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古巴导弹危机原因•国际背景•人物因素•中苏关系紧张国际背景•第二次柏林危机的余波还在颤动•美国采取分裂德国并武装德国的政策引起苏联及华沙组织国家的不满。1961年赫鲁晓夫发出了关于柏林问题的最后通牒,“这根骨头必须从苏联的喉咙里去掉,在今年年底一定要同东德签订合约,解决柏林问题。”同年刚上任的肯尼迪总统的态度随着赫鲁晓夫带有挑衅的言行而强硬起来。认为柏林已经是“西方的勇气与意志的实验石”。美苏同时追加军费预算。柏林处于一片混乱。从东柏林逃往西柏林的人数急剧增加。美国副总统林等·约翰逊和空运英雄克莱将军一起访问了西柏林,以免西柏林的德国人担心被美国遗弃。8月12日至13日夜间,东德在西柏林四周拉起了铁丝网,只留下若干个严加控制的过境点。四天后,混凝土修筑的柏林墙建立起来。这座墙矗立了近三十年。危机达到了高潮,战争似乎一触即发。美苏双方都发表了大量言辞激烈的讲话、声明、照会等,并做出了一系列表明坚定立场的姿态。华约和北约都举行了军事演习。美国为了实验苏联和东德修建“柏林墙”的意图只是为了加强对东柏林的控制,并表示保卫西柏林的决心,派遣一支1500人的装甲部队穿过东德的岗哨,进入西柏林,结果没遇到任何阻挠。第二天赫鲁晓夫下令苏军退到边境上,美军也就掉头离开了柏林墙,经过一番较量,苏美双方互相都摸到了底,那就是谁也不允许,也不可能改变现状。柏林墙的建筑使大批东德人逃亡的压力暂缓,美国又表示愿意同苏联有所缓和。赫鲁晓夫在此情况下,主动平息了柏林危机。赫鲁晓夫从第二次柏林危机中得出错误的经验:认为美国既然没有阻止柏林墙的建立,那么肯尼迪政府也会吞下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这颗苦果。这一决定有明显的赫鲁晓夫的特点:迷信核讹诈和轻率冒险。人物因素:•肯尼迪,民主党人,(1917--1963)1961年1月20日,宣誓就任美国总统。他是一位朝气蓬勃的年轻总统,出身名门望族,毕业于哈佛大学,又是二战的战斗英雄,他的周围聚集了一批成就卓越的“干才”,福特汽车公司总经理麦克纳马拉出任国防部长,洛克菲勒基金会主席迪安·腊斯克出任国务卿。赫鲁晓夫是一个野心勃勃、强烈的大国沙文主义者,独断专行主义者。飞扬跋扈,无视别国主权的存在,极力鼓吹建立老子党,对别国内政强行干涉。官僚作风严重。加速了共产主义内部的的分裂。中苏关系紧张1956年苏共二十大开会的当天深夜,赫鲁晓夫做了全盘批判斯大林的秘密报告。这次会议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掀起极大波澜,特别是对东欧各国有极大冲击冲击冲击。资本主义世界和帝国主义阵营则利用所获得资料诋毁社会主义,发起进攻。当时在东欧及世界一些地方出现了反苏、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浪潮。中共对赫鲁晓夫的一些观点持批评态度;同年波兰发生波兹南事件,赫鲁晓夫准备动用武力,中国明确表示不同意,并说服了赫鲁晓夫。1958年4月和7月苏联向中国提出共建“长波电台”和建立“联合舰队”,遭到了毛泽东的严辞拒绝。1959年8月,中印边界冲突爆发,正值赫鲁晓夫访美前夕,怕这一事件对他的访美之行带来不利影响,不顾中方多次解释和劝阻,迫不及待地就中印边境冲突问题发表了一个“塔斯社声明”。表面上持中立态度,实际上不仅偏袒印度,谴责中国,而且是公开表示他不同意中国在一项重大对外事件中的立场和政策。同时,苏联向美国做出了姿态:6月20日片面撕毁中苏1957年10月签订的关于国防新技术的协定,拒绝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样品和生产原子弹的技术资料。1961年10月苏共二十二大,赫鲁晓夫公开批评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实质是向中国共产党示威和政治上继续反华,因为阿尔巴尼亚代表曾明确反对苏共对中国党组织的攻击。中国在古巴导弹危机期间,坚决反对美国对古巴的战争威胁,中国人民的同情在古巴一边;但是对苏联的做法持批评态度。苏联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冒失的轻率的行为,缺乏周密的计谋,在美国的最后通牒面前,显得惊慌失措。中国不反对和阻挠从古巴撤出进攻性武器,反对的是苏联不同古巴领导人商量就匆匆溜之大吉的做法。影响: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以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军事手段进行的一次空前的对抗,冷战被推到了和大战的边缘。这场危机在此之前的第二次柏林危机戏剧性地成为冷战以来美苏关系的转折点。美苏更加认识到双方在避免核对抗、维持核垄断方面有着相互吻合的利益。这次危机也是一次力量和意志的较量。赫鲁晓夫低估了美国的情报系统和肯尼迪政府的强硬策略,更重要的是苏联军事力量仍然处于劣势。以此为鉴,苏联领导人下决心在核力量方面赶上并超过美国。美国当然自认为是胜利。对肯尼迪来说也是雪洗了猪湾之耻。西方一些专家认为:肯尼迪在这件事中显示了勇敢、灵活和坚定的意志。同时,古巴导弹危机有助于美国领导人相信他们新的核战略的有效性,美国军费也由此直线上升。古巴导弹危机成为国际力量分化的催化剂。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中国对苏联在危机中先是搞冒险主义后又搞投降主义持批评态度。在此之后,苏共召开了22大,中苏论战进一步升级。古巴和苏联也产生了矛盾,古巴感到自己成了大国角逐中的一个棋子,苏联归根结底还是在同美国做交易。西方阵营的内部矛盾也由此加深。危机之后戴高乐更坚定地坚持独立的外交政策,多次拒绝了美国的“多边核力量”计划,坚持防务独立。同时西德人士指出,经过古巴事件验证的原则,就是核均势的现状不允许单方面改变,由此造成“在核超级大国直接对峙的地方,都成了现状的一种稳定性,于是加强了自柏林危机以来已形成对德国分裂将长期存在的认识”。这成为西德调整东方政策的基础。
本文标题:古巴导弹危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242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