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一堂好课要达到的基本要求
一堂好课要达到的基本要求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我认为应该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就“新课改”而言,我认为一堂好课要达到的基本要求是:第一,有意义。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再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再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产生更进一步学习的强烈的要求;再发展一步,在这个过程中他越来越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学习学生会学到新东西。学生上课,“进来以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一切都很顺,教师讲的东西学生都知道了,那你何必再上这个课呢?所以第一点是有意义的课,也就是说,它是一节扎实的课。这样的课可称为扎实的课。第二,有效率。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面上而言,这堂课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间的、困难的,他们有多少效率;二是效率的高低,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但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都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从这个意义上,这节课应该是充实的课。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通过你的教学,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课堂是充实的,能量是大的。这样的课可称为充实的课。第三,有生成性。这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第四,常态性。我们受公开课的影响太深,当有人听课的时候,容易出的毛病是课前多次排练,课堂花里胡稍,表演流畅。这样的课,教师课前很辛苦,学生也很兴奋,到了课堂上就成了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大量的准备,课堂上没有新的东西生成出来,是准备好的东西的再现。当然,课前的准备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课堂有它独特的价值,这个价值就在于它是公共的空间,这个空间需要有思维的碰撞、相应的讨论,最后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地生成许多新的东西。“新课程理念”反对借班上课,为了让大家淡化公开课的概念,至少不说是“公开课”,而说是“研讨课”。不管谁坐在你的教室里,你都要旁若无人。你是为孩子、为学生上课,不是给听课的人表演的,对听课者要“目中无人”,所以我把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课)。这种课是平时都能上的课,而不是很多人帮你准备,然后才能上的课。这样的课就是平实的课。第五,有待完善。课不可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作假的可能性很大。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有缺憾是真实的一个指标。公开课要上成是没有一点点问题的课,那么这个预设的目标本身就是错误的,这样的预设给教师增加了很多的心理压力,然后作大量的准备,最后的效果是出不了“彩”。生活中的课,本来就是有缺憾的、有待完善的,这样的课称为真实的课。这样的课可称为真实的课。以上说的就是一堂好课要达到的基本要求,简言之,即“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
本文标题:一堂好课要达到的基本要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208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