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五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分析
第五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主要内容:一、当代中国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三、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一、当代中国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案例一:我们的城市怎么了?2004年5月16日新华社的一则新闻,爆出了一个令国人震惊的消息,联合国公布的不适宜人类居住地20个著名城市中,有16个在中国。世界卫生组织于1998年公布的世界十大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中国有8个城市被列其中。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我国每分钟就有6人确诊为癌症。在上海,目前恶性肿瘤病人现患率已超1%,即每100个上海人中,就有超过1人是癌症患者。这些无法令人平静的消息在警示我们:我们的城市已越来越不适合人类居住了。据2013年2月3日《新闻晨报》报道,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新发布的癌情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平均每100个上海人中就有1.79人是癌症患者,上海平均每天有82人死于癌症。美国现代哲学家路易斯•芒福德:“城市是一种特殊的构造,这种构造致密而紧凑,专门用来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人们之所以从乡村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City,BetterLife)案例二:《沁园春.霾》2013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中科院院士、政协委员姚檀栋当着习总书记的面朗诵《沁园春.霾》:“北国风光,千里雾霾,万里尘飘……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美女戴口罩。”雾霾日趋严重,各地网友纷纷要求为PM2.5定一个科学恰当的中文名。网友答案五花八门:严肃一点的叫“公雾源”;高端一点的叫“京尘”;霸气一点的叫“尘疾思汗”;乐观一点的叫“尘世美”;娱乐一点的叫“尘惯吸”;更有稍微性感一点的叫“喂人民服雾”……网友调侃南京人精神:厚德载雾,自强不吸,霾头苦干,再创灰黄!事实再次证明:雾以吸为贵啊!2013年3月5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子孙后代和民族未来。案例三:钱塘江沿线现多个癌症村,企业排污近20年无人管浙江绍兴,一座历史上因水闻名的城市,悠久的水文化最早可追溯至河姆渡时期,然而当地人曾引以为豪的“酱缸”、“酒缸”、“染缸”,如今却变成了让当地人不堪重负的“毒缸”。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共有164个纺织工业集群,拥有超过5万家纺织工厂,主要集中于东部、东南部沿海地区。绍兴市绍兴县便是其中之一,这里的纺织企业9000余家,印染产能约占全国30%,因而也被誉为“建在布匹上的城市”。然而,这个GDP功劳簿上的大功臣却变成了水乡恶变的罪魁祸首,在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的绍兴滨海工业区及周边已经有多个“癌症村”出现。不是绍兴一座城在呻吟,同样沦为生态难民的还有毗邻的杭州市萧山临江工业园区及周边的村民,在那里同样集聚纺织及其相关的化工企业。来自绿色和平组织的调研显示,绍兴滨海工业园区与萧山临江工业园区的印染企业不乏一些国际服装品牌如Zara、Levi’s等的供应商。纺织名城向世界输出潮流的同时却将污流留在了本地,地方官员摘取了GDP的果实,民众却在为生态危机埋单。•从1992年至2005年,坞里村有近60人患癌症去世,年纪多在四五十岁,最年轻者20多岁,记者翻看这份沉重的死亡名单,发现村民们所患的癌症多是肺癌、胃癌、肝癌。“我们决不要陶醉于我们对于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恩格斯案例四:污染企业大举“西迁”中国财经报2006-11-21,内蒙古某县从东部引进一家污染严重的大型制药企业,县里为了给制药厂寻找污染出路,不惜动用大批警力与农民“协商”,拘留了十多位阻拦污水进农田的农民,药厂大量严重超标的污水终于被排入引黄灌渠,并顺着黄河灌渠进入耕地。从今年4月份以来,村民们发现喝了井里的水就肚子疼,后来乡里就不让村民喝井水了,专门派车送水。继续饮用井水的牲畜验证了污染的毒性,村里的100多只羊在6月突然全部死亡。近年来,随着东部产业升级,一些城市纷纷下达“驱污令”,这令许多环保不达标的重污染企业顿时面临生存危机。在这个特殊时期,西部一些地方政府敏锐地嗅出了其中“商机”,纷纷敞开城市大门、特意降低环保标准,吸引东部的污染企业大举西迁。警惕污染企业大举“西迁”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社会群体事件以年均29%的速度递增2005年浙江省东阳市画水镇“4.10事件”、新昌县—嵊州市交界地带的“7.15事件”、长兴煤山镇“8.20事件”;2007年北京海淀区六里屯垃圾焚烧厂事件;2009年浏阳镉中毒事件、凤翔儿童“血铅超标”事件;2011年浙江海宁市“9·17”环境污染群体抗争事件2011年5月,呼和浩特市爆发20年来最大规模的民众上街进行维权抗争活动实践一再告诫人们,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不可超越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阈值,超过了这个阈值就要遭受大自然的无情报复。在上下约万年的人类文明长河中,一些古老文明国家和地区,如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地中海文明和印度恒河文明、美洲玛雅文明等之所以消亡、衰落,其中一个共同的根源就是过伐森林、过度放牧、过度垦荒和盲目灌溉等,使广袤的森林、草原植被遭到毁坏,河道淤塞,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盐碱化,肥沃的土壤遭到侵蚀、剥离,失去了作物生长所需的大量矿物质营养,于是随着土地生产力的衰竭,它所支持的文明也就必然日渐衰落、消亡。特别是轰动一时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污染事件,美国多诺拉烟雾污染事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的水俣病事件、米糠油事件以及富山、四日等地的有害气体与毒物公害事件),向全球敲响了生存危机的警钟。据有关统计资料,整个20世纪,人类消耗了约1420亿吨石油、2650亿吨煤、380亿吨铁、7.6亿吨铝、4.8亿吨铜。占世界人口15%的工业发达国家,消费了世界56%的石油、60%以上的天然气和50%以上的重要矿产资源,从而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不禁要问,其余85%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口,面对剩下的不到50%的地球一次性资源,要实现工业化,如果沿袭传统工业化的发展方式,还有多少余地和空间?!这让人们看到了,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社会,第一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与发展危机。有人说,30年前,做梦也不会想到今天的生活会这样富足;同样,做梦也不会想到今天的环境会如此恶化。环境问题已成为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公害。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其他目标任务同步。然而,同物质文明相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明显滞后,亟须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否则,势必会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后腿。这是应当防止和避免的。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近些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态意识、环保观念日益增强,参与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但是,有些公务人员的生态道德、环境意识差得惊人。据《中国青年报》2006年11月13日报道:某省环保局日前公布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93.31%的群众认为环境保护应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然而却有高达91.95%的市长、厅局长认为加大环保力度会影响经济增长。李克强说,我们不片面追求GDP,但是还是需要贴近老百姓的GDP,提高质量效益、节能环保的GDP。“十二五”期间规划的全社会环保投资需求为3.4万亿,将拉动GDP4.34万亿元。中、西部地区环保投资总额或将超出东部地区。节能环保产业将成为中国支柱产业。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更是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并列的高度,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之一,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转型正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历次全国党代会的报告中,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章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中国”这是首次出现在党代会报告上的新名词,“建设美丽中国”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什么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程度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主动保护自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循环发展和谐发展2.生态文明总体要求•总体要求: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总要求的实质和核心: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文明,是指反映物质生产成果和精神生产成果总和,标志人类社会开化状态与进步状态的范畴。迄今为止,人类文明形态的演化逻辑:三、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依赖——渔猎文明顺应——农业文明掠夺——工业文明和谐——生态文明1.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指人类在实践生活的过程中协调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所获得的成果的总和。从词源学意义上看:他与野蛮相对,指的是在工业文明已经取得的成果基础上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不野蛮开发,不粗暴对待大自然,努力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认真保护和积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2.生态文明理念提出的前提•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提出中共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出来,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把生态文明作为一项关系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重要战略任务加以明确。此后,生态文明建设逐步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大提出了生态文明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4.生态文明理念内容(1)生态文明理念——尊重自然•尊重自然:人与自然相处的首要态度,要求人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情、报恩之意,尊重自然界的创造和存在,不凌驾于自然之上。•人与自然是平等的•自然是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一切物种均有生命和价值(2)生态文明理念——顺应自然•顺应自然:人与自然相处的基本原则,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人的活动应符合自然规律•以制度约束人的行为,防止违背自然规律(3)生态文明理念——保护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相处的重要责任,要求人在向自然界索取生存发展之需时,要呵护自然,回报自然,保护自然,避免生态灾难。•多还旧账——恢复元气•不欠新账——休养生息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1.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国土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集约高效宜居适度山清水秀2.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和重点资源开发中环保工作中生态修复中节约资源放在首位源头治理放在首位自然修复放在首位3.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低碳清洁能源: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潮汐能、氢能等。4.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补偿制度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制度体系
本文标题:第五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809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