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园林工程 > 10大翻译技巧+专业翻译必看书籍
10大翻译技巧+专业翻译必看书籍梦游的松鼠2013-11-2900:11:07※网站推荐1.中国翻译协会中国科技翻译=19173.译路网译商网词汇术语网英语之声舍生取译网※参考书目翻译杂志类:中国翻译,2003(6).王占斌,《上海翻译》2005(1),32-35.王方路,《中国科技翻译》2005(1),45-47.陈恪清,《中国科技翻译》2004(2),39-40.苏淑惠,《外国语》1996:(2)“广告英语的文体功能与翻译标准”,魏彩霞,浅谈国际贸易中商标的翻译.中国翻译,1997,(3)教程类:张培基等,1980.《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范仲英,1994.《实用翻译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冯庆华,2002.《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增订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梅德明,2000,高级口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厦门大学外文系,1999.中英英语合作项目小组编著.新编英语口译教程(学生用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厦门大学外文系,1999.中英英语合作项目小组编著.新编英语口译教程(教师用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吕瑞昌喻云根等,1983.《汉英翻译教程》.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郭著章李庆生,《英汉互译实用教程》.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杨莉黎,1993.《英汉互译教程》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吴冰,2004.现代汉译英口译教程练习册.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曾诚,2002.实用汉英翻译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陈宏薇.李亚丹,2004.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翻译技巧类:钱歌川,1980.《翻译漫谈》.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刘重德编著,1991.《文学翻译十讲》.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金圣华、黄国彬主编,1998.《困难见巧》.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古今明,1997.《英汉翻译基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译作赏析类:刘士聪,2002.《汉英/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译林出版社.崔永禄,2001.《文学翻译佳作对比赏析》.南开大学出版社.喻云根,1996.《英美名著翻译比较》.湖北教育出版社.黄源深、周立人,2003.《外国文学欣赏与批评》.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翻译理论类:Newmark,P.2001.ATextbookofTranslation.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Newmark,Peter.2001.ApproachestoTranslation.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陈福康,1992.《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陈玉刚,1989.中国翻译文学史稿.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谭载喜,2004.《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商务印书馆.金缇,1998.《等效翻译探索》.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廖七一,2001.《当代英国翻译理论》.湖北教育出版社.郭建中,2000.《当代美国翻译理论》.湖北教育出版社.郭著章,1999.翻译名家研究.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罗新璋,1994.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马祖毅,2001.中国翻译简史.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买提尼牙孜,热扎克,1994.西域翻译史.新疆:新疆大学出版社.孟昭毅,李载道,1995.中国翻译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王秉钦,2004.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王建开,2003.五四一来我国英美文学作品译介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王宏印,2003.中国传统议论经典诠释——从道安到严复.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王宏志,1999重释“信达雅”:二十世纪中国翻译研究.上海:东方出版中心.谢天振,2004.查明建.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张力等,1997.中国历代高僧.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周发祥,李岫,1999.中外文学交流史.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邹振环,1996.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黄国文,2001.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广告语篇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贾文波,2004.应用翻译功能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金堤,1997.等效翻译探索.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靳涵身,2004.诗型广告翻译研究.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刘宓庆,1999.当代翻译理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秦秀白,2002.英语语体和文体要略.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王佐良,1997.丁往道.英语文体学引论.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9月.刘宓庆.文体与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3年8月.蒙兴灿.孔令翠,2002.实用英汉翻译[M].四川的大学出版社.王佐良,1998.丁往道.英语文体学引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杨自俭.李淑华,1999.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C].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5※翻译大家郑振铎(1898-1958),笔名西谛,是我国五四时期涌现的著名作家,文学家和翻译家。也是我国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他原籍福建长乐,1898年12月19日出生于浙江省永嘉县。1917年夏,他考进了北京铁路管理学院。1919年五四运动中,成为该校学生代表和福建学生联合会的代表,从此积极从事革命活动。毕业后任商务印书馆编辑。1921年与沈雁冰等组织文学研究会。1923年主编《小说月报》。他还先后参与编辑了《闽潮》,《新社会》,《文学旬刊》等刊物。1931年后、历任燕京大学、复旦大学教授,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致力学术研究,并主编《世界文库》。抗日战争期间留居上海,坚持进步文化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文物局长、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理事会副主席等职。1958年出国访问途中因飞机失事逝世。主要著作有《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中国文学研究》、《俄国文学史略》、《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等。译著有《新月集》、《飞鸟集》等。另有《郑振铎文集》。郑振铎一生不仅著述丰富,他发表的大量译作、译论在中国翻译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1.郑振铎的主要译作及其影响郑振铎的一生没有离开过翻译,成果颇丰,对我国文学与翻译做出了很大贡献。他掌握的外语,主要是英语,因而从事的翻译都是从英文转译的。他一生翻译的作品可以分为三类,下面我们分类讨论他的作品。(一)、郑振铎译介的俄国文学。郑振铎最早在二十年代开始翻译俄国小说,根据不完全的统计,1920年到1923年间,郑振铎所推荐、翻译的以托尔斯泰,屠格涅夫,果戈里。契可夫,高尔基等为代表的俄国著名的作家作品、论文及序文,论著等,共二十多篇(部)。由他与人合译的,《俄国戏曲集》(共学社丛书之一,商务印书馆1921年出版),在五四时期的读者中颇具有影响。而由他翻译的《灰色马》(《小说月报》)连载)等,则反映俄国社会革命和人民的思想倾向,引起读者的注目。他积极介绍十月革命前的俄国进步文学,为我国的新文学思想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二)、郑振铎翻译的印度文学。郑振铎主要是翻译泰戈尔的诗歌以及印度古代寓言。一九二二年十月,郑振铎翻译出版了泰戈尔的《飞鸟集》,翌年九月又出版了他翻译的《新月集》。我国比较有系统地大量翻译泰戈尔的诗歌是从二十年代开始的,郑振铎是最主要的译者。冰心读了郑振铎译的《飞鸟集》后,评价道:觉得那小诗非常自由,就学了那种自由的写法,随时把自己的感想和回忆,三言两语写下来。郑振铎的这些译作,对于我国新文学建设和中外文学交流,都是有重要意义的。二十年代我国诗坛上小诗和散文诗的流行,与郑振铎翻译的泰戈尔的诗很有关系。一九二五年八月,郑振铎出版了《印度寓言》一书,共收他的译作五十五篇。他的译作受到了中国读者的欢迎。印度学者海曼歌•比斯瓦斯在一九五八年《悼念郑振绎》一文中指出:他可能是第一个把印度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介绍给中国读者的人,他同样是当前中印文化交流的先驱。对他在印度文学翻译方面的贡献作了高度的评价。(三)、郑振铎译介的希腊和罗马文学。郑振铎也很早就对希腊、罗马文学有所介绍了。一九二九年,出版了《恋爱的故事》。后来,又译述《希腊罗马神话传说中的英雄传说》,一九三五年以《希腊神话》为书名出版,篇幅为前一本书的三、四倍。解放后,他在《希腊神话》再版本中,还运用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批判导言》中关于古代神话的著名论述来分析希腊神话,给予永久吸引力,赋予这两本译著以新的意义。(四)、郑振铎翻译的其他作品。除了上述主要三大类翻译作品外,郑振铎另外还翻译过美国欧•亨利的短篇小说,德国莱辛的寓言,丹麦的民歌,高加索民间故事,以及欧洲童话《列那狐的历史》等等。体裁广泛。总之,郑振铎的翻译活动既有全译,也有选译、节译、译述等等,对中国的新文学的发展无疑起了重要推动作用。2、郑振铎的翻译观在翻译理论方面,郑振铎的贡献主要是他在二十年代的翻译理论建树和一生对翻译的提倡建议之功。作为一名诗人、散文家和知名学者,他对我国当时的文化思想状况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他的翻译见解,经受了历史的检验,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下面,我们介绍一下他关于翻译的一些主要见解。(一)、文学是绝对能够翻译的新文化运动开展以来,随着人们对文学的认识的提高,有些人对译作是否能保持原著的思想,艺术风格表示怀疑,甚至有些人认为文学作品是绝对不可译的。尤其是诗歌翻译,他们认为是绝对不可能的。对于这个问题,郑振铎认为,文学不可译的观点本质上是狭隘的文学观念的产物,如果否认了翻译的可能性,实际上就否认了文学的国际交流,否认了世界文学的意义。郑振铎在《译学的三个问题》中提出,文学书是绝对能译的,不惟其所含有的思想能够完全的由原文移到译文里面,就是原文的艺术之美也可以充分的移植于译文中。他还认为文学的风格就是文学的表达,而表达可以把人类思想具有共通的东西移植成文字。这种对于文学可译性的论述,消除了某些译者和读者的疑虑,在当时,对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二)、翻译不仅是媒婆而且是奶娘郑振铎认为翻译最好有两种功能:(一)、能改变中国文化传统。(二)、能引导中国人和现代的人生问题与现代思想相接触。他认为,翻译一个文学作品就如同创造一个文学作品一样。他在《俄国文学史中的翻译家》一文中提出,翻译家的责任非常重要,无论在那一国的文学史上,没有不受别国文学影响的痕迹。而负这种介绍责任的,却是翻译家。在他发表的《处女与媒婆》、《翻译与创作》、《盲目的翻译家》等文中,反对盲目的翻译,认为只有有选择的翻译才能使我们的创作丰富而有力。他反对把翻译与创作对立起来,认为翻译的作用不仅是媒婆而且类似于奶娘,创作决不是闭了门去读《西游记》、《红楼梦》以及诸子百家文集,而是开了几扇明窗,引进户外的日光和清气和一切美丽的景色。郑振铎关于翻译的目的和功能的论述,对于端正我国现代翻译的方向,无疑起了作用。这种精神对于我国当前翻译界也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三)、翻译的三原则郑振铎重视翻译的质量,在关于翻译的艺术、方法和原则上,他首次向国内翻译工作者介绍了英国翻译学家泰特勒(A.F.Tytler)《论翻译的原则》一书,及其中的三原
本文标题:10大翻译技巧+专业翻译必看书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921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