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华文化的先驱:他用最锐利的智慧开启了那一道道尘封的门,阳光从那错开的门缝间挤出来,于是门外面铺满黄金;他用最朴实的教诲铸造了一把坚韧的利斧,劈成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它留下的不是疼痛,而是刻骨铭心!于是,子子孙孙有了一条光明的大道。中国历史文化名人评比孔子像孔子孔子真迹孔子标准像在孔子诞辰2557年祭孔大典前夕,孔子标准像于2006年9月23日在孔子故里曲阜揭幕。上海嘉定孔庙台北孔庙北京孔庙山东曲阜孔庙全景孔庙,全称至圣庙,亦称阙里孔庙,位于曲阜城中心。前479年孔子逝世,鲁哀公尊孔子为尼父,故所居堂,后世因庙,藏孔子衣冠琴车书,岁时奉祀。公元前195年刘邦过鲁,以太牢祀孔子,开帝王祭祀孔子之先例。公元153年设官守庙,掌领礼器。公元541年始塑孔子像,旁立十子。隋、唐时多次扩建重修。公元1105年(北宋徽宗崇宁四年)颁孔子像冠服制度用王者,冕十二旒,衮服九章。公元1021年扩建孔庙为三路布局,四进院落,凡增广殿庭廊庑三百十六间。公元1499年重修扩建至现存规模。公元1725年重建大成殿等建筑。孔庙现占地140000多平方米。南北长1300多米,东西宽150多米。有金、元、明、清时期建筑104座466间,碑刻1172通,古树1250株。孔庙建筑群仿皇宫之制。空间和平面布局以大成殿为中心,以南北为中轴,院分九进,建筑东西对称排列。山东曲阜孔林山东曲阜孔府孔府,全称袭封衍圣公府,位于孔庙东侧,是孔子嫡系长孙历代衍圣公的官衙住宅。孔子后代赐爵始于公元前195年刘邦封孔子九代孙孔腾为奉祀君,奉祀孔子。历经宋、金、元、明、清延续880年。孔子去世后,因宅立庙,后代子孙附庙而居,故称庙宅。宋代始设官署袭封视事厅,前有客馆、客位,后有双桂堂等建筑,官署住宅合一格局初步形成。金代扩建双桂堂为袭封宅。公元1377年勅建袭封衍圣公府。公元1503年重修扩建至现存规模。孔府现占地约73300平方米,有楼、房、厅、堂480余间。整个建筑座北朝南,以南北为中轴线,三路布局,七进院落。中路前为官署,后为内宅。最后是花园。东路称东学,西路称西学。山东曲阜祭孔孔子,是一个志在报国又无人重用的闲人,又是一个周游列国、苦寻门路的忙人,更是一个到处碰壁、从不回头的强人。•孔子的父亲叔梁纥(hé),系鲁国的陬邑大夫,娶施氏,生九女,但无男继嗣。•后娶妾,生一男名孟皮。但孟皮有足疾,按习俗,残疾之人不能祭祖。•已60岁的叔梁纥自悲无嗣,便向有三个女儿尚无出闺的颜襄家求婚。颜襄博学多问。他认为叔梁纥虽然年纪大,性情严,但其先世系商汤后裔、宋国贵族,且身材高大,是门好亲事。于是,颜父便征求女儿意见,唯有不到20岁的三女儿颜征在愿听父命。婚后,夫妇俩常去离住地不远的尼丘山(今尼山)上祈祷天神保佑。•公元前551前,待十月怀胎时,忽然梦见一位垂髫(tiáo)的仙女,手牵着一只满身龙麟的独角兽,背上坐着一小孩。仙女言:“此兽名叫麒麟,专为送子而来。”•等到出生时,天上传来奏乐声,同时有五个仙翁,从云彩中冉冉下降。其中一个说道:“天生圣人,天降音乐。”•这个孩子一出生,就发现他与众不同。•他降生后不但头顶如反盂,而且面部有“七露”.看上去像个怪物。•他的父亲叔梁纥和母亲颜徵在就把他扔在野地里了。后来,不知道从哪里飞来一只老鹰给他打扇子,遮蔽骄阳;又有一只老虎将他衔进了一个山洞,并给他喂乳汁。“龙生虎养鹰打扇”老子已奄奄一息的时辰,孔子去看老子。老子说,仲尼,你是我所有学生中最优异的学生。孔子说,老子,你是我所有老师中最优异的老师。老子说,我对你另有些安心不下,另有句话想对你说,但是,你看,我的牙齿儿都已掉光了。孔子看了下老子的口腔,说,老子,你的牙齿儿虽则掉光了,但是你的舌头还在啊,你有啥子话就只管说吧。老子沉默了一会儿,说,莫非你此刻还不懂我想说什吗?孔子想了想,说,我懂了:舌与牙,刚者易逝,柔者长存。孔子(前551~前479),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青壮年时期•15岁时,孔子立志做学者。•27岁时,孔子开始创办私人学校。此后,孔子拥有了较高的声誉。政治上的辉煌孔子51岁时,担任鲁国首都的市长“中都宰”,政绩卓著。在孔子的治理下,鲁国大治。周游列国时期•55岁时,孔子开始周游列国,推行儒家学说。•此后14年中东奔西走,多次遇到危险,险些丧命。后虽被鲁国迎回,但鲁终不用孔子。晚年时期•58岁,孔子回到鲁国。很受尊敬,享受国老的待遇,但政治上得不到重用。孔子退而修诗书礼乐。他先后删《诗》、《书》,订《礼》、《乐》,修《春秋》,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了全面整理。老而喜《易》,“韦编三绝”。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韦编三绝孔子因求仕得不到重用,乃集中精力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工作。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人。删诗书,定礼乐,创儒学,传经艺,师表万世;赞周礼,写春秋,立杏坛,育才德,.桃李三千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他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主张统治者“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仰望着那高耸的山峰啊,真让人向往!放眼那通天的大道啊,不禁也要迈步前行!”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朱子语类》卷3万世师表,百代馨香,德配天地道贯古今孔子思想的世界影响日本当代学者金古冶:“日本自古以来就收到孔子的巨大影响……近年来孔子思想对于日本的现代化发生过很大作用的说法也颇为流行。《论语》如今仍在日本受到广泛推崇。”新加坡前总理、国际儒学联合会名誉理事长李光耀:“从治理新加坡的经验,特别是1959到1969那段艰辛的日子,使我深深地相信,要不是新加坡大部分的人民都受过儒家价值观的熏陶,我们是无法克服那些困难和挫折的。”这些价值观“为新加坡的繁荣进步做出了贡献。”美国前总统里根说:“孔子高贵的行谊与伟大的伦理道德思想,不仅影响了他的国人,也影响了全人类。孔子学说世代相传,提示全世界人类丰富的为人处世原则。”孔子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1988年1月,世界各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会议上宣布:“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21世纪是亚洲的世纪、是中国孔子的世纪。论语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走进《论语》在内容上,《论语》总共二十篇,四百九十三章,一章记独立的一段话或独立的一件事,篇幅都不长。大多是孔子回答弟子们的提问后所作的记录,有一部分没有问,就是记下孔子的言论,有一部分是回答诸侯国君、卿大夫和各方人士的问题,还有一部分是孔子的弟子们回答别人的言论。《论语》的内容被分散地一条一条记述下来,集腋成裘,经过了一个不断编集的过程。《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走进《论语》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走进《论语》与另外几部书合称为“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成“四书”,也叫“四子书”。“五经”是《诗》、《书》、礼》、《易》、《春秋》五本书的合称。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的地位中华文明不中断地延续数千年,是全人类唯一的奇迹。这个奇迹中最值得称道的,是一种美德的延续。美德的最高文本,是孔子的《论语》。----余秋雨至于孔子学说与《论语》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原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摧毁的不朽价值。后起之秀,如笃学之,慎思之,明辩之,融会有得而见之于行事之间,必可得到自证。--南怀瑾《论语别裁·序》江苏刘天然高考语文成绩136分我总觉得文言文读得顺畅,是《论语》的功劳;散文分析得正确,也有《论语》的功劳;而作文里征引的句子,更是常常出自这几千年前的智慧。《论语》是我们文化的胎记和教科书。我苦背的那些秀逸的文字、铿锵的音韵,那些当时我懂的和不懂的道理,一次次和现实碰出火花,让我更好地应对高考。《论语选读》的编排(一)政治主张及实践(1-4)(二)修身(5-9)(三)学习与教育(10-13)(四)哲学思想(14-15)一为政以德———德政主张二克己复礼———礼治主张三待贾而沽———积极入世的态度(自读)四知其不可而为之—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五仁者爱人———人生价值观六君子之风—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七求诸己————道德修养的关键(自读)八周而不比———交往观九出辞气远鄙倍—言语交际观(自读)十学以致其道————论学习(自读)十一诲人不倦————论教育十二高山仰止————感人的师生关系十三沂水春风————感人的师生关系十四中庸之道————社会理想、人生理想的哲学基础十五敬鬼神而远之——天道观(自读)符号说明:1、“★”——背诵2、“○”——重点掌握字词的意义和用法3、“≈≈≈”——理解词语与现代意义的区别一为政以德1.背诵——2.1、2.3、l3.6、l6.1“丘也闻有国有家者”至“而在萧墙之内也”。2.重点掌握“必”、“用”、“社稷”、“相”、“国”、“家”、“年”、“劝”在文中的意思,理解“共”、“道”、“齐”等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3.理解下列词语与现代意义的区别:民免而无耻;节用爱人;祸起萧墙;分崩离析;鸣鼓攻之;既来之,则安之。
本文标题:论语 起始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056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