D.有教无类4、孔子教育思想中,对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贡献最大的是A.“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B.“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习态度D.“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5、孔子曾周游列国10多年,但倍受冷落、狼狈不堪,你认为造成上述情况的最重要原因是A.孔子地位低下,B.孔子主张不能满足统治者需要C.受其它学派打击D.其思想有较大的消极性6、“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下列对孔子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A.孔子认为应该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否则人民无所适从B.孔子认为周“礼”非常重要,是实现仁的前提。C.孔子认为“仁”和“礼”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D.孔子认为“礼”和刑罚是相对立的7、以下哪种观点属于孔子的主张A.“无为而治”B.“守静”C.“忠恕”之道D.“天法道,道法自然”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这句话的反映的A.政论思想B.教育思想C.伦理道德规范D.为人处事的标准9、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葸Xi:畏缩),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尖刻伤人”对这段话不正确的理解是A.要用礼来加以节制,加以中和,这样才们大言行合度,符合社会规范。B.与“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思想基本一致学而思网校“不学礼,无以立”,认为礼是个人修养的落脚点。D.反映了孔子“仁”的思想10、孔子自称“三十而立”对“立”的理解正确的是A.成为主持祭祀的儒士B.创办私学成功C.在鲁国从政,取得巨大成功D.整修六经11、春秋时期,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A.周天子失去军事力量B.周天子将权力下放到诸侯国C.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D.诸侯国帮助周天子巩固地位12、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经过历代的发展和损益,到明清时期已经与他原来的学说形成了巨大的差别。然而,孔子的地位却在明清时期发展到顶峰。这是因为明清时期A.文人需要孔子作为精神领袖B.统治者需要孔子学说作为统治工具C.儒家学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D.社会需要以“礼”来规范人们的行为13、称誉孔子为“万世师表”的皇帝是A.汉武帝B.唐太宗C.康熙帝D.乾隆帝14、封建教育以儒学为主,由此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A.许多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了大官C.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B.运用思想统一巩固了政治统一D.儒家思想禁锢人们的头脑,阻碍社会进步15、儒家思想体系中包含了许多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思想,这些优秀传统思想包括下列①以德治国②依法治国③轻徭薄赋④“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④16、关于“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这句话的表述不恰当的是A.体现了一种尊师但不盲从的师生关系理念B.说明仁爱是有等级的C.体现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D.是亚里士多德的重要思想17、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十多个世纪中,欧洲的科学技术发展缓慢,这样A.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根本不受人们重视B.亚里士多德的理论被奉为学术权威C.亚里士多德的事业长期停滞不前D.天主教会对亚里士多德的理论肆意歪曲18、现在,许多学科的最早起源都与亚里士多德有关。这是由于亚里士多德A.研究的范围非常广泛B.最早进行学科分类C.在研究具体问题时常用分类研究方法D.在哲学研究中大量引用其他学科的知识19、下列著作属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是A.认识来源于客观世界B.世界的存在与人的感觉无关C.是唯物主义思想家D.是唯心主义思想家20、亚里士多德认为,物质受形式的支配,只有属于精神世界的形式,才赋予物质以确定性学而思网校和现实性。这种观点A.动摇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B.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哲学观点C.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性质D.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与形式之间的关系21、下列关于亚里士多德的学术成就表述不正确的是A.建立较完整的学科体系B.大多数自然科学成就被证明是错误的C.其伦理学成就如三段论至今被奉为权威D.为后世的科研提供了一些方法论22、孔子提出的“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主张的“中庸之道”的共同之处有①都看作是至高的美德②都主张适度,不走极端③都反对将“过”和“不及”简单的调和或折中④其标准都是“正确的理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3、孔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共性包括①对知识孜孜以求,文化上建树多②都努力将自己的政治理想付诸实施③都热衷于教育事业④都历经坎坷但不气馁A.①③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4、古希腊哲学思想活跃的因素有①希腊自然条件优越②古希腊社经济发达③古希腊社会政治制度的先进④古希腊先哲们勇于探索,善于思辩,注重传承和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5、他的政治学说开创了西方政治思想中乌托邦主义的传统。这个人是A.苏格拉底B.亚里士多德C.柏拉图D.亚历山大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来,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在央视《百家讲坛》专栏中讲述《〈论语〉心得》引起热烈反响,社会上再一次掀起了“孔子”热。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和追求目标。孔子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在当时有何进步意义?学而思网校(2)古代东西方的先哲孔子和柏拉图对理想社会的标准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孔子和柏拉图所提出的理想社会的标准。(3)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4)简述孔子思想的历史地位以及对后世产生的影响?27、阅读下列材料:(12分)在阿卡德米学院里,师生之间经常出现争论,有时候,学生会把老师问得答不上来。下面是师生之间就哲学上的问题进行的对话:甲:“在具体事物之外存在理念,它是世界的本原。”乙:“思想来源于具体事物,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不可分割,每一个物体都由形式和物质组成。”甲::“研究物质世界只能获得不确定的‘意见’,而不能获得知识。”乙:“物质世界值得研究,尽管认识中有错误,但也有真理成分,科学的任务就是鉴别什么是真正的知识。”请回答:(1)材料中甲、乙分别是谁?(2)据上述材料,甲、乙在讨论一个什么哲学问题?各持怎样的观点,并指出他们观点的哲学派别?(3)甲、乙之间是什么关系?你怎样看待乙对待甲的态度?学而思网校、(2004上海高考)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问答问题:2004年4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在复旦大学发表演讲,校方赠送切尼一件礼物(见图)。事后,几位学生议论为什么送这件礼物。甲说:“估计是宣传中国古代优秀的教育思想。”乙说:“可能是弘扬中华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丙说:“也许是让外国人知道中国人权思想比西方早两千多年。”请问题:你能概要写出你对甲、乙、丙三种说法的理解吗?★非实验班同学选做题:(25分)29、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问答问题:材料一:慷慨是挥霍与吝啬之间的中道,庄重是自傲与顺从之间的中道,谦谨是无耻与羞怯之间的中道,文雅是滑稽和呆板的中道,高尚是卑屈和顽强的中道,娇柔是坚韧和病态的中道。——亚里士多德材料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材料二体现哪位思想家的什么思想?(2)材料一和材料二的思想有何异同?学而思网校参考答案:(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1--5BACAB6--10DCCDB11--15CBCDC16--20BBBAB21--25CABDC26、(1)核心内容:主张“仁”和“礼”(“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进步意义: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2)孔子提出“仁”和“礼”相结合的社会才是理想的社会。柏拉图提出“理想国”思想,即提出一个理想国家应有三个等级公民构成以及“哲学家王”思想等。(3)有教无类;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人到成君子;因材施教(4)①孔子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理论的基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儒家思想经过历代的损益,积淀,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②教育方面,奠定中国古代教育传统,保持文化连续性。③汉后,对亚洲,传播先进文化;明清后,传到西方,欧洲一些思想家从儒学中得到启发、借鉴和鼓舞;当今,世界不少学者依然推崇儒学。27、(1)柏拉图、亚里士多德(2)讨论物质与意识(精神)的关系;柏拉图认为在具体事物之外存在着理念(精神),它是世界的本原,唯心主义;而亚里士多德认为思想来源于具体事物,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不可分割,唯物主义。(3)关系:师生关系。态度: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非常敬仰,但在科学上决不盲从,把真理看得高于一切。“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答其它内容的只要合理即可给分)28、甲侧重孔子是中国古代教育家或孔子的有些教育思想至今仍有现实意义:乙突出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儒家文化曾是中国主流文化。丙的说法有一定道理,孔子主张“仁”,孟子提出过“民本”,但也西方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人权”观念有本质区别;29、(1)孔子,中庸思想(2)同:①孔子把“中庸”和亚里士多德把“中道”,都看作是至高的美德。②无论是孔子的“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均主张适度原则,不走极端。③无论是孔子的“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都共同反对折中主义,反对将“过”和“不及”简单的调和或折中。异:①前提不同:中庸(孔)以礼以及个人服从传统社会道德为前提,而中道则是以个人意志自由为前提的。②标准不同:中庸的标准是礼,而中道的标准是“正确的理性”。③归宿不同:中庸寻求的是“致中和”,要求将正确的原则、思想等妥善地加以调和,使他们互相补充,互相制约;而中道寻求的则是公正。(此题参考答案要求较高。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理解适当调整)学而思网校附加:.东西方的先哲们对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与合格的君主都不约而同地有所描述,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阐述孔子和柏拉图的理想社会?他们是针对当时什么样的社会环境提出这种思想的?(2)孔子和柏拉图对统治者的要求有什么不同?对我们今天的民主政治建设有什么借鉴意义?答(1)孔子针对春秋后期奴隶社会统治秩序遭到破坏的现状,提出了恢复周礼、君臣有别、长幼有序的理想社会。柏拉图针对雅典各种政体的弊端,提出了由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三个阶级各守其位的理想社会。(2)孔子从道德层面出发,要求统治者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遵循礼数,推行仁政柏拉图从知识层面出发,要求统治者拥有智慧,掌握知识。借鉴:提高执政者的素质、思想道德修养,执政能力应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而不能依靠“人治”等。(有道理即可给分)
本文标题:2选修4第二单元测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262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