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一、精彩补白1、要想知道降水的多少,我们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2、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观测风向可以用(风向标)。风从东来,就是(东)风。3、当风从北来,它的风向就是(北风)。旗子向西南飘时,它的风向应该是(东北风)。4、一级青烟(直冲天);二级轻风(吹脸面)。三级(叶动)红旗展;四级枝摇(飞纸片)。五级(带叶)小树摇;六级举伞(步行艰)。七级(迎风)走不便;八级风吹(树枝)断。5、观察学校气象站的百叶箱和其中的气温表,人们在百叶箱内创设了一个(背阴)的环境。在教室里的(背阴)处挂气温表比较合适。6、一年中,夏季气温较(高),冬季气温较(低)。一天中,早晨晚上气温(低),中午气温(高)。7、天气预报的新内容中,表示人对气温、湿度和风的综合感受的是(舒适度指数)。二、明辨是非1、云的种类很多,变幻莫测,所以观测云没有什么意义。(×)2、只要天空中有云就会下雨。(×)3、观测风的时候,应该在比较空旷的地方进行。(√)4、没有风向标的时候,也可以用旗子或炊烟来判断风向,旗子或炊烟飘向南方,这时刮的是南风。(×)5、刮风只能给人们造成灾害。(×)6、天有不测风云,刮什么风是没有规律的。(×)7、风有13个等级。(√)8、气温的变化随着区域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9、阴雨天,我们可以看到燕子在高空中自由飞行。(×)10、我们可以通过看电影来得知未来的天气情况。(×)三、择优录取1、天空中乌云密布,几乎看不到一块蓝色的天空,这样的天气不可能的是(A).A、晴天B、阴天C、雨天D、热天2、用直尺测量出24小时内玻璃杯中收集雨水的高度,大于20厘米的称为(D)。A、小雨B、中雨C、大雨D、特大暴雨3、要判断风向,(A)就是当时的风向。A、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B、风中旗子的飘向C、风向标上箭头所指的相反方向4、风能够吹动大风车转动,从而发出电来,这说明(B)。A、风是有方向的B、风是有力量的C、风是有八个方向的5、某地一天的最高气温应在(C),最低气温应在(A)。A、早晨B、上午C、下午D、傍晚6、蚂蚁往高处爬、泥鳅从泥中爬出来、鱼儿游到水面,这些现象都说明了(B)。A、天气晴朗B、快要下雨了C、雨下得太大了D、快要下雪了四、我会看图填空。下图是某地一天的一段时间内的气温变化情况,请完成下列各空。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是(14)时,此时温度为(10)℃;气温最低的是(6)时,此时的温度为(2)℃;这说明(一天中气温在不断变化,中午气温高,早晨和傍晚气温低)。五、对答如流。1、气温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气温的变化有什么规律?答:气温的高低与季节、天气状况以及一天中不同时刻等因素有关。气温的变化规律是:夏季气温较高,冬季气温较低;晴天气温高,阴雨天气温低;中午气温高,早晨晚上气温低。2、怎样区分下雨的等级?答:以24小时的降水量计算,小于10毫米为小雨,10~25毫米为中雨,25~50毫米为大雨,50~100毫米为暴雨,100~200毫米为大暴雨,大于200毫米为特大暴雨。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一、精彩补白。1、高锰酸钾能够(溶解)在水中,使每滴水都变成了(紫红)色。2、把奶粉放进水中,奶粉不见了,说明奶粉(能溶解在水中)。3、把石块放进水中,石块沉入水底,说明石块(不能溶解在水中)。4、把高锰酸钾放入(水)中,变成(极小的)、(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里,这种现象叫做溶解。5、把砂糖放入水中,轻轻搅拌,会发现砂糖的微粒(越来越小),(均匀)分散在水中,(没有)沉淀,(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所以是溶解。6、用(热水)法、(搅拌)法、(研成粉末)法,可以加速一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7、一个杯子里能溶解糖的多少是(不相同的)(填“相同的”或“不相同的”),(杯子)越大,(水)越多,(溶解的糖)也就越多。8、我们可以用(放大镜)观察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9、海水中有大量的(盐)。这是由于(地面)和(地下)的水,在汇成(河)、流向(海)的路上,溶解了(岩石)和(土壤)里的一些(盐),连水带盐地进入了海洋。10、酒精(能溶解)在水里,菜籽油(不能溶解)在水里。11、鱼在水中能吸进(溶解)在水中的(氧气)。二、明辨是非。1、食盐、砂糖能溶解在水中,所以水能溶解一切固体。(×)2、食油不能溶解于水,所以凡是液体都不溶解于水。(×)3、汽水中溶有二氧化碳气体。(√)4、凡是不溶于水的物体都会沉在水底。(×)5、海水是咸的,说明海水中一定溶解了盐。(√)6、溶解了食盐的水,每一滴都是咸的。(√)7、溶解只会给人带来好处,不会带来坏处。(×)8、食盐放入水中不见了,食盐在水中不存在了。(×)9、水能溶解一些固体,但不能溶解液体。(×)10、如果把砂土放入开水中并不停地搅拌,砂土也能溶解。(×)11、水能溶解所有物质,这是水的性质之一。(×)12、有人说“没有溶解就没有生命。”(√)13、沏茶就是将茶叶中所含的养料溶解在水里。(√)三、择优录取。1、食盐放在水中不见了,这说明水有(A)食盐的性质。A、溶解B、蒸发C、不溶解2、把菜籽油放入水里充分搅拌,再静置一段时间,菜籽油会(C)。A、沉降到水底B、溶解在水中C、漂浮在水面上D、悬浮在水中3、把一些粉笔灰放入水中,充分搅拌,然后静置,粉笔灰在水中会(A)。A、沉降到水底B、溶解在水中C、漂浮在水面上D、悬浮在水中4、下面几组物体中,在水中都能溶解的是(D)。○1碱面、洗衣粉○2玻璃、食盐○3白糖、面粉○4沙、碘○5白糖、小苏打A、○1○4B、○1○3C、○2○3○5D、○1○55、下图中(C)杯中的肥皂溶得最快;(A)杯中的肥皂溶解得最慢。ABC6、如下图,(C)杯中的糖溶解得最快。ABC7、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有(D)。A、一部分液体B、一部分固体C、一部分气体D、以上三项都可以四、看图回答问题。如右图,是用酒精灯来加热,加快水的蒸发的图示。1、图示中的标号分别表示:○1(蒸发皿)○2(石棉网)○3(三角架)○4(酒精灯)2、(酒精灯)是用来给物体加热的;(蒸发皿)是用来装溶液,以便用来给溶液加热的。3、○2的用途是什么?答:使蒸发皿底部受热均匀。4、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加快水的蒸发?答:放在阳光下、火炉旁等。五、对答如流。1、在研究溶解的快慢与水的冷热的关系的对比实验中,相同的条件是什么?不同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答:相同的条件是水量、高锰酸钾(或食盐)的数量及颗粒大小,放入水中的时间和搅拌情况。不同的条件是一个用冷水,一个用热水。结论是热水可以加快溶解。2、把食油和醋分别滴入水中,用筷子搅拌。过一会儿,你看到的现象有什么不同?谁在水中溶解了?答:食油仍漂浮在水面,醋溶解在水中。醋在水中溶解了。四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测试)一、精彩补白。1、在秋季,我国北方的天气状况是(凉爽),南方是(干燥)。2、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气温)、(云量和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3、在一天中,气温是不断变化的,一般是早晨和晚上气温(低),中午气温(高)。4、在下雨的天气里,用自制的(雨量器)测量(24)小时内的降雨量,对照(等级表),就可以确定下雨的等级了。5、24小时内的降水量大于200毫米的降水,称为(特大暴)雨,在50~100毫米之间的称为(暴)雨。6、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7、洗衣服时,用热水把洗衣粉冲开,目的是为了(让洗衣粉尽快溶解)。8、高锰酸钾能够(溶解)在水中,使每滴水都变成了(紫红)色。9、海水中有大量的(盐)。这是由于(地面)和(地下)的水,在汇成(河)、流向(海)的路上,溶解了(岩石)和(土壤)里的一些(盐),连水带盐进入了海洋。二、明辨是非。1、溶解只会给人带来好处,不会带来坏处。(×)2、气体既能溶于水,又能从水中析出。(√)3、我们给客人冲糖水一般都用冷水,这主要是为了避免烫伤客人的手。(×)4、杯子越大溶解的食盐也就越多。(×)5、汽水中溶有二氧化碳气体。(√)6、只要天空有云就会下雨。(×)7、风虽然看不见,但是可以通过自然界事物的变化来感知。(√)8、风力的大小是不同的,可以用风力等级来表示。(√)9、气象台预报的气温是指室外阳光下的温度。(×)10、气温的变化是没有规律的。(×)三、择优录取。1、下面(C)能溶解在水中。A、沙B、油C、红糖D、玻璃2、下列物质溶于水中后,(A)能形成无色透明的溶液。A、酒精B、高锰酸钾C、醋D、面粉3、如果烧杯里的水全部蒸发了,原先溶解在水里的盐会(B)。A、随水一起蒸发了B、在烧杯底部析出C、分散在烧杯壁上D、分散在瓶口4、向阳处和背阴处的气温应是(B)。A、一样高B、向阳处高于背阴处C、背阴处高于向阳处5、测定气温时,温度计应该放在(C)。A、室内、通风、不被阳光直接照射的地方B、室外、不通风、让阳光直接照射的地方C、室外、通风、不被阳光直接照射的地方6、雨量等级以(C)小时内的降水量来计算。A、6B、12C、24D、487、在水中溶解物体时,正确的搅拌方法是(B)。A、用手快速搅动B、用小棒或筷子轻轻搅动C、用小棒或筷子快速搅动8、把食用油放入水里尽量搅拌,再静置一段时间,食用油会(C)。A、沉到水底B、溶解在水中C、漂在水面四、看图回答问题。1、食盐、面粉和沙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答:食盐在水中很快就溶解了,形成了盐的水溶液。面粉在水中会悬浮起来,使水变成白色,但仍然能看得见,并没有溶解,面粉在水中静止一会儿后会沉降至水底。沙在水中会沉降到水底,并没有什么变化。2、用喷壶模拟降雨,说明我们是怎样收集和测量降水量的。答:雨量器的摆放位置应选择上面或附近没有遮挡物的较开阔的地点,固定好雨量器,避免被风吹倒。带着雨量器回到教室,注意不要使雨量器内的“降水”溢出。把雨量器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视线和雨量器内的水面保持平行时读取雨量器上的刻度数。五、对答如流。1、溶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答: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2、溶解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答: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3、怎样区分下雨的等级?答:以24小时的降水量计算,小于10毫米为小雨,10~25毫米为中雨,25~50毫米为大雨,50~100毫米为暴雨,100~200毫米为大暴雨,大于200毫米为特大暴雨。4、怎样描述这段时间的天气变化?这一段时间里的气温、降水量、风和云量的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答:统计数据表明在这一段时间里有20天晴天,4天多云,6天阴天。用这些数据可以形成这样的一个陈述:在我们学习“天气”的这段时间里,大部分时间是晴天。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一、精彩补白。1、我们通常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而(固体)和(液体)也能传播声音,但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2、用一根棉线连接两个纸筒,就做成了一个“土电话”。在土电话中,传播声音的介质是(棉线),而这种介质是固体,这一现象说明(固体能传播声音)。3、当别人嚼脆饼时,你听到的声音很小;而你自己嚼同样的脆饼时,你会听到较大的咀嚼声。这是因为前者的声音是靠(气体)传播,后者的声音是靠(固体)传播,(固体)的传声能力较强。4、发声的锣在(振动),发声的鼓在(振动),发声的尺子在(振动),发声的橡皮筋在(振动)。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5、当物体快速振动时,我们听到的声音就(高);当物体慢速振动时,声音就(低)。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6、物体能够发出声音,我们也能(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所以在某些公共场合,如课堂、(图书馆)、(电影院)、医院等这些地方我们应当合理(控制)自己的声音。7、噪声的特点是(不好听)、(令人烦躁)、(对人有害),这样它就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我们要采取各种措施去(减少)噪声。8、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是以我们看不见的(波)的形式进行的,就像往池塘里扔一块石子所形成的水波,我们把这种(波)叫(“声波”)。二、明辨是非。1、不
本文标题:四年级科学上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44405 .html