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十一章教学组织形式•第一节教学组织形式概述•第二节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第三节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与发展•第四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第一节教学组织形式概述•一、教学组织形式的含义•二、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沿革一、教学组织形式的含义简单的说,教学组织形式就是在教学中,把教师和学生有效的组织起来开展教学活动的方式。用专业术语说,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或者说,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二、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沿革(一)个别教学定义:是指教师分别对个别学生进行教学的形式,这是一种最早的教学组织形式。优点:能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便于因材施教。缺点:教学效率低下。(二)班级授课制的兴起与普及·时代背景:中世纪末期,在西欧,由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逐步发展和科学文化的繁荣进步,客观上要求扩大教育对象,充实、丰富教学内容,特别是增加自然科学的内容,进而要求对教学的组织形式进行改革,以提高效率,培养各方面的人才。·萌芽:16世纪,在西欧出现了按班级编制进行课堂教学的形式——分级教学制度。二、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沿革(二)班级授课制的兴起与普及理论基础: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第一次提出了班级授课制的理论,为班级授课制的发展奠定了理论础。·发展: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理论(即了、联想、系统、方法),使班级授课制得以进一步完善而基本定型。工业革命后,欧美各国逐步推行了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二、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沿革(三)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背景:19世纪70年代,班级授课制开始遭到批评,与此相应,一场适应个别差异的班级教学组织的改造运动以美国为中心开始活跃起来。1.最早提出对班级授课制进行改造的是“道尔顿制”,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分组教学、设计教学、文纳特卡制等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2.20世纪50年代,进入了以班级授课制和个别化教学为代表的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并存的新阶段。如:特朗普制、小队教学、活动课时制。3.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组织形式——远程教学、网路教学、虚拟学校。二、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沿革第二节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一、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二、现代教学的辅助形式——个别辅导与现场教学•三、现代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复式教学(一)班级授课制的含义及基本特征含义:班级授课制,通常称作课堂教学,是指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由教师根据规定的课程、教学进度、教学时间表,对学生进行集体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是我国目前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基本特征:1.以班为单位集体授课,学生人数固定。2.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统一。3.教学进度和学习年限统一。4.分科教学。一、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一、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二)班级授课制的优点(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4)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一、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三)班级授课制的弊端(1)难以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集中化、同步化、标准化。(2)不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的隔离。二、现代教学的辅助形式——个别辅导与现场教学(一)个别辅导个别辅导是指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给予引导、启示、咨询和指点,以帮助他们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组织形式。(二)现场教学现场教学是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组织学生到生产现场或社会生活现场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三、现代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复式教学(一)复式教学的含义及特征含义: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用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特征:三多、两少“三多”:年级多,教学内容多,自动作业时间多;“两少”:直接教学时间少,同一年级人数少。三、现代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复式教学(二)复式教学的基本要求1.要正确处理直接教学与自动作业的关系。2.要正确处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的关系。3.要正确处理教师和助手的关系。第三节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与发展•一、对班级授课制的完善和发展•二、对班级授课制的否定与抛弃•三、综合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四、现代个别化教学制一、对班级授课制的完善和发展(一)巴塔维亚制特点:在完全坚持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增设辅导教师以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一、对班级授课制的完善和发展(二)曼海姆制和冈布里治制特点:班级编制不变,在班级内对学生进行能力分组,实行分组教学。各组课程相同,但学习年限不同,突破了班级授课统一的学习年限,以适应学生的个别异。两者的区别:曼海姆制着眼于照顾能力差的学生,而冈布里治制则关注能力强的学生。一、对班级授课制的完善和发展(三)圣巴巴拉制特点:在班级编制的框架内,对学生进行作业分组,实行分组教学。各组学习年限相同,但课程则各不相同,突破了班级授课制的统一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四)生活学校创建者:比利时教育家德可乐利宗旨:“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特点:以活动课程取代学科课程,从而突破了班级授课制中的分科教学模式。二、对班级授课制的否定与抛弃(一)文纳特卡制1912年,由美国教育家华虚朋创立,该形式将教学内容分为两大部分:1.使学生获得未来生活需要的最低限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由教师指定教材,分学科进行个别教学;2.音、体、美以及学生自治等团体活动,采用集体教学的方式。每个学习日,学生均以一半时间从事个别学习,一半时间从事集体活动。特点:注意教学的个别化和社会化的统一。二、对班级授课制的否定与抛弃(二)设计教学由美国教育家克伯屈在1918年根据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而创立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特点:打破了学科界限,取消了教科书,以学习单元的形式进行的一种活动教学模式。优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加强了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二、对班级授课制的否定与抛弃(三)开放教学开放教学是英美等国幼儿园与小学所采用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20世纪30年代开始流行于英国,70年代流行于美国和其他各国。特点:1.采用不分年级、不按能力、灵活组合的学习小组,放弃班级授课制。2.学习活动的内容、程序、方式等十分“开放”,由儿童自由选择。3.教师与学生小组或单个儿童开展活动。4.强调创设一种儿童喜爱的环境和气氛。三、综合化的教学组织形式(一)国外综合性的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1.特朗普制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教育家特朗普创立。特点:把大班上课(占40﹪),小班研究(20﹪),个人自学(占40﹪)结合起来,以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统一的上课时间。2.协同教学也称为小队教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特点:1.教师协同教学,由一些教师联合组成教学小组,共同研拟教学计划,分工协作完成教学活动,实现教师结构优化组合,可以充分发挥教师集体力量和个人特长。2.采用大班教学,小组讨论和独立学习相结合的制度,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3.强调合作,但并不排斥竞争,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合作观和竞争观。三、综合化的教学组织形式(二)国内综合性的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1.师生合作教学主要经验:(1)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合作教学观。教师在合作教学中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参与者”、“合作者”等角色,师生之间是“指导—参与”的关系。(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3)强调小组学习。【案例】《小音乐家扬科》三、综合化的教学组织形式2.分层递进教学焦点:针对集体教学和学生个体差异之间的矛盾关系而展开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改革。基本假设:1.学生层次具有可行性。可以将其区分为不同层次或类型。2.学生层次具有可变性。鼓励学生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递进”。3.学生层次具有多样性,应根据实际情况变换分层标准。【案例】《团结起来力量大》三、综合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四、现代个别化教学制(一)程序教学1.程序教学是根据教材设计和程序编制,按步骤循序进行的一种个别化教学形式。2.理论基础: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发射和强化理论。3.主要特点:教材分为小步子;学生对所学内容做出积极反应;反应后有及时反馈;尽量降低错误率;学生自定学习步骤;实行一对一的人机学习。四、现代个别化教学制(二)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在程序教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指教师将计算机用作媒体,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通过与计算机的交互作用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四、现代个别化教学制(三)凯勒式教学制20世纪70、8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凯勒提出的“个别教学制”,主要适用于大学和中学教学。它强调学生按各自的需求和速度学习教材,教师运用预测性的测验,检查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情况,并据此及时调整教学。第四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一、备课•二、上课•三、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四、课外辅导•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一、备课备课是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教师备课主要是做好三项工作,订好三种计划。(一)做好三项工作1.钻研教材。2.了解学生。3.考虑教法。(二)订好三种计划1.学期(学年)教学进度计划。2.课题(或单元)教学进度计划。3.课时计划。二、上课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关键。上好一堂课,必须符合以下基本要求:1.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得当。4.组织得好。5.教学效果好。三、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布置和批改作业应有助于学生巩固、消化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训练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和习惯。·如何改进作业布置和批改,是当前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问题。四、课外辅导•课外辅导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重要措施,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教学工作的必要环节之一。•教师要做好课外辅导工作,必须渗入到学生中去,耐心细致的调查研究,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辅导内容和措施。•辅导时应注意以学生独立钻研、自学为主不要包办代替。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诊断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师教学效果调控教学进程的重要手段。•综合来说,教学工作包含多个不同环节,每个环节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各个环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只有充分发挥每个环节的作用,才能整体优化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本章小节本章主要讨论了三个问题:1.什么是教学组织形式?它是如何演变的?2.有哪些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3.教学工作有哪些基本环节?各教学环节有何工作要求?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本章完!案例:《小音乐家扬科》•在上《小音乐家扬科》第一课时,在揭示、板书课题后,就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读顺,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结果有部分同学在认真读课文,有好多同学(半数以上)没有认真读课文,而是学着发出“噢咦”“噢咦”、“呜呜”“呱呱”“笃笃”“嗡嗡”的声音,有的还在模拟小虫、麻雀的叫声。有的一个人说,有的同桌说,有的还和前后的说,嬉皮笑脸的,说个没完。•怎么办?如果任其自然,这个样子怎么能走进文本,产生同情、愤恨?如果马上制止,让学生转入教师的预设,可是可以的,但被你牵着走,效果肯定不好。对!我何不顺着学生的兴趣走,只要巧妙引导,也能上出精彩来。•于是,我顺水推舟让学生模拟这些声音,看谁学得最好,然后再请几位同学上台表演,学生兴趣盎然。案例:《小音乐家扬科》•师:听了这些声音,你有什么想说的?•学生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意见。•生1:这些声音很好听,很有意思。•生2:这些声音仿佛是美妙的音乐。•生3:想不到大自然有这么美妙的声音,以前我从来没有注意过,以后,我要多去听听。(许多同学都赞同地点点头)•生4:我觉得扬科很了不起,他把这些不太被人们注意的大自然的声音当成美妙的音乐,现在,我听了,觉得也是,所以,我觉得他了不起,我敬佩他。•生5:我也敬
本文标题:课程与教学论1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933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