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1课时地球的公转及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学习目标1.了解地球公转的一般规律及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成因和规律。2.通过绘图分析,说明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及变化规律。一、地球的公转1.公转特征(1)方向:自西向东。(2)轨道:接近正圆的①______轨道,太阳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上。(3)周期:365日6时9分10秒,叫做②____________。速度每年③,地球位于A④附近,公转速度⑤每年⑥,地球位于B⑦附近,公转速度⑧2.(1)黄赤交角(如下图)(2)影响Ⅰ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太阳直射点在⑫__________之间往返移动。Ⅱ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a.移动轨迹(如图以北半球为例)b.周期:⑬________,即365日5时48分46秒。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概念(1)太阳高度角:⑭____________与⑮________之间的夹角。(2)正午太阳高度:一天中太阳高度的最大值,出现在⑯______。2.变化原因:黄赤交角的存在,⑰____________的南北移动。3.变化规律(1)时间变化节气规律夏至日由⑱________向南北两侧递减同一时刻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由⑲________向南北两侧递减春分日和秋分日由⑳______向南北两侧递减(2)纬度(空间)变化基础达标练考查点一地球的公转1.2010年9月25日(农历八月十八)是浙江海宁观赏钱塘潮的最佳时期。在图上画出这一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大致位置(用圆圈表示地球,同时画出地轴)。考查点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2.我国西部地区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测影的方法,测算正午太阳高度α,如图甲所示。图乙为该小组绘制的春分日至冬至日正午竿影长度变化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图乙中的数码代号分别表示二分二至日的竿影长度。其中反映北半球冬至日(12月22日)正午竿影长度的数码代号是____________。(2)该地从春分日到秋分日的正午竿影长度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应的正午太阳高度α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图表示乙图中________(填入数码代号)点附近的太阳光照示意图,在图中画出晨昏线(用阴影表示夜半球)。方法技巧练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读“①②③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①②③地的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A.①②③B.②③①C.①③②D.③②①(2)P和Q对应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下图中地形剖面为36°34′S纬线上某地,一房产开发商欲在山地南侧P处开发一处高档住宅楼,为保证住宅楼的采光条件,图中L的最小距离应为____________。方法技巧(1)确定地方时:某地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2)确定房屋的朝向: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4)计算楼间距: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间距较小;反之较大。确定楼间距的关键是计算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H,并计算影长L。L应大于h/tanH,如下图甲。(5)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应使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与太阳光线垂直。即集热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等于当天正午太阳高度的余角,如下图乙所示,α+H=90°时效果最佳。一、选择题1.2011年的春节是2月3日,这天地球处于下图中哪一点的位置()A.甲B.乙C.丙D.丁2.下列我国节日期间,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A.清明节B.元旦C.中秋节D.国庆节读“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图”,回答3~4题。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目前的黄赤交角是66°34′B.图中角α是黄赤交角C.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D.黄赤交角度数即是南北回归线的度数4.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B.全球全年无四季变化C.地球上热量分配将会均匀D.全球全年都是昼夜平分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折线图”,完成5~6题。5.根据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规律,判断该地点可能位于()A.北温带B.南温带C.0°~23°26′N之间D.0°~23°26′S之间6.在图中C处所表示的这一天,该地()A.夜长最短B.正午旗杆的影子最短C.气温最高D.受太阳活动影响强烈7.当海口(20°N)阳光直射井底时,该日()A.白昼达到一年中最长B.海口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C.该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D.该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将向南移题号1234567答案二、综合题8.读“二分二至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由A位置公转到B位置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方向为__________,纬度变化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2)地球公转至B位置时,①点(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①点与②点相比,线速度大的是________。(3)地球由A位置公转到C位置的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4)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由B位置出发再回到B所需要的时间是_________,叫做一个________年。答案知识清单①椭圆②1恒星年③1月初④近日点⑤较快⑥7月初⑦远日点⑧较慢⑫南北回归线⑬1回归年⑭太阳光线⑮地平面⑯正午⑰太阳直射点⑱北回归线⑲南回归线⑳赤道○21最小值○22最大值○23最大值○24最大值○25最小值基础达标练1.如图示:解析解答此题应分两步,第一步确定9月25日时地球所处的位置;第二步确定地轴倾斜方向,图中左侧表示“二分二至日”的点离太阳较近,意味着左侧的点代表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右侧的点代表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再结合地球公转方向,推断出上方的点代表秋分日(9月23日前后),下方的点代表春分日(3月21日前后)。9月25日处于秋分与冬至之间,且距秋分较近,由此确定9月25日时地球的位置。地轴方向的确定应结合冬至、夏至两日来判断。先在冬至日与夏至日的位置处画一地球,再连接两球心,接着画地轴,使连线在冬至日处指向南半球,在夏至日处指向北半球。2.(1)④(2)先逐日变短,夏至日最短,后逐日增长先逐日变大,夏至日最大,后逐日变小(3)②如下图所示:解析第(1)题,由于该地理小组测的是我国西部的太阳高度,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竿影最长,故④符合题意。第(2)题,该地处在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故当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影子变短;相反,当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时,正午太阳高度变小,影子变长,故在此期间竿影是先变短后变长。第(3)题,由图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影子变短,故为②。方法技巧练(1)C(2)43°08′66°34′(3)3h解析由图分析可知①为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地区,②为赤道地区,③在南回归线上;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结合四节气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可得到①地的确切纬度和P、Q对应的正午太阳的高度;住宅区开发需注意采光,特别是在冬季。综合提升1.C[该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位置的变化。1月初地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2月3日已是2月初,已转过了近日点,但离近日点较近。]2.B[地球公转速度最快是通过近日点时(1月初)。]3.D[黄赤交角为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其度数即回归线的度数,图中角β为黄赤交角,目前度数为23°26′。]4.C[黄赤交角变为0°后,太阳终年直射赤道,全球将没有四季变化,并且全球全年昼夜都是平分的,但由于地球是个球体,各地的太阳高度还会有很大差异,各纬度的热量分配不均仍将存在。]5.D6.B[本题以统计折线图来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及其意义,解题时可依以下思路来分析。第5题,图中12月22日前后有两次正午太阳高度达到90°→该地位于回归线附近—图中12月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6月22日的度数——————————→该地位于南回归线附近第6题,图中C处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90°→太阳直射该地→该地正午旗杆无影长]7.B[当太阳直射20°N时,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因为当地一年内有两次太阳直射,无法判定其后的太阳移动轨迹。当地的昼长在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才达到一年中最大值。]8.(1)向北移动0°~23°26′N(2)90°①点(3)先变慢,过远日点后逐渐变快(4)365日6时9分10秒恒星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地球公转的基本规律。要先从“二分二至图”中的某一至点(B或D)入手,判定出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或冬至日。看B位置两极点离太阳的距离远近,北极距太阳近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B为夏至日,然后根据公转方向判断出A、C、D的节气,那么下面的题便迎刃而解了。解答第(3)题时,学生常把冬至点当作近日点,把夏至点当作远日点而出错,为避免失误,解题时可在判定二分二至后,把近日点(1月初)和远日点(7月初)在公转轨道上顺公转方向标注在冬至日和夏至日后的适当位置。教材P14问题赵亮父母去看房时,正值6月,此时为北半球一年中太阳高度最高的时候,太阳光没有被前排楼房遮挡,因此小院内阳光充足;而入住时为1月,此时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低的时段,由于两栋楼的间距较小,因此赵亮家所购房子的小院就处于前排楼的影子区域,阳光被前排房子所遮挡。教材P16活动1.如下图所示:2.如上图,元旦,阳历1月1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赤道方向(北)移动,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往返移动于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赤道。教材P18活动1.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图中四个地点均6时日出,18时日落。2.四个地点中,C点位于南半球。判断依据是北半球冬半年(从秋分到春分),该地昼长夜短,而北半球夏半年(从春分到秋分),该地昼短夜长。3.这四个地点的纬度由南到北的排列顺序为C、B、D、A。
本文标题: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第3节第1课时地球的公转及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课时作业鲁教版必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159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