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合肥市人民政府2015年12月文本1第一章总则第1.1条编制目的为指导合肥市城市建设与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编制《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以下简称本规划)。第1.2条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家中部崛起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精品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突出合肥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重要作用,实现合肥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1.3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2、《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年)》等上位规划;3、《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区域发展战略;4、国家、省、市相关标准规范。第1.4条规划期限2011年2020年。第1.5条规划范围和空间层次21、市域:合肥市行政区划范围,包括市区的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经开区、高新区、新站区和巢湖市、肥东县、肥西县、长丰县、庐江县,面积约1143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约1126平方公里。2、中心城区:范围北至长丰县行政边界,南至巢湖岸边,西至肥西县及南岗镇行政边界,东至大圩镇、淝河镇、大兴镇等行政边界,总面积约486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规划区范围为合肥市域,总面积约11433平方公里。(见附图8)第1.6条地位和作用本规划是指导城市发展建设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的规划,是城市建设和规划管理的基本依据。编制下层次城乡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以及规划区内的各项建设活动,应符合本规划。涉及空间布局和城市建设的相关规划,不得违背本规划的要求。3第二章城市发展战略第一节城市发展目标和战略第2.1.1条城市发展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扩大经济辐射与服务能力,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提升城市首位度和知名度,加快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努力将合肥建设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第2.1.2条发展策略1、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合肥经济圈建设,推动合淮同城化和合六一体化,加强与皖北城市群的进一步融合,加速与皖江城市带协调,带动全省发展。加快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发挥合肥核心城市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合(肥)芜(湖)蚌(埠)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促进创新、升级、转型发展。2、城镇化发展战略围绕“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生态、文化和开放创新;坚持通过增量创新带动存量优化,实现城镇化质量与速度的同步提升;坚持城湖共生理念,正确处理城市发展与巢湖保护的关系;坚持城乡发展的公平共享,加快推进市民化的同时,因地制宜、务实高效的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坚持区域协调,着力优化中心城区空间布局,适度均衡区县发展,有重点培育特色小城镇。43、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市域空间格局,完善市域城镇体系和镇村体系,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4、产业发展战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公共安全等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推进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加强产业链龙头项目、价值链高端项目、重大重组项目建设;壮大家用电器、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化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便利化发展,形成区域性金融、物流、会展、商贸、旅游、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中心。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优质高效农业、绿色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5、生态发展战略树立生态立市理念,倡导绿色生产与生活方式。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严格保护永久性基本农田和各类生态良好地区和敏感区。加大植树造林,推进森林合肥建设。构筑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加强生态空间管制。注重生态要素保护,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实行相应的管制措施。控制水环境污染,加强水环境治理。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提高5污水处理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控制和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积极发展环保产业,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加强政策扶持和市场监管,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技术设备产业。实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鼓励节能降耗,实行清洁生产,完善再生回收利用体系。第二节城市性质和职能第2.2.1条城市性质合肥是安徽省省会,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第2.2.2条城市职能安徽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区域旅游会展、商贸物流、金融信息中心。6第三节城市规模第2.3.1条人口规模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360万人。第2.3.2条用地规模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36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0平方米。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肥集中区以及其他特别政策区土地指标单列。7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第一节区域协调第3.1.1条合肥经济圈协调发展以合肥建设全国有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为契机,深化区域合作,加快推进合肥经济圈一体化进程,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城镇布局,促进协调发展。1、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形成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加强合肥与六安、淮南的联系,促进合淮、合六工业走廊的形成。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做强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参与产业国际分工,加快产业集聚,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形成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新格局。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加强地表水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改善淮河、巢湖水质。加强大别山区生态保护,构建区域生态安全屏障。加强区域内重要生态功能区和生态敏感区的保护与修复,形成稳定的生态安全格局。3、加强区域交通建设,构筑综合交通枢纽。以合福等高速铁路、合安等城际铁路、合宁等高速公路为骨架,以新桥机场及重要港口、站场为节点,以普铁、干线公路、高等级航道为网络,构筑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3.1.2条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协调发展1、加快合肥发展,发挥“合肥核”作用加快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肥集中园区建设,突出承8接产业转移的特色和示范作用,促进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合肥核心带动作用。2、增强区域产业集聚和辐射能力,形成合肥与沿江城市协调发展新格局以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为契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进一步促进合肥与芜湖、马鞍山、铜陵等沿江城市协调发展,形成安徽省的核心增长区域。3、构建一体化的综合交通体系,增强区域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以快速客运铁路和城际铁路建设为重点,加快区域对外通道、区域内快速通道、重要枢纽客运设施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构建区域一体化的快速客运铁路网。以高速公路与高等级公路为重点,加密、改造、升级干线公路,加快形成城乡快速道路网络。依托合肥港、新桥航空港等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大力发展港口物流。第二节城镇化和城乡统筹第3.3.1条市域总人口和城镇化水平2020年,市域总人口95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41万人,城镇化水平78%。第3.3.2条市域城镇体系91、市域城镇空间组织结构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城镇协调区为重点发展区,沿主要交通轴线向东、北、西、南、东南辐射的五条拓展轴,形成“一核一区五轴”市域城镇空间结构。2、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形成四级城镇等级结构体系。(1)一级城镇: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为360万人。(2)二级城镇6个,包括巢湖市区、肥东县城、肥西县城、长丰县城、庐江县城、双墩镇。城镇人口规模为15-50万人。(3)三级城镇27个,其中巢湖市5个,肥东县5个,肥西县5个,长丰县3个,庐江县4个,市区5个。城镇人口规模为5-30万人。(4)四级城镇51个,其中巢湖市8个,肥东县12个,肥西县7个,长丰县9个,庐江县12个,市区3个。城镇人口规模为0.3-5万人。以城镇主要职能和特色将市域城镇分为综合型、交通型、工业型、旅游型、工贸型和基层服务型等六种类型。以综合型城镇为发展主体,以专业型城镇为发展特色,以基层服务型为基础,形成协调发展的城镇职能结构。3、二级城镇发展指引(1)巢湖市区合肥市副中心城市,现代产业基地,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和山川秀美的生态城市。城市主要发展方向为东北和东南,加快发展合巢经济开发区、居10巢经济开发区。(2)肥东县城肥东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合肥市中心城区东部综合性城区。县城主要发展方向为向西和向南,形成组团式发展形态。(3)肥西县城肥西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合肥市中心城区西南综合性城区。县城主要发展方向为向西北和向东南发展,形成两翼拓展的空间格局。(4)长丰县城长丰县政治、文化中心,合肥市域北部副中心城镇。县城主要发展方向为向南和向西拓展,形成聚集发展的空间形态。(5)庐江县城庐江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合肥市域南部副中心城镇。县城主要发展方向为向东和向西发展,形成聚集发展的空间形态。(6)双墩镇长丰县经济中心,合肥市中心城区北部综合性城区。镇区主要发展方向为向北和向南,形成南北轴向发展的空间形态。第3.3.3条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按照中心城区—二级城镇—三、四级城镇—中心村4个层次配置。城镇分别按商业贸易、科技与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卫生等类型进行配置;中心村依据《安徽省村庄规划编制标准》,配置公共服务中心、小学、幼儿园、卫生室、图书室、文化活动室、健身活动场地、养老设施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构建覆盖全市11域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网络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初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3.3.4条村庄建设保护具有传统风貌和人文价值的自然村落,推进村庄环境整治,优化村庄空间布局,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促进乡村人口向中心村聚集,逐步减少村庄建设用地。第三节市域综合交通第3.4.1条综合交通发展目标建立以新桥机场、合肥港以及主要铁路、公路客货运站场为枢纽,以干线铁路、高等级干线公路、合裕航道为骨架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高城市综合运输能力,建设国家交通枢纽城市。建立高效便捷的对外交通圈。与国内主要中心城市的高速铁路行程4小时以内;与省内主要城市高速铁路行程1小时以内,高速公路行程2小时以内。第3.4.2条公路1、公路干线网络以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为骨架,形成“一环十射”市域公路干线网络。高速公路包括绕城高速、合宁、合马、合徐、合六叶、合淮阜、合铜黄、合芜、合安、济(宁)祁(门)、宁(南京)驻(马店)等。国道、省道包括312国道、206国道(合淮、合安)、合六、合蚌、12合马、合铜等。2、市域一般公路网络加强中心城区与二级城镇、二级城镇与三级城镇、三级城镇与四级城镇之间的公路网建设,构建市域1小时通勤圈。加强县(市)域间交通联系,促进市域各经济区及各旅游区之间横向交通联系。重点建设“双墩—元瞳—桥头集—长临河,丰乐—柿树岗—山南—官亭—高刘—吴山”的市域公路环线。巢湖市以市区为中心,形成“一环六射”公路网;肥东县以店埠镇为中心,形成“一环七射”的一、二级公路网;肥西县以上派镇为中心,形成“四纵四横”公路网;长丰县依托合淮公路(206国道)、合水公路构成“三纵四横”公路网;庐江县依托合铜公路构成“六纵八横”公路网。第3.4.3条铁路1、总体格局规划以合福线、合蚌线、沪汉蓉线、商杭线、合西线及宁西线、合九线、淮南线等铁路干线为骨架,衔接北京、上海、杭州、福州、西安、成都、九江、商丘等八个方向,形成“米”字型铁路网总体格局。2、城际铁路规划合肥至南京、芜湖、九江(安庆)、六安、淮南等方向城际铁路线,形成完善的城际铁路客运系统。3、解编、货运系统解编作业主要集
本文标题:合肥市整体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124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