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黄褐斑的诊治策略概念黄褐斑也称为肝斑,是发生在颜面的色素沉着斑;淡褐色到深褐色的色素斑对称分布面部,不累及眼睑和口腔;边缘清楚或呈弥漫性,有时呈蝶翼状;育龄期女性多见。中医称本病为“面上杂病”、“黧黑斑”、“面尘”、“蝴蝶斑”等。病因病机:中医一、肝气郁结。凡忧患抑郁、肝失条达、肝气郁滞,郁久化热,灼伤阴血,致使颜面气血失和而发病。二、脾虚湿阴。凡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偏嗜辛腻,致脾失健运,化源不足,气血不能润泽于颜观,故色如尘垢,萎暗不华而得病。三、肾气亏损。因房劳过度,伤及肾精,肾阴不足,虚火上炎,以致肤失所养,或肾阳不足,阴气弥散,肾之本色泛于颜面而成。四、冲任失调。妊娠血已养胎,气血不能上荣于面所致。现代医学1、日光照射:紫外线照射可增强黑素细胞活性,引起颜面部色素沉着。2、妊娠性黄褐斑:其一,临床约30%常服避孕药的妇女可发生黄褐斑;其二,妊娠中,体内过多的雌激素及黄体酮可刺激黑素细胞,使黑素生成增加,面部出现黄褐色斑,开始于妊娠3~5个月,分娩后色斑可逐渐消失。3、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肿瘤、慢性肝肾病、慢性胃肠疾病等会导致酪氨酸酶活性增强,黑色素产生增加,而机体自身排除黑色素的能力却随之减弱,黑色素一旦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久而久之也会在面部产生黄褐斑。4、遗传因素:黄褐斑也有遗传背景。现代医学病因5、不良化妆品的使用。6、精神神经因素:精神压力大者。7、长期应用某些药物:如苯妥英钠、冬眠灵、避孕药均可发生黄褐斑。另外,多食感光性较强的食物,如芹菜、香菜、胡萝卜等也容易引起黄褐斑。9、黄褐斑也见于未婚、未孕的正常女性或男性,其原因不明。黄褐斑的特点:1.好发于面部的颧骨、额及口周围,多对称呈蝴蝶状,故又名“蝴蝶斑”。2.起初色如尘垢,日久加深,变为浅灰褐色或深褐色,枯暗不泽。3.大小不定,斑点边缘清晰,表面光滑,无炎症反应,无痛痒。1.经常使用口服避孕药及妊娠女性,面部会出现“妊娠斑”,也属于黄褐斑的一种。2.女性有黄褐斑者多伴有月经紊乱、经前乳胀,或慢性病症。3.男性黄褐斑患者多伴有阳萎、早泻、胃肠功能紊乱等4.一般认为日照是黄褐斑的促发因素。黄褐斑的临床表现女性多见,尤其好发于育龄期妇女,男性也可发生。皮损常对称分布于面部,以颧部、颊部及鼻、前额、颏部为主,一般不累及眼睑和口腔粘膜。表现为淡褐到深褐色的色素斑,边缘清楚或呈弥漫性,局部无炎症及鳞屑,也无自觉症状。其色素随内分泌变化、日晒等因素可稍有变化,部分患者分娩后或停服避孕药后可缓慢消退,但大多数患者病程难于肯定,可持续数月或数年。黄褐斑的临床分型①面部中央型:最常见,皮损分布于前额、颊、上唇、鼻和下颏部;②面颊型:皮损主要位于双侧颊部和鼻部;③下颌型:皮损主要位于下颌,偶累及颈部V形区。与雀斑的鉴别雀斑的特点:1.针尖至米粒大的棕色小斑点,因其形状、颜色如雀卵,故名雀斑。2.雀斑好发于颜面,颈部、手臂等日晒部位,面部多散布在两颊及鼻梁。3.雀斑数量多少不定,各个之间互不融合。4.一般幼年时就有,女性多于男性,常伴有家族史,无其他症状。黄褐斑的进展与治疗-何黎老师在CDA2012年会上的报告之学习总结何老师认为发病机制与四方面相关:①皮肤屏障受损②炎症反应③色素代谢障碍(黑色素分泌增多)④血管功能异常何老师团队对84例黄褐斑患者的TEWL值(皮肤经皮水丢失)进行了测试,发现黄褐斑患者的TEWL值显著上升,病理研究发现,黄褐斑患者的角质层层数显著减少(9.4层),正常皮肤为18层。这证实黄褐斑与屏障受损显著相关。相关的免疫学研究再次确认了这一结论。病理研究还显示,黄褐斑患者真皮浅层有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及毛细血管扩张。途径很可能是:△皮肤屏障受损,导致IL-1α(白介素-1α)、TNF-α、GM-CSF,IL-6等因子增多,激活炎症细胞,进而激活黑色素细胞,导致黑色素生成增多。△紫外线作为诱发因素,促进黑色素生成增多。△血管变化:黄褐斑真皮层血管数量及管径比正常皮肤增加,而且CD34(细胞表面磷酸化糖蛋白3)、VEGF(血管内皮生长素)表达增加,提示血管因素参与了黄褐斑发病。△血液淤积(以及红细胞溢出死亡),造成的含铁血黄素加重色斑。调查表明干性皮肤更易发黄褐斑。这是因为干性皮肤的特点,导致其比较脆弱,更容易受到伤害。△水分含量少:黑色素代谢障碍,不能及时将黑色均匀运送到表皮;△皮脂缺乏:皮肤保湿功能弱,而且对曝光的防护作用弱,导致皮肤易受刺激,耐受度低(皮脂膜是重要的生化防晒屏障)△角质层较薄:阻隔、防护能力弱,水分易流失,对外界刺激敏感,更容易发生轻微炎症,导致炎症后色素沉着。根据上述机理的探究,何老师把黄褐斑分为四种型:△色素型(M):由黑色素(Melanin)为主导的类型;△血管型(V):毛细血管(Vascular)溢、裂、扩张的类型△色素优势型(MV):M、V的作用都有,但是M大于V。△血管优势型(VM):M、V的作用都有,但是V大于M。2、黄褐斑的分型黄褐斑的分型,为黄褐斑的治疗指明了方向。M是炎症的后果,V是炎症正在发生的标志。因此不难理解葛西健一郎先生的困惑:当炎症正在发生时,使用激光等治疗,会加重炎症,进而使黑色素细胞更加活跃。当有炎症混合发生时,应当首先控制炎症(处理好V),而后消除黑色素(M),不能在V型或者M+V的混合型斑上使用激光。使用玻片压片法可以很容易地鉴别黄褐斑属于哪一种型(这真是一种简单、聪明的方法!),方法如下:将玻片压到黄褐斑区,查看颜色:M型:颜色完全没有变化,因为黑色素不会被压跑。V型:颜色消褪,变成白色,因为受挤压,血液被压跑了。上图就是典型的V型。MV型:小部分消退红色,留下较大量黑褐色;VM型:大部分红色消退,留下少量黑褐色。3、黄褐斑的治疗原则1.祛除可能的诱发因素:日晒、避孕药、充足睡眠2.恢复皮肤屏障功能:舒敏、保湿,主要依靠功能能性护肤品及日常良好的习惯3.抗炎:复方甘草酸苷,80mg/次,每周2~3次静脉滴注。1个月后,口服50mgBid,再按分型优化治疗。甚至有人在抗炎、修复屏障治疗后一个月即可明显改善。4.抑制色素生成。5.改善血管功能。6.根据分型,优化治疗。优化治疗的方案如下系统用药:抑制炎症,改善血管脆性、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维生素C、E△氨甲环酸△谷胱甘肽局部用药:△氢醌/复方氢醌、熊果苷等脱色剂,消除黑色素;△美白护肤品,如薇诺娜美白乳:青刺果、马齿苋、甘草黄酮、三七等医学美容治疗△果酸换肤△左旋VC导入△激光:C6-1064△保护皮肤屏障:医用护肤品黄褐斑的治疗措施:一、全身治疗:1、口服、输注维生素C,维生素C能将颜色较深的氧化型色素还原成色浅的还原型色素,并将多巴醌还原成多巴,从而抑制黑色素的形成。二、局部治疗:三联疗法:0.05%维甲酸+4%氢醌霜+激素(0.01%氟轻松、地塞米松、地奈德)黄褐斑的治疗措施:2、遮光剂:使用遮光剂治疗黄褐斑可以加强疗效。遮光剂可防御紫外线光和可见光,从而保护皮肤免受损伤及防止色素沉着一、静脉点滴(美白针)1.氨甲环酸1g/100ml,1小时缓慢静点(如点滴速度过快,容易引起头痛)。避开月经期(否则容易引起经量过少),忌空腹,偶有胃肠道副作用。2.5%葡萄糖250ml+谷胱甘肽1.2g+维生素C2.5。日一次静点,连续2周。2周后减为1周1次。需要检测血常规,肝功,凝血三项(每月1次)。有血栓倾向的患者禁忌。二、口服用药(可以代替美白针静点)1.氨甲环酸250mg(半片),日2次口服2.谷胱甘肽3片,日2次口服3.VC每次1粒,日三次。4.VE每次1粒,日2次。3、抗皮肤衰老剂:①1%维生素E霜:外用维生素E能抑制自由基诱导的脂质过氧化,防止皮肤衰老和色素沉着。②15%沙棘乳剂:沙棘内含维生素c、e、β-胡萝卜素及多种氨基酸,具有抗衰老和减轻色素沉着作用。中医辨证治疗肝郁气滞型临床表现:面部黄褐斑片多呈地图样,不均匀,伴月经不调,经前加重,乳房胀痛,烦躁易怒,或伴胸胁闷胀,纳谷不馨,舌质红或有瘀斑,脉弦滑。治则:疏肝理气,化瘀消斑方药:丹栀逍遥丸加减中医辨证治疗脾虚湿阻型临床表现:面部淡褐斑片,斑色隐隐,边界不清,伴神疲乏力,饮食不佳,脘腹胀闷,或带下清稀,舌淡苔腻,脉弦滑。治则:健脾益气,清热化湿方药:归脾汤加减。中医辨证治疗肾阴不足型:临床表现:面部深褐或黑褐,斑片如蝴蝶,边界尚清,伴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失眠多梦,月经紊乱,五心烦热,舌质红,苔少,脉沉细。治则:滋水养阴,养血润肤。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注意的事项1、要从根本上去除黄褐斑,必须从调整内分泌入手,调理好女性内分泌环境。2、积极治疗慢性肝、肾疾病,纠正月经不调,调节内分泌功能障碍。3、注意调节情志,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适当适量运动、保持充足的睡眠,矫正抽烟、喝酒、熬夜等不良习惯。4、要增强营养,多喝水、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少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尝试抗氧化剂的保健食品如:维生素E、β-胡萝卜素软胶囊、蕃茄红素、芦荟胶囊等。5、避免咖啡、可乐、浓茶、香酒等刺激性的食物或饮料,刺激性食物易使皮肤老化,引致黑色素分子浮在皮表,黑斑范围扩大、颜色加深。注意的事项6、谨防阳光暴晒,日晒可使黑色素活性增加致使表皮基底层黑素含量增多、色斑斑点增多、颜色加深、损害范围变大。7、慎用各种化妆品,禁用含有激素、铅、汞等成分的快速祛斑霜,长期使用激素容易产生依赖性,形成激素依赖性皮炎,造成皮肤萎缩、角质层变薄、毛细血管扩张等损害。8、慎用各种针对黄褐斑的冷冻、激光、电离子等创伤性的治疗以及强酸强碱等腐蚀性治疗。9、小心电子显示屏、荧光灯、X光照片机、紫外线照射仪等各种电离辐射装置及设备,这些不良刺激可产生类似日光照射的后果,有的甚至比日光照射的损伤更厉害,导致色斑加重。
本文标题:黄褐斑的诊治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0919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