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演讲:邓石峰QQ:304562081神经电生理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学习内容1、概述2、临床肌电图3、神经传导检查4、表面肌电图5、F波与H反射(略)6、诱发电位(略)1、概述神经电生理检1、概述—总述神经系统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也是康复医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神经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1、脑血管疾病2、神经系统变性疾病3、脊髓病变4、癫痫····等等1、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疾病2、周围神经疾病3、自主神经系统疾病·····等等1、概述—总述问题: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辅助检查有哪些?1、影像检查(X线、CT、核磁共振等)2、头颈部血管超声检查3、神经电生理检查4、腰椎穿刺和脑脊液检查5、组织活检···等等神经系统常用辅助检查1、概述—总述神经电生理诊断是神经系统检查的延伸,目前广泛应用于神经科、康复科、骨科、运动医学及儿科等领域。电诊断技术在神经解剖学的基础上,对感觉和运动障碍进一步定位,为临床提供更确切、详细和客观的定位诊断依据。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诊断及评估神经和肌肉病变时,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同时也是康复评定的重要内容和手段。1、概述—总述电生理检查具体作用:1、补充临床的定位诊断2、为临床定性诊断提供线索3、评价治疗效果、判断预后问题:神经电生理检查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呢?生物体的功能活动生物电信号伴随反映1、概述—总述检测仪器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传入神经感受器效应器1、概述—总述1、概述—总述神经电生理信号的三个层面(一)、生物学/生理学(二)、物理学(电信号)(三)、工程学(检测仪器及技术方法)1、概述—总述(一)、生物学/生理学1、生物电产生的生理学原理2、生物电产生及传导的生理结构3、生物电及其相关的生理效应4、影响生物电产生、传导及生理效应的生理、病理因素。1、概述—总述(二)、物理学(电信号)主要是指生物电信号的物理特征,包括电信号的波形、波幅、频率等等。1、概述—总述(三)、工程学(检测仪器及技术方法)1、检测的原理2、检测仪器的组成:电极、放大器、显示器、扬声器、记录器、刺激器以及存贮各种数据的部件1、概述—总述神经电生理检查分类神经电生理检查包含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的检查,具体方法包括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神经传导测定、特殊检查、诱发电位(evokedpotential,EP)检查,还包括低频电诊断(lowfrequencyelectrodiagnosis):即直流-感应电诊断(Galvanic-Faradicelectrodiagnosis)和强度-时间曲线(intensity-timecurve)检查等。肌电图又具体分为表面肌电图和临床肌电图。一般若不特别说明,通常所说的肌电图指临床肌电图。1、概述—总述检查的要求和注意事项1、实验室要求噪声低,光线柔和,安静舒适,不要让病人产生恐惧感。2、房间要远离电源,机器电源插头最好用单一的,不和其它机器插在一起。3、检查时,要求病人要充分放松,舒适体位,充分暴露所要查的肢体。4、检查室的室温最好保持在28℃~30℃,而患者的肢体温度最好保持在32℃以上,这是检查结果准确的一个首要前提。1、概述—总述神经电生理检查的一般步骤1、询问病史及神经系统查体。2、根据病史、查体和临床需要确定检查项目。3、向患者解释所要检查项目的操作和意义。4、检查操作。5、出具检查报告和结论。1、概述—电生理基础一、细胞的静息跨膜电位指细胞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一)由细胞膜的通透性决定(K离子外流,浓度差平衡电位差)(二)是动作电位产生的基础(三)外正内负1、概述—电生理基础二、动作电位神经、肌肉细胞在受到刺激发生兴奋时,细胞膜在原有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一次迅速而短暂的电位波动。1、概述—电生理基础三、生物电的容积传导在神经电生理测定的过程中,细胞的兴奋(电信号)要通过一定的介质(结缔组织和体液)才能传播到记录部位。电流通过介质到达记录部位的过程,即为容积传导的过程。意义:1、检测记录到的电位为容积传导后的间接电位。2、容积传导影响波幅(距离增加0.5mm,波幅下降至1/10)3、容积传导影响波形1、概述—电生理基础——容积传导影响波幅2、临床肌电图神经电生理检2、临床肌电图——概述一、概念临床肌电图(clinicalEMG),又称针电极肌电图(needleEMG),是指以同心圆针插入肌肉中收集针电极附近一组肌纤维的动作电位(motorunit)以及在插入过程中肌肉处于静息状态下,肌肉做不同程度随意收缩时的电活动。2、临床肌电图——概述二、根据不同目的,可以做以下不同检查:收集单根肌纤维的电位——单纤维肌电图研究整块肌肉运动电活动——巨肌电图观察一个肌群的电活动——表面肌电图针电极的类型电极类型电极的记录面积同心圆针电极0.07mm2单极针电极0.24mm2巨肌电图电极27mm2单纤维针电极0.0003mm22、临床肌电图——概述三、检查的目的与意义1、区别神经源性和肌源性损害2、神经源性损害的具体部位(前角、根、从、干、末梢)3、病变是活动还是静息的4、神经的再生能力5、提供肌强直及分类的诊断和鉴别依据2、临床肌电图—肌电生理基础一、骨骼肌的收缩与电生理运动神经发出冲动至神经末梢,通过神经肌肉接头,兴奋其所支配的肌纤维,引起肌肉收缩。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临床肌电图—肌电生理基础一、骨骼肌的收缩与电生理2、临床肌电图—肌电生理基础二、运动单元及运动单元的动作电位运动单位是肌肉收缩的最小单位,由一个α-运动神经元以及其轴突、运动终板和轴突所支配的所有肌纤维组成。其大小用神经支配肌纤维的比例表示,主要与肌肉活动的精细度有关。2、临床肌电图—肌电生理基础三、肌纤维的分类Ⅰ型纤维直径较小,收缩速度慢,抗疲劳性强,运动单位小,易兴奋。Ⅱ型纤维直径较大,收缩速度快,不耐疲劳,运动单位大,兴奋性低。注意:1、同一个运动单位支配同一类型的肌纤维2、所有肌肉都包含了两种类型的肌纤维3、肌纤维的类型决定了其不同的电生理特性2、临床肌电图—肌电生理基础2、临床肌电图—肌电生理基础四、肌电图检查原理同心圆针电极记录的肌肉(运动单位的)动作电位,是通过容积导体在细胞外记录到的一个正向起始的三相电位,这是冲动接近、到达以及离去记录电极时形成的。2、临床肌电图—肌电生理基础五、电位记录:同心圆针电极所记录的运动单位的电位,是在一定范围内的若干肌纤维的综合电位。2、临床肌电图—肌电生理基础电极记录的为附近若干肌纤维的综合电位2、临床肌电图—肌电生理基础六、针极肌电图检查观察的四个步骤/内容1、插入电活动:将记录针插入肌肉时所引起的电位变化。2、放松时:观察肌肉在完全放松时是否有异常自发电活动。3、轻收缩时:观察运动单位电位时限、波幅、位相和发放频率。4、大力收缩时:观察运动单位电位募集类型。2、临床肌电图—正常肌电图正常/异常肌电图2、临床肌电图—正常肌电图一、正常的插入电位针电极插入肌肉内由机械损伤(刺激)导致的一阵短暂的电位发放。特点:1、一过性2、持续时间小于300ms3、停止进针后消失4、成簇伴有清脆的声音2、临床肌电图—正常肌电图二、肌肉安静状态下的电位正常肌纤维在静息状态下,在终板区以外不会有电活动。注意:针电极在插入终板区时,会有电位的记录,同时会引起患者明显的疼痛,此时应重新调整针电极的位置,调整后,电位消失,疼痛等不适感通常也会消失。2、临床肌电图—正常肌电图三、肌肉小力收缩时的电活动(MUAPs)主要是Ⅰ纤维收缩所致2、临床肌电图—正常肌电图MUAPs——时限、波幅、位相时限:指从电位偏离基线到恢复至基线的一个时间过程。反映运动单位的肌纤维同步兴奋的程度。波幅:指最大正电位到最小负电位之间的电位差。肌纤维动作电位幅度的总和(300~2000mV,)。位相(相位):电位从离开基线再回到基线的情况。肌纤维放电的同步性。上升时间:反映运动与针尖的距离。2、临床肌电图—正常肌电图时限、波幅、位相2、临床肌电图—正常肌电图正常MUAPs的特征1、时限,为(5~15毫秒)之间,受电极位置影响较小。2、波幅,300~2000mV之间,受电极位置影响较大,与电极周围肌纤维有关。3、相位,三相或四相波为主,多相波约占5%~15%。4、上升时间,应小于500微秒,100~200微秒为理想值。2、临床肌电图—正常肌电图五、募集电位——肌肉大力收缩时多个运动单位同时兴奋的综合电位。干扰相是健康及肌肉大力收缩时的特征表现。2、临床肌电图—正常肌电图六、正常肌电图为:插入电位<0.3s放松时电静息轻收缩正常形态的运动单位电位重收缩干扰相注:1、正常的肌电图有赖于神经系统、肌肉系统完整的解剖结构,及其正常的生理功能。2、检查时,要特别注意排除各种干扰因素的对测量的影响。2、临床肌电图—正常肌电图异常肌电图2、临床肌电图—异常肌电图一、肌肉在安静状态下的电位异常1、插入电位延长或增加(注意有无纤颤电位和正锐波)失神经状态、肌强直、肌炎等2、插入电位减少或消失肌肉纤维化或肌肉为脂肪组织替代等2、临床肌电图—异常肌电图3、纤颤电位原理:单个肌纤维兴奋性增高自发放电的表现意义:一般在失去神经支配10-14天左右出现,代表了单个肌纤维在失去了神经支配后的自主收缩。但在一些炎性肌病或肌营养不良时也可出现。正锐波临床意义同上2、临床肌电图—异常肌电图2、临床肌电图—异常肌电图4、肌强直电位肌肉在自主收缩后或受机械刺激后肌肉的不自主强直放电。原理:肌纤维持续、自发的去极化引起的意义:肌强直性疾病的特异表现,见于先天性肌强直,萎缩性肌强直等。是肌电图检查中最具特征性的一种电位2、临床肌电图—异常肌电图5、复合性地重复放电(CRD)1、一组肌纤维同步放电,多相复杂的波形,在放电过程中没有波幅和频率的变化。2、突发、骤停。3、为肌膜兴奋性增高所致,多见于慢性失神经或肌病的活动期。·2、临床肌电图—异常肌电图6、肌颤搐电位原理:以一组MUAP节律性的发放为特征,通常由2-10个MUAP组成,发放不受自主收缩、移动针电极和睡眠的影响。意义:肌颤搐电位常见于放射性臂丛神经病、脱髓鞘性周围神经病(如GBS)和肌萎缩侧索硬化(ALS)。肌颤搐电位都是病理性的2、临床肌电图—异常肌电图7、束颤电位正常或异常的单个MU不规则且不自主的发放。临床上表现为肉眼可见的肌肉跳动,患者主诉有“肉跳”。在肌电图上可见束颤电位,正常人也可有束颤电位,称为“良性肌束颤动”。束颤电位在某些病理状态下较为常见,如前角细胞疾病、脊髓型颈椎病、神经根病和脱髓鞘性周围神经病。2、临床肌电图—异常肌电图典型的神经源性损害改变:MUAP时限增宽、波幅增高,长时限高波幅的多相电位增多,募集减少二、运动单位电位异常——神经源性异常2、临床肌电图—异常肌电图典型的肌源性损害改变:MUAP的时限缩短、波幅降低,短时限低波幅的多相电位增多,早募集二、运动单位电位异常——肌源性异常2、临床肌电图—异常肌电图MUAPs—运动单位异常电位1.宽时限、高波幅MUAPs(神经源)2.短时限、低波幅MUAPs(肌源)3.大小动作电位混合存在(混合性)2、临床肌电图—异常肌电图三、募集电位(大力收缩时的异常电位)1、单纯相(神经源)见于下运动神经元损害2、病理干扰相(肌源)见于肌病2、临床肌电图—异常肌电图病理干扰相干扰相单纯相2、临床肌电图—异常肌电图实例1:肱二头肌检查解剖:肌皮神经支配,C5、6神经根组成。姿势:仰卧位,伸臂,于上臂中点肌腹处进针。检查时做屈肘动作。注意事项:进针过深会进入肱肌。临床意义:临床上最常检查的肌肉,包括神经病变和肌肉病变。2、临床肌电图—异常肌电图2、临床肌电图—异常肌电图实例2:腓肠肌检查解剖:胫神经支配,L3-S1神经根组成。姿势:俯卧位,足放在检查床边缘。于腘窝褶皱下方一手宽进针,在内测进针为内测头、外侧为外侧头注意事项:进针过深会进入比目鱼肌。临床意义:1、L3-S1神经根病变;2、骶丛病变;3、坐骨神经病变;4、胫神经病变。2、临床肌电图—异常肌电图2、临床肌电图—小结小结:1、解剖和电生
本文标题:神经电生理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1839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