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110客体关系的发展心理学
斯皮茨(ReneA.Spitz)1957《是与否:论人类交往的发生》1959《自我形成的发生场论》1965《生命的第一年》此外还有60多篇论文斯皮茨(ReneA.Spitz)研究方向:发展问题,对于发展过程中的复杂性,他采用一种微观观察研究策略,着重分析了生命第一年的发展状况.研究方法:倡导对婴儿和儿童进行直接的观察,把对儿童的观察资料拍摄成影像.他是使用这种方法的先驱.研究对象:一出生就被遗弃的婴儿人类天生可能具有潜能,如果缺乏与另一个人的心理链接,潜能必将无法实现,对弃婴的研究:生理需求能得到满足,但可持续性的养育性互动被剥夺,他们无一例外变得抑郁,孤僻,体弱多病。情绪饥饿超过三个月:眼睛协同能力就会衰退,出现活动迟滞,幼儿愈发变得无精打采满两周岁前:三分之一的孩子会死亡。活到四岁的幸存者:几乎不能坐立言行。母亲在最初三个月回来:情况会好转。如果缺乏与有爱心的养育者接触,导致的结果是致命的。如果食物不是重要的,那么养育者提供的到底是什么?外界环境如何影响内心的发展?假设客体:本能冲动的目标,通过它,本能张力得以释放。斯皮茨:除了力比多目的之外,还有一组能力,与力比多的寻求快感相平行,在自我中起源并发展,就是个体能逐渐发展出关爱的感觉和深度愉悦的个人接触。心理融合出生后,婴儿跟母亲处在一种心理融合的状态,延续着在子宫时与母亲的心理寄生关系,婴儿和母亲像连体人。如果突然分离,或者婴儿渐进独立的过程被剥夺,婴儿都会有灭顶之灾。婴儿好比是恢复视力的盲人:被大量刺激所淹没复杂的互动模式,在母婴之间发展出一种“对话”。母亲使用一种整体感觉系统,通过躯体接触、身体紧张、体态、动作、节律、语调与婴儿交流婴儿是被动接受的,他会强烈的被母亲所创造的情感气氛所影响:这里安全嘛?这样好吗?这是事物嘛?这个可怕吗?通过这种交流,婴儿渐渐建立了自己感知能力的地基。发展的理论:MahlerMahler的方法是针对母亲与其婴儿间互动的观察。从母子间互动的重复、外显行为的观察,Mahler推断有所谓“前语言期的心理过程”在孩童身上发生。这些关于生命头三年的内在心理事件的描述对客体关系的研究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贡献.成熟顺序:儿童从对母亲的共生依恋状态转向实现稳定的自主认同的过程。三个发展阶段:自闭阶段、共生阶段和分离一个体化阶段。不同於传统弗洛依德有关发展的本能模式最主要的冲突,即对自主的追求和要停留在与母亲的融合状态中的强烈欲望之间的冲突。儿童解决这种冲突的程度,决定了他们是否能够不带病态地走完一生。1、自闭:(0~2个月)绝大部分时间在睡眠,此时并未对母体表现出特别的兴趣,意识不到其他人受根深蒂固的反射所指引,而不是意识婴儿主要关心自己紧张程度的降低,几乎意识不到有另外一个人对他是负责的。婴儿将能量贯注在自己身上2、共生:(2~6个月)出生后出生后第二个月的某个时候,大概第五周,紧张程度的降低与婴儿的主要抚养者(主要是母亲)之间的联系才建立起来。这是共生阶段开始的标志。微笑反应首先出现在对母亲面孔的反应中。婴儿仍然继续将母亲体验为同一人际关系系统的一部分。当母亲情绪上沮丧时,婴儿可能也会以一种沮丧的方式来回应—即使食物、温暖和其他生理必需品都存在2-3月的时候,母亲带有情感的脸对婴儿来说是最有力的刺激,婴儿会寻求和母亲的联系。这时候出现相互凝视(mutualgazing),相互微笑,婴儿通过咕咕不明的音节和一些手部的移动来回应母亲的微笑,然后母亲开始模仿婴儿的言语和动作。……通常由婴儿来决定这个过程的结束。母子之间的交互舞蹈(mutualdance/synchronous)Beebe等人对母子录像进行了逐帧研究,发现了母子互动的交互协调同步性,这种舞蹈帮助孩子体验到各种可控的情绪状态。(Beebeetal,1997)同时这种共振会可以缓解、平稳孩子的情绪孩子哭泣——母亲能意识到——平复其情绪失调重要的是,不协调和不对称的沟通是如何得到修补的。失调—婴儿痛苦烦躁—母亲痛苦烦躁(恶性循环)失调—婴儿痛苦烦躁—母亲恢复有意识的协调共振—婴儿“原谅”母亲(良性循环)母亲不可能持续和婴儿沟通,而且有些婴儿由于遗传等因素,的确难于沟通。这时候就需要伴侣的协助,以及伴侣的共振协调。使用奶妈,代养人等方法并没有发现灾难性后果,但是使用不熟悉的照养人的确发现会造成很多婴儿极端的痛苦(Bowlby,1958,1969;Spitz,1965)足够好的母亲(温尼科特):(1)50%的次数能把孩子的情绪平复下来(2)能修补照顾中的过错如果长期不能修补,就会形成不安全依恋母亲和孩子主要通过情绪、感觉、直觉沟通,孩子的情商就比较高。母亲很容易焦虑,那么孩子往往也不知道怎么样处理自己的情绪。3、分离与个体化:(6~36个月)亚阶段构成:分化亚阶段、实践亚阶段、和解和客体恒定亚阶段。在本质上显示了一个人所达到的分离程度。一个人的自体感以及所拥有关系的特性,大多由在这个阶段所发生的事情所决定。第一亚阶段:分化(6~10月)知觉变得复杂。视觉等感觉系统变得更加复杂。当这些感觉系统发生变化时,儿童便越来越体验到与母亲(和其他人)的分离。开始从妈妈以外的客体中得到更多的愉悦把身体和母亲稍为隔开,会拼命挣脱开母亲,看清楚母亲。可以坐在母亲的膝盖上,并开始探索母亲的身体和脸。如抓、拉母亲的脸、耳朵、项链,母亲的忍耐表现出他对婴儿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包容。孩子有没有勇气和安全感去探索未知的世界正是在这个阶段,八、九月时候,儿童第一次体验到“陌生人焦虑”第二个次阶段(实践):(10~16个月)特征:开始进行四肢爬行的运动。在身体上将自己与母亲分离开。儿童在身体上将自己与母亲进行分离的能力,显示了“心理诞生”的真正开始。这并不意味着儿童可以完全依照他自己的意愿来活动。他仍然寻求母亲的存在并不时加以确认,以便获取“情感上的加油”。在这一阶段末,儿童开始直立行走,并且更为积极地探索世界,但他仍然将母亲当作“家庭基地”强化了婴儿面对无助和危险的安全感。第三个次阶段(复合):(15~30个月)(1)身体的发育和语言能力的提高(2)儿童以一种膨胀的、无所不能的状态进入这个亚阶段。(3)自体的主张以及分离的感觉便成为核心。儿童在将自己与母亲分离,并将自己建立为一个独立个体的过程中,迈的步伐越来越大,但他仍然强烈地需要帮助和确信。儿童试图否认这一点,这最终导致了“和解危机’的产生。所谓的“和解危机”实际上是母亲与儿童之间正在进行的一系列的斗争,这些斗争构成了儿童对母亲的需要和儿童在分离一个体化进程的需要之间的冲突。儿童仍然间或表现出对母亲的依赖以及其他需要的表达。母亲能够成功地给予儿童情绪支持,同时仍然允许儿童进行健康的独立活动。母亲的这种平衡能力是解决这种危机的关键。两岁半时:学步小孩的成熟自我可体认到和母亲是个别分离的,同时也察觉到孤独而对母爱的需求增加。之前的自发性充电和逃离演变成交替需求和避免身体上的接触。4、客体恒久性:(24~36个月)约开始于儿童两岁半持续到约三岁的时候。主要任务是形成对母亲的稳定的内在表象。没有完成,儿童将继续依赖母亲的身体存在来获取安全感,永远无法发展出自主的自体感。成功完成,儿童就可以将母亲内化,即当母亲不在眼前的时候,可以保持一种稳定的内在母亲的视觉。孩童会认为母亲有时不在,但爱一直都在,这种以满足为主但也有挫折的母亲影像的能力,被称为感情客体恒久性。孩童就在这样越来越稳定的客体感中发展出更稳定,更复杂的个体感。这种内在母亲存在的发展,使儿童可以独立于主要抚养者之外活动,并且可以体验到人际间的分离。当达到了这一点,或者至少在这个方向上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时,儿童便能基于自己的能力进行独立活动,建立健康的客体关系
本文标题:110客体关系的发展心理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949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