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20.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2、能解释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3、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明)于谦吟诵、赞美的意思石灰吟:石灰赞歌。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一、释诗题⑵唱,声调抑扬顿挫地念:轻~。~咏。~诵。~味(吟咏玩味,体味)。~讽(吟咏讽诵)。⑶叹息,痛苦的声音:~啸(a.悲哀愤慨地长叹;b.吟咏)。呻~。⑷.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名称:秦妇~。⑸鸣,叫:风~。猿~。便签作者简介:于谦(1398-1457),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廷益,号节庵。明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诗人。英雄张苍水、抗金英雄岳飞并称西湖三杰。明成祖永乐进士,官至兵部尚书。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小组交流吟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吟诵。锤敲打。击:撞击。若好像。等闲:平常事。开采石灰石开采石灰石千锤万击出深山烧制石灰烧制生石灰烈火焚烧若等闲生石灰生石灰与水发生化学反应,随着“吱”一声响,块状的生石灰化作粉末。粉骨碎身全不怕石灰的作用石灰的作用要留清白在人间诗意点拨石头是经过多次撞击敲打才从大山中开采出来的,它把烈火焚烧自己看作平平常常的事。即使身体粉碎变成了石灰也不畏惧,还要把洁白干净的石灰留在人世间。“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千锤万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锤,锤打。凿,开凿。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千锤万凿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经受千锤万凿才出深山,烈火烧炼也很平常淡然,好像很平常的事情。首句写开采石灰岩的艰难困苦,表明石灰从出世时就经受考验。第二句写了石灰在烧制过程中要经过烈火的煅烧。面对严峻的考验,却能够从容自若,处之泰然。“烈火焚烧”与“若等闲”,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衬托出石灰的顽强。“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纵然粉身碎骨全不惧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间。这两句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示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诗人写的是石灰,石灰有什么特点呢?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对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粉身碎骨也不怕。这首诗借石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四、悟诗情•作者仅仅在写石灰吗?(小组合作讨论)托物言志诗人以石灰自喻,表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志气。《石灰吟》中诗人托物言志,通过对石头不畏“千锤万击”和“烈火焚烧”,即使“粉骨碎身”,也要留下清白石灰的描写,赞颂了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抒发了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作业:1.背诵默写古诗。2.做《石灰吟》练习。3.预习《墨梅》。4.改写《石灰吟》。改写《石灰吟》扬州石灰山下脚下,于谦沉重的脚步声在驿站中回响,地方官们提心吊胆的看着这个京城来的三品大员,手里的茶杯也随着于谦的脚步声微微颤抖,等着平时温文尔雅的于谦大发脾气……脚步声停了下来,半个多时辰一言不发的于谦终于发话了:“你们都走吧。”官员们长舒一口气,连忙告辞,于谦苦笑了一下,摇摇头,招了招手,算是对官员们的告辞……五日前,京都发生政变,荣智王朱勤检以承武帝的二十条不知道真假的罪名,统领八千反叛的禁卫军杀入京城,逼得承武帝禅让皇位于他,改年号为文德。并将朝中仍支持承武帝的朝臣以绝对残忍的方式赶尽杀绝,虽比不上朱棣当年谋得帝位后的狠辣无情,但也足以让人毛骨悚然。前日,北平传来圣旨,令于谦十五日之内回京城,而于谦在扬州所办的公事则由别一个官员代替。这样于谦就没有任何借口可以停滞在扬州不走了。于谦心知肚明文德帝是要他表明立场,而自己是不可能就这么站在文德帝的这一边,来诛杀那些忠义之辈。京城紫禁城太和殿内,文德帝笑吟吟的看着甫到的于谦,用七分柔和三分严肃的语气说:“于尚书,你来谈谈自己站在哪一边吧?”于谦没想到皇上那么直接地问这个尖锐的问题。叹了口气,其实刚刚才从皇帝的龙袍、皇冠和龙椅,他就知道这皇帝成不了大器,于是便从袖内抽出了一卷纸,呈给了文德帝。文德帝打开纸卷,笑容立刻就凝固了,接着脸色发青,“你,你居然……”“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于谦毫不留情的打断了文德帝的话。文德帝手一松,纸卷掉在了地上,一旁的小太监好奇的看纸卷中的字,愣住了,里面竟是一首诗,名字叫《石灰吟》未看诗的内容,于谦又说话了:“我不想让世人认为我在与你同流合污。”说罢,便向外走去,文德帝终于忍不住了,一个“杀”字,两个侍卫冲过去抓住了于谦的手臂,直接将于谦在太和殿外斩首。“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只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小太监终于看清了上面的字。《石灰吟》的作者是___朝的______。题目中的的“吟”是______________。全文抒发了诗人____的思想感情。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廉政故事—于谦拒礼于谦是有名的清官,他60岁寿辰那天,门口送礼的人络绎不绝。于谦叮嘱管家,一概不收寿礼。皇帝派太监送来一只玉猫金座钟,却被拒之门外。太监写下四句话给于谦:“劳苦功高德望重,日夜辛劳劲不松。今日皇上把礼送,拒礼门外情不通。”于谦看了,在下面添上四句:“为国办事心应忠,做官最忌常贪功。辛劳本是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太监见他如此坚决,只好回去了。不一会儿,于谦的同乡好友郑通也来送礼了。于谦又写了四句话:“你我为它皆刚正,两袖清风为黎民。寿日清茶促膝叙,胜于厚礼染俗尘。”郑通见了十分敬佩,于是叫家人带回礼物,自己进门与于谦叙谈友情。于谦正和郑通畅谈,管家通报,有一个叫“黎民”的人送来一盆万年青,还让管家带来一首诗:“万年青草情义深,长驻山涧心相关。百姓常盼草常青,永为黎民除贪官。”于谦见后,亲自出门迎接,郑重地接过万年青,并高声咏唱了一首诗:“一盆万年情义深,肝胆相照万民情。于某留作万年镜,为官当学万年青。”土木堡之变,明军精锐灰飞烟灭,瓦剌大军兵临城下,代宗朱祁钰和满朝文武慌作一团,众多大臣建议南迁。此时,于谦完全可以附和众人所议,博个拥立之功。不过他没有退缩,挺身而出。组织京城军民,调集各地兵马,击退了瓦剌là的进攻,粉碎了也先的野心,挽救了危难中的大明王朝。夺门之变,野心家徐有贞以“虽无显迹,意有之”的借口将于谦下狱。狱中,于谦不做辩解,后被押往崇文门外,就在这座他曾拼死保卫的城池前,得到了他最后的结局——斩决,史载:天下冤之。到抄家的时候,家里没有多余的钱财,只有正屋关锁得严严实实。打开来看,只有皇上赐给的蟒袍、剑器。我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于谦不去辩白?后来,我恍然大悟。荣华富贵不重要,生或者死不重要,皇帝的恩宠或者猜忌也不重要,大臣们的恩将仇报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道德和理想”,坚守了自己的道德,在国家危难之际没有退缩;实现了自己匡扶社稷的理想,将大明江山扛在肩上走过了最危险的时刻。对他而言,不再有什么遗憾了。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骨碎身全不怕”。“粉骨碎身”极其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此句中的清白是拿石头的颜色作比较。《墨梅》王冕墨梅•《墨梅》为题画诗,有三位诗人作过《墨梅》诗,其中最著名的是元代诗人王冕的《墨梅》。作者简介•王冕画像王冕(1287~1359)元朝著名画家、诗人、书法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放牛翁、会稽外史、梅花屋主、九里先生、江南古客、江南野人、山阴野人、浮萍轩子、竹冠草人、梅叟、煮石道者、闲散大夫、老龙、老村、梅翁等。诸暨(今属浙江)人。王冕以画梅著称,尤工墨梅。王冕诗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有《竹斋诗集》3卷,续集2卷。存世画迹有《三君子图》、《墨梅图》。能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⑴墨梅:颜色艳丽的梅花。•⑵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⑶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⑷清气:清香的气味。•⑸乾坤:天地。【注释】【译文】•第一二句意思:我家洗砚池边的梅花树,花开朵朵,都像是用淡淡的墨汁点染而成。•第三四句意思: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是多么的好,只要让梅花的香气弥漫在天地间。•《墨梅》作者元代的王冕。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借墨梅为喻,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借墨笔画出来的梅花的色彩淡雅、不要别人夸奖只愿留下清香弥漫天地间来表达作者鄙视流俗、淡泊名利、贞节自守的高尚情操。20、古诗两首《石灰吟》《墨梅》都是:咏物诗。即两首诗都托物言志,借事物来表达自己的做人志向和高尚思想情操。巩固练习1、写几首梅花的古诗: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2、再写一首托物言志的诗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好像平常事一样。若等闲:好像平常事一样。乾坤:天地满乾坤(梅花的香气)弥漫在天地间陆游(南宋)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毛泽东•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毛泽东手迹《卜算子·咏梅》一九六一年十二月•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作业《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1、《墨梅》的作者是___代_____。诗人以墨梅为喻,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予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情操。2、写一首关于梅花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再写一首托物言志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20.古诗两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500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